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烟有技巧 计计都好用
开店十多年,摸索出了一些卖烟的生意经。一个合格的店主,并不仅仅是进了商品坐等顾客上门卖出赚差价,而是在日常的经营中,针对不同的顾客群体,不同的市场销售份额,不同的营销结果,略施“小计”,让滞销的烟也成香饽饽,让库存量少的烟也能搭上顺风车成功卖出。只要你用心经营,用心钻研,一心一意为顾客服务,就没有卖不出去的商品。
畅销烟“捂”着卖
畅销烟不愁卖,这个谁都知道,有时候,烟还没来,顾客预定的红包就发了过来。收了顾客的钱,烟就得给人家留着。烟到了,还没上架,畅销烟就抢没了。望着空荡荡的货架,还有货架上摆放的滞销烟,自己看着就没购买欲,别说扫了兴的顾客了。来一次,没有自己喜欢的烟,来两次,还是没有自己喜欢的烟,第三次,顾客还会来吗?卖烟的又不是你一家,别的超市去逛逛,顾客就跑了。
面对一个街道好几家商店可购物的多项选择,如果你还不想点办法,好不容易积攒的人脉,可就把握不住了。想着想着,就有了想法。好东西要慢慢品尝,才有味道,一下子把肚子吃撑了,也就没了感觉。卖烟也是这个道理。
畅销烟要慢慢卖,顾客隔三岔五能买到一盒,也就愿意登门了,即使偶尔断一次货,因为想着下次也许还有,也愿意临时将就一下。这样细水长流,也就有了顾客一次一次的登门造访。所以,我店里的畅销烟都不会整条卖,摆上货架的也就一两盒,顾客来了多要没有,买一盒不够抽,顾客会选择几盒同价位的其它规格的卷烟,而且也不会有怨言。
畅销烟“捂”着卖的结果是,顾客都知道我店里有畅销烟,虽然偶尔断一次货,下次来了肯定有,这个念头吸引着他,他来的次数就多了,而且心情也不错,还会购买其他商品,利润值也就提高了。
烟少“团”着卖
大家都知道,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用烟量都很高。有时候顾客来店里订烟,我查查库存量不够顾客预定的条数,又不能违反卷烟***法,从同行那里借来卷烟凑数只能忍痛失去这次订单,同行们都知道,顾客买宴席用品,喜欢一次购买全了,这样省时省力。在一家买不到卷烟的时候,其他商品也不会在这一家店里买。到嘴的肉吃不到肚里,毕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何况在零售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错失来之不易的订单势必带来其它不好的连锁反应,心情不好,也会影响经营状态。
有一次一个同行姐姐打电话问我,店里的某种品牌啤酒多不多?有个顾客在她店里买啤酒,差两箱不够顾客要的量,如果我店里有,让顾客来我店里拿,各自结算,互不牵扯。我忙回复说,有的。顾客在同行店里拿完啤酒后,又来我店里买了两箱,凑够数后高兴地走了。望着顾客的背影,我反思,顾客来买烟的时候,如果店里的烟量不够,剩下的卷烟可以去同行的店里买,各自结算,互不插手,也就避免了串烟串码的嫌疑,这样“团”走店里的卷烟,是不是一条妙计?
