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抽了几十年的烟,对于烟草,你明白多少?-“茶烟”“香烟”傻傻分不清 多少烟民不***坑?

admin2个月前3浏览0评论

抽了几十年的烟,对于烟草,你明白多少?

烟草是土生于南美洲的一种植物,最早使用烟草的是美洲的印地安红人。十六世纪烟草被传入欧洲,然后再流传到世界各地。 二十世纪以前,烟草大部分以咀嚼、嗅闻、烟斗以及雪茄的方式被使用。

“茶烟”“香烟”傻傻分不清 多少烟民不***坑?

前不久,一个朋友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从微信甩给我几张截图,然后兴奋又好奇的问我:“在某宝上好多香烟特别便宜,这些烟是真的吗?”

“瞧瞧你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啧啧~”我忍不住秒怼他。

“你认真仔细的看过了吗?确定这些是香烟吗?”紧接着我反问道。

“不是吗?我在网购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个“中华”烟盒的推荐,点进去就看到很多同类的商品,全是云烟、红塔山、煊赫门、黄金叶等等各种不同的烟。而且一看价格都还特便宜!一时兴奋都没顾上细看,本想买几条来着,但转念一想,烟不是不能网上售卖吗,所以赶紧先问问你。”朋友解释说。

“哟喂~瞧你这贪便宜毛病啥时候能改改!仔细看好了,这是茶烟,虽然也叫烟,但根本不是你平时抽的那个烟!虽然从表面上看,盒子、烟支都长的差不多,但里面的东西可差了远了去了!再说了,茶烟的存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各电商平台也卖了很久了,你真是后知后觉啊!”在给他科普的同时也不忘见缝插针的讽刺他几句。

经我一提醒,朋友再次看了网上的那些商品,才发现原来里面有猫腻!“还真是啊,刚才没注意看,都没发现有区别。真是第一次知道还有茶烟这么个东西。 ”

“唉,无知真可怕,再说了香烟是***品,不允许在网上销售,这是常识!你可长点心吧!”最后,我还不忘给他补一枪。

其实,像我朋友这样,对茶烟一无所知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有多少烟民在这种情况下,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呢?有的人是以为捡了个***宜,花少的钱买了平时贵好多倍的烟;有的人是心里明白这么便宜应该不是正品货,但是并不知道烟支里面是掺了茶叶的烟丝,而不是纯粹的烟丝,打算凑和抽抽。所以,当买回来抽到嘴里了,才发现上当受骗了。

在一些平台中此类商品的评论中,我们看到不少人的差评,可想而知,因对茶烟不了解而上当的消费者有多少了。

这些发评论的消费者,至此还认为是“假烟”,真的是“茶烟”“香烟”傻傻分不清!

如今,市面上出现了不少号称“不含尼古丁”的茶烟。不仅在电商平台正常销售,其产品外包装还与香烟相差不大,客服们几乎也都异口同声的宣称:“口味接近烟,不呛不辣,不含尼古丁,不含焦油,非常健康”,是“戒烟替代品“,不仅能帮助戒烟,还能让人“吸吸更健康”。

细看这些产品,都是模仿现下各种卷烟品牌进行制作的,比如万宝路、黄金叶、中华、荷花、煊赫门等。尽管其外形颜色大体相似,但仔细看去,还是对文字细节进行了调整。比如下面图片里,南京改为了“南景”;红方印改成了“红芳印”;云烟改为了“雪烟”。不过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在售价方面,一条含有十包两百支的“南景茶烟”售价为40元,粗支装的“中华茶烟”一条售价为98元。这些打着各种卷烟幌子的茶烟,一条从10多块到100多块之间就能买到。这也是为什么好多人会禁不起诱惑去购买的原因。

至于口感,当然还是消费者们的评论才是最真实的:

“太难抽了,抽进嘴里发苦,感觉像抽叶子一样”;

“杂草味道,呛得嗓子生疼” ;

“抽了两口就感觉有点恶心反胃,恶心想吐”;

“抽起来有一股奇怪味道,跟普通的香烟比,差别还是挺大的“......

