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抽烟弹烟灰、扔烟头会被处罚吗?
开车犯困时,部分有吸烟习惯的驾驶员会选择抽一根烟来提神。他们一手夹烟,一手扶着方向盘,还时不时地向车外弹烟灰,最后还得把烟头给扔出窗外,这种行为会受到处罚吗?
前段时间,深圳交警接网友微博举报,当日14时11分许,在罗湖区沿河南路西行春风高架段,一辆粤B号牌的小车司机开车时吸烟。在车辆移动过程中,更是数次将手伸出车窗外弹烟灰,并把烟头扔往地上。
深圳交警依法对该驾驶员开车抽烟妨碍安全驾驶的违法行为,予以罚款300元、记2分处罚;对其车窗抛物的违法行为,予以罚款500元处罚。
法律依据:
1、根据《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五)向道路上抛撒物品。
2、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一次记2分。
有些驾驶人可能认为,扔烟头不像塑料瓶、垃圾袋,不应该被认定为车窗抛物。那么小小的烟头真的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吗?
曾经在福建漳州高速古雷港收费站附近,一辆冒着火球和浓烟的皮卡车从高速路匝道冲下来,几个收费员合力用完了3个灭火器才将火扑灭。
经询问,司机吴某称快下高速时烟瘾犯了,就抽了根烟。进入匝道后,吴某顺手就把烟头往外一扔。谁知突然刮起一阵风,将还没熄灭的烟头刮到了后车厢里,一下将车厢里的几个塑料笼子给点着了,引发了此次汽车燃烧。
车窗抛物的危害:
1、车窗抛物可能造成后车事故。后车发现前车抛物时,后车驾驶人会受惊或为躲避垃圾紧急换道从而发生道路事故。前车突然扔出的塑料瓶等硬质垃圾,极有可能撞击后车。
2、影响道路通行环境。高速上随意抛物给高速道路上带来许多垃圾,尤其遇到雨天等恶劣天气时候,矿泉水瓶等垃圾极有可能使车辆打滑失去控制而发生事故,刮起的纸片也会成为阻碍驾驶人视线导致发生车祸的元凶。
3、 给环卫工增加负担与隐患。环卫工人为了清扫路中的“车窗垃圾”,必须提着清洁工具在车流中与飞驰的汽车擦肩而过,去清理这些危险的垃圾,给环卫工增加了工作负担与安全隐患。
在此,广东交警提醒:车窗抛物既不文明又属于交通违法行为,切勿方便了自己、危害了他人,广大驾驶人应自觉文明出行,共同营造良好交通环境。
烟头虽小 防火事大
近日,陕西西安一男子随手乱扔烟头竟点燃自家快递站。这名男子吸烟后随手将烟头扔在快递箱旁,转身就下班离开了,20分钟后烟头引燃纸箱并产生浓烟,火势迅速蔓延一发不可收拾,消防员及时赶赴将大火扑灭,但有大量快递被烧毁。事后,经调取店内监控才得知起火原因,随后民警对该男子处以行政处罚。
没想到吧!乱丢烟头烧掉自家快递驿站,也会受到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国消防法》第64条第2项的规定,过失引起火灾,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导致火灾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根据《中华人民***国刑法》第115条第2款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应追究失火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部分烟民不分场所随时都是烟不离手,也许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在这些场所抽烟的危害性,也许他们认为一个小小的烟头怎么可能引发火灾呢?
但是,下面这几种情况吸烟,很容易出事!一定要注意!
