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什么是雪茄小白点?-“雪茄老炮”进阶指南

admin8分钟前1浏览0评论

什么是雪茄小白点?

前些天有人在咨询自己保存的雪茄,在表面看到有一种小小的白色斑点,这个斑点似乎是在保存的过程中出现的。很好奇这种白色斑点是什么?

雪茄表面出现白色斑点,以前有人说是这些白色斑点在烟叶的时候就存在了,这些小白点是因为空气中的臭氧而产生的,甚至有一种说法是,有人会专门挑选这些有白色斑点的雪茄来购买,因为味道特别好。这基本是误传,雪茄茄衣表面上的小白点对整支雪茄的味道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雪茄表面出现白色斑点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烟叶已经失去了叶绿素。这种小白色斑点表明绿叶感染了尾孢菌,这种菌不会破坏烟叶的物理形状,但内里的叶绿素会被侵蚀,这种侵蚀有时候在烟叶的时候就呈现出来了,有时候在卷制成型之后才慢慢表现出来,所以在整片的烟叶和雪茄上都有可能看到白色斑点。这些白色斑点通常都很小,对雪茄其实也没有太大影响。

白色斑点只是雪茄斑点种类中的一种,雪茄上还有可能出现绿色斑点、黄色斑点、黑色斑点等。

绿色斑点是因为是因为雪茄烟叶去青也就是吊干不完全,茄衣烟叶上依旧带有叶绿素的原因。

黄色斑点也有人把这种叫做太阳斑,这其实和太阳没有太大关系,产生这种黄色斑点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雪茄烟叶本身就存在的,损伤、虫害、纤维断裂等等都会出现黄斑,甚至在叶子还是青色的时候就会有;另一个原因是烟叶放在仓库干燥过程中湿度不足造成的,虽然雪茄烟叶都是放在一个特定温湿度的仓库中醇化,但是每一片叶子或者叶子上的区域接触的温湿度是不同的,如果叶子被挤压了,压在中间的部分湿度会有不足的情况,这个地方就会产生黄斑。

黑色斑点也是常见的一种情况,出现黑色斑点通常是因为湿度过高造成的,湿度太高了烟叶的颜色就会变深。这种情况不仅在烟叶保存中会出现,我们自己在保存雪茄的时候能发现这种情况,我们放在保湿盒内的雪茄,如果湿度过高了,能够看到茄衣有些地方的颜色变得比较深,形成黑色的斑点。

雪茄小小白之不完全入门指北

入坑雪茄已经一年多了,刚刚开始有些有放过了一年的雪茄将将开始循环,装备也算是换了一茬差不多够用了,尼古丁耐受度慢慢上来了,按老饕的意思是已经进入了慌X段位。

回顾这一年的雪茄购买以及装备搜集,踩过不少的雷,后来跟着雪茄说的各位大佬买过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大众腓骨,也买过大佬推荐过的一些知名度不那么高的小众腓骨,微商买过坑逼茄也买过不那么坑逼的茄,海淘被税过被退过,下面想给各位准备入门的新手一些个人建议:

一、大件装备

大件装备主要就是拿来储存雪茄的容器,从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大小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短期调整一下尝鲜的;

准备长期陈年的;

出游旅行***越货必备良品;

短期调整一下尝鲜,

基本就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建议短期调整的和其他同样短期调整一下的雪茄放一起,理由是因为短期调整的期间,许多雪茄想尝鲜会不断的取出关门取出关门,尤其对于我这种低处广东的靓仔,湿热天气每次开关柜都会对柜内的温度产生影响,所以如果是打算长期陈年的话,最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一直保持下去,不要总是开开关关;

在雪茄柜选购一块,对于南方的尤其是两广地区的朋友而言,保湿的问题不用太担心,反而要担心过湿,我就经常要扔干燥剂进我的雪茄柜,动辄80% 的潮湿天气,实在是磨人,对于还没入门或者预算紧张的朋友而言买个有恒温功能的红酒柜其实也够用了,入坑了再换;而对于北方的朋友来说,保湿的问题还是要注意一下,购买恒温恒湿的雪茄柜比较妥当,还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关注这个柜子是否有辅热功能,要不然还没有暖气温度又很低的那一两个星期茄子容易变棍子;