想到这儿,私下里和附近的几个同行讨论了一下,大家都觉得此办法行,可以互通一下信息,让顾客不跑冤枉路,自己的卷烟无论库存量多少,都能卖出去,虽然和现在实行的团购差不多,但是独自结算,独自交易,即卖出去了商品,留住了顾客,又不违法,一举两得的好事,值得推广。
滞销烟“夸”着卖
在众多品牌、众多规格的卷烟中,总有那么几款卷烟或因为吸味不符合大众口味,或者包装图案进不了大众视野,亦或者和同价位的卷烟相比性价比低了些,而成为了不受欢迎的那一小部分,被顾客所遗弃,在柜台里成了落寞的一份子。对于这些卷烟,我们店主可不能当后妈,也嫌弃它们。而要像一个伟大的母亲,对所有孩子都一视同仁,并且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待这些特殊孩子,让他们也成为佼佼者。我们要做得就是多了解它的特点和优势,并且加以宣传和抬高,让顾客知道它们的存在也有可取之处,并且为了那些不知道的长处而尝试接纳它、喜欢它,成为它的粉丝。宣传一个好“孩子”,一句话就够了,而要把一个特殊的“孩子”推荐出来,需要我们不遗余力,没耐心没毅力根本不行。
前几年我定了两条新上市二十多块钱一盒的卷烟,可能上市的时候宣传不到位,投入市场以后,顾客迟迟对它不买账。两条烟好几百,放时间长了烟味就会有变化,瞎了太可惜,我就和客户经理要了此款烟的宣传叶贴到烟架的上方,又了解了它的特点和属性,背得滚瓜烂熟后,只要顾客来店里眼睛飘向它,我就赶紧“王婆卖瓜”夸一遍。顾客被我说得动了心,会要一盒尝试一下,品吸过后觉得还可以,就会来买第二盒,觉得不合自己口味的,也就断了抽这款烟的念想。即便是都尝试一下,两条烟也不竟卖,何况还有喜欢的呢。
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做什么,都不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地原地踏步,有时候改变一下策略,改变一下售卖方式,改变一下呆滞的思维,就会收到预想不到的结果。卖烟也是如此,一样的卷烟,都是摆放在烟柜上,你摆的有特色,就会吸引消费者的眼光,你再把它的口味、特色、生产地、焦油含量、品牌文化,用最专业的术语介绍给顾客,也许顾客就会尝试一下,无意之中就卖出去了。卖烟看似是小儿科,但也是需要技巧的,只要你不忽悠顾客,让顾客感觉你真诚,计计都好用。
这一国企加入“卖烟队伍”,买烟有了新渠道
2020年,中石化、中石油相继在自家的便利店里贩卖螺蛳粉;徐工和江苏邮政联合搞物流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可见国企也加快了新业务的扩展,近日又有一个“大企业”悄悄干了一件事。
据报道,中国邮政集团前不久进行了工商变更,其经营范围中除了新增批发、零售食药外,又多了一个新业务“烟草”。
要知道,烟草在我国一直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国家对其管控比较严格,从生产到销售都有严格的标准,并不是大家想卖就能卖的,在烟草系统中每一个部门都各司其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先说卷烟的生产公司:中烟工业公司。根据法律的规定,中烟生产了卷烟,不是说就可以直接卖给大众了,而是只能卖给烟草公司。再说烟草公司,说起烟草公司就要提一下烟草***局。
两家一个企业,一个政府部门,实际上是一体两面。两家的地址员工都在一个地方,甚至连工资都一起发。但是到中国烟草公司也是买不到烟的。因为烟草公司是不能把烟卖给没有烟草***零售许可证的商家和个人的。反过来说,你平常去买烟的便利店,都是有许可证。如果没有,那可就是违法卖烟了。
既然烟草买卖流程这么复杂,为何中国邮政还愿意开辟这项新业务呢?
说白了还在于烟草公司的利润比较高,其赚钱能力比四大行还要牛,每年光是交税都过上万亿元。因此,中国邮政才会进军烟草领域,扩大自己的业务板块,增加营收。
我国是全球烟民人数最多的国家,吸烟人数已达到了3.5亿,平均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抽烟,而烟草每天创造出来的营收就达到了30多亿,每年创造出来的税收就达到万亿。
很多烟民发现,如今烟草价格一直在涨价,且很多低价烟已经很难买到,目的是让那些学生和低收入者减少或停止吸烟,以控制吸烟人群的规模。然而,奇怪的是现在不管在超市,还是生活周边的小卖部,经常会出现“低价烟”供不应求的情况,10元以下的香烟还经常出现“断货”。虽然香烟价格相对以前有所提高,但是烟民的数量好像不降反增,似乎想要这些人“戒烟”并不太现实。
而且大家都知道,中国烟草一直是实行***制度,所以是很赚钱的,曾经有人统计过,如今我国的烟草行业相当于好几个阿里巴巴的市值,由此可见,“烟草”行业市场的庞大。
那么,是不是邮政集团自己的业务衰退了,才来抢烟草生意的?
