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云南宁蒗县:千方百计助农增收全面服务乡村振兴-云南易门县绿汁镇:探索特色烟叶种植 多措并举助农增收

admin5分钟前1浏览0评论

云南宁蒗县:千方百计助农增收全面服务乡村振兴

云南丽江市宁蒗县烟草***局(分公司)紧紧围绕“国之大者”,立足“三农”工作大局,主动服务乡村振兴,多渠道促农增收。2023年,烟农烤烟种植户均收入5.4万元。通过实施以苗定价、绿色生产、烟粮协同、代表交烟等方式千方百计助农增收,服务乡村振兴。

以苗定价,守护烟农利益

2023年,宁蒗县烟草***局(分公司)创新实施“以苗定价”,由政府、公司、合作社组成烟苗质量抽检小组,对全县所有育苗点进行壮苗抽检,并根据各育苗点抽检结果,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分区间设定对应梯度供苗价格。经抽检统计,2023年,全县烟苗壮苗率较去年提高5.1%。

“以前育苗质量和价格都是育苗业主说了算,有些苗盘长得不好也是一样的价格,今年烟草公司实施以苗定价后,烟苗都是按质量定价格,让大家买到了‘优质优价’的商品,同时,这个办法实施后,育苗业主管理得也更精细,烟苗质量也更好了”。宁蒗县西布河乡西布河村委会烟农吉火长生开心地说。

绿色生产,呵护烟区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蒗县烟草***局(分公司)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融入“碳达峰、碳中和”和绿色发展大局,稳步推进绿色防控、废弃地膜回收、生物质能烘烤、有机肥堆捂等项目。2023年烤烟全面实施废弃地膜回收,有效减少了面源污染。100%开展蚜茧蜂防蚜、实施无人机植保、建立万寿菊诱虫带,使用黄蓝板、诱捕器、太阳能杀虫灯诱虫,有效降低了农药使用量,保护了烟区生态环境。将烟杆、玉米秆、锯末、废旧木材等废弃物“变废为宝”制作成生物质颗粒,用来代替煤烘烤烟叶,据统计,2023年,仅烟叶烘烤环节,全县减少燃煤1380吨,为烟农节约烘烤成本36万元,同时,减少了CO2、SO2等气体排放。建立农家肥堆捂发酵示范点,搜集处理畜禽粪便、作物秸秆106吨,生产有机肥130吨,节省化肥4.2吨,为烟农节省肥料成本1.67万元,解决了养殖废弃物处理难题,开启了“种养殖—农家肥—农作物种植”的绿色循环致富之路。

烟粮协同,促农多元增收

宁蒗县烟草***局(分公司)积极探索烟粮协同发展模式,推广“烤烟-绿肥—玉米—烤烟”轮作种植制度,联合玉溪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结合高寒山区实际,筛选出抗寒、抗旱的光叶紫花苕品种。2023年,推广绿肥种植1.7万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同时,增加了农户售卖绿肥的收入,亩均绿肥饲料增收1500元左右。

“以前烤烟和玉米收获完后冬天土地就闲置了,在烟草公司的带领下,现在烤烟收获后大家都开始种植绿肥,在同一块地上,家家都多获得了一份额外收入。轮作绿肥后再种植烤烟,烤烟的产量质量也比以前更好了”。宁蒗县宁利乡何家村烟农曹建莉高兴地说。

代表交烟,助农“减工降本”

由村集体经济牵头成立专业化运输队伍,100%实施代表交烟,烟农只需要将烟叶运输到集中点,经验收合格后封签即可,后续的运输、交售工作由专业化运输队伍完成。2023年收购期间为烟农节省交烟油料费用平均100-150元/户、节约用工成本平均800-1100元/户、节约生活费用平均200-400元/户、共计每年为每户烟农节省交烟费用1100-1650元。

“以前交烟要亲自去到烟站,不仅耽搁时间,还要花路费、食宿费,现在实行集中运输、代表交烟,在家门口就能把烟交了,烟草公司还给补贴,我们也能腾出手来干别的活,省工省时还省钱,我们真是太高兴了”。宁蒗县拉伯乡托甸村委会烟农李春兰开心地说。

业务外包“进村”,助推乡村振兴

宁蒗县产业基础较薄弱、规模化产业难以形成,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困难。2023年,宁蒗县人民政府,探索烟叶生产业务外包服务新途径,构建将烟叶生产业务外包服务委托烟站驻地村集体承接的新模式,将专业化分级、烟叶收购、集中运输代表交烟等业务承包给村集体经济,各乡镇村集体经济利用自身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统筹村集体经济全部资源力量,对承接的相关业务提供进驻式、零距离、专业优质的服务。通过承接相关业务,村集体经济闲置资源得以盘活,为下一步村集体经济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千方百计助农增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烟草企业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把促进烟农、农村零售客户以及农村群众增收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更好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影响带动作用,千方百计促农增收。

