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品牌弯道超车:从风口到赛道-超级细支单品的排位争夺

admin5分钟前1浏览0评论

品牌弯道超车:从风口到赛道

今年一二月份,行业品牌发展呈现出一种井喷态势。尤其是一月份,一些品牌的销量甚至达到了去年全年销售的近一半,且一类产品增长速度迅猛。在这些品牌中,冬虫夏草是非常值得瞩目和深研的一个,只因其在不同发展时段,通过不断弯道超车,实现着区域破圈与风口逆袭。

千元首创,结构优化下的多位开花

这个诞生于1999年、首开国内千元价位、国内制作成本最高、将名贵中草药应用于卷烟的先行者品牌,近几年的快速增长有目共睹。

特别是2018年,在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它凭借冬虫夏草(和润)新品的快速崛起,成功跻身“2015—2017年度行业十大优秀卷烟新产品”之列,直到那时,世人才恍然惊觉,原来这个一直偏居中国北部一隅的卷烟品牌,多年沉默耕耘中,已成长如斯。

细观冬虫夏草品牌近些年销售数据及产品结构变化,从2015年2个规格的5300箱到2016年3个规格的1.2万多箱,再到2017年5个规格的超3万箱,又到2018年5个规格的超4万箱,更到去年在销9个规格的7.6万余箱……

这六年间,其不仅在销量上实现了超常规速度的增长,更在高端产品的结构完善上持续演进。

这其中,尤其值得关注之处有两点:

一是其在销产品不仅以建议零售价400元/条起步,且产品数量几年间实现了数倍增长的同时,产品亦在不断更替与优化;

二是2015-2018年间,其以“和润”细支实现行业发展机遇捕捉及销量迅猛增长后,于近两年又在中支品类上再次完成了行业新品类发展风口下的快速占位与崛起。

相较于六年前仅有的一两个规格产品,如今的冬虫夏草全面占位400元档、500元档、800元档、1000元档等高端烟主流整数价位,且推出了包含常规、细支、中支当下行业最为流行的三种产品形态品类的多款产品。

这种结构及形态的组成与占位,很好地解决了冬虫夏草之前在产品规格上的势单力薄,也为其后来的弯道超车积累了产品动能。

当然,在这种变化中,规格数量的增加呈现出来的只是产品集群势能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在这种数量增长之下,针对于行业不同发展时段,面对消费者不同诉求下的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从最初的千元档冬虫夏草(硬),到500元档的“和润”,再到千元档“庆典”、“金”,又到600元档“1248”、“天润”,亦到400元档“双中支”、“银”,更到500元档“红中支”等,这其中,有千元档数量的战略增减,也有其他高端主流整数价位的浅尝辄止,更有最终被市场遴选后独当一面新品类产品的快速上位。

如今,冬虫夏草形成了以冬虫夏草(金)占位千元档,以冬虫夏草(金细)、冬虫夏草(和润中支)补位800元档,以冬虫夏草(和润)、冬虫夏草(红中支)布局500元档,以冬虫夏草(双中支)、冬虫夏草(银)抢位400元档。这种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为冬虫夏草品牌后续的多位开花提供了势能蓄积,也为其区域破圈和风口逆袭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

紧抓两个风口,实现弯道超车

正如上文所述,冬虫夏草品牌被更多人关注,源于前些年“和润”细支产品的快速增长,可以说,这是其对行业发展风口精准把捉的结果。

2015年,行业细支烟发展开始向高端进化;彼时,市场上500元档在销细支产品相对较少,南京(雨花石)两年时间实现2.4万箱销量的一骑绝尘,无疑为行业细支领域撬开了高端市场的冰山一角。

冬虫夏草正是看到了这一价位空间的后续潜力及细支高端化的风口走势,才果断上线“和润”细支产品,三年超3.5万箱的单规格销量,则印证了其对行业发展风口捕捉上的精准研判,这为整个品牌走出内蒙古区域市场、走向全国更广阔的天地,打下了坚实的品牌认知基础。