其实并不然,中国邮政在多个领域都很出色,例如邮政快递是中国第一大快递,2019年营收为6030亿元,高出顺丰六倍,在全球位居第二;邮政集团的员工数量也非常多,排名全球第三。
大家如果担心中国邮政加入“卖烟队伍”是因为本身发展得不如意,那就是都多虑了,因为没有哪个企业或个人会和钱过不去,中国邮政不仅自身的本业发展没有受到影响,同时还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相当惊人的成绩。据了解,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所发布的一则内容,就说明现在中国邮政集团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经被列为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虽然不少人吐槽邮政快递比较慢,但是中国邮政涉足的范围可是最广的,我国的偏远地区都能够看到中国邮政的身影,是中国实力最强的快递企业。中国邮政集团一年创收的利润几乎是不可估量的,现在新增零售烟草的业务和自己发展势头变弱根本没有关系,而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扩大经营范围。
如今邮政又将业务扩张到烟草领域,以邮政在中国农村的影响力之大,基本上每个乡镇都有营业厅,相信烟草销售额一定不会差。
事实上,中国邮政拓宽业务卖烟草并不是不可预见。早些年中国邮政就因为管控邮递假烟的事情经常在一起合作,整顿烟草邮递的违规违法行为。两者早就有合作基础。那么,中国邮政想要多赚钱,找上烟草公司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市面常见的三种假烟,你一定要学会分辨!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奥利奥变成粤利粤
康师傅变成康帅傅
脉动变成咏动
和天下变成和天楼
……
假冒产品时常出没在我们的生活中,当然,大家每天抽的烟中也有很多是假烟。今天带大家系统看一下市面上常见的假烟有哪些类型?如何避免买到假烟?买到假烟怎么维权呢?
01
三种 常见假烟
自创牌号的假冒卷烟
第一种是自创牌号的假冒卷烟,有两种假冒形式。一是不法烟贩利用卷烟工业企业生产过的卷烟牌号,生产制作一些奇异规格的卷烟。这些商贩利用消费者的猎奇心理来销售这些新奇规格的假冒卷烟。比如玉溪(软)只有常规84mm这一种规格,如果出现100mm细支的玉溪则是奇异规格的假烟。
二是自创商标,既有全新创立的商标也有已有牌号进行混合的商标。比如「和天楼」就是一个假冒案例,它是将和天下和黄鹤楼两个商标合在一起,很容易让消费者误解成是和天下和黄鹤楼推出的一个新品牌。
境外生产仿冒国内知名品牌的***卷烟
第二种是境外生产的仿冒国内知名品牌的***卷烟,即国外生产商仿制国内畅销卷烟产品,通过***获取利润。
这些***烟一般会将本国家的通用语言印制在烟盒上,还有一些境外企业会在国内商标基础上加一个小小的汉字「新」,比如「新南京」,这些都是假烟。大家购买时一定要仔细看清。
假冒工业企业注册商标的卷烟
第三种则是假冒工业企业注册商标的卷烟,仿冒程度高,但也不是没有辨别技巧。
比如最常见的中华烟,在条盒上有一个白色长方形防伪监测点,用手指刮擦,白色会随着温度升高变为蓝色,待温度降低后又会变为白色,这是真烟。而假中华此处防伪刮擦要么不变色,要么刮完一直是蓝色。
再比如经常购买的玉溪(软),条盒上也有花样标识,通过变化不同角度观看标识,可以看到龙、马、红塔汉字这三个图案,假「玉溪」则是三种图案叠加在一起。另外,真烟烟包上的二维码有凸起浮雕质感,如果摸起来十分平整,那就是印刷的假烟。
除了防伪,还可以观察条包上的图案。比如牡丹(软)条包上的牡丹花瓣是由外向内从白色渐变为粉色,假烟则没有渐变。
02
如何避免购买到假烟?
