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小小店铺大舞台,奉献精神永流传-初心不变 “小店”践承诺

admin6分钟前1浏览0评论

小小店铺大舞台,奉献精神永流传

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有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铺,几十平的超市摆满了各种日用商品,看上去就是一间普通的农村小超市。但当我们穿过货架区,走进后面的房间,会发现这里别有一番天地,摆放整齐的书架、满墙的书籍、一应俱全的桌椅板凳还有多媒体设施,这就是店铺的老板李翠利2008年创办的“微光书苑”。

点点微光,照亮乡村文化建设路

李翠利在组织孩子们开展读书会活动

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文化教育,但李翠利深知阅读对于农村孩子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从小没有太多机会去实地感受体验外面的世界,阅读就成了孩子们打开世界的一扇大门。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李翠利自筹资金,在自家超市腾出了一间房间,为孩子们创建了一间小小的读书室,希望通过这点点微光汇聚成照亮农村孩子人生道路的一束火炬。“微光书苑”的存在使得这家小小的超市承担起了乡村文化建设的责任,给予了这个小商店非同一般的意义。

从最开始成立时的200多本书籍,慢慢到现在满屋的书架都塞不下,来看书的孩子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后,李翠利又开始组织起了各式各样的演讲比赛、动手课堂等活动,让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除此之外,为了紧跟时代脚步,让乡村文化建设真正受到广大群众的重视。李翠利还在微光书苑开启了直播,通过直播的形式带动更多孩子甚至村民加入到了阅读的队伍当中来。今年3月份,李翠利作为****代表参加了全国“两会”。回来之后,她带着“两会”精神到基层各处进行宣讲,为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发光发热。她积极呼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实际行动号召更多社会力量关注乡村文化建设,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事业中来。

便民服务,店铺消费者双收益

通过李翠利的事迹,河南省安阳市烟草公司内黄县分公司开始关注卷烟零售商户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萌生了以李翠利辐射带动更多商户参与社会奉献事业的想法,引导商户尽己所能来帮助店铺的客人和周围群众。

一家店铺的便民服务角

为了真正让这一想法落地,安阳市烟草公司内黄县分公司为部分处于交通要道的店铺购进了便民服务柜,设立了“便民服务角”,配备医疗箱、书籍以及各类便民设施,供来往的群众休息和应急使用。除了为店铺配备常规的医疗箱、打印机、雨伞、口罩、图书、热水器以及打气筒等物品,还引导这些店铺承揽了一些便民项目,如快递收发、审车服务等。这样的举措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店铺的人流量,既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购物体验,又提高了店铺的收益,一举两得。

微光成炬,小商店变成大舞台

很多卷烟零售户听说了便民服务这样的举措,都纷纷报名想要自家的店铺设置一个“便民服务角”,内黄县宋村乡的周老板便是其中一位。她在得知部分店铺要创办“便民服务角”时,她积极主动地站了出来,说:“我也要申请在我店里设置一个这样的‘便民服务角’,我年轻有精力,会尽力去做好‘便民服务角’,给客人们办点好事。”

周老板在为过往群众做伤口处理

活动开展之后,周老板将自己家的饮水机、打气筒和孩子们爱读的书籍都放在了店铺内。周围的群众反响很好,大家说车胎没气了、雨天出门忘记带伞了……到周老板商店里就能得到解决,而且现在的小店也变得“高级”起来了。

在李翠利的影响带动下,一个个小小的卷烟零售商店一步步成为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大舞台,点点微光汇聚成了便民服务的一束束火炬。下一步,安阳市烟草公司内黄县分公司将组织一支零售客户志愿者队伍,让更多零售客户,以更多更好的方式参与到社会奉献事业当中去。

元帅命名寄厚望,132秘史永流传

元帅命名寄厚望

长城,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也展示着中华文明从未间断的辉煌。“长城”作为中国雪茄的领军品牌,它的命名也有着一段传奇往事。