长期陈年基本日常很少动,

大家可以参考村长之前写的茄房改造,由于我本人还处于萌新状态,既没有茄房,也没有陈年过,就没有发言权;但是还有一种***操作,就是买上好漆的保湿盒,把雪茄放进去,然后再扔进雪茄柜里,这样能双重隔绝温湿度的变化,扔柜子里和短期调整一下的放一起也并无大碍;

出游旅行有很多雪茄套,

建议购买厚实一点的,都是半密封状态的容器,湿度扔个69包基本没差,差的是对温度的隔绝程度,甚至建议买个厚实的小盒子加上密封袋69包往里一丢,小盒子再扔旅行箱,完美;

总结一下,刚入门不确定会不会自己喜不喜欢的朋友们,短期调整雪茄柜的购买选择,南方潮湿地区可以选择无恒湿红酒柜先用着,扔几个69包进去就好了,确定入坑了再升级装备,而北方的朋友可以先购买一个小一点的恒温恒湿带辅热的雪茄柜先用着,确定入坑了既可以接着用也可以出掉换新;

对于准备扔那就陈年拉满的朋友们可以移步潘大的茄房改造一文,或者买上好漆的保湿盒,把雪茄放进保湿盒,然后再扔进雪茄柜里;

出游旅行主要关注保存环境温度的变化,保湿包是必备良器。

加上一点:腓骨不要拆玻璃纸!腓骨不要拆玻璃纸!腓骨不要拆玻璃纸!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二、小件装备

小件装备主要就是点烟,切烟,抽烟,修烟的东西,对于我这种爱好腓骨的靓仔,说的话仅对腓骨嗷,如果古巴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也希望各位老前辈斧正,下面开始:

切烟:

切烟就是因为雪茄和烟不一样,雪茄买来的时候都是单开口的,所以雪茄的帽子我们要给他切掉,留个抽吸的小口,一般我们切烟的方式分为两种,打孔和雪茄剪;

打孔器很简单,茄帽往上一怼,一拧就好了,方便快速,而且现在有很多打火机都是附带个打孔器的,或者做成了钥匙扣的样子,方便携带;

雪茄剪有两种,一种是平剪,一种是V口剪,建议两种都买,在尺寸选择上会讲;

切烟如果当时比较干燥怕把茄帽给剪裂了,有个窍门可以分享给刚入门的朋友,就是把茄帽沾点水,这样不容易裂开,而如何剪我放个网上的图给大家参考一下就好

点烟:

雪茄和烟不太一样,烟点着然后嘬一嘬就着了,雪茄是直接点,不用嘬,所以火机的温度要高,这就考察了我们一个中学化学知识,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区别,是的,所以火机我们一般就选用凶猛的喷火机(大家脑补一下酒精喷灯的火),一般来说有两种出火方式,直出和斜出,如下图

直出

斜出

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就好了,直出式火机我一般就是在出差旅行的时候带着,因为体积小好携带,可以和雪茄捆成一捆(而且大多都是附带打孔器,又把雪茄剪的位置给省了,舒服),而斜出式我个人感觉用起来顺手,所以在家里我一般都是用斜出式的火机;

抽烟:

抽烟主要就是烟灰缸和配的饮料了,雪茄说自己有做烟灰缸,群里的大大们都用着,烟灰缸主要就是丢烟灰,但是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雪茄是比较长的,如果用普通的烟灰缸抽烟的话,雪茄很容易滚来滚去,所以需要一个能托着雪茄的雪茄托,别小看这个小托,潘大说是做了很久返工几十次才完成的,有小托托着雪茄,就不用担心雪茄滚来滚去或者一头栽到烟灰缸里了;

或者TB上面一些在烟灰缸缸边带有长沟壑的也可以选择;

而我们抽雪茄的时候很容易口干,一般都会配个饮料,记住是浓配浓,淡配淡就好,浓郁的雪茄配浓郁的饮料,淡口的雪茄配淡口的饮料;

