马岱永:羽球联动客我情
“小马哥,走啊,一起散步去?”“不行啊,还要看店,这个点正是忙的时候呢!”一次平常的谈话,却折射出零售店店主的无奈。
顾客口中的小马哥,名叫马岱永,在浙江省岱山县经营着一家小马哥便利店。在他看来,健康生活必须要坚持锻炼身体,茶余饭后,散散步、聊聊天,不失为一种锻炼身体、放松身心的好选择,但正因如此,来店里购物的人也络绎不绝;同时,作为服务行业,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让消费者吃闭门羹。
有没有一种方式,既可以锻炼身体,又不会影响日常看店呢?
思来想去,羽毛球比较适合,对场地要求低,门口的一大片空地就可以满足;适合各个年龄阶段人们的体力和心理特点,爱人、孩子都会一点,家里人可以一起锻炼。饭前,可以打得激烈一点,多跑动、多扣杀;饭后,可以打得温和一点,你来我往,不亦乐乎。就这样,小马哥一家人的体育锻炼从羽毛球开始了。
“小马哥,买两包烟!”消费者李平安下班后顺路过来买烟,看到了正在打羽毛球的小马哥夫妇。等待付款的时候,他兴致勃勃地说:“小马哥,咱俩来一局吧!”如此,李平安成了小马哥的羽毛球对手。没想到的是,李平安是一位羽毛球高手,几个回合下来,小马哥体力不支,对方却是斗志昂扬。这个时候,邻居加入进来,替补小马哥,轮番对李平安发起攻势。就这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邻里都加入进来,上场当选手、下场当观众,加油声、称赞声不绝于耳。
现在,人们工作节奏快,以往下班回家,沙发上一坐,看看电视、刷刷手机打发时间。自从小马哥练起了羽毛球,更多的人下班后便会赶过来挥几拍,回家早睡早起,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健康了,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充实。
在马岱永看来,打羽毛球不仅能锻炼身体、放松心情,还能扩展社交圈子。他和好多顾客因为打羽毛球成了朋友,累了休息时就聊聊家常,其乐融融。
零售户陈林娥的直播带货初体验
对很多人来说,直播带货不是件稀罕事。现在随便翻翻微信、刷刷抖音,都能看见不少市长、县长、区长变身“网红”吆喝带货。对一个50多岁、身居三线城市、丧偶、家有残疾孙子、天天下了柜台站灶台的主妇而言,直播带货就显得相当遥远。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陈林娥,就是这位主妇。她是莆田市仙游县龙华镇金沙村里一家日杂店的店主。为了支持儿子、儿媳外出打工,她常年在家帮带智力受损的孙子。
陈林娥的丈夫几年前不幸患癌去世,家中仅剩她一名劳力,又要照顾孙子,又要看店,生活压力陡增。这一状况,被莆田仙游县烟草***局(分公司)客户经理余永看在眼里。
陈林娥是余永的客户。零售客户是支撑行业发展的基础。但像陈林娥这样的客户,由于疾病、伤残等原因,仅靠卷烟经营维持生计,生活比较拮据。如何才能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奔头?
余永想到了直播带货——当然,他让陈林娥带的不是烟,而是当地的农特产薏米。
金沙村的薏米始栽培于宋朝。明代的时候,金沙薏米就是贡品,至今仍畅销国内外。几年前,陈林娥曾在余永的建议下在原来的经营产品中增设金沙薏米。但去年4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金沙薏米大量滞销。
“要不来场直播?”余永找来小伙伴许思耿、何清怡和黄绍容——他们四人一位是客户经理、一位是工业代表、一位是***员代表、一位是爱心客户,按照莆田仙游县烟草***局(分公司)“1 4”联动帮扶机制,他们同是陈林娥的帮扶责任人。
“就这么干!”几个人一拍即合。
但随即就遇到第一个问题:直播要怎么搞?
原来,彼时的网络直播才刚进入风口,烟草行业更是无人涉足这一领域。余永他们既没有专业团队,更没有叫卖经验,只能先按照传统促销思路,定人员、定主题、定产品、定平台。
接着,大家任务一分,各自开干:
详细了解金沙薏米的优点、设计卖点、联系经销商订货;
突击学习网络直销的话术、技巧;
确定进货、货款结算方案;
在客户群里打广告、做预告;
买直播设备、布置背景、彩排;
……
三天后,5月13日,“陈大娘直播间”开张了!陈林娥变身本地话主播和余永、何清怡一起推销金沙薏米。
“一点一滴,皆是心意。扶贫路上,你我同行!”直播中,三人对产地优势、健康益处、食用方法、下单方式、价格优惠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交流热烈,互“cue”有趣,一起带气氛。
“各种紧张,简直是跟打仗一样。”何清怡回忆道,当天的直播间里,客户们热情捧场,但关于购买的问题也接连不断,陈林娥第一次面对镜头紧张不已、忘词连连,同时深受控场考验,时不时被现场的问题打乱思路。
不仅如此,这首场直播还遇到了不少突发状况,比如日杂店临国道,直播时段门外恰好大车不断,噪音太大;又比如直播期间网络突发不稳,情急之下大家只好打开手机热点为直播“续航”……
但这些小状况最终依然带来了可观的销量——1小时的直播,陈林娥卖出1274包金沙薏米,订单金额11530元。相关小视频又形成微信朋友圈,二次传播“发酵”。
下了直播的陈林娥笑了:“以前从来没想过在网上也能这样卖东西。”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特地穿来的黄色小开衫,“我也很久没这么打扮了。”
忽然她又抬起头来害羞地说:“刚才太紧张了,我都忘记跟他们(直播间客户们)解释外头太吵、我听不清楚何清怡说话,好多问题都没回答。”
在一旁的余永也笑了:“不碍事不碍事,下一次会更好的!”