如果说冬虫夏草(和润)剑指高端细支这一成功操作,潜藏了一部分天时地利人和的运气成分在里面,暗含着大势所趋下的必然;那2019年冬虫夏草(双中支)的推出,则毫无疑问带有更多品牌发展销量提升需求下对风口把捉的精准预判与企业掌舵人的战略魄力。

在“双中支”产品研发前期,笔者曾与企业某内部人士就冬虫夏草品牌的“千元档高端价值形象维系”和“下延产品提升销量”两个方面哪个更重要,做过一番深度交谈。在沟通过程中,我们的意见出奇一致,那就是面对行业发展大环境,要看冬虫夏草在那一时段未来3-5年更需要的是什么?当然,时至今日结果已然揭晓,那就是它用“双中支”上市三年于400元档中支烟单规格上破4万箱的战绩,告诉了所有人,只有品牌短期需求得以满足及实现,才有资格和能力绸缪更远的未来。

细支高端化、中支潮涌化,这是近十年以来,中国烟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明显的两大行业发展趋势变化,也是卷烟品牌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两大风口机遇点,谁能抓住,谁就能更上层楼。

很明显,面对两大风口,冬虫夏草没有迟疑,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新品品类调整等弯道超车的方式,为自己赢得了更多可持续向深发展的资本与底气。

预见未来:从风口到赛道

当然,面对发展机遇,冬虫夏草果断出手的同时,也在思虑如何将风口抢占优势转化为赛道占位优势。尤其是近两年面对行业中支行业潮涌这一风口,行业热明显高于消费热,消费者对中支概念的接纳与理解并不像对细支品类领悟的 那么透彻,依然存在更多可教化空间和消费深挖的潜力。

同时,冬虫夏草(双中支)作为目前该品牌最具爆发力的单品,顺风顺水下也面临着同价位竞品快速增长下带来的发展压力。如真龙(海韵中支)、黄金叶(天香)、黄山(徽商新概念细支)等同价位产品在400元档表现出的卓越增长力,对冬虫夏草(双中支)的未来发展来说,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同样还是其从风口转位赛道的拉力。

细支的提结构和中支的上规模,从目前行业发展态势来看,会是其未来一定时间内发展的一条主线,这就为其从风口到赛道的转换提供了孕育的条件。显然,这一转换,还需要有更多品牌参与其中才会完成,而诸如上述产品的快速成长,已经开始催动着两大风口向两大赛道的转化。

赛道意味着更大的竞争。正是预见到这一未来趋势,所以在此赛道还未成熟、竞争尚未激烈的基础上,冬虫夏草品牌开始将后续发展的目光定位于此,从品牌文化建设到“三端”建设,再到主流品规建设等多个方面,全面打造冬虫夏草的竞争优势。

在品牌文化建设上,其通过系统梳理品牌文化,精梳品牌核心卖点,塑造品牌文化差异,进而完善品牌文化内涵体系;以具象化、场景化、故事化和感官化为原则,统一传播口径、传播场景、传播载体及传播内容,赋予品牌及规格“人格化”,尝试搭建冬虫夏草品牌文化传播体系,进而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联性和沟通感。

在“三端”建设上,进一步加强商业渠道建设,确保全年销售大盘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零售终端建设,以数据驱动指导业务开展,助力零售户提升盈利水平,拉进与零售户之间的亲密感;进一步加强消费终端建设,以线下推广和线上营销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巩固和扩大消费者群体规模,维护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印记感。

在主流品规建设上,400元档有冬虫夏草(双中支)及冬虫夏草(银)双占位的同时,布局500元档,冬虫夏草(红中支)虽入局较晚,但表现出来的增长性还是显而易见的,后续持续打造细分市场布局,为赛道竞争储备动能。

总体来看,冬虫夏草从偏居一隅到走向全国,品牌建设、结构优化是基础,紧抓风口、弯道超车是手段,最重要的是预见了竞争者的预见,这才是关键。

从风口到赛道,冬虫夏草,已蓄势待发!

