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场会上谋发展
近日,湖北省兴山县烟草***局(营销部)各烟站技术员深入烟区走访烟农,在烟农家中与他们“拉家常”“议实事”“谋发展”。走访中,工作人员对烟农开展2024年烟叶政策宣讲,增强烟农信心;对烟区土壤状况、基础设施配套等进行实地查看,对后期烟叶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预案,解决烟农后顾之忧。
湖南浏阳:集体经济“金叶子” 乡村振兴“压舱石”
冬日里,湖南浏阳的广袤乡村褪去往日忙碌的生产节奏。道路阡陌纵横、房屋排列有序,在暖阳的照耀下,乡间沃野多了一份恬静悠然。
盘活资源,土地流转到村;抱团发展,村集体种上烤烟;助力文旅,屋场建设徐徐推进……将视角拉近,收获的喜悦和村庄的建设脚步交织。
在烤烟产业的赋能下,片片“金叶子”成为了浏阳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以烤烟为基础,粮烟齐头并进,多产有效融合,村级集体经济活力迸发,水净、村美、农业强的美好图景正在浏阳大地徐徐展开。
“金叶”强基 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在淳口镇南冲村的千亩粮烟双优示范基地,几名农机手正在劳作,翻耕机在田间穿梭翻耕起垄,一行行整齐划一的田垄让田野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撑,更需要人才支撑。”南冲村***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谦友介绍,和多数村庄一样,南冲村也曾面临人口外流的困局,“人气”一度是村里的稀缺资源。
当时,作为南冲村的结对帮扶单位,浏阳市烟草***局(分公司)积极引导南冲村打造了千亩粮烟双优示范基地。近年来,村集体流转了近1000亩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并提供育苗、采收、烘烤等服务。
“仅仅是种烟这个环节,每年就要用到300多个劳动力。烟叶采收完之后马上进行晚稻轮作,又需要大量劳动力。” 张谦友说,许多村民通过种植烤烟,不但解决了温饱,还盖了新房、买了小车。
(烟农在对烟田进行机械化翻耕)
烟叶产业有盼头、有前景,许多原本在外务工的村民也回到村里,开展烤烟种植。村民张昌明就是典型之一。此前,他长期在广东务工,妻子体弱多病,加上有两个孩子,曾一度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几年前,张昌明返乡发展烤烟种植,每年烤烟规模稳定在40亩左右,一家人的生活实现了质变。“2023年收成好,烤烟加上晚稻差不多有20万元的收入。” 张昌明笑呵呵地表示,“在村里种烟比在外地打工强。”
如今,像张昌明这样的返乡者越来越多,村里的年轻面孔也多了起来。依托烟叶产业的有效支撑,2023年,南冲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50万元。
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村里围绕“烟叶”主题建起了新舟屋场,还开设了一个烟叶文化展馆,展示着南冲村的种烟历史。与此同时,篮球场、健身设施、便民服务社等纷纷投入使用,改善了南冲村的人居环境和精神面貌。张谦友感慨,这一切都要“搭帮”于田间地头的“金叶子”。
烤烟助力 奏响乡村振兴“幸福曲”
提起沙市镇秧田村,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博士村”的美誉和当地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近30年来,这里走出了28名博士、176名硕士。
“我们村有耕读传家的传统,这个‘耕’不仅指的是粮食,也是烤烟。”秧田村***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邓加长介绍。秧田村有20多年的种烟历史,近年来,烤烟种植规模稳定在1000亩以上,是G80品种烟叶的重要产区。
“许多走出博士的家庭也是烟农,可以说,烤烟不仅铺就了村民的致富路,也铺就了许多学子的求学路。” 邓加长介绍,相比其它农业产业,烤烟具有产值稳定性高、不愁销路等优势,长期以来都是村里的支柱产业。
(烟农在施洒生石灰改良土壤)
近年来,乡村旅游和研学大热,不少村庄都在文旅上做起了文章。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设施的投入,都需要村级集体经济有过硬的“身板”。为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造血能力,秧田村更是创新举措,以村集体的名义流转100亩土地开展烤烟种植。
邓加长介绍,秧田村烟叶产业基础好,不仅拥有大型育苗基地,还拥有大量铁杆烟农。这片“集体烟田”寄托了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健骨的美好期望,也是村里蹚出一条新路的试验田。为此,浏阳市烟草***局(分公司)、浏阳市烟叶产业发展中心和沙市镇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
