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电子烟是烟?卷烟零售户可以经营吗?-7-11、全家、便利蜂、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来势汹汹 我们该怎么办?

admin2个月前4浏览0评论

电子烟是烟?卷烟零售户可以经营吗?

最近,南京某高校多名大学生因吸食电子烟全部住院的新闻,引起社会关注,也给广大卷烟消费者特别是未成年人再次敲响了“警钟”:听起来时尚新潮的电子烟,并非绿色环保健康产品,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卷烟代替品。为此,笔者结合当前国家烟草***局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精神及要求,谈谈个人对电子烟的看法,目的是引导零售客户走出对电子烟的认识误区,积极配合烟草***管理,共同监管电子烟,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健康,树立零售终端社会责任形象。

电子烟也是烟

入户张贴通告,询问店主“什么是电子烟”?有的零售户摇头,一概不知,有的点头,却断言电子烟不是烟,无需监管。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所谓的电子烟,是将烟液经雾化向呼吸系统传送烟碱和其他物质的产品。从表面上看,它没有烟丝,无需燃烧,不是传统卷烟,但它产生的烟雾依然有尼古丁成分,具有烟草制品的基本功能。因此,从广义上讲,电子烟就是烟,是一种加热不燃烧的新型烟草制品。笔者认为,随着电子烟市场的扩大,国家必将考虑对电子烟实施更加严格规范的监管。

电子烟也有害

过去一段时期,互联网、电视上“戒烟好帮手、卷烟替代品”的电子烟广告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吸引消费者眼球。加之,电子烟还常常被调制成各种口味,迎合年轻人需求,因此,抽电子烟似乎成了青少年的消费新时尚、新潮流。但科学研究表明,电子烟产生的烟雾依然包含有害和潜在有害物质,比如尼古丁、调味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等。青少年呼吸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长期吸入有害物质,肯定影响身体健康。

零售户牢记“三不”

去年以来,针对电子烟的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烟草***局明确要求,互联网企业不得销售电子烟,经营电子烟的实体店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那么,对持有烟草***零售许可证的卷烟客户,在日常经营中,更要服从***管理,严格做到“三不”:

1、不宣传、推介电子烟。如果消费者询问电子烟,一定要把电子烟的危害讲清楚,帮助他们走出对电子烟的认识误区,回归正常消费理念。

2、不销售电子烟。从进货的渠道讲,电子烟是由烟草行业外生产的产品,非烟草公司配送,所以在经营场所销售电子烟超出了烟草***零售许可证许可的经营范围,其行为违法,一旦违反,必将受到依法查处。

3、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依据两部门通告精神,不管是非烟实体店,还是卷烟持证户,都不能向未成年出售电子烟和其他新型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

总之,卷烟零售终端和烟草行业形成有机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零售户的经营行为代表行业形象。因而,在对待电子烟的问题上,零售客户要和烟草行业在思想认识、具体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遵守烟草***法律法规,不售电子烟,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体健康,树立零售终端良好形象。

北春天,南香溢

对于零售终端建设,确实是一个不断更新认知、持续发力投入的过程与坚持。

面对7-11、全家、便利蜂、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的入侵与下沉,尽管行业早已钩织起全形态提供、全方位覆盖的零售网络,但这网织得还不够绵密,不够牢固,也缺乏弹性。在碎片化——相比于7-11、全家、便利蜂的品牌化、整体感——这个最突出的表象与外在之下,有终端赋能的不足、有品牌输出的短板、有利益松散的症结、有管服难分的制约。

这当然不是否定终端建设的成果,而是正视随着新技术的成熟、新习惯的养成,一度缩小的差距和跟上的节奏,有再次拉大、掉队的风险与挑战。

第一,烟草终端的优势与短板都在便利。从物理空间的角度,烟草零售终端遍布城乡、覆盖大街小巷,算得上离消费者最近,几乎在家门口,都有烟草零售店的存在,下楼买烟、出门买烟是最普遍的消费场景。但又因为无法完成网上交易而被拉得很远,同其它上商品的足不出户相比,卷烟的上门自取显然有功能机对抗智能机的勉为其难。