长城雪茄厂的前身是益川工业社。它创建于1918年,建国后公私合营为益川烟厂。

长城雪茄厂

1949年12月,***元帅率部由陕入川,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从此便与四川烟草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4年,***元帅因工作原因上调中央,仍然非常关心四川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1958年3月在成都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发展地方工业问题的意见》。***元帅亲自接见了益川烟厂(长城雪茄厂前身)负责人,对高档雪茄的研制提出要求,并为产品命名“长城”。

当年,“长城”品牌建立,举全国烟草力量共同攻克“长城”工艺技术难题,从原料发酵、烟叶配方、产品造型、卷制技术和生产设施等全方位攻关,先后作了178个配方的试验。1959年试制出甲级“长城”牌雪茄并投入规模生产。当年8月向国务院轻工业部科学研究院烟草研究所寄出样品,受到肯定的评价。

1960年,“长城”牌雪茄由中国国际贸易会促进委员会送往几内亚、阿联酋、加纳等8国的展览会展出。

1965年3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来川视察工作,在四川省政府礼堂专门接见了益川烟厂***委书记李振明等三人,对工厂试制的高级雪茄作了积极的评价,也指出不足之处,并鼓励说:“你们要把雪茄烟外包皮(茄衣)这道难关攻破,几年内将相应的问题一个个地解决好,把***雄狮的声望树起来!”

期间,***副总理还特地转赠了古巴赠送的雪茄以供研制参考,领导的关怀极大鼓舞了工厂,加速研究并改进了相关工艺。

自此,益川烟厂随着技术的革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今天,今天,“长城”依旧不忘首长的嘱托,以振兴民族雪茄产业为使命,不断创新前行。

2017年长城(揽胜1号)盲评85分上榜欧洲权威雪茄杂志Cigar Journal;2018年,在Cigar Journal组织的雪茄专家盲评中,长城(GL1号)更以盲评95分的极高分,超越众多国际知名雪茄品牌,技惊全球。

“长城”这头亚洲雄狮,不断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力量!

辉煌的“132”缘起

在元帅命名后的几年里,益川烟厂在制作手工雪茄技术领域有了质的突破,量产运营后开始供给西南军区及部分中央首长,得到一致好评。

1964年,毛主席身患感冒,抽烟时咳嗽得很厉害。***看到后便向主席推荐长城雪茄,说抽这种烟咳嗽会明显减少。主席抽后果然是既过瘾又不咳嗽了,从此便爱上了这种产自什邡的雪茄。四川省轻工厅也正式授命工厂为****卷制特供烟。

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工厂专门成立了卷制小组。经过技术攻关,一共研制出了35个配方,其中的1、2、13、33号成为选定产品。最初,主席等领导人抽用的全部是13号雪茄,这种雪茄烟一头粗一头细,细的一端用来吸,粗的一端用来点火。在一次接见外宾时,主席习惯性地点燃一支雪茄。

这时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惊讶地发现主席把雪茄烟拿倒了。主席忙于谈话不小心把火点在细的那头,把粗的一头放在嘴里,这样既不好看也不易抽吸。生产小组随即将雪茄烟卷成两头一样粗的圆柱形,任意一头都适合抽吸或点火。这种烟的型号为2号,也就是主席最常抽吸的雪茄。

1971年以前,毛主席所吸雪茄一直由什邡卷制提供,卷制出的雪茄每次都由成都军区和机要文件一起转送北京。

1971年后,为了确保安全,中央警卫局派孟进鸿同志亲自去四川什邡了解、监督手工卷制雪茄的全过程。同时,北京卷烟厂的孙忠兴(军代表)也带了两名工人于1971年10月底同赴四川什邡,准备在短期内学习有关卷制特供烟的技术。但是谈何容易,20多天的实地学习最终以失败告终。于是,经向中办汇报,决定由什邡派遣范国荣、黄炳福、姜跃秀赴京,完成这项政治任务。第二年,黄炳福回川,刘宗贵师傅接替了他。

1971 年11月初,市委领导同志为生产组亲自选址。从安全、保密、方便的角度出发,选在***对面的南长街80号。整个院落按照四川什邡卷制雪茄烟的厂房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132小组所在的南长街80号院子

