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大棚“闹”春-云南师宗:人勤春来早 烤烟育苗忙

admin8分钟前1浏览0评论

大棚“闹”春

2月25日,湖北恩施州建始县长梁镇铜锣村11组胡兴槐的3个烟叶大棚里笑声不断,村民们在烟草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开展烟叶育苗工作。

胡兴槐是村里最大的烟叶种植户之一,每年种植烤烟75亩以上。今年他家的3个育苗大棚,可以提供310亩烟叶的种苗。

近年来,长梁镇烤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800亩以上,烟叶产业成为一大批农民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今年长梁镇计划完成收购量8400担,预计收购金额实现1302万元。

云南师宗:人勤春来早 烤烟育苗忙

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2021年2月19日,走进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竹基镇坞白烤烟育苗基地,一个个大棚规范有序,全自动化育苗机隆隆作响,戴着口罩的工人们分工合作,装盘、压穴、播种、摆盘,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

坞白村的孙永寿不仅是育苗专业户,也是烤烟种植大户,每年种烟20余亩,从事烤烟育苗工作已有10年,是竹基镇出了名的优质烤烟育苗“专家”。

“我也是个烟农,今年打算种植烤烟二十四亩,一切正常的话,年底应该有十万元的收入。”孙永寿信心十足地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烤烟生产,育苗是关键,苗育得不好,后期移栽质量和全年收成都会受影响。为此,竹基镇从基础环节入手,由合作社组织专业户统一开展育苗。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把以苗床防病为主的育苗大棚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强化培训,统一技术标准,通过建立健全育苗设施消毒制度,严格大棚育苗、农事操作消毒程序,加强保温、防寒等措施,确保培育出壮、齐、适、足的烟苗,为烤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竹基烟站斗坞烟点点长刘舜说:“我们按照三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商品化育苗、百分之百商品化供苗、百分之百专业化育苗,做到标准化育苗,确保大田移栽有充足可供的壮苗。”

烤烟是师宗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师宗县于2月15日全面铺开2021年烤烟育苗播种工作,围绕“全县4月底基本栽完烟,五龙5月1日前移栽完烟”的要求,倒排播种时间,全面实施梯度育苗,抓好精准育苗供苗。截至2月19日,已育162孔盘89956盘,325孔盘71285盘,可供大田面积34310亩。

云南宣威:不负农时不负春 乡村三月备耕忙

春分近,春雷响,万物生。3月17日,云南宣威市板桥街道木乃村烟稻轮作示范片开启了农忙“进行时”。早在年前,翻耕、整地、起垄的农机就已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为后续烟苗的大田移栽做好准备。眼下,广袤的田野里随处可见烟农的身影,他们正忙着在翻耕过的农田里理墒打塘,确保春耕生产不误农时。

距离样板田几百米外的育苗棚内,小苗吐露新绿,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当前正值烤烟种植漂浮育苗的关键时期,工人们小心有序地在漂浮盘上间苗定苗,保证出苗率达到标准,并进行消毒,确保小苗长势良好。

“全程跟踪,烟叶站会有技术人员来到育苗点指导我们怎么育苗、怎么配营养液、理墒打塘间距多少都详细向我们进行了讲解。”有多年种植烤烟经验的张伟良,如今在育苗点看到出苗率高和小苗长势清秀整齐,这让他对种烟增收充满了信心。2023年,依靠种植的13亩烤烟, 张伟良的纯收入增加了五多万元。今年, 张伟良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又增加了1亩种植面积。

科技员张兴成介绍,张伟良在烤烟种植全过程中都能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抓好落实,夫妻两人勤勤恳恳,事事亲力亲为,种植的烟叶质量高,收入自然也会有保障。

距离木乃村35公里外的西泽乡育苗工场也迎来了喜事,今年第一次投入使用的智能育苗大棚解决了他们在育苗过程中面临的对温度、湿度等掌握不准、把控不当等问题。大棚内的温湿度监测、调控设备等一系列的智能利器正在让“一部手机种好烟”的预想慢慢变成现实。

西泽乡育苗工场,目前是宣威市最大的育苗点,而且智能化育苗大棚解决了全乡12000亩烤烟种植的育苗难题,在烟苗移栽后,大棚还将用于瓜果蔬菜种植,实现多元利用,增加烟农的综合收入。西泽烟叶站站长周易思说:“不光这些,全乡的育苗点统一设在水源条件较好的西泽村,还有利于抗旱育苗,有利于苗床管护,育出足够健壮的烟苗供农户移栽,为后期的烤烟长势奠定坚实基础。”

备耕育苗,撒下的是种子,播种的是希望,更孕育着美丽乡村振兴。今年,全市计划种植烤烟25.07万亩,将聚焦重点乡镇、万担乡镇、规模大连片,持续推动计划资源向工业需求旺、品牌支撑强、生态条件优、烟叶品质好、供应能力足的烟区倾斜,逐步形成烟草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格局。同时严格落实《宣威市烤烟标准化生产方案》《宣威市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围绕“耕作制度、烟田保育、烟农增收”三个切入点,落实“以烟稳粮、以烟促粮”发展理念,把烟叶生产纳入到重农抓粮大格局。发挥“烟稻轮作”稳粮稳烟稳增收的多重优势,协调基层落实“烟田共建、设施共享、主体共培、技术共构、产业共融”高质量发展举措,构建“一亩田、三担烟、千斤粮、万元钱”高质高效高端烟稻产业发展模式,致力把烟区产业综合体打造成为联农带农富农的示范窗口。

