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赤岭村的林海量是一名零售店主,同时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茶农,他借助数字化转型东风,为日常杂货店经营和茶叶销售带来了新的机遇。
加入农***色终端,实现智能化店铺管理
林海量从16岁就开始经营小店,至今已有33年,虽然店铺规模不大,但是各种商品种类齐全,包括烟酒食杂、化肥农药等。2022年,在安溪县烟草***局(分公司)的支持下,林海量的店铺加入了农***色终端,并配备了E福通双屏机。
2023年10月,安溪县局(分公司)客户经理在帮忙整理货柜。刘桂林摄
“没想到这么好用,它现在就像我的管家一样,像库存盘点,我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去一遍遍数了,直接从E福通点出来看,所有库存一清二楚。”林海量高兴地说。
2023年10月,安溪县局(分公司)客户经理(右)指导林海量(左)使用E福通双屏机。刘桂林摄
他通过使用E福通双屏机,实现了扫码销售、库存盘点、数据对比、消费跟踪等功能,从传统的经验营销向数据营销转变。这也方便了一些习惯手机支付、信用卡消费的年轻人,通过这些数据,他可以分析顾客的需求和消费偏好,为顾客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利用抖音直播工具,扩大茶叶销售渠道
金秋十月,在安溪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时正是铁观音上市的日子,每个茶农的家里都飘出浓浓的茶香,林海量也加入了繁忙的行列。
“以前做完茶以后,就等着茶贩上门收购或者拿到茶叶市场上去售卖,年景好的时候,确实收入很可观。但是近几年,茶贩来得都少了,茶叶在市场上也经常被压价,很多茶做出来都砸在手里面。一年下来,连化肥钱都贴进去,村里以前有30个茶农,后来大都把机器卖了,跑到外地打工,现在只剩下10多个。”林海量感慨的说。
2023年10月,林海量展示制茶的部分工具。刘桂林摄
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安溪县局(分公司)客户经理又建议他开抖音直播试试,寻找打开茶叶销路的方法。并帮他申请账号,教他平时可以发一些生活趣事、茶山管理、制茶流程、品茶心得等。
通过直播卖茶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林海量收获了不少粉丝,也打开了茶叶销路。通过直播向观众展示茶叶的生产过程、品质和口感等,增强了消费者对茶叶的信任度和购买***。此外,他还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回答消费者的问题,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带领茶农提质提量,助力当地推进乡村振兴
林海量不仅自己制茶、卖茶,还跟村里其他茶农交流制茶技艺、帮助他们在网上卖茶。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茶叶销售逐渐打开局面,茶叶的品质和知名度也得到了提高。
“现在我们的茶叶多了一条销售渠道,不用再担心销量问题,但是要保证这个渠道稳定,我们就要提高茶叶质量,作出更生态、更符合消费者口味的茶叶。要是能像其他村,大家成立一个茶叶合作社,打造一个属于村里自己的品牌就好了。”林海量憧憬地说。
林海量最后表示,他希望能联合村里的其他茶农共同努力,把茶叶的质量和产量提上去,一起成立农村茶叶合作社,共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他也将继续努力,帮助更多的茶农打开茶叶的销路、提高收入水平,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茶叶和服务,努力为当地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刘桂林)
福建龙岩市烟草:“农”墨重彩绘振兴画卷
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烟草***局(公司)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大局,以打造 “一体化、数据化、智能化、平台化、品牌化”农网终端为方向,推进“千乡千店”工程,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输血造血相结合
龙岩市武平县岩前镇白石亭村的文卫副食店门前人头攒动,前来参观和消费的人络绎不绝。文卫副食店是石亭村第一家“海丝新晟”农***色示范终端,在改造前与普通农村小店无异,店面脏乱、陈列杂乱。“之前,我也一直想转变,但是找不到渠道,不知道怎么变,而且重新装修也需要一大笔费用,所以一直没有下定决心。”钟老板分享心得,“直到烟草部门客户经理向我推介‘海丝新晟’农网示范终端建设,我就第一个报名了,店铺颜值升级后,店铺人气也旺了许多!”