在外卖兴起之前,家门口的店还是有优势的,也能做到一定程度的送货上门,但外卖——基于平台、LBS、大数据、算法——的技术碾压,用无法弥补的效率劣势把传统坐商挤到了墙角。除去法律规定的不可突破、不能逾越,思维的束缚与技术的欠缺还是根本制约,在需求端与供给端之间留下了空白盲区,也给了「代买」、「跑腿」以可乘之机。

第二,烟草终端的压力和潜力都在品牌。1万家烟草零售终端就是1万个店铺品牌。好吧,严谨一点,剔除掉那些连锁便利店、加盟店,大几千个品牌是有的。这些形似品牌实则算不上完整意义的品牌,既缺乏统一输出,又缺乏信用背书,满足店铺周边的熟客倒是问题不大,但整体上缺乏7-11、全家、便利蜂这样的信任与影响,更接近于店主的脸熟效应。

一边是品牌化改造的现实需求,一边又是品牌碎片化的突出短板。在服务品牌建设时期,基本上以地市为单位,尽管有百花齐放、满眼是春的效果,但却无可避免地带来了各有各法、各说各话的破碎感,再加上一些品牌的命名方式一言难尽。所以,除了春天便利、香溢、海晟、20支和636、1532等相对少数,很多终端品牌在本地都很难建立影响。

第三,终端建设的难处和空间都在赋能。之前,我们讨论过,烟草零售终端建设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重视硬件建设本身没问题,更醒目的店招、更明亮的店堂都是好事情,但不能只停留在提供统一店招、装修美化店面、配备终端设备这些「硬」层面,而要在经营理念、平台支撑、技术保障等方面提供赋能,也就是从「把烟卖给零售客户」到「帮零售客户卖烟」。

这里面有一点需要提出来的是,赋能不能搞成增负,好心办坏事,额外给零售客户增加投入和工作量,这种浅赋能、伪赋能背后潜藏的逻辑是简单复杂化,就像工作上的各种软件应用忒复杂,学多少遍才用得下来,而那些社交类、购物类App,完全可以做到无师自通、零难度上手。如果做不到真正的赋能,到最后只有继续还原到增加紧俏货源老路上,等于挂羊头卖狗肉。

事实上,春天便利和香溢品牌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迸发出勃勃生机,也源于这些痛点、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反过来,很多有心学习却不得其法,到最后更像是照猫画虎,除了「不好学」的外部环境,比如当地的商业氛围、技术普及、客户素质、消费能力等等,但之所以「学不会」,很大原因是,流于形式、热衷于形式、停留在形式。

透过外在形式,春天便利和香溢品牌其实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内在关键。

一是品牌化输出。「春天便利」之前,「春天服务」早就是响当当的品牌,从「春天服务」到「春天便利」,既一脉相承,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春天便利」不仅朗朗上口、亲和力强,而且有科学、严谨、完善的VI系统,设计感和美感也是第一流的,各方面看齐7-11、全家。那些不知所云的品牌命名、不见其美的视觉呈现,显然只能自娱自乐、自我陶醉。

二是从「 卷烟」到「卷烟 」。不是为烟而烟,也不是为终端而终端,不搞额外增负,不追求短期效果。香溢的「四香一钉」已经建立起非常完整的体系,除了「香溢合作店」的整体输出,「香溢购」、「香溢通」、「香溢坊」、「香溢家」从电商网站、店铺管理系统、自律互助小组和消费者会员系统,再加上钉钉平台,奠定了赋能零售终端的基础和能力。

三是持之以恒做加法。在『春天便利』的新进化与再出发中,我和大家一起交流过,「春天便利」不仅在持续进化,而且一直在做加法,坚持不懈、一个标准地做 1 1 1 1 1。香溢品牌也是,单看节奏和进度并不快,但非常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与之相比,不管是好高骛远、急躁冒进,又或者浅尝辄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然千差万别。