二十多天后,这里已经“面目全非”。作为生产区的里院,房上装有铁丝网,室内按手工卷烟要求,分为卷烟、晾烟、蒸烟三个套间;外院是宿舍、食堂等生活区。平时,这里大门紧闭,附近的居民谁也不知道这里是何处所在。

1971年11月23日上午,北京市委专门召开市委***、市经委、市财贸、市房管部门、市一轻局、市***局联席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市房管部门关于南长街80号的筹备情况;随后,听取关于生产人员的介绍。人员组成除了从四川调来的三位师傅外,还有曾去四川学习过的两位学徒工及一名38年入***的老炊事员谷彩和两名锅炉工任保平、朱景林。

鉴于过去供应给部分领导同志的是13号烟,而特供给毛主席的是2号烟的历史,决定特供烟厂起名“ 132”。因人员不多,即不能称厂,也不能叫车间,所以参加会议的人员一致认为,称“ 132小组”比较适合。

从此,他们的命运与当时这一光荣的政治任务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四川“工匠”传奇

1971年11月底,“132小组”正式投入生产。生产雪茄烟的工具很简单,只有蒸锅、烘箱、桶、盆、筛子、切刀等。

首先是选叶工序。先将所用的烟叶喷洒酒和清水,使之留香、除杂气。润湿的烟叶存放到第二天,然后再选叶。通常一捆50斤的烟叶经过精挑细选后,能用上的也只有10斤左右。

随后是蒸叶。将选好的烟叶加入四川特曲、桂皮酒泡上12个小时后上屉蒸,取出后再用四川毛尖茶浸泡半小时后捞出,待每张烟叶表面的水分晾干后,再加入内蒙的甘草流浸膏、越南的企鞭桂皮、四川的特曲酒存放12个小时以上。

卷制工艺也非寻常。把茄衣烟叶上下劈成对称的两张,用刷子刷湿铺平,分别放在两块木板上。用切好的茄套将茄芯包住,凭娴熟的技巧用手卷搓成棒状,放在展平的茄衣烟叶上,由两人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同时卷烟。卷制好的烟用中药白笈做粘合剂粘住,用剪刀将两头剪齐,整个卷制工序才完成。2号雪茄烟两头一般粗,13号雪茄烟一头大,另一端小。

卷好的雪茄并不能马上包装,还要放入晾烟房阴干,在烟支水分达到11℃时,才能包装。比起现在的雪茄包装,那时的“ 132”产品的包装,让人看了实在普通得有点寒酸。里面是一层防潮纸,外面一层就是普通的白纸。规格是10支一包,10包一条。小包上盖有卷制的编号,条包上盖有烟号,日期。

复杂的工艺令今人都为之怯步。在那个年代,人们拼的就是觉悟和精神。开工仅一周,第一批540支2号特制雪茄烟试制成功,质量完全符合要求。

为了追求品质的原汁原味,雪茄在原材料上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132”雪茄选用的是四川省新都县50亩油沙地中生长的一级红柳烟。在种植过程中无化肥、无污染。这种烟叶的独特之处在于燃烧后不落灰,烟灰呈白色,抽吸时喉咙可感到丝丝凉意,且点着的烟长时间搁置也不会熄灭。

这些精品烟叶每年采摘后都要用红曲、醪糟、蜂蜜、茶水、白酒,喷洒在烟叶上发酵处理,然后打成捆,存放三年后再运往北京备用。

由于工艺日臻成熟,加之13号烟的需求越来越多,卷制的数量时有提高,所以当时由什邡带来的10担烟叶很快就所剩不多。于是由危德纯同志亲自前往四川调运红柳烟叶。经多方努力,只找到10担二级红柳烟。此后,独桥镇的红柳烟扩种到200亩,以防原料不足。