中支烟江湖:爆发式增长后,吹响产品多元化号角

什么是中支烟?一般认为,中支烟就是烟支粗细介于常规烟和细支烟之间的一种细分卷烟品类,它的烟支圆周规格在20mm左右,烟支长度为89mm。中支烟属于中国烟草首创,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式卷烟新类型。“比细支更具满足性、比常规更健康”一度构成了消费者购买中支烟的重要理由。

高端品类赛道 率先实现“爆发式增长”

中支烟的发展起步较晚, 2016年中华(金中支)的诞生,拉开了中支品类高速发展的大幕,全国上下掀起一股中支热潮。

在推出金中支之前,中华品牌已经在高价烟的领域探索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一直不得其法。此时中华品牌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一面是硬软中华销量的连年下滑,一面是“大中华”、“中华5000”的失败探索。2016年以前,中华在超高端领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而此时高价烟市场,“和大天一”的格局已稳固多年,只有另辟蹊径,方能出奇制胜。

2016年底,各大品牌纷纷在细支烟品类打造新品的时候,中华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瞄准细支烟和常规烟之间的市场空白,大胆进行品类创新,开辟全新发展赛道,推出中华(金中支),随后受到市场的热烈响应。2017年销量超过1000箱,2019年便突破万箱,到2022年全年销量已突破4万箱大关。中华(金中支)以其强劲的发展,打破了高价烟“和大天一”的固有发展格局,中华品牌顺利加入了超高端市场头部阵营,中华(金中支)也取得了高价位卷烟单规格销量第三、高价位中支第一的喜人成绩。同时,中华(金中支)快速增长的还拉动了中华(双中支)的发展,2022年,中华(双中支)销量突破20万箱,让中华在高端和超高端市场均有了突破性进展。

中华(金中支)的强势增长带动了行业中支烟的发展热潮,各大品牌纷纷在中支品类寻找新突破,中支新品层出不穷,中支烟随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黄鹤楼、天子、芙蓉王、玉溪等品牌均推出了中支产品,天子更是将中支烟作为品牌的战略方向。2022年全年推出的新品里,中支新品已超过半数。

纵观中支烟的发展阶段,与细支烟的渐进式发展不同,在政策的助推和品类创新的风口下,中支烟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便成为行业最大风口。2018年、2019年中支均保持着70%左右的增幅,2020年增幅也超过了50%,销量由2017年的34万箱迅速扩充到2022年的265万箱,实现了市场迅速扩容。

“高速疾驰”后重回理性 产品多元化是最优解

与此同时,中支高端化发展的雏形初显。不同于细支起源于二类烟,中支自诞生起就遵循着高端化的正确方向,中华(金中支)的榜样作用,带领着各大品牌纷纷在推出中支产品时就锁定了普一类及以上市场。2022年,一类中支烟过10万箱的品牌有中华、黄鹤楼、云烟、黄金叶、天子、利群六个品牌,娇子、芙蓉王在今年也即将突破10万箱。总体来看,一类中支总量由2017年的不到6万箱迅速扩充到如今的183万箱,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8%,中支烟的脱颖而出,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中支烟的发展推动了高端品类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了行业结构提升的不竭动力。作为中国烟草首创、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式卷烟新类型,中支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也是品类创新的一个良好抓手,为各大品牌拓宽了发展赛道。中支烟的出现打破了中华在高端价位“一枝独秀”的局面,也成为了高端品牌“弯道超车”的重要方式。2016年以前,除中华品牌外,高端市场过10万箱的品牌仅有4个。随着中支品类的发展,高端市场也出现了新格局,出现了芙蓉王(硬中支)、冬虫夏草(双中支)等后起之秀,推进了高端市场格局的重塑。2022年,高端价位除中华外利群等6个品牌高端销量过20万箱,冬虫夏草等3个品牌销量也即将突破10万箱。中支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但是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中支烟也有因其发展速度过快一直被人诟病,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中支烟的消费逻辑不够完善,品类卖点不足。中支的“热”更多体现在行业内,体现在销售端,而不是消费者。于消费者而言,对“比常规烟更健康,比细支烟更满足”这一宣传口号感受似乎并不明显,反而消费者感觉到的是“没有常规烟满足感强,没有细支烟健康”。