未来的烟草零售终端,可以围绕三种形态多做文章。

一是烟专供,窗口化。打造——类似于1919酒类直供——专业、专门的卷烟零售店,把它到成为烟草零售终端的样板间、中式卷烟品牌的旗舰店,在标准、层次和样式上都可以拉得更高一些,尤其场景营造、品牌展示、消费体验可以做得更前沿、更丰富、更生动一些。成为符号,贴上标签。毕竟,在春熙路上开个店和荷花池包栋楼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是烟酒茶,高端化。从过去糖烟酒到现在的烟酒茶,糖的掉队不可避免,但烟酒茶——从社交场合到礼节属性——的情投意合确有长远的空间和条件,可以围绕烟酒茶的社交、礼节场景进行组合与再造,不是简单的满足烟、酒、茶的品类提供,而要提***品销售之外的服务增值,强化卷烟品类和中式品牌在社交、礼节消费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是烟便利,社区化。对零售终端进行便利化改造,突出烟的属性,强化品牌化的输出,要和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争夺有限的终端资源,不能将现有的零售终端拱手相让。一方面,要贴上烟的标签,强化中国烟草在零售终端的品牌输出和信用背书;另一方面,要围绕「帮零售客户卖烟」赋能零售终端,跳出唯一供应商的有限连接。

可以作为参考的是,被赶到线下的电子烟品牌,其零售终端从调性到功能的设计感、便利性、数字化高出绝大多数卷烟零售终端的不止一个level,他们的态度和力度都值得学习借鉴。

这种电子烟,“上头”“上瘾”还“上刑”

听说过“上头”电子烟吗?这种电子烟被加了“料”,一口就能立刻“上头”。而这种所谓的“上头”,就是吸入合成大麻素、依托咪酯等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之后产生的短暂“快感”,对人体的损害极其严重。

近日,在海南省***厅禁毒总队统筹指挥下,海南省***厅港航***局等相关业务部门支持下,琼海市***局联合海南省***厅海岸警察总队第三支队、琼海烟草***局成功破获“2023-6”省级毒品目标案件,打掉一个盘踞在琼海贩卖“上头”电子烟团伙,截断一条以贩卖含依托咪酯成分电子烟的贩运网络渠道。截至目前,全案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6名,当场缴获“上头”电子烟油弹939个,时值市场价值逾56万元,扣押涉案交通工具3辆。

警方提醒,今年10月1日起,依托咪酯被正式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含有依托咪酯的“上头”电子烟也是毒品,销售“涉毒电子烟”属于贩卖毒品行为,吸食“上头”电子烟属于***行为,将面临严重的刑事、行政处罚。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要警惕诱惑,坚决***毒品,切莫让好奇心和侥幸心理毁了一生。

“上头”电子烟成涉毒工具

今年年初,琼海市***局禁毒部门发现,有一种所谓的电子烟,外表和普通电子烟并无两样,因其含有依托咪酯,吸食后会很“上头”——轻则出现头晕呕吐、精神恍惚、致幻反应,重则会休克、窒息甚至猝死,行话称为“上头”电子烟。

警方调查发现,依托咪酯俗称“烟粉”,属于非列管成瘾物质,卖家往往以“合法上头”“不成瘾”“时尚潮流”为噱头进行贩卖,而且大部分吸食者无法检测出毒品成分,很受年轻人青睐。面对这个新的社会问题,琼海警方高度重视,由禁毒部门立即展开深入调查。

经过前期大量的侦查工作,琼海警方发现有一伙贩吸“上头”电子烟的社会闲散人员一直活跃在琼海嘉积、潭门地区。通过深入调查发现,该贩卖“上头”电子烟团伙由负责出资的幕后金主、负责分销的代理以及负责跑腿的马仔三部分组成,层级分工明确,成为影响全市社会治安稳定的重大隐患。

为此,琼海市***局联合厅海岸警察总队第三支队进行立案侦查,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鉴于案情重大,经上报,该案也被列为“2023-6”省级毒品目标案件。