那茶烟究竟是不是烟草呢?其实此前,烟草公司发过通告,表示茶烟不属于烟草制品,并明确告知销售茶烟的商家,需要注明非烟草制品。但是现在看来,几乎没有商家明确的按要求注释和提醒,即使有,也表达的比较含蓄隐晦。

那茶烟到底有没有害呢?茶烟,即茶叶 烟的组合,众所周知,茶叶含有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有益物质,是纯天然草本,看起来确实是无害。但是,把茶叶燃烧后再吸,茶叶就会变为浓烟发生化学反应,释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对肺造成伤害。另外,此前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下属的上海市广告监测中心,曾关注过茶烟相关问题。部分茶烟检测报告显示,虽没有尼古丁,但部分产品焦油含量比传统烟草还高。因此,茶烟对身体有害的结论毋庸置疑,茶烟能戒烟的说辞也是毫无依据。

除此之外,商家为了牟利,将茶烟模仿卷烟品牌的包装,混淆消费者的视线,让消费者误以为和卷烟是同一款产品,这其实可能已经侵犯了卷烟商标外观设计的知识产权。

然而,市场对茶烟产品的监管,目前还是空白。因此,只能靠我们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远离这些无监管、无保障产品,不要被不良商家的宣传和诱导所蒙蔽。若发现有涉及包装侵权的问题,或者夸大宣传、虚假宣传,以及未注明非烟草制品标志的茶烟,大家可以向12313热线反映。

烟酒店能开吗?需细思量!

很多新手在筹划开烟酒店之前,都喜欢四处打听,以确认计划的可行性。实际上,有时候别人给的答案可能是错误的。以下略举几例。

销售卷烟利润高吗?

有些人会说:卖烟是暴利行业,卖烟都卖发财了。说这话的可不是少数,持这种观点的一般来讲其亲戚朋友里面可能有从事这行的,平时有机会被“***”。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筹划烟酒店,可能会令你大失所望。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卖烟利润对半。我都抽了几十年烟了,这个瞒不了我。”说这话的是一位年届六十的中学老师。因为抽烟历史悠久,所以对烟的利润最有发言权,他是这样认为的,而且不容我反驳,如果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我就会成为他心目中的黑心商家。所以我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卷烟的销售利润确实比其他商品要高一些,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烟草的税收也很多,国家以***、消费税名义拿走了大部分。除了上述“从价税”外还要征收“从量税”,也就是按条数再征收一次。最后留给零售户的只有10%左右了,高档烟还要高一些,但是高档烟又能卖多少呢?大多数老烟民这辈子也没见过几盒高档烟,别说抽了。

卷烟好卖吗?

刚计划开烟酒店时,我曾经向一个非常关心我的亲戚征求意见,问问是否可行。他是一个有着几十年烟龄的资深烟民。他给我的建议是:卷烟不能卖,现在人越来越注重健康,抽烟人越来越少;原有的这部分烟民外出打工的居多,长年在家的几乎没有。留守老年人都抽的低档次烟,而且消费量也不大。

听起来还是很有道理的,谁也不能认为他说的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因为当时没有别的事可做,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店开了。实际情况是:只要有烟,就有烟民来买。而且烟草公司给多少就能销出去多少,基本没有存货。我也并没有挖空心思采取特殊方法刻意去促销,就是看店硬卖的。

内部有人好***?

有些自觉看透社会的人,会给你忠告:想卖烟必须内部有人,只要内部有人,烟草证就特别好办。但现实情况是:现在烟草办理难度加大,即使内部有人谁也不敢乱开口子,一是群众监督比较厉害,二是还要实行网上公示制度,***条件和合格名单随时随地可查。不符合***条件的勉强办了,一旦有人举报是要追究责任的。

什么事都没有绝对的,现在提倡人性执法,烟草局能照顾的地方肯定会尽量照顾,但绝不会是针对哪一个人。

有途径获得更多畅销烟吗?

