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湖北竹溪烟叶分公司播种育苗作业忙-湖北咸丰节后忙生产

admin3分钟前1浏览0评论

湖北竹溪烟叶分公司播种育苗作业忙

湖北省竹溪县烟叶分公司各站点育苗大棚内近日一片繁忙。在育苗过程中,竹溪烟叶分公司要求做到统一育苗时间、统一育苗品种、统一专人管理、统一技术标准,通过精细操作确保培植健康无病壮苗,为烟叶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图为向坝乡高泉大棚育苗播种作业现场。

湖北竹溪:跑出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加速度”

走进湖北省竹溪县向坝乡,人影攒动,耕机轰鸣,欢声笑语回响在这片沃土之上,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业发展振兴图景正在悄然铺展,彰显着勃勃生机。

向坝乡位于秦巴山区腹地,土壤肥沃,雨量充沛,这里天生适合种植烤烟、有机蔬菜等高山经济作物。作为十堰市的烟叶老产区,向坝烟区已经发展成为以烟为主,多元产业共同发展的综合体示范区。

近年来,随着烤烟产业均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竹溪县烟草***局(营销部)积极争取政策扶持,不断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建设密集烤房、配套生物质燃烧机、购置大型拖拉机等一系列措施,不断稳固烟区产业发展基础。

“通过加大烟叶生产投入补贴资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仅有效降低了烟农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作业水平,更有利于烟农发展其他产业。”竹溪县烟草***局(营销部)副局长刘耀说道。

当前,正值烟田起垄覆膜的关键时期,也是竹溪县桃花源烟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最为繁忙的一段时间,社员们奔波在各个村庄的烟田中。

向坝乡起垄覆膜后的烟田。王凌涛摄

为了统一作业标准,提高烟田作业质效,合作社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组建专业化服务队,采用“预约服务 集中作业”的方式,为烟农提供专业化机耕服务,烟农的用工成本有效降低,种烟收益得到明显提升。

“2023年,向坝村的专业化育苗、分级覆盖率均达到100%,重点环节专业化机耕作业比例达到80%,烟农深切感受到了生产模式变革带来的好处。”合作社理事长谭兴付说。

烟农通过参与合作社组织的集中统一作业,不仅解决自身的生产问题,“***服务”也增加了额外收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随着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的持续推进,向坝村已经形成了“烟草 龙头企业 合作社+烟农”的发展模式,品牌共享、订单式收购、多元渠道销售,让这里的农产品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香饽饽”。

“我们这里很多烟农都是多个产业一起发展,烟叶生长后期,在田间套种萝卜、白菜,虽然辛苦了点,但沉甸甸的收获给了我们巨大的动力。”烟农刘炜谈起一年的收获,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烟农在烟田套种萝卜。王凌涛摄

为了充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当地政府还***了土地流转和产业扶持相关政策,鼓励村民积极创业。

种植天麻200亩、套种有机蔬菜100亩、养殖中华小蜜蜂80箱……向坝乡烟农经过多年来的耕耘奋斗,烤烟、天麻、有机蔬菜、食用菌和中华小蜜蜂五大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在这里初步形成。

“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片土壤能够让我们彻底摆脱过去生活困苦、产业单一的发展面貌,真正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向坝村烟农袁修平感慨地说道。

从一望无际的“山疙瘩”变成产业遍地的“民歌之乡”,这个坐落在秦巴山区的乡村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振兴之路。

在雾缕悠悠的山巅,在炊烟袅绕的田间,每当第一缕阳光照向大地时,悠扬婉转的向坝民歌就会响起,惜时、勤劳的向坝烟农用嘹亮的嗓子唱响生活的美好,用智慧的双手去完成致富的梦想!

湖北竹溪县烟草推进烟基项目建、管、用走深走实

随着烟叶收购调拨工作全面结束,近期,湖北省竹溪县烟草***局(营销部)通过开展“三个强化”推进烟基项目建、管、用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

强化“建”设规划合理。督导各烟站严格依照2024年烟叶生产规划布局,启动新建密集烤房选址工作,加强同村两委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的联系沟通,确保项目建设规划合理,能够长期服务于烟叶生产。

强化项目“管”护得当。引导烟农将设施设备集中存放保管,及时清理当年使用过的烤房加热室炉膛和燃烧机,做好冬季雨雪天气育苗大棚监管防护工作,通过加强设施设备管护延长项目使用年限。

强化烟基物尽其“用”。合理规划利用已建项目资源,针对当前处于闲置状态的农机、生物质燃烧机、烟夹等可移动设备做好调剂使用;引导烟农开展设施综合利用,引导烟农利用育苗大棚、密集烤房等种植大棚蔬菜、开展蔬菜烘干作业,确保项目应用尽用。

相关人员研究新建烤房规划选址工作。

湖北咸丰节后忙生产

2月19日一大早,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忠堡幸福育苗工场的育苗服务人员在烟叶技术员的组织、指导下,搬运育苗物资,给苗床铺膜注水,开展播种工作。