“2023年天气好,加上管理科学得当,实现了大丰收。” 邓加长说,这块“集体烟田”收获的烤烟一共卖了50多万元,去除成本之外,有15万元左右的利润,“烤烟收获后,我们又接着种了水稻,这笔收入我们还在计算,但2023年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超过了100万元。”
距离秧田村仅有一条马路之隔的中洲村,同样是烟叶种植大村,也成功打造了千亩粮烟双优示范基地。两村一衣带水、鸡犬相闻,无论是自然禀赋还是产业基础,都犹如“孪生兄弟”
走进中洲村,这里地形平坦,烟田从眼前一路延伸到远方山脚。目前,中洲村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和美塘里屋场,烟叶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元素。
中洲村***总支副书记卜鹏带着我们来到一处高台,这里是正在建设的观景台,“到烟叶和水稻丰收的时节,从这里看去,将是一幅壮观的丰收图景。”
为了配合屋场建设,不仅有许多村民出钱出力,还有老烟农将自家的老烤房捐出,用于展示屋场的烟叶文化。“大家对于烤烟非常有感情,如今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大家的干劲也越来越足,因为烟叶,村里不仅更加富足了,也将变得更加美丽。”卜鹏说。
蓄势聚能!这个地方有实招
春光无限好,芳华次第开,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烟草部门在春耕备种的关键时期,针对当前烟叶生产关键环节技术需求,开展烟叶技术员和烟农“两支队伍”烟田生产技术和操作技能培训。
(烟叶“三先”技术培训会田间开班现场)
“烟叶移栽的关键是烟地的整理和精准配方施肥工作。烟地整理主要包括春耙、开沟、施肥、起垄和覆膜五个环节,上一个环节是下一道工序的保证,后一道工序是前一个环节的延续,我们要把握好每一项操作的时间要求和质量要求…”2024年3月28日,长阳全县烟叶“三先”生产技术培训会在该县渔峡口镇西坪村的烟农田间开班,全县烟叶生产技术员、烟叶生产村干部、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新型种植主体等近百人参加技术培训。
2024年,如何进一步提升科技生产水平?如何才能实现烟叶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烟农增效增收?长阳烟草部门深入各乡镇烟叶产区认真分析和研讨,明确坚持问题导向,重抓短板改进,以烟叶技术员和烟农两支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升为突破口,在理论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增加专业的先进技术实操环节,力求做到开口能讲,进田会用,“两支队伍”的系统化培训被纳入重要事项并有序开展。
(烟农在田间进行机械起垄实操)
“烟叶移栽准备技术培训是继烟田冬耕和烟叶育苗之后,在今年举办的第三期烟叶生产技术专题培训班,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一定要把本次培训的技术要点带回去,落实在田间。为什么有的田块起垄质量不好?一是机械不配套,起垄器太小。二是起垄的速度太快,导致垄体里面的土太松。三是刀片数量不够,难以达到生产技术需求。我最后再强调一点:一定要注意农机的使用安全……”。随着授课老师一声令下,理论知识培训结束,田间实操和竞赛比武环节开始了,有的负责做标记、有的负责开沟、有的负责施肥、有的负责操作机械起垄,每个学员各司其职,干得热火朝天,在实操中掌握科技生产技术要领。
今年以来,长阳烟草部门不仅高度重视集中开展各项生产技术培训,也注重结合线上线下多种培训方式,通过屋场会、坨坨会、微信公众号、烟农微信群或下发月度操作指南等把技术要求培训到每户烟农,指导到每一块烟田。
“截止目前,全县已组织大型专题培训会3期,召开屋场会等达80场次,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各类技术知识7期。烟农烟叶生产技术有了明显进步,进一步提升了高质量意识,行业与产烟乡镇、种烟村密切沟通协作,烟农的满意度也更高了”。长阳烟草负责人说道。“下一步,我们要持续加大两支队伍的培养力度,深化校企合作,争取地方***门支持,将烟草生产管理课程纳入高素质烟农培训班专业教程,切实将科技转化成烟叶质量提高和烟农种植效益的增加,真正做到蓄势聚能,助农致富”。
赴“逍遥”之约 飨文化盛宴
“2021逍遥荟赏鉴之旅”德阳首发
天地浩瀚,坐看云起,任意自来去。
万物弘润,心游宽窄,天地任逍遥。
10月26日,在四川德阳开启的“2021逍遥荟赏鉴之旅”首发会上,伴随着优雅的国风音乐和抑扬顿挫的古典诗词,一段长衣飞舞,行云流水的《逍遥游》诗乐舞将无数中国人脑海中遐想的逍遥之境诠释的自然自在,若仙若灵。
德阳作为本次赏鉴活动的首发地,不但孕育了举世瞩目的三星堆文明,也奠定了川烟工业的百年基业。“2021逍遥荟赏鉴之旅”从德阳首发,开启的是“逍遥”之约,也是一场文化之旅。
本次的“逍遥荟”赏鉴活动是中国烟草行业首创的一场融合“卷烟 雪茄”的双品鉴体验活动,品鉴“逍遥”系列高端产品和长城高端手工雪茄。恰逢四川中烟成立六周年之际,作为四川中烟“1108企业周年日”活动的特别呈现,本次赏鉴活动给嘉宾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创新体验。