为积极推进农网终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龙岩市局(公司)深入农村市场开展调研,倾听农村零售客户诉求,掌握真实市场状况,引导有能力的、有代表性的零售客户加入“海丝新晟”农网示范终端建设,对店铺进行打造。同时,针对农村普通客户开展终端焕新工程,帮助普通客户更换陈旧标签,整理店容店貌,优化卷烟陈列,提升消费体验,改善普通客户的店面形象、陈列水平、经营环境。2023年,龙岩市局(公司)打造“海丝新晟”农***色终端75户,帮助1300余户农村零售客户开展焕新工程。
图为龙岩市武平县岩前镇白石亭村的文卫副食店(该店为政企合作特色示范终端)。龙岩市局(公司)供图
“您看,这是这款商品在天猫上的价格截图,这是在拼多多上的价格截图,这是我们店里的销售价格,我们把它用拼图软件拼在一起,然后在朋友圈或者我们的消费者群里一发,是不是一目了然,客户就知道在我们店铺里面的商品物美价廉啦。”客户经理小林正在给辖区的农村零售客户培训,教授他们营销小技巧。近年来,随着网络和电商平台的发展,农村的消费习惯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为向农村零售客户灌输现代经营观念,龙岩市局(公司)通过培训宣讲、经验交流、送学下乡等方式,向农村零售客户输出现代经营理念、规范经营意识,让他们熟悉市场规律、商业规律,了解商业模式,学好用好“开口营销”。2023年,龙岩市局(公司)面向农村零售客户开展培训558次。
线上线下齐联动
“现在办理工商执照年检我再也不用跑到老么远的地方,直接在家附近就可以办理了。”每天漳平市永福鸿福茶叶店都人来人往,有来办理工商执照年检的,有来拿快递的,有来买东西的……漳平市永福鸿福茶叶店是漳平市烟草***局(分公司)协同漳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建省漳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永福支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漳平市支行联合建设的漳平市永福镇的“政企”示范终端,在零售客户店铺中设立工商执照年检代办点、普惠金融代办点、EMS快递收发点,这是龙岩市局(公司)打造“5 1”农***色示范终端的一个缩影。
为充分挖掘农村零售客户特色,龙岩市局(公司)积极打造了“***建领航”示范终端、“政企合作”示范终端、“工商协同”示范终端、“数据智能”示范终端、“旅游民俗”示范终端、“标准化小店”示范终端,进一步拓宽农村零售客户的便民惠民功能,增加零售客户的营收渠道。
“大家好,我们现在所在地是永定土楼,是‘烟魁’故里,我们为大家设计了客家伴手礼盒,一共三个系列,有生态绿、圣地红和客家彩……”“朋友们,这是我们长汀县濯田镇的红糖……”“朋友们,我们连城白鸭是全国唯一的药用鸭……”一场场生动的直播火热开展。龙岩市局(公司)积极携手农村零售客户挖掘宣传IP,营造宣传氛围,指导农村零售客户开展助农产品直播宣传,拓宽数字化新业态的销售路径,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助农直播现场。龙岩市局(公司)供图
接下来,龙岩市局(公司)将持续推动“海丝新晟”农网终端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零售客户的帮扶力度,助推农网终端提质升级,激发农村市场新活力,为实现乡村振兴不懈努力。
山东宁阳烟草:深耕农网终端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山东宁阳烟草深入践行“四个第一”服务理念,将深耕农村市场、建强农网终端与美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起来,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徐经理,自从听你的建议升级改造店面形象后,来买东西的人多了,店里的人气旺了,生意也越来越好!”山东省宁阳县蒋集镇八大庄村零售客户林香,就升级改造店面形象后的经营情况,向前来走访的宁阳县烟草***局(营销部)(以下简称宁阳烟草)工作人员徐永说。
为进一步提升农网终端建设水平,近年来,宁阳烟草深入践行“四个第一”服务理念,将深耕农村市场、建强农网终端与美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起来,持续提升农网客户的获得感、幸福感,以扎实的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工作人员帮助零售客户整理商品陈列
在提升过程中,宁阳烟草坚持问题导向,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农网终端建设现状调研,从商圈位置、消费结构、经营能力、自身优势等方面着手,实施农网终端画像,为厘清转型升级思路提供第一手资料,并针对农网终端设施薄弱、特色发挥不够、终端功能不健全的现状,大力实施农网“一村一店”建设工程,优先选取“建设意愿强、成长需求高”的农网客户作为重点提升对象,制定“一店一策”农网终端转型升级方案,全过程跟踪指导农网客户优化布局、科学分区、有序改造,打造农网终端样板店。
同时,坚持软件升级和硬件改造并进,引导农网客户改变以往粗放式、被动式的店铺管理模式,大胆尝试店铺数字化管理,安装双屏机、扫码枪等信息化设备,帮助实现全店铺管理、全商品扫码、全方式支付,有效提升农网客户的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为辖区乡村小店插上数字化翅膀。
此外,宁阳烟草还以增加店铺盈利、提升知名度为突破口,集中梳理当地地方特产和特色产品,指导农网客户利用“泰e购”小程序线上商城增设乡村振兴专柜,甄选上架当地的农特产品,进一步拓宽店铺经营范围,提升店铺盈利水平,并引导农网客户打***心服务点和服务驿站,开通快递收发、生活缴费、农产品代购等多种便民惠民业务,充分展现农网终端服务便民惠民特点。