江西黎川县烟草“四抓”举措夯实农网建设基础
为准确把控农网零售终端发展方向,扎实推进农网终端建设,今年以来,江西省黎川县烟草***局(分公司)采取“四抓”举措夯实农网建设基础。
一是抓“准”市场状态。落实营销、***、内管、配送“四员”联动信息反馈机制,对市场异动情况及时分析研判,严格规范经营。同时,通过深入开展基层调研,充分收集农村客户的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好农村客户的“急难愁盼”问题和正当诉求。
二是抓“细”体系建设。围绕营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巩固提升问题清单,实施问题清单整改销号。同时,开展困难客户帮扶,运用数据化模型对所有客户进行分类并针对性提供服务指导。依托社工志愿小组平台,发挥小组主任的责任担当和小组互帮互助作用,促进客我共同提升。
三是抓“优”终端建设。以“成熟一户、发展一户、带动一片”原则,优先把基础好、成长性强、发展潜力大的客户纳入现代终端系统运行管理使用。同时,按照现代终端建设标准落实提升,优先改善客户经营环境,依托云POS平台强化客户数据分析运用能力,解决终端运行的短板弱项,提高终端运行质量。
四是抓“实”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法律法规、营销技能知识、微课制作、“开口营销”等各类营销培训竞赛活动,充实营销队伍知识储备,提高客户经理工作能力。同时,通过宣传烟草***法律法规、营销政策、品牌培育、终端运行等理论知识,提升客户规范经营意识和卷烟经营能力。
江苏南京溧水区烟草暖心服务 助力零售客户喜迎开门红
年味儿悄悄浓了起来,红红火火的商店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街头涌动着购置***的男女老幼,祝愿新年的歌曲烘托着过年的氛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烟草***局(分公司)(以下简称溧水烟草)主动作为、贴心服务,助力零售客户喜迎新春“开门红”。
“走市场,去听客户怎么说?”
图为溧水烟草主要负责人了解库存情况
“市场怎么样,不是坐在工位看报表,应该去市场上走一走、看一看!”
为确保元春期间卷烟市场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溧水烟草主要负责人带队深入市场一线,开展春节节前走访调研。走访综合选取不同市场类型、业态、商圈等要素,认真选取走访样本零售客户,调研真实市场情况。走访中,大家坐下来面对面“拉家常”,详细了解零售客户的盈利水平和对卷烟营销、***工作的相关意见建议,用心倾听、耐心解释、及时反馈;对零售客户提出的需求不仅记在本子上,更记在心里。最后,向零售客户送上新年祝福,进一步融洽客我关系。
“耐心的深处,藏着的是关怀。”
“王经理,昨天刚来过,怎么今天又过来啊?”
“程老板,昨天拜访时看你家又进了不少***,今天知道你家送烟来,别堆在过道了,过来帮你理理货!”
“王经理,那辛苦你先帮我把刚送来的烟对一下吧!我眼睛却是不好使了。”晶凤超市的程老板打着招呼放下了手里的计算器。
客户经理小王的工作只是一个缩影。1月15日以来,溧水烟草组织全体营销人员针对老年客户、困难客户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服务增加实地拜访频次、延长服务时间,协助零售客户整理货架、打扫卫生、擦拭柜台……用暖心服务保障店铺整洁、出样整齐、拿取方便,用真心收获客户的真情。
“小区门口便利店离家近,东西品质好,价格还实惠,货品整理后,货架整齐清爽,我们选购起来很方便了。”家住永阳街道三元新村的李女士一边挑选零食礼盒一边说,“过年,就喜欢一家人围坐着吃吃零食聊聊天,现在买得多有折扣,先囤一些。”
“你是不是街上最靓的店?”