为了进一步解决问题,刘宗贵师傅开始负责在北京试种红柳烟叶。从1973年到1974年,在两亩实验田上,种上独桥镇红柳烟的种子,采用当地的种植方法……但等到烟叶丰收后试用生产,发现不成。烟叶一经浸蒸就变得一团糟,根本不能再加工。看来离开四川的天然环境,红柳烟叶是无法达到一级水平的。试种最终宣告失败,独桥镇的红柳烟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1976年,在主席临终前的几个月,就遵医嘱停止了吸烟。当时,中办和市委领导考虑到还有其他领导同志仍在吸特制雪茄,所以决定“132小组”仍然保留。但供应烟的价格由原来的每条6元调到9元。直到1978年,手工卷烟才停止生产。

1984年12月,“132”小组撤销。

随着时光的流逝,他的传奇才被世人熟知。长城,这个流淌着“132”小组工匠精神的品牌,正代表着中国迈向世界。

初心不变 “小店”践承诺

在繁华的城市中,有这么一家烟酒店,它位于山东青州北城大街的西首,门口挂着一幅醒目的牌子:“金阳光烟酒商行”。走进店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荣誉墙,展示着店主诚信经营、奉献社会获得的奖牌和证书。店铺的主人名叫杨光永,退伍后,他选择了回到家乡,用自己的积蓄创办了这家烟酒商行,他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落脚点,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商品。

图为杨光永整理店内商品

他全身心投入店铺经营,寻找最优质的商品货源,以确保商行的品质和信誉。每天黎明前,他就开始走访供应商,比较品质,协商价格。他的专业知识丰富,尤其是对酒的品质,有敏锐的洞察力,总能挑选出最优质的商品。

除了寻找货源,杨光永还非常重视客户服务。他始终以顾客为中心,耐心解答疑问,满足特殊需求。他的专业知识和真诚服务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商行的良好口碑。

杨光永的目标是将“金阳光烟酒商行”发展成为知名店面。他不断开拓市场,创新经营模式,使商行规模逐渐扩大,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初心和执着,坚守在寻找优质货源的第一线。他的努力和执着引领商行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商行的发展过程中,杨光永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是市场竞争激烈,各种商品层出不穷,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就必须有过硬的产品和良好的口碑,此外,随着电商行业的兴起,实体店面的客流量逐渐减少,如何吸引顾客成了摆在杨光永面前的一大难题。

面对种种困难,杨光永没有畏惧,而是全情投入,力争精益求精。在产品方面,他始终严格把控质量,坚守正品原则,绝不触碰一丝一毫的假冒伪劣;在服务方面,他热情周到,用真诚的态度赢得顾客的好感;在宣传方面,他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商行的知名度。

图为杨光永(右)通过直播带货增流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金阳光烟酒商行”逐渐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越来越多的顾客被他的诚信和专业所吸引,纷纷前来光顾,商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规模也将继续扩大。然而,成功背后也隐藏着危机,随着商行的壮大,一些不良商家开始打起了歪主意,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来排挤“金阳光烟酒商行”。对此,杨光永展现出了硬气和担当,他坚守底线,坚决不与不法商家同流合污,同时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市场上的不法行为,通过正当的手段维护市场秩序。

在商行的发展过程中,社区居民也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每当有新品上市或促销活动时,居民们都会纷纷前来捧场。有的居民还会主动帮忙宣传商行的商品和服务,为商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除了经营烟酒业务外,“金商阳光烟酒行”还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他定期为社区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提供免费的日用品,在节假日期间为居民发放福利,还多次组织义务劳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金阳光烟酒商行”的影响下,让更多的人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杨光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初心不变的信念,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饶丹:勇做“追梦人” 敢为“奉献者”

饶丹是一名青年员工,自2021年进入江西庐山市烟草***局以来,一直脚踏实地地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勇敢追梦。她小小年纪,短时间内,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耕耘,俨然已成为庐山市烟草营销队伍的骨干力量。

逐梦路上,勤学苦练

工作之初,如何尽快熟悉部门业务是饶丹面临的挑战,面对一大堆数据,各类卷烟品牌和价格,如何调取数据,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掌握市场分析要点,都是她急需掌握的技能,而她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表格函数和快捷键,于是她努力学习每一项业务的关键点,仅仅半年时间便对卷烟价格、品规,投放量、订购量数据调取和对比分析等业务内容熟记于心,现在的她,开展重点品规的数据调取和对比分析只要几分钟,而不久前,她甚至还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来查询数据。

