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笃定奉献为烟农 经验总结促提升-姚宗永:守住初心 笃定前行

admin4分钟前1浏览0评论

笃定奉献为烟农 经验总结促提升

一切为了烟农,一切依靠烟农。一切为了烟农,就能从内心激发出攻坚克难的无尽动力;一切依靠烟农,则能推动烟叶生产标准化水平实现稳步提升。

天寒地冻早,总结正当时。在山东潍坊烟区,各基层烟站的烟叶生产技术员深入各植烟村,深入烟农家中,围绕烟农植烟效益提升的全环节和各方面,谈体会、聊感受,说经验、找差距,一点一滴求改进,步步为营促提升,有针对性做好下步烟叶生产工作蓄力蓄能。

图为烟叶生产技术员(右)正认真验收烟田翻耕质量

“老吴,化肥、大豆我都准备好了,你看我还需要准备什么?”近日一天上午9点20分,山东潍坊安丘市官庄镇草坡村烟农李德明见山东潍坊安丘市烟草***局(分公司)官庄烟站烟技员吴希瑞上门指导,便赶紧问道。

“老李,我看你准备得已经比较齐全了,但化肥要注意防潮,大豆使用前要注意发酵。大豆发酵时一定要把握住火候,如果发酵的程度过大,就会影响肥效的发挥;反之,如果发酵的程度过小,用到地里则可能会造成伤害。”吴希瑞仔细回答说。

“老李,今天我来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总结经验做法、查找问题不足,好的经验咱们要继续坚持,差的方面咱们要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把经验总结好,把来年的效益提升好。我先帮你找几条。”吴希瑞打开了话匣子,“老李,我认为你的经验有这么几条:一是在选择烟田地块上用心,能够选择适宜的茬口地块,对前茬作物、肥料施用情况心中有数,并且还能轮作到位。二是对烟站推广的新技术、新措施用心落实,无论是膜下井窖移栽、双色膜推广还是滴灌带使用等,都能结合自身的实际,主动抓好落实,促进了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三是能够坚持技术落实、管理提升一起抓,提升了生产水平。老李,你也找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我认为差距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作为一名老烟农,思想比较保守,对一些新技术、新措施还是落实得慢了些,由于思想保守,自认为靠经验种植就没问题,所以与其他村的烟农沟通交流不多,人家的好经验、好做法没有及时进行消化吸收。二是在不适用烟叶处理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一些下部烟叶舍不得处理,烤也没烤出质量来,无形当中增加了烘烤成本,还影响了中部烟叶的开秸开片。”

你一言、我一语,俩人相互交流着、相互切磋着、共同提升着,“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就这样深入落实着。

图为李德明看着收获的玉米,正在做新一年的烟叶生产打算

其实,李德明是一名深受当地烟农认可的老烟农,他从2013年便开始种植烟叶,从一开始的几十亩种植到现在的100亩左右,已经种植了10多年的时间。10多年来,李德明在烟叶生产上主动学习,他不但主动学习烟叶生产新技术,而且还主动学习烟叶烘烤新工艺,通过认真学习、用心实践,几年后便成了一名烟叶种植的“行家里手”。为发挥自身的影响带动作用,不管是本村的烟农还是邻村的烟农,只要前来学习,李德明总是毫不保留地教给他们,最后还不忘提醒,“我们要相互学习,因为每年的天气状况不一样、烟田地块不一样、土壤墒情不一样,关键还要结合自己烟田的长相长势和天气状况,多思考、多总结,做到***思考、活学活用。”目前,在李德明的示范引领下,周边烟农的烟叶种植水平和植烟效益日益提升。看着自己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看着身边的烟农走上了致富路,李德明愈加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李德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烟叶生产的“行家里手”,这都是他多年来踏实肯干善思考、风雨无阻向前进的结果。李德明善于总结经验,遇到事情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能够“打破砂锅问到底”,做到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果搞不清为什么,自己就吃饭不甜、睡觉不香,而一旦把问题弄清楚了,就能积极主动地落实,就不会跑偏、走样。”10多年的烟叶生产实践经验,让李德明不断沉淀、不断提升。这也是吴希瑞前来找他进行经验总结的一个原因。