春节是我们最重视也是最热闹的传统佳节,扮靓店铺在店老板李红芳看来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感”。为了营造氛围,李红芳不仅早早就穿上了红色系外套,还网购了不少装饰品来装扮店铺,定制了新春红包进行赠送,以满足顾客的情感价值。
除此之外,溧水烟草营销人员还在搜集了不少扮靓店铺、吸粉引流的“小妙招”发给零售客户们,引导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特点,改善店面环境,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定制礼品、专属优惠等,增强消费者的好感和黏性。营销人员也根据客户需求,积极发挥自身拍摄和剪辑特长,为零售客户拍摄新春祝福短视频,并与零售客户交流短视频制作技巧与文案撰写心得,鼓励零售客户采用新方法为门店开辟新的引流路径。
服务,是一场双向奔赴。元春期间是传统的销售旺季,溧水烟草将统筹安排各项工作,提前谋划、早做调度,全力保障节日市场供应,紧密关注零售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用“将心比心,用心用情”服务客户获得满意和支持。
代方永:种地“土博士” 致富“领头雁”
与土地打了30年交道的代方永,在贵州省印江县紫薇镇算是个家喻户晓的“名人”。
代方永的名气,来源于他在种地方面的专长,也来源于他的优良品德。
“土博士”靠科技发家致富
走进代方永位于紫薇镇中心街道的家,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书架上一排排的科技书籍,其中既有普及农业类知识的书籍,也有《烟草科学》《中国烟草科技》等专业刊物。
“大家喊我‘土博士’,实际上我的本事都是从这些书中学到的。”代方永憨厚地笑道。
从最开始种一两亩到如今种100亩,代方永种烟一直都保持着不错的收入。
代方永爱看科技书籍,也爱按书上的方法做试验。
2003年,印江县全面推广地膜烟。地膜的作用是在烤烟种植期预防病虫害,保水保肥,提高烟叶质量。然而一开始,当地烟农并不接受这种新技术,有些试用时由于操作不当,还造成地里杂草过多、土壤变干。
就在大家犹豫的时候,代方永从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地膜烟的文章。文中讲到给烟覆膜不仅能保水保肥,还能有效抵抗马铃薯Y病毒,并且对覆膜技术做了详细讲解。
于是,代方永拿出2亩地,按照书上和烟草公司教的搞起了试验。试验结果非常不错,当年他的试验田里没有一株烟受到马铃薯Y病毒的侵袭。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很快都用上了覆膜技术。
在种烟过程中,代方永特别注重轮作。他每年租赁200亩土地,其中100亩当年用来种烟,剩下100亩农民可以继续种其他作物,但到第二年代方永就会进行轮作。
“虽然这样会多付出一些地租,但保障了烟叶品质,能够卖出更好的价钱,算下来并不亏。”代方永说。
对于当前的烟叶种植技术,代方永表示,其实烟草公司下发的技术方案已经非常完善,只要严格按照方案种植、管理,烟叶生产效益基本可以实现。
依靠科技种烟的力量,代方永实现了发家致富。2015年,他花5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100平方米的四层小楼,家中小轿车、小货车、三轮车、摩托车一应俱全,两个孩子也都已经顺利读完了大学。
“领头雁”带领村民奔小康
2004年时,代方永的种烟规模就达到30亩。从2014年开始,他的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100亩。
不过,代方永增加种植规模,并不单纯是为了赚更多钱。
“个人富不算富,乡亲们都富了才算富。”有着27年***龄的代方永如是说。
一方面,代方永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种烟经验传授给其他烟农,希望大家都能依靠科技增收致富。
另一方面,扩大种植规模后,代方永常年带着20多名村民一起劳动,其中有不少都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今年48岁的田翠凤是紫薇镇尖峰村村民,由于家里有三个小孩读书,生活十分艰难。为了照顾孩子,她无法外出打工,十多年来一直在代方永的烟地里找活干。
“一年里大半的时间都在烟地里做活,每年能赚万把块钱,家里基本的开销就足够了。”田翠凤说。
54岁的杨见毛同样曾是尖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而且是村里跟着代方永打工时间最长的村民。但在今年,他却开始外出打工。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杨见毛家致贫,一方面是因为有两个孩子上学,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妻子精神失常。
最开始,杨见毛在烟地里干活,他的妻子还能在家照顾孩子。但随着妻子病情越来越严重,身边渐渐离不了人。了解到这个情况,代方永就让他带着妻子一起到地里干活,有时候也会找一些简单的工作让他妻子做。
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通过参加劳动,杨见毛妻子的病情逐渐稳定,甚至慢慢恢复正常,能够干更多农活了。今年,夫妻二人一商量,杨见毛外出打工,妻子还在代方永的烟地里工作。
对待给自己帮工的村民,代方永从不吝啬,不仅每次都及时发放工钱,更在烟地里没活的时候,积极帮他们寻找工作。
“今年就介绍几个人去采木耳,还有去养殖场、建筑工地打工的。到了农闲的时候我就四处打电话,有活干就让他们去。”代方永说。
近年来,当地发展木耳种植业,用工时间正好与烟叶生产互补。今年下半年,代方永就准备租上几十亩地搞木耳种植。
“这样的话,大家一年到头就都能有事情做了。”代方永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