修烟:

就是爆头爆脚,或者有时候湿度太大了茄子的茄衣脱落了要修理,TB果胶走起就好了,十块钱不到能用很久

三、尺寸选择

尺寸选择可太重要了,对于我这种之前是不抽烟的靓仔尤其如此,因为尼古丁不耐受,所以很难抽完一些尺寸,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一些常见的尺寸从小到大大家可以自行选择。

G***GE是环径,LENGTH是长度,TEAM下面的英文是尺寸名称,右侧TIME TO ***OKE是参考的抽吸时间,不过大家可以把一个小时以后的茄子的参考抽吸时间都打个9折会比较好:

记得我们之前提过V型和平口剪吗,这上面的都建议使用平口剪,而下面这几个尺寸或者长这样的雪茄建议使用V型剪。

这种我们可以称之为鱼雷型雪茄,这种雪茄的好处就是聚焦好,但是缺点是焦油容易堆积,V口剪可以在不破坏聚焦的前提下让焦油堆积的部位远离我们的吸入点,而且使用方便不容易剪歪,如果用平口剪也可以,一般是先斜着切一刀,然后再平着切一刀,消除焦油堆积的切面;

而对于萌新而言,尤其是我这种尼古丁不耐受一开始很容易抽晕的朋友我主要推荐几个代表性的尺寸,ROTHCHILDS,PETITE CORONA,CORONA,***ALL PENATELA,这几个都是在40分钟左右就能解决战斗的,对于本来不抽烟又想入门雪茄的尼古丁不耐受的新人们来说都是大大地友好!当然如果本来就是抽烟不存在尼古丁不耐受的话可以忽略我的建议,TORO直接走起!

四、牌子选择

大家可以先看看老比李的快速入门指南,了解一下一些基本的款式,我也是差不多按照上面的推荐买了一圈,链接:https://www.xuejiashuo.com/forums/topic/4317

购买渠道也可以参考雪茄说网站的链接,我个人主要就是在BUS和大西洋这两个站进行购买。

补充一些坑和我认为可以的,以及群里各位大大推荐过的:

古巴罗密欧与朱丽叶妙丽——小坑,微商爱;

帕特加斯贵族——小坑,微商爱;

拉斐尔珍珠——坑,微商茄;

拉伊士——巨坑,微商最爱;

601 GREEN LABEL——我认为不错;

格里芬——铝管大大们有推荐;

E.P.CARRILO——大大们推荐;

ROCKY PATEL——俗称拼人品雪茄,据说不同批次的货抽起来都天差地别;

私人联盟炸薯条(PAPAS FIRTAS)——性价比高的PC尺寸;

幻境——调整一两个月就超级香,潘大评价农村小妹,有身段无样貌,被茄标坑了的好茄;

LFD LIGERO——盒压是代表,冲就完事儿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抽到自己心目中那根不一定是最贵的,但一定是最称心的茄子!

10年过去了 这个品牌成熟了吗?

回顾11月的品牌营销事件,江小白的“100张海报”可谓扯人眼球,可圈可点。

11月19日凌晨开始到早上8点15分,江小白在微博连发100条声明,对江小白十周年发布会及两款新酒的发布进行造势,短短几个小时,#江小白连发100条声明#就登上微博热搜一位,近160个品牌@江小白互动。截至11月底,该话题微博阅读量超过5.7亿,讨论次数达7.6万,引发了现象级的传播。

双面论证的传播之道

在广告说服中,有两种手段,一种是单面论证,只说自己品牌的优点,不说缺点,也即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绝大多数品牌和广告采用的都是单面论证。广告主们深信,即使是谎言说一百遍也会变成真理。

另一种手段是双面论证,既说优点,也指出不足。尽管研究者们认为双面论证广告,能够使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诚信的印象,也能够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广告主几乎都不愿意采用。