所以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梳理中支烟的消费逻辑,打造产品的特色与卖点。要知道,品类的构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俘获消费者的心智。

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中支烟的发展已经逐渐回归理性化、合理化,发展进程和速度开始放缓,这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推动产品由同质化向多元化发展,从产品烟包、烟支、以及产品的文化特色上给与消费者更加丰富的选择与体验,才能为中支品类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中支品类步入全新发展周期。

超级细支单品的排位争夺

巴菲特曾经说过: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品牌、产品发展亦同此理。要想成为超级单品,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一条长坡厚雪的赛道,再在消费者当中取得广泛认同。

显然,细支烟赛道满足了这一要求。

近十年来,细支烟阵营中不仅迎来了南京(炫赫门)这样的先发力量,也催生了不少后起之秀,于所属价位段中各自精彩,表现之优异、发展之迅猛,甚至能与面世多年、根基深厚的常规烟大单品一较高下。

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风靡一时的细支爆品就此沉寂。金字塔尖的超级单品们,以及这座塔的阴影中看不见的它们,一起构成了细支世界的互文与回声。

细支向强,做“强细支”

细支超级单品,指的是不仅能带来大量营收,还能长期占领消费者心智的细支品规。

它不仅能代表品类,还可以转化为品牌价值,更拥有强大的衍生能力,带动其他品规销售,形成产品集群。按照这个标准来看,南京品牌旗下的“炫赫门”必然能够被称为“超级单品”“强细支”,其对中式卷烟细支品类集群形成和号召力形成、卷烟整体结构提升等层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可以说,南京品牌以先行者的姿态打破消费认知,引领市场风口,对细支烟经年不辍的精耕细作转化为高端市场独树一帜的品类标签和品牌优势。

不过,随着细支品类市场份额的逐渐扩容,我们不再“逢细支只谈南京”,越来越多的细支单品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除了细支单品王南京(炫赫门)之外,贵烟(跨越)也星光熠熠,坚持爆珠赋能,精耕市场多年,销量已然迫近20万箱,成为普一类细支的销量之王,是细支烟赛道中的又一款明星产品;

黄山(徽商新概念细支)高歌猛进,捷报频传,于400元整数价位中表现尤其突出。“焦甜香石斛润”的品类力、商务用烟新伙伴的定位,成就了黄山(徽商新概念细支)跨越发展的底气和实力;

钻石(荷花细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荷花品牌已经形成广泛市场认同的基础上,以独特文化底蕴和扎实品质基础精准切合当下新中产群体消费心理,展现了蓬勃的发展潜力和强劲的增长势能;

南京(雨花石)则是在500元价位档的细支老牌劲旅,销量遥遥领先的同时,新品南京(雨花石3mg)的推出也让更多品牌看到了做大高端细支体量的可能。

身处于细支烟这一发展快车道之中,诸多品牌同台竞技,对于细支超级单品称号归属的角力始终激烈。品规在角逐中壮大,品牌在竞争中发展,“强细支”的出现必然会促使整个细支烟品类繁荣向好,也为后续细支烟以家族化、特质化的路径实现向上而生奠定坚实基础。

高端细支王者,虚位以待

当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细支烟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格局集中于500元价位段之下。500元档至千元档,是细支在高端化进程中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市场,但是目前来看,大部分价位段的细支品规销量之王的“含金量”并不足,弯道超车的机会依然存在。

历数当下,在500—600元价位段细支烟中,除了南京(雨花石)之外,表现亮眼、足以有资格认定为超级单品的品规数量寥寥无几。

以“中支 细支”双子星战略为品牌注入发展新动能的“中华”,以500元价位的中华(细支)顺应了年轻化、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需求,体现了“中华”的担当,夯实了“中华”的行业地位。

目前,中华(细支)已经用半年时间实现了将近6万箱的销量,除了品牌特性带来的“大体量”外,细支单品的价值虹吸作用正是打造超级单品的价值与意义。

黄金叶(天香细支)立足本土市场,辐射江浙市场,自上市以来就紧随南京(雨花石)的脚步,拥有不俗战绩。冬虫夏草(和润)近年来的表现也相当亮眼,让细支烟的特质化发展潮流更为鲜明和具象。