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该县烟叶分公司的干部职工全部到岗,收心归位,以良好精神状态积极开展烟叶生产工作。公司领导带领科室驻点人员分赴8个烟叶收购站组,看望慰问基层人员,送上新春祝福,并进入育苗场所、田间地块,指导督办当前面积落实、备耕备肥和播种育苗等重点工作。督办组要求大家要迅速收心,振奋精神,紧盯目标任务,牢固树立季节意识,认真谋划打好主动仗,发扬钉钉子精神踏实走好每一步,全身心投入到烟叶生产工作中去,开好局起好步,迅速掀起烟叶生产***。全县100多名烟叶技术员纷纷进入育苗场所,组织、指导专业化服务人员严格按照县公司制定的标准化育苗技术规程开展装盘播种工作,争取在3月5日前结束全县烟叶播种工作。

湖北鹤峰:烟叶移栽机械化为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春和景明,万物初盛。

4月,当轻盈夺目的翠绿沿着连绵起伏的群山铺展成势,在身处武陵秦巴山区腹地的湖北省鹤峰县烟田里,一年一度的烟叶移栽现场会依时举行。

不同以往的是,移栽展示环节少了“打孔、甩苗、深栽、浇水”等一应人力劳作,多了“一机多能”带来的震撼和惊叹。移栽机轰鸣过处,一株株烟苗整齐划一地深栽入烟垄之上,横成排、竖成列,把鹤峰烟农自我创新、引以为豪的“三带一深”移栽技术和对“三角定植”的美学追求完美展示出来。

“我们老百姓真是尝到科技进步的甜头了,这一台移栽机,一个小时至少能栽2亩,顶上七八个壮劳力了。”作为种植40亩烟叶的“职业大户”,燕子镇响溪村烟农姚胜鹤对移栽机的高效作业啧啧称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机械显身手,烟农笑颜开。在移栽机械化成功展示的背后,是鹤峰烟草人先行先试、勇闯新路的责任担当,也是鹤峰烟草人勇于破题、创新求变的精神写照。

不同于北方的“春雨贵如油”,鹤峰的春季“天无三日晴”,对于必须依照时令来从事的农事劳作来说,必须抢抓天气、抢抓进度。鹤峰烟草人在全力破解春耕起垄作业机械化后,推动实现移栽机械化势在必行。

为解决移栽机“水土不服”的问题,鹤峰县局坚持因地制宜,积极与农机公司沟通协调,把移栽“技术标准”转化成机器“指标参数”,一体推进移栽机机械化和智能化研发改造;为解决烟苗不适宜机械化移栽的问题,鹤峰县局坚持在育苗上求变,积极培育大苗、壮苗,与农机需求“精准衔接”;为解决烟农对机械操作信心不足的问题,鹤峰县局搭建农机厂商技术人员面向烟草公司烟技员,烟技员带动合作社机耕手和职业烟农的层级培训网络,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保证烟叶生产一线新型农机用得上、用得好……

“烟叶移栽讲究适墒移栽,土壤干不得也湿不得,需要抢抓时令和天气,而烟叶大规模种植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劳力,这就会存在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请工用工难等问题。所以我们一直期待着移栽也能实现机械化,智能种烟、轻松种烟成为现实,我们发展产业的动力才会更足。”60多岁的荞云村烟农龚银甫对刚刚“上新”的移栽机兴趣十足,主动申请感受一下它的性能。当他坐上轻巧灵便的移栽机时,一边忙着投苗,一边兴奋地直呼“好用、好用!”

全力啃下移栽机械化这一“硬骨头”,正是鹤峰县局下定决心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推进烟叶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乘着行业加快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春风,鹤峰县局积极融入行业全力推进“烟叶生产机械化”发展大局,依托作为“首批行业示范县”建设和试点的先发优势,主动作为、开拓创新,以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艺机田服”四个方面全线发力。

坐拥“山区小平原”,鹤峰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围绕烟田宜机化再造,通过加大土地整理、加快机耕路建设、加强高标准烟田改造和开展土地流转四条硬举措,“万担乡、千亩村”建设成效显著,百亩连片面积占总植烟面积的85%以上,规模化种植水平处于全州领先位置。这为高水平推进山区全程全面机械化提供了可能,也让烟农增强了信心。

“当前,我县在烟田冬耕深翻、整地起垄覆膜、育苗播种剪叶、培土植保、编烟上炕等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率均达到90%以上。今年我们采取多层级召开移栽现场会的模式,确保烟农培训率达100%,大力展示机械移栽,必将有力提升移栽机械化作业率。”鹤峰县局农艺师舒照鹤介绍道,“下一步,我们在做好已推广机械化作业优化提升的同时,充分发挥‘产学研企’协同创新攻关力量,重点在机械化打顶抑芽和分次采收上下功夫。”

农机纵横天地阔,处处新景绘春光。从农机供需双方的“单打独斗”到“双向奔赴”,从农机农艺的“互相不适”到“深度融合”,从广袤烟田的“人力劳作”到“机械驰骋”,鹤峰烟草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补足补齐全程全面机械化“短板”,让一场场“动力变革”在充满希望的沃土上描绘出农业现代化机艺融合的新篇章,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