江小白的“郑重声明”广告,敢于直面消费者的质疑,敢于承认、自嘲消费者指出的问题,自黑自己的短处,在普遍自吹自擂的广告实践中,这种作为真是难得一见,在诚信越来越受重视的社会中,也显得难能可贵。或许,这就是江小白登上热搜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既有对市场质疑的回应,如通过强调纯粮食酿造,全产业链布局,意在解构“靠营销上位”“是皮包公司”等说法;也有关于产品的推介,如针对“口感差”的隐痛,声明52度金盖、表达瓶401两款第三代酒将“一代更比一代强”;除此之外,还穿插呈现了江小白消费场景、和谐温暖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等内容。

本质上,江小白100则“郑重声明”是第三代酒推出的营销传播。其中,401系列延续了前两代酒推出的风格,将声明中部分内容印在酒瓶的包装上,借以推动产品的销售。略有不同的是,第三代表达瓶401的内容是用户的负面评价和江小白的回应。

连续三次营销传播,都产生现象级的效果,无疑说明江小白深谙营销传播之道。细究其详,其营销传播活动好在创意,好在将脑力激荡的创意方法用到极致,不仅充分利用少数创意人的智慧,还充分利用了广大消费者的智慧,因而找到了年轻人想表达的各种语言,找到了可能影响江小白销售的障碍,即消费者反映的各种问题,如口感不佳、产品质量信息传递不清晰等。

借助于其不同寻常的营销传播,十年来,江小白撬开了成熟白酒品牌历来不以为然的年轻消费市场,在这块本来贫瘠的领域,有了可喜的收获。

品牌美誉度的负资产

江小白的案例似乎在告诉人们,市场开拓“一切皆有可能”,主要看营销传播是否有效。然而这种品牌发展模式真的可以持久延续吗?

品牌资产的研究显示,一个品牌有三个方面的资产,一是品牌与产品品类的关联,即品牌知名度;二是品牌与产品品质的关联,即品牌美誉度;三是品牌与各种事物的关联,即品牌内涵。

江小白的已有作为,使之拥有了两方面的正资产,一是在白酒市场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二是建构起一些有利的内涵,如“表达瓶”“情怀表白”“郑重声明”“善于营销”。但是,美誉度方面的资产似乎是负的,即品质不符合消费者的期望。

众所皆知,消费者的高品质感知会导致使用满意,进而导致品牌忠诚,这是一个成熟品牌长久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江小白的前两方面正资产,使其取得初步成功,但产品美誉度方面的负资产,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改变,可能使得其未来逐渐失去已经获得的顾客。

当然,消费者对酒的品质的评价,主观性比较强。喝惯了酱香型的消费者,对浓香型产品的评价可能不高,反之亦然。因此,江小白品牌的发展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即消费者经常饮用一段时间之后,口味逐渐适应了,也可能会认为其酒质不错。毕竟,没有人第一回喝白酒就认为白酒好喝,人的口味偏好是逐渐养成的。若果真如此,结合独具个性的酒瓶上各种“表白”或“声明”,江小白也很可能在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的同时,赢得良好口碑。

然而,在人们已有的观念中,对于经历“惆怅苦难”“筋疲力尽”“孤独寂寞”“生离死别”尚少,尚不太需要借酒“浇愁”“解乏”“尽欢”“诉衷情”的年轻人来说,偶尔喝点白酒可以,但要是习惯性地三天两头就要喝一下,对其身心健康并非好事,对于整个社会,显然也是一个挑战。(作者 黄合水/厦门大学品牌与广告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雪茄老炮”进阶指南

作为一个雪茄客,从入门到资深,需要的不只是涉猎更广阔的雪茄品类和品牌、体验世界各地雪茄的不同风味、掌握更专业的雪茄知识和雪茄礼仪,更重要的是,从品鉴雪茄到认可雪茄文化,并将雪茄文化真正融入生活,从中获得独有的“茄客生活观”。

资深雪茄客,一定是一群从不敷衍生活的人。就像抽雪茄时,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他们绝不会点燃一支大雪茄,像香烟一样猛嘬几口,这与主张闲适自如的雪茄文化相悖。在旅游或出差时,资深茄客也会带上心爱的雪茄和精巧的雪茄工具、轻便的旅行保湿盒,并规划好旅途中享受雪茄的时间等,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品味雪茄的精致仪式感都必不可少。