产品价格极低,以甩卖促销的名义销售不要相信。卷烟销售严格按照零售终端指导价进行销售,凡是低于这个价格的卷烟都有问题。尤其是在多条购买时很容易混入假烟。
新奇没见过的烟不要轻易去尝试,要查看卖烟者是否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并持有「烟草***零售许可证」。卷烟零售户所持许可证是和卷烟产品激光喷码一致的,一户***,仔细核对方可购买。
尽量避免在流动摊点购买卷烟。要仔细观察商家的取货位置,如果商家需要到店外或者隐秘位置拿取商品,则很可能存在问题。购买后要积极向商家索要销售发票。
03
买到假烟如何投诉?
如果消费者对于买到的卷烟存在异议,可以将烟带到烟草质量监督监测站进行免费查验,如果是假烟,可以拨打12313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12313是全国统一的烟草行业专用的投诉、咨询电话,是国家烟草***局受理全国烟草***品市场监管举报的专用号码。
怎么样,你学会了吗?
预防卷烟调包小知识
近期,有零售户反馈店内发生了高档卷烟被调包事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根据这几年出现的卷烟调包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给广大零售户总结了几点意见和建议,借此提醒零售户提高警惕,做好防范。
一、多了解真假烟鉴别技巧。当遇到消费者退烟或者换烟时,要先主动鉴别一下卷烟,如感觉不对,应不给退换,并及时向当地烟草工作人员咨询和反馈。
二、熟记自己店内卷烟条码,如退换卷烟不是本店编码不予退换,并且注意观察卷烟外包装是否被做过手脚,如外包装压膜被动过的不予退换。
三、卖烟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让卷烟脱离自己的视线。
四、先收款后给烟。卖烟的时候一定要付款后给烟。
五、如不了解卷烟鉴别技巧的,就做到和消费者讲清楚钱物当面点清,离柜不换。
六、在店内安装监控摄像头。
单包打码后,“烟倒”消失了……
自从单包打码政策落地后,“烟倒”和零售户都坐立不安。“烟倒”想的是:倒烟风险加大,担忧财路被断;零售户想的是:外地烟订到手后,无人“收购”,烂在手里怎么办?虽说“烟倒”的存在,对市场经营秩序破坏最大,但没有了“烟倒”,对位置偏僻的零售户也是有一定影响的,特别对自然村庄的零售户影响更为明显。
1、零售户出现两极分化
位置偏僻的自然村庄小规模零售户会受到更大打击。这类零售户只适合销售本土畅销烟,而且售价低于市场价,即使这样还不能保证给的畅销烟全部售完。全国范围内大牌畅销烟只要位置能说得过去销售根本不成问题,但是自然村庄有的零售户连这个也做不到,更不要提滞销烟了。一旦“烟倒”不介入,这些户订到手的外地烟只能死在手里。毫不夸张地说:不少户订的外地烟有可能10%都销不了。这种类型的零售户以后有可能不会再为了提档或保档而闷头订烟,因为订了出不了手,订烟量大幅度下降局面将会显现。
位置优越人流量大的零售户迎来新商机。虽然“烟倒”的离场对每个零售户经营都有影响,但是相比较而言,对位置优越人流量大的零售户影响远没有位置偏僻自然村庄零售户影响那么严重。这些地方由于本身销售量就很大,加上客源构成复杂,卷烟销售对“烟倒”依赖性不强,所以,有没有“烟倒”对它们并不重要。优势越明显的零售户这方面特征也就越明显。相当一部分零售户甚至自己订得烟都不够自己销售的,“烟倒”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可笑的存在。
总是说来,“烟倒”退出市场后,有的零售户会一蹶不振,生意越来越差;有的则会越来越好,在经营市场表现越来越突出,这就是“烟倒”退出后的两极分化。
2、激发零售户销售潜力