2023年5月1日,正值“五一”黄金周,犯罪嫌疑人以为***机关无暇应对,想趁机浑水摸鱼,驾车过海前往外省进货,殊不知一张无形的网正向他们缓缓张开。在省***厅禁毒总队的统筹指挥和相关业务总队配合下,琼海市***局、厅海岸警察总队第三支队、琼海烟草***局组织近70名精干警力共12个抓捕小组,开展统一收网行动。

当天,第一抓捕组在海南省***厅港航***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在海口新海港码头拦截两辆嫌疑车辆,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分别在嫌疑车辆的中控夹层和后备箱缴获“上头”电子烟油弹627个。

初战告捷后,待命在琼海嘉积、潭门等地区的抓捕小组同时收网。随着该团伙成员悉数到案,一个盘踞在琼海地区的贩卖“上头”电子烟团伙被彻底捣毁,打响全市打击新型毒品“上头”电子烟的第一枪。

据统计,全案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6名,共缴获“上头”电子烟油弹939个,时值市场价逾56万元,扣押涉案交通工具3辆。目前,该案16名犯罪嫌疑人均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厉制裁。

新型毒品犯罪呈现新特点

据悉,琼海市现有***人员占比从2016年之前的5.6‰降至现在的0.37‰,全市毒情形势持续向好;毒品综合每千人平均消费量远低于全国、全省水平。2021年,群众对琼海禁毒工作满意度高达99.16%,全省排名第一。

近年来,琼海市以全省连续开展两轮禁毒三年大会战为契机,以创建省级禁毒示范市为抓手,始终保持对毒品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创新方式方法,综合治理毒品问题,禁毒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战果。

在琼海,严打高压之下,毒品犯罪成本高涨,传统毒品输入难度上升,毒品价格也水涨船高。随着有关部门加强禁毒宣传,群众防范毒品意识日益加强。在巨大利润驱使之下,还是有违法犯罪分子铤而走险,将目光转向成本更低、监管较传统毒品更宽松的新型毒品或毒品替代物上。

今年以来,以依托咪酯为代表的非列管成瘾物质迅速在琼海市乃至全省范围内蔓延,由于吸食依托咪酯的成本低廉、成瘾性强,含依托咪酯的“上头”电子烟成为***人员解决那“一口毒”的最佳替代品,有人从中嗅到商机,把“上头”电子烟运输入岛贩卖敛财。这种新型毒品披着电子烟外衣,还极易对青少年产生诱惑,危害极大。

“‘上头’电子烟是烟不是毒,就算是抓了,也拿我没办法”,这是贩卖、滥用“上头”电子烟不法分子有恃无恐的主要原因。他们往往具有***劣迹、***成瘾甚至毒品犯罪前科,且多为“以贩养吸”型贩毒人员。

另外,贩卖“上头”电子烟的人员往往通过熟人介绍线下交易,往往跨省贩卖,通过网络交易层层分销,逐渐形成一个隐蔽的“圈子交易”。同时,犯罪手段网络化态势明显,采用“互联网 物流寄递 电子支付”等非接触方式较为普遍,证据收集和案件查处难度加大。

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和呼吁,持续巩固全市禁毒成果,切实做好未成年人禁毒“护苗”专项行动,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前禁毒三年“固本防风险”行动部署要求,琼海市***局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赴省***厅禁毒总队及省内先进单位学习交流,并且邀请法院、检察院、烟草***局等部门提前介入,全程指导侦查,形成工作合力,破获贩卖“上头”电子烟系列案件,探索打击整治“上头”电子烟的新路子,深入推进“无毒品危害的自由贸易港”创建工作。

“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依托咪酯的麻醉作用,将其制成“烟粉”“烟油”等毒品替代品,添加进电子烟进行销售,该替代品比传统毒品更容易让人上瘾、依赖性更强,危害性不容小觑。