随着对业务的进一步熟悉,饶丹敏锐地发现,如何更系统、全面地、便捷地调取所需数据是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攻克的难点。她通过请教前辈、网络自学,通过近一个月的研究测试,自己设计了一套数据建模,只要将调取的数据“丢”进库里,需要的一切数据就会自己“跳”出来,大大节约了时间,也使数据更加精准和精确,为下一步更好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

现在正处于队伍建设的关键时刻,饶丹作为营销队伍中最年轻、最有知识的新青年,她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要求,自学了摄影、摄像、图片设计、视频剪辑等功能,她常常为了呈现完美画面,加班工作到凌晨。小小年纪的她俨然已成为“师傅”,她说:“学到了就是自己的,多学点总是没错的。”

攻坚路上,直面挑战

今年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也是基层基础深化年,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小白”也深深的体验到了打造样板工程的意义重大和任务艰巨。今年,她所在的城区客服部正在打造“圣地中国红 ***星子镇”示范街,在打造过程中,因为地处农村区域,有些客户思想上还没有转变过来,觉得自己开了几十年的店,“来的都是乡里乡亲的老客户,商品不用摆那么好看,货源充足才是王道”。饶丹和同事们一起,一次次上门做工作,将城区示范街改造前后的对比效果图给客户看,并根据客户店里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帮助客户进行全店铺整理,帮助客户整理货物、打扫卫生、指导卷烟出样。每家店铺,他都要反复走访两三趟才放心。为了帮客户整理出样,为了不影响客户白天正常营业,她经常晚上上门整理,经常一干就干到凌晨,她的坚持和韧劲感动着同事和客户,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示范街打造工作,积极引导有条件、会电脑操作的客户开通使用“云POS”系统,并及时帮助客户解决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服务路上,诚挚热心

“他手脚不灵便,话也说不清楚,需要推荐的卷烟因为无法推荐,看了真是让人心疼。”从一名患了小儿***症的客户家出门,饶丹边感慨边积极联系同学好友帮助客户推销那条客户的老大难“雪茄”烟。她刚刚在这名残疾客户店内将卷烟陈列和价格标签重新进行了全部更新和更换,她说“这样他的生意大概能好一些吧。”

她总是这样,在走访客户的过程中,一句“我来!”,她挽起袖子就能在客户出样中埋首一个小时,只为了卷烟的完美呈现;一句“我行!”,她一点点解决客户终端机的价格调整、终端库存盘点等一系列问题,在客户的一声声道谢中,她只是淡淡一笑,“都是我应该做的!”

公益路上,奉献爱心

饶丹总是各种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为困难客户捐款、为残疾客户清理柜台、为客户送“法律”…

和她在一起,她随时能为你递上“湿纸巾”“棉签”“充电宝”“急救药”,她随身带着“神奇的口袋”,只要你有任何需要,只要有她在,就有她的“爱心物资”,她的细心和善良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客户和同事都称她是“百宝箱”。

客户经理本来工作时间就不固定,不仅随时会接到客户电话咨询,随时要进店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业余时间还要参加公益活动,身边同事也劝他:“把自己搞那么忙干嘛?有时间去谈恋爱啊。”每当这时,饶丹就非常认真的回复:“做公益其实就是追求一种付出,体现一种担当。多花时间,多花精力,力所能及地帮助有需要的人,我感到很有意义。能帮别人解决困难,我非常开心。”

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个体,能够带动背后的一大群人。在饶丹身上,可以感受到新一代烟草人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攻关求索、锐意进取的执着。这样的精神,激励着广大的烟草人不断向锐意进取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以自我提升筑牢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之基。