坚持服务赋能,助农稳步增收。在助力烟农增收方面,要注重换位思考,做到想烟农之所想、急烟农之所急,深入推进“我为烟农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突出重点环节,注重工作举措落细落地,解决广大烟农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助力农村零售客户增收方面,要深入开展“让客户更满意,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一点一滴求改进、步步为营促提升,注重提高农村零售客户的满意度,使其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发展立体种植,走多元化发展之路。要立足地方资源优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实施“烟叶 N”发展模式,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产出质量效益。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壮大村集体经济。要延伸产业链条,用好闲置育苗棚、烤房等设施,做好蔬菜种植、作物加工烘烤等,实现多业融合、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促进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厚植大农业绿色发展底蕴。

建强农网终端,让服务窗口更***。一家小店,展现的是颜值,呈现的是服务,支撑的是就业和民生。要立足提升农村零售客户经营能力和赢利水平,助力店铺改造升级,实现店面形象和经营效益“双提升”。要强化数据赋能,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针对性。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店建设,依村而建、因地制宜,让地方特色农产品摆上货架、走上网络,擦亮服务窗口,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小助手” 种烟“大进步”

“你看点开这个‘烟草病虫害识别’小程序,将手机镜头对准黄蓝板上的小虫,就会自动跳出有关的介绍和专家的防治建议,很专业,我们马上就可以学习。”近日,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金棉乡宝地二村育苗业主代付学的育苗棚内,烟技员刘建平一边演示如何识别黄蓝板上的虫害,一边推荐他们使用由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烟草病虫害识别小程序。

烟技员在使用小程序扫码识虫

春季是一年的关键,为助力春耕生产、推动烤烟种植健康发展,3月份以来,宁蒗县烟草***局(分公司)下辖金棉烟叶站的全体职工紧紧围绕“我为烟农办实事”,组织生产技术员、片区管理员和烟技员,积极开展“小程序,暖心助农”服务活动。大家深入烤烟育苗基地、田间地头,将烟草病虫害识别小程序的推广与春耕服务相结合,促进“烟草病虫害识别”小程序宣传推广深入开展。

过程中,生产技术员、片区管理员和烟技员耐心地向烟农讲解小程序的注册和使用方法,指导他们如何通过小程序查找与烤烟病虫害防治相关的资源,并引导烟农在小程序上阅览与自己种植相关和感兴趣的内容,让烟农真正想用、爱用这款小程序,从而实现“小程序”助农。

“原来这款小程序上有这么多关于烟草病虫害防治的科技知识和实用信息,对我帮助太大了。”在宝地二村的育苗棚里,育苗业主代付学在烟技员的指导下,现场应用烟草病虫害识别小程序,搜索阅览了相关内容后高兴地说。

在宝地二村的烟农家里,烟农代付江在了解小程序后激动地说:“真没想到这个小程序的内容如此丰富,不仅有关于烟草病虫害防治、种植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有烟用农药使用范围和方法、注意事项、中毒急救措施以及储存和运输方法等详细的介绍。同时可以在小程序内将不认识的病害、虫害、天敌、药害的具体表现特征通过拍照上传的方式向其他种植者寻求帮助。这就像一个随身的种植指南,真是太方便了。”

烟技员教烟农使用小程序

“金棉乡是一个集山区、半山区、河谷坝区为一体的多民族聚居地,村子零星分散,下乡指导烟农生产技术的过程较为困难。由于山路地形复杂,指导完所有村小组的烟农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遇上下雨天更是严重影响下乡的指导工作。现在有了这个小程序,不仅扩大了生产技术知识的宣传,还能够兼顾所有的烟农,随时随地解决烟农问题。”烟技员刘建平开心地说道。

据金棉烟叶站的主要负责人介绍,自活动开展以来,金棉烟叶站辖区烟农对烟草病虫害识别小程序的知晓率和使用率有了显著提升,目前小程序的覆盖率已经从原来的5%上升到了50%。烟农们结合自己的种植需求和兴趣,掀起了小程序的学习和使用热潮。

下一步,金棉烟叶站将继续常态化开展小程序的宣传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将线上的知识转化为线下的生产力,为烤烟种植业的发展、烟农的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持。

云南文山州丘北县烟农收入预计超4.5亿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绿色、生态、特色、安全、优质”发展烟草产业,撑起农民“钱袋子”;全面实施烟叶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土壤保育、绿色防控、地膜回收、清洁烘烤等绿色生产技术,引领现代烟草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动土地流转、引导多元发展,千方百计促进烟农增收、农业增效、乡村振兴,倾力争创“云南首届最具影响力烟区”。

丘北县将其列入2021年县人民政府10件惠民实事之一,按照“130元/担”标准对烤烟进行补贴,实现全县烟叶种植商业保险全覆盖,并投入550万元对新建卧式烤房、高标准示范样板建设等进行补助,较好地提高烟农的种植积极性。