【卧床吸烟】家庭吸烟尽量避免在室内吸烟或卧床吸烟,更不要在身体疲倦时或饮酒后吸烟,特别是行动不便或下肢瘫痪的人更不能卧床吸烟。
【旅游景区】到旅游景区游玩时应遵守景区的防火规定,不在无烟区吸烟,不乱丢烟头,不将还未完全熄灭的烟头丢进垃圾桶,以免烟头引燃垃圾桶内的其它易燃物。
【人员密集场所】要严守吸烟管理规定,不要随意在严禁吸烟处吸烟,更不能躲在公众聚集场所的人群中和角落里点火吸烟,以防引燃各种可燃物发生火灾。
【大风天户外吸烟】大风天在外面吸烟,烟火在风力下,很可能飞落到户外的可燃物上而引燃起火,吸烟后所扔的烟头火熄灭后,在风力的吹促下也往往复燃,极易引发大风火灾。
【丢弃未熄灭的烟头】吸完烟时,要妥善处置烟头,应将烟头熄灭后方可离开,未熄烟头要放进烟灰缸或痰盂内,不可用纸卷、火柴盒、烟盒当烟灰缸,更不可把烟头直接扔进纸篓里。
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烟头虽小,但潜在的危险系数极高。香烟在燃烧时,中心部位温度高达500——800℃,在卷纸的燃烧边缘温度达200--300℃,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都会容易引起火灾。与蜡烛、焰火燃烧不同,香烟的燃烧并没有产生明火,这种状态的燃烧称为阴燃,一种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虽然不产生火焰,但是阴燃也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吸剩的烟头一般能持续燃着1~4分钟,在这段时间内,许多易燃性物品均能被点燃。有时烟头扔在棉被、木屑中,要阴燃几十分钟,不容易被人注意,危险性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此类事故呢?
要养成好习惯,烟头完全掐灭再扔。吸完烟后,一定要将烟头完全掐灭,确定熄灭后放到烟灰缸或金属、玻璃等不易燃器具内。要纠正不良的吸烟习惯,不能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磕烟灰,更不要将燃着的烟头随处乱放。也不可随意丢弃烟头,特别是在周围有易燃可燃物的场所。
提醒大家:烟头虽小,火患无穷,别让吸烟变“纵火”,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记得,一定要掐灭烟头!
这些“游走的烟头”何时能掐灭?
从一根小烟头,往往就能看见大文明。随着苏州越来越多无烟医院、无烟校园、无烟车站、无烟商场等无烟单位的创建和评选以及“烟头不落地”等活动的开展,与烟头相关的文明的“朋友圈”,正变得越来越大。可是,总还有些“游走的烟头”不那么安分,不时见缝插针,留下诸多不文明的遗憾。对此,本期“文明曝光台”栏目携手市民“文明随手拍”,聚焦“游走的烟头”,倡导指尖的文明。
苏州火车站北广场的吸烟者。 □记者 吴涛 摄
厕所楼道成“吸烟区”,众职员被吸二手烟
地点:苏州城市生活广场
苏州城市生活广场,集政务、商务及生活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苏州城北的主要地标之一。正是在功能如此多且人员密集的大楼内,却存在着不少“游走的烟头”,不仅影响环境,还迫使众多在楼内办公的职员吸着二手烟。
日前,接到市民通过“文明随手拍”提供的线索,苏报记者前往苏州城市生活广场。在广场A座19楼,看到张贴着醒目的禁烟标识,但楼层内却是烟味明显。这时,一位男子进入走廊,嘴上叼着烟,向男厕所走去。在进入男厕所的同时,他点燃了香烟,站在洗手池旁,对墙上“禁止吸烟”的标识视而不见。他一边打电话,一边吸烟,并熟练地把烟灰弹到洗手池里。男厕所内还有几个隔间,每个隔间的地板上都有不少烟头。
除了男厕所,19楼南面的两个安全出口也有大量“烟头”出没。记者在现场观察,5分钟内,就有3人到安全出口处吸烟。他们有的蹲在地上,有的坐在楼梯的台阶上。在最东边的安全出口,还有人往地上放个小桶,充当烟灰缸,里面已“攒”了半桶烟头。
“我们知道大楼是不能抽烟的,但抽支烟要下19楼,太麻烦了。下楼时间太久,老板会觉得我们不好好工作,我们是没办法才躲在这里抽的。”面对记者询问,一名吸烟的男士说。他已有十几年的烟龄,平均一天抽一包烟。“习惯在工作的间隙抽根烟放松一下,不然注意力很难集中。”