10年26万公里 从农网阵地走出来的烟草行业劳模黄雪峰

五月的三门大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走进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三门镇探访卷烟市场,全镇大大小小百余户“湘村636”加盟终端、星级终端、“容城·爱心店”“一店多能”店以及普通终端井然有序地分布着,一片欣欣向荣。当地零售户流传的一句“遇到问题找雪峰”的顺口溜,诠释了当地的客户经理、烟草行业劳动模范黄雪峰扎根基层、艰苦奋斗,十载光阴让这片偏远的农村市场由颓转盛的平凡和伟大。

钉在“三难”地 用脚步擦亮新农网底色

三门镇,距离市中心40多公里,是全市出了名的“三难”片区。2013年面对部门人员变动、片区不好指派客户经理的情况,黄雪峰主动请缨投身这片农网建设,10年时间,黄雪峰平均每天走访百余公里,走过近26万公里的拜访路程,这距离远到足以绕地球6圈,却近到让黄雪峰与零售户没有距离。

三门有“三难”,首先“难”在条件艰苦导致维系服务难。作为距离市区最偏远的农网片区,遍处都是乡间小道坑坑洼洼,一路颠簸的路上还经常会出现村道泥泞抛锚、会车倒车让路、无法开车或没有乡村大巴的困境。其次“难”在零售终端数量少但分布极散,且店面普遍昏暗破败,卷烟陈列凌乱无章,难以维护终端形象。三门的“难”还“难”在零售户多为老人或文化层次较低、经营观念落后且规范意识淡薄,难以接收新兴模式。

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难住黄雪峰,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让这片偏远的农村市场由颓转盛的决心。面对路难行、零售终端分布极散的现状,黄雪峰走访市场改骑摩托车,将路上单程时间成本降低到两小时,每天早出晚归延长工作时间。在走访中,他以“地毯式”拜访、个性化定制与关怀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一户户上门帮忙打扫经营区卫生并整理烟柜、一遍遍反复宣讲终端建设知识、一次次面对面手把手地开展一对一经营指导,做深做实零售户服务工作。

走访中,黄雪峰为目标零售户制定“一户一策”提升方案,选育“带头人”“示范店”树立“新标杆”发挥辐射效应,组织开展观摩活动,引导其他零售户自觉提升终端形象……在黄雪峰日复一日地努力下,三门的终端形象逐步改善,零售户经营理念也开始转变,效益也慢慢显现。在响水村,一家满秀商店的店老板李满秀年近70岁,体弱多病,老人独居以守店为生,档位长年稳定在1档。了解老人情况后,黄雪峰经常到店教老人订烟与陈列,协调工业赠送新烟柜和打火机,还时不时站柜促销。数年如一日,黄雪峰想方设法让其转变经营理念提升盈利。除了时常陪伴满秀老人,黄雪峰还经常陪李伯边下棋边介绍卷烟推介方法,帮刘哥边掰玉米边规劝他规范经营,借着给小王的儿子送文具的契机,劝说让他拆零上柜改善陈列……

路在千辛万苦中,访入千家万户心。6年间,黄雪峰从零售户口中的“黄经理”变成“峰伢子”“雪峰”和“峰哥”,而他服务的三门也从“三难”片区变成新农网建设中的典范。

心在“三门”地,以初心点亮困难户心灯

作为一名烟草行业劳模,黄雪峰身上的光环不只有爱岗敬业的华彩,还闪耀着无私奉献的光辉。从来脚步迈进三门的那一刻起,黄雪峰便把自己的心与当地零售户紧紧贴在一起。在三门,除了像李满秀这样的独居老人外,仅靠小店和简单耕作艰难营生的残疾人、贫困户、失业者等弱势群体,都一一牵动着黄雪峰的心。

“峰叔,我想吃粽子还要等多久?”在铁牛商店的大院里,两个小孩正围着黄雪峰迫不及待地嚷嚷着,身边的蒸锅正热气腾腾地蒸着他刚包好的粽子。三门的困难零售户逢年过节,店里总是格外热闹,因为黄雪峰此时都会联合支部力量上门送上节日慰问,甚至自费加赠一批物资或慰问金。