在网上订烟实行以来,有本事通过内部途径弄来畅销烟是不可能的了。订烟的种类、规格、条数是烟草公司根据各零售户经营情况,并综合其他因素,按政策规定分配的。同类经营条件下,平时销量大的分配数量和品种就多,反之则少。

笔者这儿的订单由地级市集中生成,不可能随便更改。同一地域范围,相同商圈,档级一样的商户分配的卷烟完全一致。

分配时候既要分配给畅销烟也会分给一定数量的顺销烟,且每次都是如此。像消费者期望的只给畅销烟的情形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培育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大品牌的需要。尽可能让所有烟在全国各个市场都有崭露头角的机会,总销量靠前的卷烟将有机会成为最重要的品牌,获得国家重点培养,从而获得较强的生长前景。

看了以上几条,相信各位对自身是否适合开烟酒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笔者觉得主要的参考依据应该是有合适的经营场所,没有好地势就销不动货;其次是否具备经商素质,烟酒店面对的小老百姓,待人接物风格要和小商人“气质”匹配;还有一点赢利预期是否切合实际,企图暴富,渴望一铺养几代的最好不要作此打算,毕竟烟酒店是个利润不大的行当!

“烟民”身份之外,还能是什么?

吸烟是一件纯粹的个人喜好和生活习惯而已。对于吸烟的人来说,烟民就是一种身份认证、自我标签和一看就知道明白的特征特质。好找好认,见了看了谁都知道。不过,我们每个人的身份除了被人认可之外,还会有其他的各项附加的认知信息,譬如,一身还能有的其他角色定位和***、医护人员***志愿者等等,烟民身份之外,烟民还能是什么角色和定位呢?

1.消费者。

烟民,自然是消费者,消费的就是烟草制品。他和其他的消费者有相同,也会有许多的不同。相同的就是,都是选择每一种或者多种消费品,享受物品价值和使用之后带来的幸福感或者体验愉悦感。不同的就是,每一种选择后,由于身份带来的选择性的大小舒适感不同。你让烟民去做个售货员,我估计他每天总想往烟店里跑跑坐坐,那种内心的冲动和渴望是其他的商品无法完全替代的。同样,其他消费者,你让他坐镇烟草店里,估计他也会坐不住的。人以群分,大概说的就是如此的吧。我们尊重每一个消费者和他选择的消费习惯,当然也包括烟民自己了。

每个人群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带来的后果就是喜欢的东西也不同,喜欢就是真心喜欢,讨厌的东西就是真心讨厌了。烟民首先是个不折不扣的消费者,这绝对没错的。

2.收藏者。

烟民,也会是一个收藏者。他会因为吸烟多年,掌握了一些烟草的基本鉴别方式方法,会知道哪些烟草的不为人知的品鉴、鉴藏的方法,哪个厂家的那个字头字号,会有升值空间等等。接下来,他还会根据吸烟的经验,多多少少收藏些他眼里自认为的好东西。烟盒,烟标,烟具,烟有关的物品,让自己沉浸在吸烟及其品吸带来的价值体现中。他的收藏不一定是全面的、复杂的、立体的,也可能会因为个人爱好专门收藏某一种、某一类的和烟有关的物件、物品,流通券,甚至一种独特的鼻烟壶等等。

吸烟吸的多了,就会有些许经验和说法。能让人沉浸在这种解读中享受,也算是个不错的爱好了吧。化烟为友,与烟交流,在享受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文明境界。

3.宣传者。

烟民,会有爱好,也会有不快。每当于此,他会选择分享、交流和吐槽。把好的分享给身边人,把不好的也让身边人汲取教训,避免自己的遭遇身边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这就是个好的宣传者了。他不是自我标榜,也不是自我奖励,只是实打实的把自己的遭遇、经历过的事情,现实版的分享出来,像个活雷锋一样的。我们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验,那就是遇到了好事情,总想着和同事们身边人说一声,哪怕大家会看着其他,可是我说的还是眉飞色舞的。反之亦然,不好的东西,别人不问,我也会抓紧说出来,生怕别人和我一样上了当,做了替代品一样的。