通过19楼电梯间内的信息可知,入驻该楼层的企业,大多与销售行业有关。“他们抽烟是个人习惯问题,别人管不着。但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会影响其他人工作。”楼内职员刘女士的公司靠近男厕所,她在办公室常能闻到男厕所有烟味飘出来。“我们公司有的职员怀孕在身,吸二手烟会对孕妇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刘女士等楼内不愿意被吸二手烟的职员们希望,大楼的管理能够完善和加强,不要让“游走的烟头”影响环境和他人。
对吸烟区视而不见,烟头塞满雨水沟
地点:苏州火车站北广场
苏州火车站,旅客南来北往,站北站南的广场,是旅客们进站前的主要休闲场所,然而,即便广场上设立有吸烟区和烟头垃圾桶,但仍有很多人对此视而不见,烟头随手丢的现象,屡见不鲜。
日前,记者在苏州火车站北广场候车室入口处两侧和站前小公园观察,在20分钟时间内,看到有20人在吸烟,其中只有5人吸完烟后将烟头扔进了垃圾桶,其他吸烟者均将烟头随手扔在了地上。
在北广场站前小公园的绿化带前,只见一位中年男子手里夹着烟,眼看烟头马上就要烧到手指了,他将手指轻轻一扬,烟头瞬间滑落到地上。随后,男子站起身离开,而地上的烟头还在冒烟。在候车室入口旁,几名年轻男子聚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吸烟,他们的脚下已有三四个烟头。其中一人右手夹着正要吸完的烟,趁人不注意,将烟头扔在了地上。
其实,苏州火车站设立了多处吸烟区,并配置了专用的烟头垃圾桶。但是记者在北广场下沉式出站口旁的吸烟区看到,很多吸烟者并没有将烟头丢进烟头垃圾桶,而是塞进了盖着铁盖的雨水沟里,导致吸烟区旁的雨水沟中,密密麻麻塞满了烟头,有些烟头在水里泡久了,散成了一团絮状物。
烟头随地扔,难为了环卫工。几名环卫工人驾驶着环卫电动车,不停地用钳子夹地上的烟头。其中一名环卫工人说,虽然现在大家的文明意识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但还是有不文明行为,为此她每隔十多分钟就要来回打扫一遍,不然地上就会留着烟头等垃圾。“旅客抬头看美景,我们低头拣烟头。”火车站站前的环卫工很无奈。他们看不惯有人乱扔烟头,尤其是在垃圾箱旁扔烟头,每每上前制止,换来的多是恶言恶语。还有一些旅客把烟头塞到护栏缝隙里。“我们刚捡完,人家又往地上扔了。有时候一天会捡上近百个烟头。”
处处贴满“严禁吸烟”,楼道却是“遗忘角落”
地点:中翔商贸城
中翔商贸城位于相城大道,紧靠沪宁高速苏州城区入口,是相城区的重要地标之一。楼内因汇集众多小商品商户,人流量较大,且防火要求更高,不论是大楼入口、过道、楼梯口还是商户门口,均贴着“严禁吸烟”的提示牌,旨在创造“无烟商场”空间,确保环境整洁和消防安全。不过,苏报记者走访发现,即便楼内大部分经营空间看不到吸烟场景,但无论是商场还是商用楼,其楼道成了“遗忘角落”,不仅有人吸烟,还乱扔烟头。
中翔商贸城共有三个区,之间有连廊相连。在中翔商贸城三区的经营场所,记者从一楼走到三楼,未见有商户或客户吸烟,且过道内不时有物业人员巡逻,并对商户门口的堆放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有序经营。但穿过经营区,走进东侧的楼梯间,只见墙上虽然贴着“严禁吸烟”的提示牌,但楼梯上还是有不少烟头,有的烟头瘪了,似被踩过,有的还连着长长的烟灰,似是自然熄灭。除了烟头,楼梯间内还丢着被捏扁的烟盒。
由于商场经营区有上下楼的扶梯,人员上下楼大多使用扶梯,因而楼梯间内很少有人。在中翔商贸城二区,见一位保洁员在清理堆放在楼道内的杂物,苏报记者询问为何楼梯内还有如此多的烟头,有没有人管?她听了摇摇头,不发一言。
类似的现象,在中翔商贸城三个区的楼梯间内均存在,而烟头更多的是在其商用楼内。商用楼的楼梯间为***使用,楼层更高。从三区东南角的入口进入商用楼楼梯间,只见楼梯间有打扫过的痕迹,但每隔一段距离,仍能看到烟头,其中有个角落里散落着数十个烟头;还有一层摆着两个啤酒瓶,而啤酒瓶内同样塞着烟头;另有一层刚有人打扫过,簸箕里除了碎纸屑、零食袋等生活垃圾,更多的也是烟头。
“可能有的人觉得吸根烟问题不大吧,但这里和其它地方不一样,楼里全是小商品,要考虑的不光是环境卫生,还有火灾隐患。”在中翔商贸城一区一楼,一位商户自称是烟民,但他从不敢在楼内吸烟,对楼道内的吸烟现象,他认为这种漏洞不能存在,应当及时改正。
如何优雅的吸烟?
