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签订公约、台账管理……北京市昌平区这个街道这样打造控烟示范街区-【控烟笔记】北京市开展“小手拉大手,大家来控烟”活动

admin3个月前6浏览0评论

签订公约、台账管理……北京市昌平区这个街道这样打造控烟示范街区

吸烟有害健康,而公共场所控烟,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是城市文明卫生程度的体现。

北京市昌平区自迎接国家卫生区复审工作启动以来,回龙观街道将控烟工作与国家卫生区复审工作相结合,推动各项举措落细落实,全面提升辖区居民健康素养和文明水平,进一步助力昌平区顺利通过国家爱卫会复审,保持国家卫生区荣誉。

商家签订公约

打造无烟环境

上午10点,位于回龙观街道龙域中街的商户已陆续营业,进入街区商场的电梯等候区,映入眼帘的是一份《龙域中街控烟示范街区创建公约》,公约上密密麻麻地签署了商户负责人的名字。自去年龙域中街入选北京市控烟示范街区(试点)以来,这些商户以更严格的标准为顾客提供无烟环境。

“目前我们与一百余家商铺签订了控烟公约,并在店内张贴控烟宣传海报,配备控烟劝导员、巡查员、监督员。"龙域中心项目经理姜杰告诉记者,除了签署协议,物业公司还在示范街区入口处竖立了控烟示范街区标牌,街区内共设置了室外吸烟区4处,设立醒目戒烟宣传2处,统一禁烟标识25个。同时对在街区范围内的吸烟人员进行劝阻和健康宣传,提高居民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树立控烟意识。

回龙观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副主任赵冬梅表示,相较于行政命令,物业管理单位、商户认为公约更容易被商户和顾客认可和接受。示范街区创建之初,他们着眼于大健康理念,向区域内的各类经营者、个人发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倡议和控烟行为准则,凝聚了控烟共识。

多方参与

禁止吸烟成共识

“做文明人、创文明城、禁止吸烟。”临近中午,记者走进比格披萨龙域中街店,随处可见“禁止吸烟”的温馨提示,在用餐过程中,如果遇到在室内吸烟的食客,服务员会及时上前劝阻。

“一般劝说顾客都会把烟掐掉,极少有不听劝阻的情况。”经理李东说,他们有自己的控烟劝阻台账,每次会把控烟劝阻的情况记录在台账上以备物业和执法人员的随机检查,主要也通过记录督促每一位店员落实好控烟劝阻义务。另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会提供控烟执法服务及指导,为商户吃了定心丸。

“现在大家自觉禁烟的意识非常好,商场内几乎看不到有人吸烟。即使有吸烟的,往往也会在进入商场之前,将烟自觉熄灭。”一位正在用餐的赵女士说道。

“现在,我们在路上清扫的烟头比以前少多了。”在龙域中街附近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李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在路边经常有市民边走边吸烟,吸完烟头随手一丢,十分不文明。现在随着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观念深入人心,市民都很自觉。

"我们通过属地***建引领 爱卫指导 社区治理 行业发动 执法保障,打造无烟共治的工作模式。”回龙观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副主任赵冬梅告诉记者,龙域中街是辖区比较重要的民生活服务中心,辐射居民众多,是街道对外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为确保控烟工作的顺利开展,街道先后制定了街区《控烟工作巡查机制》《控烟执法检查综合联动机制》《信息通报机制》。

目前“吸烟者”和“被吸烟者”的公共意识和健康意识都有了较大提升,初步取得了在室内不能吸到慢慢不想吸的效果。

台账式管理

形成全民共享共治模式

开展控烟工作只是回龙观街道推动国家卫生区复审的重点工作之一,一直以来街道还打造周末卫生日、背街小巷改造等工作,针对小区卫生死角、路程面垃圾、自行车乱放等现象集中整治,大力号召广大居民参与到社区环境治理中,形成环境卫生“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卫生区复审工作仍然持续推进,并渗透到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形成长效机制,为创建卫生城市保驾护航。

据赵冬梅介绍,目前街道建立了“社区复查 街道检查 专业督查”的工作制度,以“台账式”管理方式为抓手,按照“科学建账、定期督导,追踪问效”的闭环管理方式开展工作。

“我们定期开展工作调度会,调度问题台账整改情况,针对‘重点点位’‘疑难杂症’开出‘对症良方’,对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具体研究、制定有效的工作方案,现场协调解决。”赵冬梅告诉记者,目前,街道已经开展了五轮的自查,建立台账一千余条,总整改率达到90%以上。此外,街道还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将复审工作纳入到绩效工作考核中。

下一步,回龙观街道将严格对照国家卫生区复审工作标准,持续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多部门协同,激发群众共同参与的主动性,有序推进国家卫生区复审工作走深、走实。

【控烟笔记】北京市开展“小手拉大手,大家来控烟”活动

近日,为加大辖区各个学校控烟力度,教导广大师生自觉自愿开展控烟行动,自我养成文明、守法、团结、向上的习惯与素质,营造首都北京文明、和谐、无烟、健康的良好环境,北京市西城区控烟志愿服务队在德胜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市三帆中学开展了一次“践行文明条例,参与公益活动”和“小手拉大手,大家来控烟”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

小手拉大手,大家来控烟!