今年2月,国家药监局、***部、国家邮政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复方地芬诺酯片等药品管理的通知》,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依托咪酯注射剂等药品滥用问题加强管理。国家禁毒办6月21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也提及,部分***人员为缓解毒瘾,转而寻求其他麻精药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及未列管物质进行替代滥用,或交叉滥用非惯用毒品以满足毒瘾。多地还出现青少年群体滥用“笑气”、依托咪酯等未列管物质情况,严重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依托咪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具有镇静催眠活性,是一种短效的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剂,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全麻诱导,也可用于短时手术麻醉。依托咪酯作为麻醉类处方药品,任何人不得通过不法途径获得,只有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批发企业,才可以销售依托咪酯原料及制剂(不得零售);只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才可合法使用依托咪酯制剂。

司法实践中,违法售卖含依托咪酯的“上头”电子烟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妨害药品管理罪。而且,吸食后的危害等同于毒品,极易滋生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必须提高警惕。《关于进一步加强复方地芬诺酯片等药品管理的通知》也强调,滥用依托咪酯的人群以青少年为主,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要进一步强化监管,严厉打击滥用和非法流入渠道,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为此,今年6月以来,结合海南省禁毒“2023春夏攻势”“2023秋冬攻势”和全省***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琼海市***局始终对“上头”电子烟等贩卖、滥用非列管成瘾物质案件保持严打高压,统筹各方资源,联合琼海烟草***局等部门组建专项打击专班,全力阻击非列管成瘾物质蔓延态势。据统计,“2023秋冬攻势”专项行动以来共打击处理吸、贩“上头”电子烟人员9人,缴获上头电子烟油弹347个,含依托咪酯烟粉50余克,电子烟油约3.5公斤。

据介绍,“上头”电子烟主要添加了合成大麻素或者依托咪酯成分。2021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2023年9月6日,国家药监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调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依托咪酯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并于今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

“也就是说,贩卖依托咪酯就是贩毒,滥用依托咪酯就是***!”琼海市***局有关负责人提醒,“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上“瘾”更上“刑”。请大家提高警惕,避免掉入毒品的陷阱,一旦发现身边有人贩卖或滥用,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及时向***机关举报。

7-11、全家、便利蜂、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来势汹汹 我们该怎么办?

题记

零售终端建设,是一个不断更新认知、持续发力投入的过程与坚持。

面对7-11、全家、便利蜂、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的入侵与下沉,尽管行业早已钩织起全形态提供、全方位覆盖的零售网络,但这网织得还不够绵密,不够牢固,也缺乏弹性。在碎片化——相比于7-11、全家、便利蜂的品牌化、整体感——这个最突出的表象与外在之下,有终端赋能的不足、有品牌输出的短板、有利益松散的症结、有管服难分的制约。

这当然不是否定终端建设的成果,而是正视随着新技术的成熟、新习惯的养成,一度缩小的差距和跟上的节奏,有再次拉大、掉队的风险与挑战。

风险与挑战

第一,烟草终端的优势与短板都在便利。从物理空间的角度,烟草零售终端遍布城乡、覆盖大街小巷,算得上离消费者最近,几乎在家门口,都有烟草零售店的存在,下楼买烟、出门买烟是最普遍的消费场景。但又因为无法完成网上交易而被拉得很远,同其它上商品的足不出户相比,卷烟的上门自取显然有功能机对抗智能机的勉为其难。

在外卖兴起之前,家门口的店还是有优势的,也能做到一定程度的送货上门,但外卖——基于平台、LBS、大数据、算法——的技术碾压,用无法弥补的效率劣势把传统坐商挤到了墙角。除去法律规定的不可突破、不能逾越,思维的束缚与技术的欠缺还是根本制约,在需求端与供给端之间留下了空白盲区,也给了“代买”、“跑腿”以可乘之机。

第二,烟草终端的压力和潜力都在品牌。1万家烟草零售终端就是1万个店铺品牌。好吧,严谨一点,剔除掉那些连锁便利店、加盟店,大几千个品牌是有的。这些形似品牌实则算不上完整意义的品牌,既缺乏统一输出,又缺乏信用背书,满足店铺周边的熟客倒是问题不大,但整体上缺乏7-11、全家、便利蜂这样的信任与影响,更接近于店主的脸熟效应。