看到这样的问题,相信一定会有人说,吸烟行为本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且被一直被社会诟病,而烟民也总被人贴上“不文明”“没素质”的标签,又何来优雅一说呢?也有烟民会好奇的反问,我就吸根烟,会具有优雅的可能性吗?
吸烟也可以很优雅!
这里抛开“吸烟有害健康”不谈,就说说吸烟与优雅。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多面性,吸烟这件事也一样,不同的人和吸烟行为会展示出不同的形态及性质,不同的人看吸烟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吸烟看起来干净、斯文、温和,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而有的人吸烟却看起来粗放、邋遢、油滑,给人一种不雅的感觉。所以,吸烟是否优雅,就要看这根烟在谁的指间,又会是怎样的吸烟姿态。换句话说,遇到对的人,它就是优雅的,而遇到错的人,它就是粗俗的。这样说起来,似乎像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因此,吸烟是否优雅,并不在于烟,而是在于吸烟的人。一般而言,优雅的吸烟者,一定也是文明的烟民,受人喜欢的烟民。
烟民该如何优雅的吸烟呢?
1、带烟
烟民一般都会将烟盒随身携带,可谓是走到哪带到哪,以保障自己随时随地想吸烟时便有烟可吸,或是在遇到熟人或办事时,可以随时拿出香烟来寒暄。那么作为烟民的你,平常都会把烟装在哪里呢?女烟民自然是放在包里,而大部分男烟民会说,出门当然是放衣服口袋里喽!没毛病,但既然要优雅,还是要讲究一下的。
如果在有包包的情况下,当然是放到包里要好一点,这样烟盒不会被挤压,拿烟敬给他人时也更有礼仪感,但大部分男人出门一般是不爱背包的,这种时候,如果是外套就放在左侧胸前的内夹层兜兜里,不仅方便取烟,而且男人胸前摸烟取烟的姿势也是极酷帅的。那外套没有内夹层怎么办呢?退而其次放外套口袋里,但前提是不会看起来鼓鼓囊囊的。如果身上是西装或是夏天单薄的衣服,切忌不要把烟塞在裤兜里,不论前兜后兜都不要宁可直接拿在手里。否则,裤兜揣烟的既视感,可以想象一下。想一想曾经裤子上的钥匙串或是配饰链条,就不难理解了。
2、取烟
不论是取出来自己吸,还是递给他人,取烟的时候尽量注意不要碰烟嘴。可以用手在烟盒的底部弹一弹,让烟支自己冒出来一部分,这样避开烟嘴位置取烟更卫生!若是取烟自己吸,可以让过滤嘴对着自己的嘴唇,直接顺势滑入嘴中,一气呼成堪称完美。如果是女性那还是矜持点,就不要直接把嘴凑过去了,用中指和食指夹住过滤嘴和烟支的连接处,最好是中指中间的指节和食指最上面的指节来夹住,然后放入嘴中,这样看起来更优雅。若是给他人递烟分烟,这时可以将已弹出的烟支直接递给对方自己取出。
当然,给他人递烟也有许多礼仪和讲究,从辈分、关系、场合、取烟数量、取烟方式,递烟姿势,敬语等,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规矩。一个吸烟的人,从取烟的姿势以及各种敬烟规矩都了若指掌并从容应对不同的人,在他人眼里他就是一个优雅有礼仪的人。
3、点烟
对于吸烟者来说,点烟也有点烟的规矩和讲究,一般会遵循长幼有序、主人意识、女士优先的原则,“一火不点三烟”的俗语更是众口相传,虽然对其各种解释有些牵强,但既然社会中有这样的习俗和讲究,作为烟民在社交中,最好还是注重一下比较好。在为别人点烟时,应该离对方半臂距离,将火苗调至适中,一手遮风一手点火,先点烟后点头,以示感谢对方的配合。如果他人帮你点烟,记得护火,不要抽霸王烟,在基本礼貌中体现自己的优雅。烟场其实就和酒场一样,各种规矩习俗在一些场合若是不重视,可能就落得个对人不敬甚至***的下场。如此,又何谈优雅和风度呢?