将目光扩大到600元以上,800元以下价位段,我们遗憾地发现,此价位段不仅没有明显的细支超级单品,细支烟整体表现也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当然,这一价位段本身品规数量就不多,细支品规更是寥寥无几,又有多款被品牌寄予厚望、后续发展可期的强势中支烟虎视眈眈,细支品类发展空间较为有限。

但是,越是艰难处,越是有为时,挑战背后隐藏着机遇。

细支品类在高端价位遇冷的现实也让人更加好奇,谁能打破这一竞争格局,成为该价位段的细支烟拓荒者?不管是谁,都一定会让沉寂已久的市场为之一震,甚至会带动整个品牌更上层楼。

超高端领域之中,细支品类表现活跃。白沙(硬细支和天下)、南京(细支九五)、黄金叶(天叶细支)等产品的表现较为出众,但是与同价位段的常规产品相比,销量差距较为明显,未能担纲超级单品。

细支烟在普一类、次高端等价位表现突出,但在更高的价位则表现黯淡,原因何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高端烟整体表现较为乏力。在“强预期,弱现实”的主基调之下,高端烟的发展空间较为有限,这势必会减缓细支烟在高端市场拓展的步伐。

其次,在细支烟的高端化进程中,中支品类迎来了爆炸性发展,且中支品规多集中于中高端价位,致使细支烟高端价位目前未能诞生市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超级单品,对细支烟的结构攀升造成了一定影响。

再次,细支烟在中低端市场的地位稳固,但高端产品多用于礼赠。而目前,常规烟依然在礼赠市场占有决定性地位,反观细支品类不管是市场覆盖度还是消费认知度都与常规烟有一定差距,这也是其暂时未能在高端高价位大放异彩的原因之一。

细支品类的出现和发展,不仅顺应了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也还原了消费者对于更健康、更舒适、更兼具舒适感的诉求变化、需求升级。

在目之所及的未来,细支烟势必会紧随结构水平梯次化升级的步伐,踏上其向更高价位段进发的征程。消费结构提升大势所趋,细支品类蓬勃发展,超级单品争夺激烈,高端细支市场机遇明显、格局未定,且看下一个细支超级单品又将花落谁家?

品牌不妨从消费者『日更需求』中掘金

当前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对于消费者如此,对于品牌亦如是。不管是为了了解自家品牌在市场上的定位,还是获得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反馈,亦或是寻找新品研发的方向,进行调研似乎是必要之举。但是,我们见过太多的品牌花大力气进行产品调研、推广评测,但是有价值的信息却是寥寥,在信息洪流中寻找机遇属实很难。既然如此,品牌不妨反其道而行之,从消费者的即时反馈、日更需求中找到消费痛点,对症下药,或许是一条捷径。

消费者?不,他们是「创费者」

消费者分享意识促成了全新需求的出现。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写道,消费者很注重社会意识中的共享,把自己对私有物品或服务的体验分享给其他人,从而获得幸福感和快乐。正是由于消费者之间热衷信息共享,既让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相互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也让品牌找到消费洞察创造新增量的机会。

目前,小红书、抖音等内容交互平台为消费者「日更」需求提供了平台。深度参与其中的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存在,而是更加主动、有创造力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在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助推下,这种看似小众需求也会成为大众流行,成为某种流行趋势或主流生活方式,并衍生出他们自己的「黑话」。比如,早C晚A、沉浸式护肤、精致露营、山系生活......当代主流消费者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提供购买力的角色,而是在一定情况下有机会转变为一个「创费者」角色,参与品牌新品共创。

垂直赛道,让更多品牌被「看到」

垂直细分赛道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

伴随着多元化、个性化消费潮流,市场越来越细分,越来越多的壁龛市场出现为各行各业的新势力提供了尽情发挥实力的舞台。新消费品牌崛起,正是因为关注了、重视了、转化了这种消费需求,才得以在大品牌的严密防守之下找准切入点,并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收获越来越多的拥趸。