一边是品牌化改造的现实需求,一边又是品牌碎片化的突出短板。在服务品牌建设时期,基本上以地市为单位,尽管有百花齐放、满眼是春的效果,但却无可避免地带来了各有各法、各说各话的破碎感,再加上一些品牌的命名方式一言难尽。所以,除了春天便利、香溢、海晟、20支和636、1532等相对少数,很多终端品牌在本地都很难建立影响。

第三,终端建设的难处和空间都在赋能。之前,我们讨论过,烟草零售终端建设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重视硬件建设本身没问题,更醒目的店招、更明亮的店堂都是好事情,但不能只停留在提供统一店招、装修美化店面、配备终端设备这些“硬”层面,而要在经营理念、平台支撑、技术保障等方面提供赋能,也就是从“把烟卖给零售客户”到“帮零售客户卖烟”。

这里面有一点需要提出来的是,赋能不能搞成增负,好心办坏事,额外给零售客户增加投入和工作量,这种浅赋能、伪赋能背后潜藏的逻辑是简单复杂化,就像工作上的各种软件应用忒复杂,学多少遍才用得下来,而那些社交类、购物类App,完全可以做到无师自通、零难度上手。如果做不到真正的赋能,到最后只有继续还原到增加紧俏货源老路上,等于挂羊头卖狗肉。

春天和香溢

事实上,春天便利和香溢品牌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迸发出勃勃生机,也源于这些痛点、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反过来,很多有心学习却不得其法,到最后更像是照猫画虎,除了“不好学”的外部环境,比如当地的商业氛围、技术普及、客户素质、消费能力等等,但之所以“学不会”,很大原因是,流于形式、热衷于形式、停留在形式。

透过外在形式,春天便利和香溢品牌其实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内在关键。

一是品牌化输出。“春天便利”之前,“春天服务”早就是响当当的品牌,从“春天服务”到“春天便利”,既一脉相承,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春天便利”不仅朗朗上口、亲和力强,而且有科学、严谨、完善的VI系统,设计感和美感也是第一流的,各方面看齐7-11、全家。那些不知所云的品牌命名、不见其美的视觉呈现,显然只能自娱自乐、自我陶醉。

二是从“ 卷烟”到“卷烟 ”。不是为烟而烟,也不是为终端而终端,不搞额外增负,不追求短期效果。香溢的“四香一钉”已经建立起非常完整的体系,除了“香溢合作店”的整体输出,“香溢购”、“香溢通”、“香溢坊”、“香溢家”从电商网站、店铺管理系统、自律互助小组和消费者会员系统,再加上钉钉平台,奠定了赋能零售终端的基础和能力。

三是持之以恒做加法。在“春天便利”的新进化与再出发中,笔者和大家一起交流过,“春天便利”不仅在持续进化,而且一直在做加法,坚持不懈、一个标准地做 1 1 1 1 1。香溢品牌也是,单看节奏和进度并不快,但非常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与之相比,不管是好高骛远、急躁冒进,又或者浅尝辄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然千差万别。

烟草零售终端的未来

未来的烟草零售终端,可以围绕三种形态多做文章。

一是烟专供,窗口化。打造——类似于1919酒类直供——专业、专门的卷烟零售店,把它到成为烟草零售终端的样板间、中式卷烟品牌的旗舰店,在标准、层次和样式上都可以拉得更高一些,尤其场景营造、品牌展示、消费体验可以做得更前沿、更丰富、更生动一些。成为符号,贴上标签。毕竟,在春熙路上开个店和荷花池包栋楼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是烟酒茶,高端化。从过去糖烟酒到现在的烟酒茶,糖的掉队不可避免,但烟酒茶——从社交场合到礼节属性——的情投意合确有长远的空间和条件,可以围绕烟酒茶的社交、礼节场景进行组合与再造,不是简单的满足烟、酒、茶的品类提供,而要提***品销售之外的服务增值,强化卷烟品类和中式品牌在社交、礼节消费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是烟便利,社区化。对零售终端进行便利化改造,突出烟的属性,强化品牌化的输出,要和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争夺有限的终端资源,不能将现有的零售终端拱手相让。一方面,要贴上烟的标签,强化中国烟草在零售终端的品牌输出和信用背书;另一方面,要围绕“帮零售客户卖烟”赋能零售终端,跳出唯一供应商的有限连接。