同理心,会分享,宣传着烟草的好与不好,甚至还会带上讨厌或者欣喜的另一面,每当此时,我们身边人聆听、欣赏或者与你同欢,都是烟民应该有的样子和表情。

4.维护者。

烟民,会为了某一种品牌、某个规格的香烟,或者香型,价格,宣传用语,品牌推荐的招数,都会极大地喜欢或者厌恶。而对于那些喜欢了的,就好像是没有来由的由头,总是赞不绝口,如数家珍,而对于那些讨厌的、厌恶的,就显得无与伦比的憎恨、讨厌,说出来就像吐出来一样的。这每一种维护,说出来的都是心经,吐槽出来的,也还是心经的翻版。不管是哪一种,他都会选择维护,维护这个维护哪个,甚至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件,也会斤斤计较,毫不吝惜赞美之词。这样的莫名的喜欢或者讨厌,在于人类之间的共同情感吧。认了追随了,就是了。

扭转,改变,很难的。就让他说出来,暂时别按下暂停键。只管让他诉说,我们就是个吃瓜群众,权当是为别人的爱好欣赏或者一言不发的默默看着。

5.辩论者。

还有一种烟民,喜欢什么了,就总喜欢找人论理。他说他的好或者不好,你插不上嘴,你要是插上嘴了,他会急眼、白眼或者歇斯底里的爆发。我们把他称之为吸烟辩论者。这时候,你就只管听听,少发言、少插话,等他说完了,你再找几个证据反驳他,我想,他是会停歇的。否则,你就是没有重点的了,他就是绝对的主角了。本来,你喜欢你的,我喜欢我的,可是这种人总是自以为的喜欢,把他的喜欢凌驾于其他人之上,这就不好办了。世界是你一个人的世界吗?我看不是的。总要允许别人说话,做事,走路,显得我们不一样,这就好。

再伟大的辩论者,总需要听听别人的意见吧。吸烟与否、多少,喜欢什么牌子,怎么吸烟更好,他和你的观点不一样,就要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吗?恐怕没有这个道理吧。

6.反对者。

有的烟民,可还挺奇怪的。你正吸烟,他吸的牌子和你不一样。他就表示出讨厌、厌恶之色,甚至当面递给你他的烟,也不问问你是否喜欢这样,就自做主张了。我吸我的烟 ,你吸你的烟,我们各有喜欢,这不挺好的吗?可是在他看来,你就应该和他保持高度统一,他喜欢的这种牌子烟真的是太好抽了,你不抽,就是不好的表现。哪有这种道理呢。天底下的大路,每一条路都能通到罗马去,只认一条路,不好,真的不好。反对意见,可以保留,只是不要自以为是的就好。只为别人的好,就真的好吗?说穿了,这就是一厢情愿的喜欢而已。别人还不一定领情呢。

反对对面的人吸某种烟,反对别人反驳我对吸烟的看法,这种做法,就是不对的、不好的。大家都是烟民,也都有各自身份,何苦你的就是对的,别人的就一定是不对的呢。

“烟民”身份之外,你还能是什么?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自然表现出来的也会是不一样的天地人和。只是,我们应该容许别人尝试、喜欢这个,或者喜欢那个,我们也有权选择自己的爱好。这才是大千世界的常理。

每个人的身份由于场合、地位和认识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身份表现。烟民的身份,也会这样的。不过,烟民和几乎大多数人一样,也会有因为喜欢吸烟的种种快乐、愉悦和幸福感爆棚,也会有低潮、山谷和一个人静思的风景落寞。不管是什么,我们都要坚持——美,在于我们身边每一个人。

烟民,身份,认知,我们都是自己的主人。在主场还是客场,我们作为烟民,都是和爱同行的人。这样认识,出发点找对了,天地人和和谐安宁,就很好了。

你吸你的烟,我看我的风景。或者,我们一起吸烟,聊着,看着风景,都挺好的。这样多重的角色,立体呈现,会让烟民有“回家的感觉真美好”。

30年烟龄的老爸戒烟了,但我却并不开心

前不久老爸身体难受,去医院检查后做了个微创手术,由于手术治疗并不大,我还在异地工作,妹妹帮我接下了照料老爸的活儿。

在医院住了近十天后,老爸康复回家疗养。妹妹跟我说:“老爸此次住院治疗尽管遭了些罪,但却把烟给戒了。”

“不会吧,爸抽了近30年的烟了,怎么可能说戒就戒了呢?”我有点不太相信。

为什么我不相信老爸能这么容易就戒烟呢?说来话长。

为抽烟找了个“合适”的理由

我老爸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我很小时,爸爸是不抽烟的。大约在1991年,一个邻乡做买卖的人赶到了我家,说带上我爸一起做买卖。他们做的买卖,实际上就是走乡串寨交易耕牛。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我家的经济条件在老爸的拼搏下有了很大改善,成了全村第一家铺平混凝土庭院的人家。

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老爸学会了抽烟,他的理由是——在外面走,不抽烟如何结识人?如何谈买卖?