比如,很多消费者觉得罐装磨砂膏在洗浴时容易被打湿,而且在传统洗浴护理环节中,磨砂膏也并非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希望能做到精简护肤。一个新兴的日化品牌就根据此提炼卖点,研发出「沐浴磨砂二合一」产品,让消费者能够一次性完成洗浴、磨砂、润肤三步骤,满足消费者的「便捷性」需求。同时改良磨砂膏产品瓶身设计,推出挤压式、管装等,适配浴室场景。这个品牌就此一战成名。

由此可见,在细分需求涌现、垂直赛道形成的情况下,消费者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提供新品的研发创意、解锁产品的使用方式或场景,创造出「老」品类的「新」增长。

对于烟草行业来说,这种洞察需求的方式可能更多体现在重视消费者反馈上,并且为新品研发提供一定的创意。而且烟草行业也有类似的消费评测平台,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都是烟草创意挖掘的宝库。

各家品牌的产品研发人员、市场营销人员都有必要仔细研读烟草消费者的评测,不仅仅局限于自家品牌,也许就能够从一篇评测笔记中获得创意,并且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要知道,「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一直是消费品牌的金科玉律。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之于行业发展,众多较之过往的“变量”的出现,进一步加大了我们对未来的评估难度,因而“不确定性”成为了近两年针对行业进行走势预判时的高频描述性词汇。

消费趋势演进发展,多元化消费需求愈发明显的态势,促成了消费的不断细分,这带来了产品传统定位思维模式的改变;行业发展语境在悄然变化,这引发了品牌竞争模式的转换,其背后则牵连着格局与秩序的重构;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两者相融的态势要求品牌路线的精准性判断以及执行过程的因势利导;当然,还有反复的疫情,对于行业的调控以及企业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有的人在“不确定”中看到的是困难重重,有的人则会发现潜藏的机遇,“于危机中蕴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造成“不确定”的因素是多重的,但我们能够在“不确定性”中找寻“确定性”:在品牌市场竞争升维的大环境下,提升品牌运维质量、打造品牌竞争优势,是对冲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确定性”路线。

在这一前提下,企业需要对行业发展所呈现出的特征进行“提取”与“甄别”进而找准定位、锚定方向、锁定目标,形成自身品牌特质、打造竞争优势。基于当前品牌生态以及综合评估行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我们认为当下的行业运行呈现出全品类、全形态、全品牌、全价位、多赛道——“四全一多”发展特征。

全品类:品类战略是在“红海”竞争中开辟“蓝海”空间的竞争利器,中式卷烟本身就是区隔于国外品牌从而在世界烟草品牌之林树立中国烟草品牌形象的大品类。伴随中式卷烟的进阶式发展,品类概念的划分也将逐渐摆脱唯“香型”这单一区分维度,呈现出多角度特征,“内生品类”与“外生品类”于消费者心智当中占位性共存,为品牌提供生长的空间。

全形态:除却“细短中爆”单一维度上的创变,交融性创新将会迎来发展契机,“短细支”、“长细支”、“短中支”、“长中支”也许会登上市场的舞台分享创新求变下的市场红利。

全品牌:传统大品牌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稳固自己的行业地位,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中品牌凭依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在市场的探索与尝试中谋求行业性的“创举”。

全价位:结构提升正在悄然催生着一类烟核心价区的变化。高端价区多点开花,核心价位连点成线;超高端呈现出品牌发展的分水岭。这一切,将会带动品牌价值塑造这一课题的全新思考。

多赛道:“四全”发展特征的出现将会推动品牌竞合模式的改变,弯道超车也好,换挡提速也罢,找准新的赛道才能跑赢对手,跑赢时代。“新赛道”的建设需要三个层面的支撑:品牌本身的特质化;品牌锚定人群——圈层的精准化以及方式——营销的系统化。

“四全一多”发展特征,比拼的是企业综合性实力,单点爆破的背后,是系统性筹谋与配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