在单包打码出现之前,依附“烟倒”成全生意的并不是个别现象。能卖出去的就尽量卖,卖不出去的也不用发愁,完全不用动脑筋。这些零售户与其说是在卖烟,不如说是在守店更为确切,无须动脑筋,只要有个人坐那就能卖。
“烟倒”的消失,将迫使一部分店主改变经营方式,从坐等变为主动上前,从等“烟倒”上门收购变为主动寻找客户,主动研究品牌卖点,主动学习销售技巧。由此还会引起思维方式的转变,比如,从单纯依靠卷烟赚钱到多种经营并重,从香烟引流发展到服务引流,从传统经营向新零售跨越,积极寻找利润型产品将成为每个零售户将来主要的努力方向。
3、“镇店之宝”遭***
没有“烟倒”出手相救,有些品牌可能早就在市场上消失了。特别是一些本来成长性就很差,但企图占领全国市场的牌子,初期崭露头角时候先天营养不良本性就暴露无遗,除了原产地还马马虎虎,在其他地方几乎遭到全面***。但是他们并不甘心失败,总是采取各种办法硬往市场上挤,烟厂既要付出人力物力打通道路,还要腾出资源为其生产让路。零售户不订影响档级,订到手只能做“镇店之宝”。
好在有“烟倒”帮忙,实在出不了手,忍痛割肉受点损失最终还算皆大欢喜。随着“烟倒”改行,不少零售户已经明确表态,卖不出去的烟坚决不订。一条烟进货成本几百块,这要卖多少才能赚回来啊!
有些“镇店之宝”下一步生产计划确实要好好调整了,可能有些烟并不知道自己的“镇店之宝”身份,还以为全国市场尽在掌控。希望生产厂家好好百度一下,有些烟不是哪一个地方的零售户在骂,而是差评如潮。对于厂家来讲,及早放弃,也是给双方都放一条生路。就像有些孩子,明明不是读书的料,家长还非要望子成龙,最终只能两败俱伤,误了孩子前途,还浪费家长精力和资材。
4、对品牌培育形成利好
“烟倒”加快了卷烟流动,却掩盖了流动背后的***。使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统计出现较大误差,不能准确反映外地销量,因为一部分外销卷烟被送回了原产地。表面看完成了销售计划,实际上有些产品只是旅行一圈又转了回来。这样就使得品牌战略推行受到影响,阻碍全国性大品牌早日形成或延缓已有品牌扩张步伐。
“烟倒”副作用消失后,各品牌都可以按既定政策,去除“烟倒”因素,在全国市场自由表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对消费者不认可的品牌及早采取限产停产措施,对市场表现中胜出的品牌加大扶持力度,给与更广阔的施展魅力的舞台,使其真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5、零售户法制意识增强
国家对“烟倒”持续不断的打击,让经营者意识到:只有守法经营才能使店铺保持旺盛长久的生命力。如果不依法行事,“烟倒”的可悲下场即可足参照。在零售户眼里,“烟倒”都是有“能量”的存在,连“烟倒”都被整治得无法生存,更别说一般零售户了。这些来自身边的现身说法,比单纯的普法教育效果更好。
不少经营户感叹:“烟倒”都不敢倒烟了,以后零售市场将会是一片萧条,甚至连烟厂都没有好日子过了。怎么会呢?难道从卷烟***政策实行到现在,全部是靠“烟倒”在支撑,整个市场才侥幸运转下去的吗?这显然是天方夜谭。
卷烟零售只所以取得目前的好成绩,靠的是广大烟民的支持,靠的是绝大多数零售户的守法经营。如果看不清这一点,只注意到“烟倒”的所谓“积极”作用,只能说明其眼光只看到了脚下这一块地方,而忽视了全国卷烟销售的大环境。走出阵痛,以积极心态迎接新曙光才是正确的想法和做法。
虽然“烟倒”消失对卷烟销售整体环境起到了净化、推动向上的积极作用,但正如文中所说,对偏僻农村自然村庄的卷烟销售却形成了新的考验,有可能会有一部分店铺过不了这一关。这也是正常现象,而且在情理之中。靠“烟倒”帮助销烟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本地没有那么多的烟民,也销不动烟,按理说,这种地方是不该布点的。除了同情,还真的没有好办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