他们会将这种品茄态度延伸至生活中,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他们都会把每一件事做好,绝不将就。

在雪茄的世界里,没有人能体验所有的雪茄,也没有人能知道所有的雪茄信息。每一个人在雪茄世界里都永远处于学习的状态,因为雪茄是一种文化,永远都有新事物的出现。

正如智者所说:“当我知道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知道的越少”,对于雪茄老炮来说,这也是他们虚心向学的人生态度。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雪茄老炮会乐于分享雪茄经验,与茄客交流、学习雪茄之道,时刻保持开放精神,与更多人一起探索多元、深邃的雪茄世界。

在雪茄吧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茄友待上半天,是许多老茄客的生活常态。对于雪茄老炮来说,抽茄氛围很重要,一起抽雪茄的人更重要。雪茄吧为茄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抽茄环境,也聚集了一群有同样喜好的茄友,加上保养合适、品种繁多的雪茄,让这里成为茄客涉猎各式雪茄、认识同频茄友的最佳场所。

因此,资深茄客乐于去雪茄吧抽雪茄,也常参加雪茄吧组织的各种品鉴聚会。在美好的氛围中,和茄友们共聚一室,探讨雪茄文化、共品经典雪茄、专研雪茄知识,这种乐趣是在别处无法获得的。

从雪茄小白到雪茄老炮,你现在进阶了吗?距离资深茄客,你还有多远?欢迎留言交流!

从“江小白”看传统烟草与新型烟草

关于“江小白”,大家都不陌生。对于“江小白”的解读,也有很多不同角度和切入。

在“江小白”之前,白酒品牌更喜欢也更擅长走高大上风格,不谈谈国学古典酒对不起自己的文化底蕴,不砸个几亿广告推广都不好意思出门见客,不说说历史深厚又如何显得出洞藏年份?直到2011年“江小白”的横空出世,不管“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的品牌主张,拟人化的品牌IP,又或者语录版包装,以及2两装的包装形式,都极大贴合了年轻消费群体。

“以青春的名义创新,以青春的名义创意,以青春的名义颠覆,深刻洞察了中国酒业传统保守的不足,拘泥于千篇一律的历史文化诉求,对鲜活的当代人文视而不见”。这段很长一段时间留存在百度上的自我评价,翻译成更白话的表达,“江小白”将自己定位于更适合年轻人喝的白酒,轻口味和利口化降低了年轻人接受白酒的难度,撬开了白酒领域年轻人的市场。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你很少听到对“江小白”酒本身的评价。

的确,各种场合、各大平台、各家电商的用户反馈、晒单评价,极少有对“江小白”口感、风格的描述和评价,没有多少好评,也没有什么差评。知乎上的热门条目中,甚至有“除了酒做得不大行,其他方面都挺好”的结论。如果换成其它品牌,“产品本身不怎么样”这种天生BUG早就死了一万遍,但“江小白”不但没死,而且还活得很好。

传统视角的死穴、命门,却因为“江小白”的消费洞察、全新演绎成为了特色、个性。

“江小白”通过单纯高粱酒的产品定位,出圈更为大众所熟知的清香型风格,把低度、清淡、纯粹作为最大的产品标签和风格名片,在清香纯正的原味高粱白酒之外,以非常规——精酿、果酒、梅酒、气泡酒——的白酒类型组合,提供了蜜桃味、白葡萄味、卡曼橘味、混合水果味等多样味型。这些原本不务正业的口味和风格,受到了年轻人和新风尚的广泛欢迎。

对酒味不Care的人群。对于年轻人——包括那些在意酒精度数的敏感人群——来说,白酒烈性且***的口感并不讨喜,甚至是他们拒绝白酒的重要原因。很显然,“江小白”为他们在社交尴尬和主观拒绝之间提供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不似白酒的白酒,然后让他们试着喝、学着喝再到最后愿意喝、习惯喝,相当于在红海市场中找到市场蓝海。