在李德明看来,增施有机肥、抓好以水调肥,对烟叶的外观质量乃至内在质量影响都很大。多年来,他格外注重各种微量元素肥料的配比施用,能够根据土壤肥力和茬口情况,优化氮磷钾配比,适当增施钾肥、磷肥,增施豆饼、腐熟大豆等有机肥,保证了肥料的最佳效果,促进了烟叶分层落黄,提高了烟叶采烤质量,让李德明取得了良好的植烟效益。

“烟田地块要找好,肥料物资要备好,深耕深翻不可少,经验总结很重要。2023年在烟站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身努力,我取得了较好的烟叶种植效益。今天,通过咱们总结经验、不断提升,2024年肯定还是一个丰收年。” 李德明信心坚定地说。

以培训总结打造烟农增收的“软实力”

大寒已至,正在四九,愈是冬寒深,愈是厚植着春天更多的蓬勃生机。

从入户指导到小班培训,从经验交流到总结提升,在山东潍坊安丘市烟草***局(分公司),广大烟叶战线工作人员立足不断满足广大烟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烟农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扎实做好当前烟叶生产技术培训指导和经验总结工作,以培训总结打造烟农增收的“软实力”。

图为烟技员(右)正在指导烟农备足腐熟大豆等有机肥

培训交流强互动,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烟叶生产中,做到精准施肥至为关键,但肥料使用不能‘一个方子开药’,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宜,根据地块土样化验结果,并充分考虑前茬作物、作物长势等因素,在保证烟株生长所需营养的基础上,适当增施腐熟大豆、豆饼等有机肥,这样产出的烟叶油分足,也易烘烤。”1月25日上午9点,一场小班制培训在安丘市局(分公司)景芝烟站会议室进行,该局(分公司)烟叶科科长李伟向烟农讲解道,“对新茬口的地块,由于我们烟农对地力状况不是很熟悉,在施肥上宁可少施一点,也不要多施。如果少施一点,后续还可以追肥,但如果多施了,那可就扒不出来了。”

“这种培训实用性强,通俗易懂,不但教会我们怎么干,而且还让我们明白这样干的道理。我们烟农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安丘市景芝镇东杨庄村烟农杨忠国说。

将烟叶生产各项技术措施变成广大烟农的行动自觉,在认识上深入理解,在落实上不打折扣,有助于推动各项技术措施落实落地、见行见效。为此,安丘市局(分公司)用足用好小班制培训这种方式,组织广大烟农分类开展各种培训,让广大烟农不但明白“干什么”“怎么干”,而且还能清楚“为什么这样干、怎样干得更好”,做到了学有目标、干有方向,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中提升生产水平。

为提高培训交流效果,安丘市局(分公司)在培训前开展培训需求调查,他们面向烟叶生产一线人员、烟农分类调查培训需求,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现场座谈交流等方式,紧盯地块选择、冬耕深翻、春耕春耙、起垄施肥、烟叶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烘烤、抗旱防涝等方面,紧盯关键节点和注意事项,分别制作针对性培训课件,并抽调精干力量开展培训,切实解决了广大烟农和一线烟叶生产人员的急难愁盼。

图为烟技员正在测量烟田深翻深度,确保深翻质量

经验总结促提升,促农增收展作为

“经验总结很重要,关键问题要找到。有了问题不要急,多个角度来分析。只要症结找得准,生产提升落地稳。咱们广大烟农在多年的烟叶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我们要进行分享、进行碰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1 1>2’的良好效果。下面,请部分烟农代表进行经验分享。”近日,在安丘市局(分公司)辉渠烟站,站长张伟打开了话匣子。

“提升烟叶生产水平就如同登山,为了登上山顶,我们需要每年爬一段,每年爬一段,不断坚持下去,持续走下去,才能登到山顶。进行经验总结,我认为烟农心里要有一本明白账,每个生产环节开始前,要提前用心做好计划,在每个生产环节,都要严格控制,做到该花的钱一分不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多。把一个个环节的成本费用控制好,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当然,我们的成本费用也不是越低越好,要适度控制,以求得更好的投入产出比。”安丘市辉渠镇董家宅村烟农李金武深有感触地说。