西城控烟志愿分队 胡世钦

北京市三帆中学是一所由北京市西城区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民办公助初级中学。14:15,西城控烟队6名志愿者来到德胜门北滨河路的弓箭胡同南口,将前来参加活动的60名学生区分两组,一组由德胜街道管城理市志愿者带队,以整治非机动车为重点,带领学生将非机动车整齐码放在规定停车区域。

当看到有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青少年志愿者们赶紧上前摆好扶正,大家相互合作,合力将较重的单车搬到规定的停放地点。

一名学生表示:“我们做的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事,但相信通过这次示范引导,会向大家传递出‘街巷环境,人人维护’的积极***。”

另一组由西城控烟队员负责,带领小志愿者们捡拾路面烟头和垃圾,用自身行动,助力街区街巷环境治理。

活动中,控烟队员将同学们又分成两个小组,沿着滨河路两侧,一边一组,学生们手拿夹子、垃圾袋等工具,从弓箭胡同南口边走边捡拾北滨河路和两侧人行道上的烟头、纸巾、果皮、塑料袋等垃圾,一直来到德胜门城楼下,又将箭门北广场上的垃圾捡拾一空,使德胜门周边、滨河道路和河边绿化带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边走边劳动,小志愿者个个干劲十足,不怕吃苦、任劳任怨,哪怕是藏在围栏里的一个烟头、纸屑也被一一拾捡出来。在青少年志愿者的带动下,附近遛弯的社区居民也自觉加入到清理行列中。

然后,德胜街道城市管理办的领导带领学生登上德胜门城楼,席地而坐,组织学习志愿服务、环保公益活动、控制吸烟条例和垃圾分类知识,教导学生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引领家长加入公益事业,养成文明、守法、团结、向上的良好习惯,自觉自愿参与到城市环境建设与治理工作中来,为“无烟北京”多做贡献,从自身做起,营造首都文明、和谐、无烟、健康的良好环境。

西城控烟队队长胡世钦的讲解,赢得青少年志愿者阵阵掌声。控烟队员现场分发的控烟资料和灭烟盒更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关注。

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将北京控烟条例和发放的折页、灭烟盒带回家,告诉吸烟的爷爷、爸爸,吸烟有害,无益于健康,并监督爷爷、爸爸从现在开始戒烟,绝不允许烟霾在房屋里漫延,损害家人。

活动结束后,德胜门城楼负责人邀请青少年志愿者参观了古城楼遗迹。同学们对古城楼的防役设计、武状元大刀等十分感兴趣。

经过与历史文化零距离接触,同学们进一步增强对德胜地区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师生们表示:一下午的活动意义非凡,现实作用重大。特别是内容大于形式,大家在㝢教于乐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提高了社会公益意识,注入了传承与保护历史文化之魂。

大家决心:为共建和谐美好家园,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将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坚定公益心,小手拉大手,让北京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为文明、和谐、健康、美丽的首都添砖加瓦,奉献力量。

此次活动还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北京卫视新闻频道和红绿灯栏目、北京城管委官方微信公众号管城理市和西城城市管理官方微博都分别报道了活动情况。

每周三,第六年,坚守倡议

昌平控烟志愿分队 赵忠强

近日,雪后的天气特别冷,昌平控烟志愿服务队带领着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来到昌平区城北街道政府街西路沿线,开展控烟宣传活动,同学们踏着还没有融化的雪地,边走边捡拾烟头,还给过往居民发放控烟折页以及灭烟盒,为他们讲解吸烟的危害,劝阻她们少吸一只烟建议她们逐步把烟戒掉。通过本次活动,吸收了不少新同志加入了控烟的队伍里,共同参与控烟,为尽快达到无烟而努力。

近日,周三昌平控烟志愿服务分队回龙观小队又开始了每周三来控烟的控烟宣传活动,每周三来控烟这个倡议是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张建枢好会长在2015年12月2号发起的至今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意义是劝阻三位吸烟者,发放三份控烟折页,巡查三家单位,这个周三回龙观小队又一如既往的开始了每周三来控烟的行动,昌平分队回龙观小队在回龙观东大街开展控烟宣传巡查活动。志愿者们,不顾大风天气,为辖区网吧、台球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识,讲解烟草对人和环境所造成的危害,普及控烟禁烟的法律知识。通过活动,倡导广大市民远离香烟的侵害,把更多的健康知识转变为健康行为,提高生命质量,营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共享健康生活。通过宣传让市民的控烟意识不断提高。