烟民给自己点烟,如何能呈现优雅呢?一般来说,单手点烟总显得轻浮,最好的方式还是挡风式,第一是实用,第二自然是看起来很优雅。可以将双手成抱拳恭喜状,拿火的手在下,挡风的手在上,食指在另一个食指上即可,大拇指竖起,头微偏,眼睛眯起来,是不是像影视明星般风情万种?注意,此点烟方式女性同样适用。
4、吸烟
抽烟时要想看起来比较优雅,就要保持自信,自信可以使你抽烟时无拘无束,十分放松,保持一个放松的姿势去抽烟就会非常的优雅。在此前提下,抽烟要分场合,有的场合是不允许抽烟的,在公共场合明确禁止吸烟的情况下,吸烟就不会和优雅这个词挂钩,所以抽烟应该选在合适的地方。另外,往外吐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冒出好多烟圈,慢慢的来就好。更要注意呼出的烟雾不要朝向别人的面部,让对方觉得你这个人非常有礼貌和魅力,这也是一种优雅的态度。还有抽烟时一定不要翘二郎腿、抖腿、嘴里叼着烟就和别人说话,这些都是非常low的。当你抽烟时恰巧进来了孕妇和孩子,此时应该立即熄灭烟头,这种行为会提升你在人群中的形象,以此提升优雅度。
对于个人吸烟姿势来说,吸烟其实是分成吐烟和弹烟灰二式,吐烟注意一定要轻,嘴巴尽量小开口,瞄准一个方向,让烟雾从嘴里缓缓飘出,千万别玩嘴里冒出鼻子吸回,或是一口气从鼻子里喷出来。弹烟灰的时候,中指大拇指夹住过滤嘴,用食指轻点过滤嘴烟支连接处即可,不要碰到烟灰缸,也别用磕的,或是跟敲木鱼似的敲半天,如此还谈何优雅。
5、灭烟
吸烟结束,就是熄灭烟的过程了。切记不要把烟灰弹的到处都是,手拿着过滤嘴在烟灰缸里面顺时针方向用力按拧一圈就ok了。吸完烟以后,记得去洗手,把手上残留的烟味去掉。如果接下来还需要和人交流说话,一定要再嚼一片口香糖或者用口腔喷雾。这样吸烟才是真正的优雅完美。
这里要提示一下,弹烟头虽然看起来特别炫,但最好还是不要有这种行为,不论在何处,吸完烟最好的方式就是将烟头熄灭,放进烟灰缸或丢进垃圾桶。如果把吸烟作为炫技的能力,别人非但不会觉得你厉害,反而会出现厌烦的感觉,也就不存在优雅这么一说了。
6、烟具
最后,不得不说下每个烟民都需要且必备的烟具,包括烟盒、烟嘴、打火机、火柴、烟灰缸等。虽然这些烟具只是吸烟的辅助工具或是附属品,但是却也是烟民优雅的另一种体现。
日常生活中,比较讲究会用烟盒、烟嘴、火柴的烟民虽然是少数也少见,但不得不说,这些烟具用的到位的确能增加个人品味和优雅度,适合自己气场的烟具就像个人标签一样,不仅能体现自己的风度,更是一种不言自明的“我和其它烟民不一样!”