“进行经验总结,要多找自身的问题,多学别人的优点。要多从身边找标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董家宅村李学堂勤劳能干、烟田管理精细,祖官村李培弟眼界开阔、管理上很有一套。我听有的烟农说,咱们种植烟叶,就要把烟叶当花来栽,这样说很有道理,关键是要用心、细心,还要保持恒心和韧劲。”安丘市凌河街道朱家埠村烟农谢建帅接着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交流着,每个人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一幕幕的生产画面,一年下来确实不易,但正是在这些不易中,广大烟农经历着、总结着、提升着、准备着,一场向烟田管理要质量、向经验总结要效益的大考已然拉开帷幕。人勤地不懒,奋进正当时,这律动的培训、这脉动的***,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季节的到来。

张新军:在征行中寻找客户服务“最优解”

清晨5点,耳边响起的闹铃声是他每天的冲锋号,一个小时的晨跑拉满全天的干劲与活力。早上7点50分,到达第一个零售店,他开始一天的服务工作。一周的忙碌过后,周日下午跆拳道馆里挥汗如雨的两个小时是他放松身心和续航充电的专属时刻。从雪域高原的侦察老兵到营销服务的专业精兵,他始终在高度自律中笃定前行、在笃定前行中追求卓越。他就是山东潍坊昌邑市烟草***局(营销部)第二基层服务站客户经理张新军,一个在征行中不断寻找“最优解”的服务标兵。

始于情怀,用执着彰显初心

在海拔3500米、零下34度的世界屋脊上,四年的当兵经历塑造了张新军“团结就是力量、效率就是生命”的铮铮铁骨。走出部队的退伍老兵依然带着雷厉风行、永不服输的铁汉豪情走向零售客户,融入客户服务,“有问题就找张经理”是零售客户对张新军工作的评价和信任。“既然把139个客户交给我,我就要负责到底,当过兵的人,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张新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年近八十的孙德波是青阜村的零售客户,由于身体患有疾病,儿女常年在外,行动不便的孙德波便成了张新军重点关注的服务对象。每次出行拜访该地区时,德波商店总是张新军第一个到达的地方,在完成既定的服务后,帮助清洁店面、整理货品是张新军每次必做的工作;在老两口出行不便时,对代拿快递、手机代充值、免搭顺风车等需求,张新军几年如一日做到有求必应。针对老年人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易遗忘等特点,在企业微信订货系统升级时,张新军顶着炎炎烈日一天三次往返54余公里到店指导,最终打通客户自主订货“最后一公里”,辖区零售客户全部实现自主订货。

“墙上张贴的是客我无忧联系卡,有事您随时打我电话。” 这是张新军拜访的结束语。知责于心,担责于行,在服务像孙德波这类客户时,张新军始终坚持多问知所需,多做解所求,多提醒助所能,用执着和奉献给出精准帮扶的“最优解”。

精于细节,用专业传递温度

全嘉优超市位于潍坊昌邑市奎聚街办黄辛村,店主唐晓燕是拥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妇女,而开超市是贴补家用兼照料儿女的谋生之选。由于是村中开办的第一家超市,唐晓燕又缺乏经验,超市经营之初靠销售必要的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为主,客流稀少、利润微薄。唐晓燕经营两个月后,在步履维艰、信心不足中打算退出零售市场。作为客户经理的张新军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利用工作之余来到唐晓燕店中,帮助唐晓燕寻找破题之策。通过运用“数事理法”等专业工具分析近期销售数据、周边消费群体和村庄发展特点,他发现黄辛村附近有昌邑最大的山楂交易市场,不少村民从事山楂种植和加工工作。于是,以山楂产业和乡村文化为切入点,结合乡村振兴做好转型文章,张新军从长远发展出发、紧跟时下热点趋势,为唐晓燕量身定制了乡村振兴示范店这个方案。

说干就干,在张新军的指导下,设置特产陈列专区、提升店铺颜值,使用店铺管理系统、提升数智化水平,优化商品结构、减少经营浪费,实行开口营销、加快商品流通,打造便民服务区、科学吸引客流……唐晓燕慢慢从传统经营方式中走出来,全嘉优超市多次作为示范终端被辖区多名零售客户观摩学习,传统小店在转型升级中焕发着无限生机。