可以作为参考的是,被赶到线下的电子烟品牌,其零售终端从调性到功能的设计感、便利性、数字化高出绝大多数卷烟零售终端的不止一个level,他们的态度和力度都值得学习借鉴。

澳大利亚反吸烟专家发起了“科尔博士的电子烟***”运动

柯林·门德尔松博士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和充满***的反吸烟专家,他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这位烟草治疗专家一直站在澳大利亚减少烟草危害斗争的最前沿。为此,去年他发起了“科尔博士的电子烟***”运动,该运动由一系列八个基于证据的电子烟短视频组成,旨在打击有关电子烟产品的猖獗的错误信息。

柯林·门德尔松博士的新书《戒烟,开始吸电子烟》

同样,他的书《戒烟,开始吸电子烟》旨在澄清电子烟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将电子烟作为戒烟工具。最近,门德尔松告诉《电子烟邮报》,他已经将这本书作为免费电子书从他的网站上下载。他强调,他希望尽可能多的吸烟者和电子烟使用者了解并使用它。

这位医生解释说,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揭露有关电子烟的不准确说法。“关于电子烟,媒体充斥着令人担忧的错误信息和危言耸听。这本书以一种易于阅读和权威的方式概述了400多篇科学参考文献,消除了神话和证据。它还就如何戒烟提供了一步一步的建议,以及为什么电子烟是有争议的。”

门德尔松解释说,这本书由约翰·布里顿教授、彼得·哈耶克教授、尼尔·贝诺维茨教授、里卡多·波洛萨教授、海登·麦克罗比教授和韦恩·霍尔教授等该领域的主要专家认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解释了什么是电子烟以及支持它的科学证据。它比吸烟更安全吗?什么是爆米花肺?尼古丁的危害有多大?电子烟是一种有效的戒烟工具吗?这在澳大利亚合法吗?

第2部分是开始吸电子烟的实用指南。你应该买什么电子烟,你需要多少尼古丁,什么是嘴对肺的电子烟和“尼古丁盐”,以及如何安全地吸电子烟。

第三部分探讨了有关电子烟的争议。为什么大多数澳大利亚卫生和医疗当局反对?支持他们反对的隐藏原因是什么?在澳大利亚应该如何监管电子烟,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加速电子烟的普及?”

门德尔松解决了有缺陷的文章

去年,门德尔松博士在《医学***国》上发表了一篇由名誉教授西蒙·查普曼(Simon Chapman)撰写的文章,该文章批评了一篇关于电子烟研究的综述。题为“电子烟戒烟”的综述包括78项已完成的研究,总共有22,052名参与者。在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初级保健健康科学系副教授、科克伦烟草评论小组编辑杰米·哈特曼-博伊斯博士的带领下,该研究的作者得出结论,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含尼古丁的电子烟产品比传统的非卷烟戒烟更有效。

“有高确定性证据表明,与非尼古丁尼古丁相比,含尼古丁的电子香烟增加了戒烟率,有中等确定性证据表明,与不含尼古丁的电子香烟相比,它们增加了戒烟率。将尼古丁EC与常规护理/不治疗进行比较的证据也表明有益,但不太确定。”

针对这一结论,查普曼教授参考了美国PATH队列的纵向研究,表明电子烟几乎没有什么好处。门德尔松在他的博客上详细解释了为什么查普曼的论点站不住脚。

英国的一项大规模调查重申了电子烟的相对安全性

事实上,去年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审查证实,长期以来支持使用ECs戒烟的英国,在其现有的戒烟策略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受健康改善和差距办公室委托,这项研究是在伦敦国王学院进行的。研究发现,电子烟对健康的危害只占吸烟的一小部分。该研究还得出结论,与卷烟相比,使用电子烟产品可以“大幅减少”接触可导致癌症、肺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有毒物质。

(岑品品编译自vapingpost.co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