相比于更好喝、更顺喉、不上头这些传统的评价坐标,另外开辟新赛道并逐渐建立起新标准。如果围绕那些既有标准,兜兜转转都翻不出白酒大品牌、老品牌的“五指山”,消费者也早已被他们教育得言听计从。“江小白”反其道而行之,不仅避开他们的锋芒,而且暴打它们的软肋,用舒适性击打白酒难以避免的***性,用另外的好喝替代之前的好喝。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江小白”用这些差异化把自己包装成为一个不一样的白酒品牌,很潮、很酷、很特别,这是一个被“江小白”洞察发现,进而被“江小白”重新定义的市场细分,除了吸引到那些追求新鲜、在意个性和突出品味的消费群体,,那些原本不喜欢甚至不接受而又不得不选择白酒的消费者,也被“江小白”转化成了品牌的刚需。

相对于传统白酒品牌,“江小白”确实有口感、风味的先天短板,但基于真实的消费者需求,“非白酒不可?”、“非白酒不可!”,为它提供了生存土壤。

实际上,新型烟草制品也有类似的战法和特点。表面上看,口味不及传统烟草制品是它们的极大不足,怎么模仿、怎么合成都有缺陷和不足,在某些乐观主义眼中,也因此成为了不需要重视和担心的理由所在,但实际上,短板反而是新型烟草制品的最大优势,论及口味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传统烟草制品拍马也赶不上,又分流了一大部分不喜烟味的摇摆群体。

这背后,是“三类群体”的成长与变化:一是基于健康诉求和风险意识,不愿意继续吸食传统烟草制品的人群;二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且接受程度很高,愿意尝试像电子烟这样的新物种、新势力;三是完全的新增非烟人群,又可以一分为二,一则原本绝对不会吸烟,被电子烟吸引过来,二来本来大有可能接受传统烟草制品,被电子烟截流过去。

这“三类人群”——对于传统烟草制品——既有分流难挽回的一面,又有拉新力不及的一面。

对于消费的基本盘,也就是我们常说“存量”的概念,既不用怕,市场消费整体比较稳定;又很无力,消费年龄老化、消费频次下降、消费数量减少都呈不可逆。反而这“三类人群”是值得且必须争取的对象,还原为我们对于“增量”的追求,尽管整体表现为“大增量 小增量”,这些增量目前还显得微不足道,但这种趋势不可忽视、放松。

一方面,要以技术创新来推动传统烟草制品的强化与进化,围绕“两高两低”——高香气、高品质、低焦油、低危害——的特质和优势,打造区别于电子烟虚拟的、合成的香精口感的内在和风格,不仅围绕“两高两低”的“硬科技”、“硬实力”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在包装设计和营销表达上,也要更加地贴近目标受众的审美和需求。

可以作为参考的是,中式烤烟型对美式混合型的阵地收复和优势确立。想当初,混合型品牌占领了潮流风口,占据了市场主流,中式烤烟型依靠更理解消费者需求、更适应消费者口味的风格塑造,以及从不亚于到领先于混合型的过硬品质,实现了从技术、产品到品牌的反超与领先,奠定了迄今为止的市场主动和品牌主导。

另一方面,也要在口味多样性和产品年轻化上做更多文章。真正喝白酒的人,很难对蜜桃味、白葡萄味、卡曼橘味、混合水果味产生兴趣,但面对越来越多不喝白酒的人和不喝白酒的人越来越多,这些看似出格的味型就有着特别的积极意义。当然,这并非放弃基本盘,而是正视需求的新变化、新要求,并积极对接这些新需求、新趋势。

在前瞻布局新型烟草制品的同时,对传统烟草制品的技术升级仍然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两高两低”的功能化建设,包括拓展丰富更多香型品类、口味风格之外,围绕去功能化,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外,努力提升品味和审美,围绕突出风格、强调个性、彰显品味,把品牌融入并升级为生活方式,有效地承载情绪和情感。

对了,“江小白”这个名称,其实源于江津——这个地方素以盛产高粱酒闻名——酒厂的简称,加上一个小字,表达出年轻人的趣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