行走宽窄之间 品味逍遥之境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谓逍遥的境界,就是在现实中的烦扰中,追求自己能够超脱而出,拥有一个自由而快乐的境界,培育一个属于自然的、灵性且充满和谐的广阔精神世界。
此前,四川中烟已推出宽窄系列的高端系列产品——“宽窄·逍遥”、“宽窄·逍遥细支”,而今年推出的“宽窄·逍遥中支”是“逍遥”系列中最受关注,最具突破性的一款产品。
品鉴会上,宽窄研发团队的专家代表现场讲解了宽窄产品的“五步品鉴法”,为大家带来全新的宽窄品鉴体验。细细品味,“润”是“宽窄·逍遥中支”的最大特色。香韵醇净高雅,自然谐调;烟气蓬松流畅,回甜顺喉,再塑了宽窄“润甜香”品类的高端新形象。产品包装也运用了传统水墨的写意手法,轻描淡写之中勾勒出轻舟行水,停坐观云,闲适自得之境,尽显“行到水穷处”的窄和“坐看云起时”的宽。逍遥中支由内到外都体现着一种追求心灵自由的志趣和独与天地往来的精神,这正是对当今世界寻求宁静自由的心境描绘。
从口味品吸到文化鉴赏,宽窄·逍遥中支带给大家一场意境逸然、品味高雅,寻求心灵净土的超然体验。
信步长城茄境 领略“毛式规格”
品鉴会上的雪茄时光,是一场见证荣耀、共话中国雪茄传奇的尊享之行。
中国雪茄产业,萌发并始于德阳什邡这片土地。1918年,王叔言创办益川工业社,从此开启了中国雪茄产业化发展的序幕。求索奋进的103年间,长城雪茄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领军者之姿,不断刷新并改写着中国在世界雪茄版图上的地位与荣耀,引领着中式雪茄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中国首个原创经典雪茄规格——“毛式规格”在品鉴会上亮相。“毛式规格”基准规格长度110毫米,环径37,是四川中烟打造的中国首个原创雪茄规格,源自于“132秘史”的“2号”雪茄。它长短适度,粗细适中,烟支独创两端开口,便于品鉴和分享。
“毛式规格”是对中国雪茄百年工艺的标准制定,这意味着中国雪茄继品质、卷制工艺达到世界一流水准之后,真正成为了世界雪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雪茄的历史、故事、风格,正在丰富着雪茄的大世界,同时也在对全球雪茄行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品鉴会上,我们再度见证了长城雪茄创造的经典。“132小组”卷制大师的衣钵传人刘万春大师,现场为大家卷制了“毛式规格”雪茄。刘万春大师是“132”特供小组范国荣大师的嫡传弟子,雪茄卷制经验丰富,技艺精湛,她所创立的“春”派手工雪茄卷制组代表的也是中国手工雪茄的顶尖级水准,这份长城匠心定会在他们的指尖一代代传承下去。
赴“逍遥”之约 飨文化盛宴
在“逍遥荟”品鉴现场,从开始签到时的逍遥扇、水晶牌,到各种微景观造型摆件配之清雅悠扬的低徊琴音,无处不呈现出一派古意盎然,山水自在的逍遥意境,使人不知不觉间豁然开朗,物我两忘。通过这种“高品质 高颜值 沉浸式体验”的场景语言,“逍遥荟”实现了产品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灵对话,勾勒出每个人心中无限美好的逍遥画卷。
天地宽窄间,方寸见逍遥。逍遥,是人类的精神所能实现的最高境界。真正的逍遥,是一种精神自由。对普通人来说,就是一种不执著于小我,将自己投射到大环境里,融入到大时代中,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矢志不渝的思想境界和责任担当。这是“逍遥荟”带给我们的精神启迪。
行走宽窄之间,信步长城茄境。“逍遥荟”让我们所品鉴的,远不止卷烟与雪茄,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精神与文化。
湖北保康烟叶分公司五到位备战春耕
日前,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烟叶分公司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多举措积极备战春耕,吹响“三先”工作号角。
一责任落实到位。按照负责人包片、技术员包村、机关人员挂村的方式,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个人,做到工作任务有时限、人人肩山挑重担,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二是物资配送到位。协调各方加快物资调运入库进度,做到品类齐全、配比科学、分类存放、数量精准、库容整洁,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物资投放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示范引领到位。积极发动烟叶种植技术水平高的农户,率先启动春耕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为春耕工作全面展开打好基础。
四是精准配肥到位。组织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因地制宜为每个田块制定个性化的 配肥方案,确保精准施肥到位。
五是技术培训到位。通过现场会、屋场会、视频调度会、网络培训会等方式把土壤改良、平衡施肥、三先技术等直接培训到农户,进一步提高技术措施到位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