截至目前,宁阳烟草农网终端建设已覆盖全县318个行政村,帮助农网客户改造升级店铺126家、开通“泰e购”小程序815家、安装使用云POS店铺管理系统1056家,引导开通快递收发、生活缴费等便民惠民业务61家,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福建漳平:“数智”装备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放眼沃野田畴,新能源智慧烤房、云烘烤、烘烤机器人、北斗农机……数字技术不断在向传统农业赋能,“数智”装备给福建省漳平市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想不到”的变化。
“北斗农机”进农田
“扫描下农机上的二维码,就知道这几天耕作了几亩、在哪里作业,不用再拿测亩仪一遍又一遍地走,智慧农机真的就在我们身边,数字建设让我们工作更轻松、高效。”在试用了安装有北斗系统的农机后,福建省漳平市烟草***局(分公司)附城收购点技术员小张惊叹道。
图为绑定北斗系统的农机在农田作业。黄慧敏摄
今年备耕时节,四台达到国家第四阶段排放标准、绑定北斗系统的履带式拖拉机投入作业,只需扫描农机上的二维码,就能获知农机信息,运行总面积、每天运行时长、运行里程、轨迹面积、位置……所有的运行记录都清楚明了。北斗系统在农机上的运用,使机耕手与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每日作业进度,有利于作业规划,还减轻了现场复验工作量,真正做到了减工降本增效。
“数智”农机的推广与使用,让更多种植者共享数字建设成果,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为像小何这样的“新农人”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机器人烘烤不是梦
“从来没想过,一个人能管10座、15座烤房,坐在家中,用手机就能烘烤,更想不到的是,机器烘烤,烤得还比人工好!”种植了20多年农作物的老邱,眼镜后的双眸灼灼闪亮。智慧烤房的建设、云烘烤的推广,让曾经最难熬的烘烤时光一去不返。
图为漳平市局(分公司)烟技员辅导农户使用烘烤机器人。张千惠摄
2023年,漳平市局(分公司)引进10套“烘烤机器人”,并在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岩下、罗畲两个烤房群进行验证测试。“烘烤机器人”自身携带的图像采集器,实时采集烤房内的农产品图像,可自动根据农产品素质确定最优烘烤工艺、自动精准执行烘烤工艺、自动终止烘烤过程,农户无需为烘烤劳心劳力,也解决了人工烘烤存在的技术参差不齐、烘烤质量不一等问题。
烘烤总管小程介绍道:“机器人烘烤无需人员干预,可按最佳工艺曲线自动精准执行,烤后产品质量佳,罗畲村第一年种植,平均每公斤销售价格就有39元,种植户很认可。”
数字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必然路径,漳平市将数字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致力促进农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助力农户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实现共同富裕。
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
***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去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全国烟叶工作会议强调,要主动服务农业强国战略,准确把握加快培育向新向实新质生产力的新阶段,切实抓实机械化,大力推进数字化,培育高素质烟农队伍,着力推动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提档加速。立足实际,面向未来,福建省烟草***局(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聚焦烟叶生产工作,深刻把握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从要素配置、烟稻融合、科技创新、生产组织四个方面持续发力,紧紧围绕打造烟稻新产业、培育特色新品种、研究生产新技术、推广组织新模式、拓展数字新领域、激发队伍新动能,进一步筑牢物质支撑、提升烟叶品质、提高发展质量,推动构建更完善的烟叶产业发展体系。
激发生产要素配置“新活力”,夯实发展基础。要素资源是生产力的基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夯实要素新支撑。优化提升传统生产要素,重点发挥烟田、烟农、烤房、农机等要素资源作用,特别是在烤房建设上坚持“规划先行、统一标准,盘活存量、有序推进,绿色智能、集群建设”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烤房装备升级换代。培育利用好新型生产要素,有效应对传统生产要素数量和成本优势降低带来的影响。当前,在烟叶产业领域颠覆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是数字技术、低碳技术与农业机械,推动新质生产力可以围绕数字化、绿色化和机械化做文章。在数字化方面,以全国统一烟叶生产经营管理平台实施推广和省级拓展应用为契机,推动传统生产要素的数字化改造,构建烟叶“链式”数字生态。在绿色化方面,绿色是农业的底色,必须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烟叶生产全过程,围绕植保绿色化、能源清洁化、资源循环化,持续推动烟叶产业绿色高效发展,推广烤房群“棚下烤烟、棚上发电”的“烟光工程”,实现烟叶“含金量”和“含绿量”有效统一。