“烟搭桥酒引路”是老爸常挂在嘴里的,也变成他抽烟的书面通知,终究他也是个“商人”嘛。

家庭戒烟“风波”从未停下

老爸刚开始抽烟时,我妈妈是反对的,后来就做了让步,说就算是必须要抽烟,也得是在交易有把握能成功的条件下,万不得已可以抽一根。

可老爸压根做不到。抽烟的人都了解,烟抽上是有烟瘾的,哪能你计划什么时候抽就什么时候抽呢。

因此,那时他们经常为抽烟的事吵架。有一次正在庄稼地干活儿时,老爸点了根烟,老妈就跟他大吵大闹了起來,气得老爸把余下的半盒烟丢在土里狠狠踩烂了。

但没过两天,老爸就又抽上了。 这样反复次数多了,老妈干脆不再说他抽烟的事了。

之后,我们姐弟逐渐长大些了,就特意收集一些抽烟有害健康的知识和照片给老爸,期待他能戒烟,結果都没成功。近几年来,过年或过节回家,看老爸抽烟干咳时,我也曾取下他嘴里叼着的烟说一句:“爸,年龄大了,少抽点吧。”他也只是点点头不吭声,但照抽不误。

老爸口中的戒烟缘由

所以,当妹妹告诉我老爸戒烟了时,我基本是不信的。还特意打电话询问他。老爸回复说:

刚住院时,的确特别想抽烟,而医生告之不可以,所以不敢抽。

我故意说:“那如今你不是康复了吗?可以少抽点。”

老爸说:“不抽了,年纪大了,又做了这个小手术,以后挣不到钱,每天抽烟也是笔耗费,还要看***黑着个脸,还要听她叨叨个不断”。

听老爸说完,我没有因他戒烟而高兴,相反,内心却越来越不是滋味。我已经明显感觉到老爸也并不高兴。

我内心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他:“老爸,你不要想太多,想抽烟,我给你钱。只要你高兴,你可以少抽一点,抽烟的钱我还是能提供给你的”。可他却把上边得话又重复了一遍。

在老爸看来,自身年纪大了,挣不到钱了,也就没有资格抽烟了。他的语调里,掺杂着的是伤感、失落和无可奈何。

反思

让老爸下定决心戒烟的原因,不是健康,而是因为自身挣不到钱了,不愿看别人的脸色。这让我内心五味杂陈,并不因为他成功戒烟而开心。

这不属于正念的更改,只是消沉的更改。

人到上岁数之后,最怕的是用悲观的心态来对待日常生活,消沉心理状态有可能会引起一些其他难题,比吸烟有害健康更让人担忧。老人身体素质一年比不上一年,一个好的心态对身体身心健康而言,是十分关键的。

我希望看到这篇內容的人都能明白:

假如你已经是个老年人,千万不要因为年龄大了,干不了活儿,就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人这一辈子,谁都是会衰老,没人能永远十八岁,这是自然法则。如果您长时间用年迈无用这样的念头否定自己,日常生活就会越来越不顺心,身体也会随之发生大量问题。

假如你正值壮年,别忘记关注已上年龄的爸爸妈妈,他们除了身体在变老,更令人担心的是生活观念也会随之变老,很容易进入到“年迈无用论”的自我否定中。

对长辈的抚养,除了给他物质上的投入,精神和心理状态上的关爱更为重要。

我老爸戒烟了固然是好事儿,但他如果因此而消沉,就不值得庆祝。我也因此下定决心,除了给他钱,让他经济上从容一些,更要常回家看看,从精神上让他振作起来,做一个快乐、积极、身体和精神都健康的老年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