大多数烟民最主要的烟具就是打火机和烟灰缸这两样。打火机一定要购买一个质地好的,避免出现一次打不着的情况。对于男性来说最正的当然是Zippo了,那些精通各种小技巧、会把玩Zippo的烟民,优雅、帅气的形象自然一下子就出来了。其次可以选择金属壳充气打火机,滑轮打火石、电打火的都可以,尽量不要用塑料的、一次性的打火机,特别是那种印着酒店ktv或是种种妙药广告的打火机坚决不要用。烟灰缸一般在室内才用到,要选择简洁、有质地或艺术感的,不要用塑料的或是各种瓶子罐子代替,而且要经常保证烟灰缸是干净的,来客人时是空的,另外千万别在烟灰缸里倒水来灭烟!如果在公共场所,还是把烟头熄灭后扔进垃圾桶,烟灰缸只用来抖烟灰,当然一定要注意把烟头按到不冒烟,保证绝对没有安全隐患。
对照以上吸烟的各个方面,不知道烟民们优雅度能达到多少呢?当然,关于优雅吸烟远不止这些方面,但烟民要在社会中树立好的形象,就要有意识并积极努力改变自己的吸烟行为方式,让社会和非烟民接受并改变他们的偏见。总之,作为一个烟民,要学会文明吸烟,更要优雅的吸烟。给周边人传递出一种自信和美好,展示出烟民有素养的一面。
“向兵马俑坑内吐痰扔烟头”不能只怨游客素质差
近日,网传陕西西安兵马俑博物馆内,一名游客游玩时向兵马俑坑中吐痰,吸烟后将烟头直接扔进坑中。11月27日下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方微博发文回应称,经调查,2023年10月15日10时31分左右,一名观众走到一号坑遗址大厅内西北侧应急门附近时发生抽烟行为,向一号坑遗址内吐痰并将烟头扔进遗址,之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人员已将污染物清理。经与临潼区旅游管理部门和***机关调查核实,已掌握涉事人员的相关信息。(11月27日 央广网)
秦始皇兵马俑系享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是国人的骄傲,其所在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5A级景区,而涉事老人公然向俑坑内吐痰、扔烟头的作为,经由媒体报道后,当事者文明素质之差,瞬间引发网友口诛笔伐并不意外。
然而,事件背后的一些细节值得反思。据悉,事情发生在一个多月前的10月15日,但引发网友关注热议却在当下,博物馆方面才通过微博回应。那么,至少有两点值得质疑:一则,事发当时,现场工作人员有没有及时发现游客的“吐痰、扔烟头”不文明行为,并立即进行干预制止?二则,事发一个多月,事件经由网络放大后,管理方才“经调查”作出回应,那么是不是说,管理方原本也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非网上舆情倒逼,这事就这样不哼不哈、睁只眼闭只眼地过去了?这样的反应是不是太过被动了呢?
纵然,博物馆在通报中指出涉事区域是禁烟区,该名观众涉嫌违反博物院的禁烟规定及《西安市控制吸烟管理办法》,对文物遗址安全造成威胁,还表示下步还将加强参观秩序管理,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确保安全参观秩序及文物遗址安全。处罚有理有据、相应措施补充到位。但围观者都明白,如果管理方对此类违规行为的处置,如果每次都需要网友曝光提醒、处理周期如此之长、处罚力度不痛不痒,甚至不管不顾将责任完全归咎于“游客素质差”,一点不从自身管理方作出反思改进,那么,这样毁三观的事件,就不会是最后一起。
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而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游客向兵马俑吐痰、扔烟头”固然是由于个别游客文明素质差,但同时也暴露出当下管理方的工作态度及能力水平存在问题,这一点,不容回避。
秦始皇兵马俑等历史遗迹,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好它们,是每一名炎黄子孙的责任,而要切实履行好这个责任,长远来说要加大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游客的文明素质,与此同时,管理方持续优化工作方法和处罚方式亦必不可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