在机械化方面,针对丘陵山区特点,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研发推广适用、好用、实用的农机,重点提高耕种收、苗管烤六个环节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率,努力实现亩用工数逐步降到15个以内的目标。持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效率变革不是单个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而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应持续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加强制度创新,破除机制障碍,深化要素整合共享,扩大要素开发应用,促进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同时,福建烟区还要站在烟稻多元产业要素配置的高度,更好统筹利用好烟稻资源,减少重复投入,推进烟稻生产要素共育、共享、共赢。
打造烟稻深度融合“新产业”,拓展发展空间。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福建省烟草***局(公司)进一步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坚持“以烟促稻、以烟稳粮”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加快融入大农业,拓展烟粮融合新赛道,打造烟稻深度融合新产业,构筑烟稻产业竞争新优势。一方面,推进烟稻全程一体化,主动服务粮食安全。烟稻轮作只是单纯的种植制度,而烟稻全程一体化则是全面系统的产业融合和业态创新。继续强化与***门的联合,共同推进烟稻“五个全程一体化”,即全程产业政策一体化、土壤保育一体化、绿色防控一体化、机械作业一体化和种植主体培育一体化,构建更有保障、更加生态、更为绿色、更具效率、更可持续的烟稻全程一体化生产体系,持续增加烟农收入。另一方面,主动落实“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主动服务耕地保护大局。坚定保护耕地,加强高标准烟田建设,落实烟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推进烟田建设、保护、利用一体发展,提升烟田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发挥烟叶产业联农带农强农作用,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立足产业综合发展视角,充分发挥烟叶产业带动力,持续释放烟叶产业联农带农强农新动能。与地方政府联合打造烟稻产业发展示范村,既助力保障“米袋子”,又让农民鼓起“钱袋子”,以烟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烟区乡村全面振兴。
创新烟叶产业发展“新技术”,激活发展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要靠创新驱动。要牢牢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围绕烟叶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延伸产业链,推动烟叶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要完善、重塑与福建烟叶特色相匹配的烟叶生产研发体系,针对制约福建烟叶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方向,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难题,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汇聚创新资源,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取得颠覆性生产技术创新,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论文不能只是写在纸上,还要写到大地上、烟田里,坚持研究与转化一体推进,把成果转化作为常态化工作,完善以转化效果为重点的科研评价机制,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
探索烟叶生产组织“新模式”,推动发展转型。新质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组织模式来实现和推进。过去几年,福建烟草商业系统积极探索实践烟叶“种采烤分”一体化生产组织模式变革,取得了“四个对接”和“五个促进”的良好成效,即实现了生产理念、生产经营模式、组织化程度和产品均质化与现代农业的对接,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生产技术的全面落实、专业化服务的全面配套、机械化作业的全面推广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按照今年全国烟叶工作会议提出的相关要求,福建烟区将进一步推广好、落实好、完善好“种采烤分”一体化,使单元内生产组织、分工合作、要素配置和利益联结等制度设计更加科学,更好满足烟农对生产组织化、服务社会化、作业机械化和管理数字化的需求,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把广大烟农带入烟草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以更加高效的生产组织模式培育烟叶新质生产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