在全县12个乡(镇)建设10000亩烤烟发展高标准示范样板地,引领和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加大特色品种培育,围绕工业卷烟原料配方需求,积极推广NC102、K326等特色品种,为工业卷烟原料定制化生产和特色品种推广提供经验积累,逐步推动实现工业满意、烟农有利的烟叶生产格局。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丘北县烤烟产业将以推动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烟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烟叶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绿色化、高端化、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锻造丘北烟叶新优势。

紧扣“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主题,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扶贫攻坚、打好绿色发展“三张牌”,正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优质高效、节能环保、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现代烟叶生产方式,推动烟叶产区形成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3月16日,记者在双龙营镇普者黑烟站水围寺烤烟育苗点看到,育苗人员正在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分批次育苗,装盘、压穴、播种、补种、盖种、入池,每道工序都是做得仔细而认真。

“我们这一片育苗基地分3个批次进行育苗,第一批次育苗是3月5~7号开始,预计4月10日左右可以投入大田移栽中。”普者黑烟站副站长黄文虎介绍,普者黑烟站水围寺烤烟育苗点共有600余个育苗池,每个池子有40盘,每盘162个孔,第一批育苗工作已经完成,第二、三批次育苗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进行中。

该育苗点在烟草部门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下,工作人员按照育苗技术要求,协调控制“光、温、水、气、肥”五大因素,抓好病虫害防治、卫生操作等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增强烟苗的抗逆力。同时明确专人负责苗床动态管理,每天观测记录营养液量、烟苗长势、病虫害发生、温度变化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处理。

据了解,全县烤烟育苗时间从2月25日左右开始,3月底结束,分3个批次进行。2021年州下达丘北县烤烟收购任务32.07万担,较去年调增1.76万担,全县计划种植面积11.88万亩,目标实现烟农售烟收入4.5亿元以上,创造税收1亿元以上。

云南易门县绿汁镇:探索特色烟叶种植 多措并举助农增收

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绿汁镇在雪茄烟叶试种成功的基础上多次扩大种植面积,大力推动雪茄烟叶种植产业稳步发展,雪茄烟叶产业不仅促进当地群众持续增收,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绿汁镇棚苴村和木厂村围绕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分别成立农业科技公司作为雪茄烟叶种植产业的经营主体,以“政府发动、村组牵头、烟草协助”的模式,与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烟草***局合作,形成稳定长效、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市场化合作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棚苴村和木厂村已实现鲜烟叶交售收入达241.62万元。

绿汁镇雪茄烟叶产业园(6月15日摄)。范吴蔚 摄

2022年,绿汁镇棚苴村集体经济通过雪茄烟叶交售实现净利润18万元,带动600多户农户加入农业科技公司,整体覆盖700多人。农户除了能够拿到土地流转费用外,每个月还有其他劳务收入,进一步展示了村集体在资金、技术、市场、人员等方面的优势,让村集体经济有了新的“源头活水”。

“我们村以前从没接触过雪茄烟叶种植,开始比较担心,还好烟草***局全程都有技术人员来指导,在去年依托公司科技项目试种5亩成功的基础上,今年申请扩种,有政府和公司的支持,我们信心也足了。”木厂村雪茄烟叶技术负责人杨绍芬说。

2023年,棚苴村和木厂村的村委会通过整合补贴资金和自筹资金等渠道,累计投入230万元集中流转规模化种植用地300亩、晾房建设用地70亩,晾制服务费预计收入120万元,村集体经济预计增收55万元。

“科技力量”点亮美好未来

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烟草***局紧扣烟叶产业发展需求,坚持烟草生产绿色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升级,让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

雪茄烟叶晾房内工人正在编烟(6月15日摄)。范吴蔚 摄

“易门县烟草***局今年给我们免费提供了蚜茧蜂、捕食螨、夜蛾黑***蜂等,这些虫子可以防治蚜虫、小地老虎、蓟马等害虫,不仅投放方便,防治效果还好,没想到现在虫子都能替我们‘干活’了。”棚苴村雪茄烟叶技术负责人李春发说。

作为易门县首个雪茄烟叶规模性开发种植区及核心示范区,多年来,绿汁镇立足当地资源,坚持科技兴农,通过生产环节全程机械化、无人机统防、数字雪茄平台搭建应用、“四虫一剂”绿色防控措施、建立灾害天气预警机制等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让农户从“会种烟”到“慧种烟”。

此外,绿汁镇还发挥各村组人员的智慧和优势,分别组建雪茄烟叶专业化生产、晾制、分级工人队伍,在各环节不断创新优化,为产业增效奠定基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绿汁镇通过雪茄烟叶特色种植,让科技“兴产业、促就业、带民富”,实现特色产业“引路”乡村振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