“因为有两个孩子,以前开超市就是怕麻烦,怕占用时间,是张经理花了大量时间帮我转变观念、帮我找到了致富路。现在为了两个孩子,我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店铺经营上,跟着专业的人学做专业的事。”谈起小店的蝶变,唐晓燕最想感谢的人就是张新军。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张新军用专业和匠心为零售客户找到了精准指导的“最优解”。

图为张新军为唐晓燕优化便民区功能

“今天的优秀是明天的最低标准。”这是张新军的座右铭,也是张新军做人做事的硬杠杠。很多事情,难的不是一时之胜,而是保持长久的热情、高度的敏锐、持久的干劲。疆场上的优秀士兵、工作中的营销精兵、客户眼里的服务标兵,一路征行一路歌,每一次转身处,都能洞见张新军的满格自律、严谨认真、勤劳奉献和专业细致,不断解锁基层客户服务的“最优解”,在笃定征行中书写人生价值、展现奋斗风采、成就精彩事业。

姚宗永:守住初心 笃定前行

姚宗永(左一)正在向消费者讲解烟草***法律法规知识。蒙峥坪摄

11月19日晚上10点多,广西崇左市城区烟草***局市管员姚宗永录完最后一份申请材料,站起来习惯性地揉了揉腰。

这两天,由于原窗口工作人员休假,作为B岗的姚宗永自然而然就去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顶岗。相比平时,这两天申请***的人多了不少,有些工作白天忙不过来,只能晚上加班把工作做好。姚宗永心想,再忙再累也不能把自己的工作留给来接班的同事。

本色不改守初心

姚宗永今年50岁,入***已经28年了。他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一直坚守着。

自2003年从部队转业进入烟草行业,姚宗永一直奋战在基层一线,不管是配送员、证件管理员、内管员,还是现在的市管员,他始终不改军人本色,坚守初心,忠诚履职,踏实肯干,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苦而无怨,敬业奉献,是姚宗永的工作底色。今年10月,为侦办一起***卷烟案件,他两次夜间驱车前往广州采集证据。近10个小时的路程,连续几天的蹲守,姚宗永却轻描淡写地说:“这点苦算不了什么,比起在部队训练受的苦,这只能算是‘小菜一碟’。”

认真且较真,是同事们给姚宗永贴上的另一个标签。在日常工作中,他严谨认真、雷厉风行、乐于助人,事事都下真功夫。他时刻把市场监管挂在心上,在日常检查中,通过不同时机、不同场合向群众宣传烟草***法律法规知识。

“我做的都是自己的本职工作,组织的肯定将鞭策我更加努力工作。”在上榜***员示范岗之后,姚宗永平静地说。

平凡坚守显担当

“真烟钢印不同字体之间深浅不一致,假烟钢印不同字体之间深浅一致……”这是姚宗永在处理一起消费纠纷时,在耐心地给消费者讲解如何鉴别卷烟真假。

“至于您说的吸味和之前的不一样,可能有几种情况,譬如酒后吸烟、感冒时吸烟等,都可能影响口感,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您手上的是一包真烟。”姚宗永说。

经过姚宗永的一番解释,消费者心中的疑虑打消了,而零售户也很是感激姚宗永不仅帮他解了围,还维护了他小店的信誉。

对于真假烟鉴别,姚宗永也是由最初的“小白”一步步成为今天的老手,这与他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密不可分。他知道,打铁还需自身硬,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人员,就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弘扬奋斗精神上做出表率、在苦干实干中攻坚克难、在履职尽责中扎实前行。

“我喜欢跟零售户打交道,能为他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看着他们满意的模样,我的内心就会充满成就感。”正是这股满腔热忱为群众服务的情怀,使得姚宗永的初心和本色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也受得住平凡岗位的寂寞和艰辛。

18年来,姚宗永坚守平凡岗位,将每一项工作做实做好,把客户需求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把准精神坐标,守住初心,笃定前行。

不负韶华 勇毅前行

2024年湘西烟草“最美烟田守望人”获奖者合影,左四为张绍勇。

张绍勇,现任湖南省***县烟草***局(分公司)阿拉烟叶生产收购站副站长。作为一位普通平凡的共产***员,他扎根基层20余年从事烟叶生产服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