烟草研究所西南基地春烟播种工作如期完成

近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成果转化处统一组织下,在烟草遗传育种、功能基因组、栽培与调制、病虫害防控等创新团队科技人员协同配合下,西南试验基地科技项目播种工作如期完成,为全年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年度,西南基地总计安排各类大田试验材料1100余份,温室青枯病鉴定材料1200余份。一年之计在于春,西南基地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的原则,组织各项育苗准备工作。提前与各创新团队研究制定播种计划,合理布局育苗区域;春节前,育苗大棚修缮、卫生消毒工作全面落实到位,育苗物资全部供应到位;播种期间,基地管理人员加强疫情防控、播种、基质拌料、装盘等关键环节强化技术指导,合理安排用工,协调育苗物资;及时解决科研人员播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播种工作全程有条不紊。同时,加强对冬季轮作区油菜、小麦的管理,集中进行灌溉施肥、病虫害统一防治等;对温室盆栽土壤进行全面消毒、调配回填,为本年度试验示范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湖南衡阳:烤烟育苗工场“变身”乡村振兴产业基地

“虽然现在烟苗都已经出棚了,但是育苗大棚可一点都没闲着,等这些辣椒成熟以后,今年的收益肯定不会少,日子更有盼头了!”望着育苗大棚内绿油油的辣椒苗,湖南省衡阳县金兰镇檀桥村烟农刘新良开心地说道。

衡阳烟区烤烟育苗时间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中旬,育苗大棚的整体利用时长在4个月以内,每年有7-8个月的闲置时间。如何减少苗棚闲置浪费,提高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衡阳多个种烟县(市)开展了广泛探索。

衡阳县自2017年开始利用烤烟育苗大棚培育机插水稻秧苗,取得了较好收益,育秧面积逐年扩大,秧苗供应附近多个乡镇。据了解,利用烤烟育苗大棚培育机插水稻秧苗优势明显。一方面是烤烟育苗棚控制温湿度精准,实行集中培育,秧苗出芽整齐、壮苗率高,长势喜人。另一方面是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人工插秧需要300元每亩,机器插秧成本只需要80元每亩,且生育期更短,收割时间提前,产量也相应提高。

在此基础上,衡阳县多个种烟乡镇还把烤烟育苗大棚的综合利用扩展到果蔬种植和种苗培育上。今年2月份,在衡阳县烟草***局(分公司)、县农业农村局和金兰镇政府的共同帮助指导下,金兰镇烟农合作社在檀桥村烤烟育苗工场成立“乡村振兴产业基地”,发展果蔬育苗、种植等多种产业,提升综合发展水平,促进烟农增收。目前,该产业基地计划利用闲置大棚进行水稻育苗,果蔬、花卉种植等项目,综合利用五连体烤烟育苗大棚5座,重点发展水稻、辣椒和西瓜秧苗栽培,预计一年可培育销售约1.8万盘,实现销售收入超过百万元。

在衡阳耒阳市马水镇燕中村,烟农老罗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依靠种植烤烟实现了稳定脱贫。2020年,老罗入股了烟农合作社的大棚哈密瓜种植项目,村上有3座五联体烤烟育苗大棚,种植哈密瓜面积将近5000平方。7至8月份,正值哈密瓜生长旺季,老罗给合作社做临时工挣了4000多块钱工资,年底又通过合作社拿了2300元分红。

“今年,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烤烟育苗棚综合利用面积,根据农时季节变化开展经济作物种植,主要有豆角、西红柿、西瓜、哈密瓜等10多个常见蔬果品种。”耒阳市智盟烟农合作社负责人李友良介绍说。“此举将进一步增强合作社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烤烟种植与非烟产业协调统一发展。”

“这个羊角蜜又脆又甜,比市场上的还好吃!没想到我们还能在自己的烤烟育苗棚里种出这么好的水果。”2020年疫情期间,衡阳常宁市兰江乡景星村烟农李生春作为复工复产典型接受衡阳新闻联播采访。

衡阳常宁市在烤烟育苗大棚综合利用上重点围绕提高附加值做文章。通过引进吸收北方的羊角蜜种植技术,成功培育出本地的羊角蜜,味道香甜可口、广受市场欢迎,批发价达6元/斤。同时,发挥棚内生长过程不受自然环境影响的优势,推广育苗棚反季节蔬菜种植,不施农药,确保棚内蔬菜洁净、鲜嫩、口感好的品质,种植毛收入达到普通种植的2倍多。

李生春说,景星村育苗工场种植的羊角蜜、黄心黄皮等高附加性水果供不应求,8亩的瓜果基地平均每亩可产3000斤以上,总产值可达8万元以上,“闲置”大棚成为了烟农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为进一步统筹辖区烤烟育苗大棚的综合利用,常宁市11个种烟乡镇参与组织成立烟农合作联社,年初根据市场行情向农户提供秧苗和种子,产出的各类农产品由合作联社负责对接商超、农贸市场进行销售,解决销路难题,降低了产业风险。目前,合作联社统一管理的烤烟育苗工场有12处,育苗大棚30多座,如果每年开展7-8个月的经济作物种植,预计收入较为可观。

据湖南衡阳市烟草***局(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衡阳烟草对烤烟育苗大棚综合利用给予大力支持,通过补贴专项资金加强大棚维修管护,协调农业技术部门对大棚育秧、大棚蔬菜水果等项目进行上门指导,解决了农户后顾之忧,提高了项目有效产出。据了解,衡阳全市烤烟育苗大棚的整体综合利用率逐年攀升,预计2021年可为每户烟农增加额外收入4300元以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