在坳上商店,店主刘水华患有眼疾导致视力障碍,丈夫病逝前的高昂医药费掏空了整个家底,独女又是智障需要长年贴身照料。为帮其减轻负担,黄雪峰除了上门服务、定期捐助及节假日慰问之外,还协调机关支部、村委、工业企业、爱心零售户、银行等多方资源,打造了全市第一家“容城·爱心店”,推进爱心帮扶多维度常态化开展。

每一家,每一户,黄雪峰都清楚记着他们的情况,他满心里装着的都是这些零售户的“困难”。为有效解决困难零售户“急难愁盼”问题,黄雪峰自己花时间精力全面收集片区零售户的信息进行分类建档,按照捐助帮扶一批、智力援助一批、项目扶持一批的“三个一”帮扶模式,通过长期资助与偶发募捐、定期开展品牌宣讲活动和店铺管理培训、牵线搭桥邀请专家和企业助力种植产业创业、不定期组织农副产品团购实行消费帮扶、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展惠民服务等多种方式,实实在在帮零售户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十年来,在黄雪峰的帮扶下越来越多的零售户走出困境,他们有长年承担丈夫尿毒症巨额医药费和全家经济开销压力的;有突发火灾导致人财两失几近丧失生活信心的;有缺乏资金和技术,但想发展杨梅种植产业实现创业梦而苦于无门无路的……黄雪峰的用心付出,客户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天热了想给黄雪峰送瓶水,自家的瓜果蔬菜想着给黄雪峰拿一些……农村人以他们质朴的方式表达感激,但黄雪峰始终坚持不取零售户“一针一线”。于是,拉拉扯扯拒收瓜果蔬菜、想方设法婉拒请客吃饭成了黄雪峰的日常“烦恼”,但在拉扯和婉拒的背后,藏着的是各自的信任和爱。

谋在“三门”地 用“湘村636”擘画乡村振兴宏图

让困难零售户走出困境,让百姓致富多一条道路,这是黄雪峰的目标,但他的目标不止于此。他说自己要扎根广袤农村,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宏图描绘得更加精彩。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面对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基础薄弱、集体经济薄弱的三门,黄雪峰着力发挥行业优势,从2021年起,围绕“加盟终端进大镇、现代终端进乡村、助农专柜进终端、普通终端有提升”的发展目标,从环境形象、商品陈列、消费体验、品牌培育、现代经营五个方面打造最美乡村终端,推进形成以小店为业、以多维赋能终端创富的发展格局,让行业政策红利惠及更多零售户。

作为株洲首批“湘村636”加盟店,株木批发部是最早享受到政策红利甜头的零售终端之一。店主曹利平经营这家店子已达18余年,新形势下固化陈旧的经营模式,让他深感必须紧跟上时代步伐进行转型升级。黄雪峰得知他的想法后,第一时间将“湘村636”招募加盟的消息告知并全方位指导完成加盟,加盟后该店铺客流量、月盈利、档位均稳步提升。

与株木批发部主动求变不同的是,佳信烟酒轩的加盟是黄雪峰“保姆式”服务助推的结果。店主汪灿作为“店二代”,原本只是混混日子打打下手,却因父母外出另谋生意,经营压力瞬间转移到他的身上。黄雪峰见该店生意日渐衰落,便将其纳入重点拜访户,想方设法激发起他的责任心和经营兴趣,加盟“湘村636”后,引入云POS信息系统,实现全商品扫码、全店铺管理、全场景营销的现代终端经营模式。

政策带来红利,越来越多的零售户见状,主动申请加入“湘村636”建设行列。两年时间,黄雪峰已推进建成“湘村636”加盟终端2家、“容城·爱心店”1家、“一店多能”店1家、星级终端159家,零售终端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全面提升。农网终端赋能,为零售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也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生活面貌的改变。

从一名普通客户经理到烟草行业劳动模范,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路上,在农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脉络上,黄雪峰用行动诠释“烟草人”感恩、责任、奉献、担当、敬业的精神。十年入户走访解民忧,黄雪峰用时间和汗水述说着自己与零售户、与三门群众的不解之缘,绘就了一幅三门农网建设的新兴画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