多年来,他爱岗敬业,严于律己,潜心做人,低调做事,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他多年如一日,埋头苦干,全身心投入烟草事业的发展之中,用汗水在金色烟田上浇灌辛勤之花,为实现***烟草振兴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严于律己,坚守初心播撒火种

扎根于烟叶工作岗位上的20多年期间,张绍勇严于律己,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自己、做好工作和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力量从团结中来,智慧从劳动中来,行动从思想上来。”他认真领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进步,坚持人民至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尤其是在保持共产***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认真学习理论,广泛征求意见,严格查找不足,努力整改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同时注重业务知识学习,认真学习有关烟叶生产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提高指导烟叶生产实践的水平。他坚持守正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工作中出发,不断革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绍勇始终牢记自己在***旗下的誓言,多年来他坚持在烟田中摸索适合烟农的生产技术,深入烟田中帮助烟农解决技术难题,组织开展烟农现场技术培训30余场,将优秀先进的种植经验在烟农中传播开来,为烟农的利益保驾护航。

心系烟农,秉持真心为民服务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张绍勇自从事烟草工作以来,甘于奉献,耐得住艰苦磨练,勤勤恳恳,急烟农之所急,想烟农之所想。

在烟叶生产全过程中风雨无阻,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到田间地头,与烟农讲技术、做示范、宣贯政策、解读当前烟叶生产形式,与烟农建立了兄弟般的感情。在心里老是琢磨着怎样让农民通过种烟尽快致富。他每天早出晚归,走村入寨,宣传种植烤烟的相关政策和种烟的好处。经过努力,所属辖区的烟叶种植面积一年一提升,从最初的500来亩发展到2000多亩。他时刻铭记着烟农就是“上帝”,处处为烟农着想,认真落实烤烟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遇到有困难的种烟户,他及时帮助解决。他主动与老烟农攀谈,交流经验、总结教训。积极与镇、村干部联系,谈自己对发展烟叶生产的认识,并经常深入到烟农假中,通过算账对比让农民看到发展烟叶的希望。

为了带动更多农户发展烟叶,他在条件最差、烟农掌握技术较弱的行政村搞试点,行走在各烟叶种植村,分村到户的对烟农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手把手地教农民科技兴烟新技术,针对实际推行减轻种烟程度,增加烟叶收入的新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辖区内大批烟农走上了科技兴烟之路,靠种烟叶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道路。现在,每当提及种植烟叶,很多农民都由衷地翘起大拇指说,是烟草站的技术员为他们送来了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

实干担当,坚定决心力求突破

在从保靖县局(分公司)调至***县局(分公司)工作后,尽管从退出了中层岗位,但是他没有任何的思想包袱,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与纪律要求,在每一项工作中主动尽责,敢于担当,不敢有一丝懈怠。同时在日常行为中,也全程规范自身并尽到表率作用,严禁对烟农“吃、拿、卡、要”。在日常的烟叶收购工作中亲力亲为,以身作则,全程参与。

在烟叶生产经营中,他始终坚持洁身自好,廉洁奉公的原则,始终把规范工作放到首位,从不违章办事。在合同签订中,他积极组织全站人员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从规划面积、育苗到整地移栽,多次核查,确保签一亩合同,种一亩烟;在烟用物资发放过程中,他认真组织,严格手续,明细分工,有条不紊,保证了种烟农户的物资供应,杜绝了物资流失现象。在收购中,坚决做到了无合同烟叶一律不收,辖区外的烟叶烟叶一律不收,保证了合同的严肃性。

在2021年的烟叶收购中,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烟叶收购各项任务指标,在负责的网格辖区的烟农中树立了烟叶收购“公平、公正、公开、热情”的良好形象,为2022年的烟叶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彰显了在烟叶收购工作中勇于负责、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在工作中做到讲责任、讲担当,没有豪言壮语,只放眼于当前,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烟草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点光和热。

辛勤汗水换来了丰硕成果,无私奉献赢得了广泛赞誉。他就像一颗永远旋转的陀螺,不停地忙碌着,正像他所说的,这是他的责任。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主动一步,生动一方”的湘西烟草文化精神,他就像一颗种子,扎根在基层广袤的土地上,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