北京海淀加大商务楼宇等重点公共场所控烟检查力度

北京市海淀区各街镇综合执法队持续加大对商务楼宇、餐饮行业等重点公共场所的控烟督导力度。

3月10日,记者跟随上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执法人员,来到辖区内一***,对***的控烟情况进行检查。执法人员看见***各区域张贴了明显的禁烟控烟举报投诉电话号码标识,并设立户外吸烟区,在洗手间内也安装了烟雾报警器,步行梯内设置红外感应控烟语音提示器。随后,执法人员查看了控烟责任单位建立的禁止吸烟管理制度和制作留存的禁止吸烟检查工作相关记录。

据楼宇物业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执行《北京市控烟条例》,物业与楼内公司签订禁烟承诺书,要求各公司加强内部控烟管理和宣传工作。同时,***在除原有保洁和管理岗巡视外,还专门组建控烟小组加大巡视,每日对各楼层进行多次巡视,对楼内吸烟人员进行劝阻和拍照取证,并向其所在公司发放控烟函。此外,***还与街道综合执法队联合,进行控烟执法工作,对违规吸烟人员及时规劝或处罚,起到了警示作用。

据了解,3月9日,上地街道召集辖区24栋楼的物业,研讨商务楼宇控烟良策。这24栋商务楼宇自2020年7月控烟工作下放街道以来,共接到12345举报54次,成为热线举报的一项重要内容。下一步,海淀各街镇执法队将结合辖区控烟工作实际,加大控烟宣传和监督执法力度,积极开展控烟检查、培训和宣传工作,针对乱扔烟头的行为,按照市容环境管理的相关法规予以处罚。

条分缕析人大代表的“公共场所控烟提案”

今天,我们仍要提倡理性控烟

真正从国情与实际出发的理性控烟才能真正保障公众权益

2021年****召开在即,媒体报道****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将在****上提交《关于尽快***国家〈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建议》。作为国内顶尖的肺移植专家,作为代表履职尽责的这14年,陈静瑜每年都在两会期间提出五六条建议,不少建议关乎肺病相关,也都都源于他的一片医者之心,对公共卫生事业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对他今年的提案,我觉得很好,但有些方面还是可以再推敲一下。

一是允许餐饮场所、娱乐场所等室内公共场所设置吸烟区域,并未违反《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首先,《公约》中“室内公共场所”并未明确将私人经营的餐饮或娱乐场所纳入其中。

《公约》第8 条 防止接触烟草烟雾

1.各缔约方承认科学已明确证实接触烟草烟雾会造成死亡、疾病和功能丧失。

2.每一缔约方应在国家法律规定的现有国家管辖范围内采取和实行,并在其他司法管辖权限内积极促进采取和实行有效的立法、实施、行政和/或其他措施,以防止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适当时,包括其他公共场所接触烟草烟雾。[1]。

其次,《公约》 “实施准则”的含义需要厘清。

“实施准则”在WHO英文原版中为“Guidelines and policy opti*** and recommendati***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WHO FC***”,而非准则常用的来源criterion或standard。直译应为“ 实施公约的指导方针、政策选项及建议”

并且这份建议的官方中文版在《准则的目的》段落中明确说明了:

准则的目的

1. 本着《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其它规定以及缔约方会议的意图,这些准则旨在协助缔约方履行其按照公约第 8 条承担的义务。这些准则的拟定,是基于最新证据以及成功推行有效措施减少接触烟草烟雾的缔约方的经验。

2. 准则包含商定的原则声明和有关术语的定义以及关于履行公约义务的必要步骤的商定建议。此外,准则还确定了应当采取哪些必要措施,有效防止二手烟草烟雾的危害。鼓励缔约国不仅在履行按照《公约》承担的法律义务时,而且在推行保护公众健康的最佳做法时采用这些准则。[2]

一是协助承担义务,二是基于成员国有效经验,三是鼓励缔约国采用这些“最佳做法”。因此,这其中提供的是在履约公约的最高标准或者说是最佳样板。因此,这是《公约》的最高期待,而非最低标准,是标准中的100分,而非60分。

目前,公约缔约方182个国家,协议缔约方62个[3],其中日本也是2004年就加入的缔约方。2018年7月,号称日本史上最严厉的禁烟规定新的《健康增进法》通过参院成为法律,实行学校、医院、政府机构和幼儿园完全禁烟。但对于餐饮店,如果经营者选择室内可吸烟,那么必须在门口进行清楚标识,且20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进入该店铺。2020年4月实施的《改正健康增进法》原则上从明年4月开始禁止在室内吸烟,但是对于店面超过100平方米并满足一定条件的店铺,允许设置吸烟专用房间。这样的立法值得称道,真正达到了互不干扰,互相尊重。

二是应当引用客观的调查数据

首先,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的《10城市公众对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烟态度调查报告》甚至在其官方网站上的无从查找,也无从查看调查过程与结果,不应当作为数据支持来源。

其次,《I***项目中国调查第一轮至五轮调查报告》显示:不论是吸烟者还是非吸烟者都支持更强的烟草控制政策。这句话过于含糊,没有具体指出支持哪种控制政策。

实际上,这个调查报告依然有着自己的倾向。例如:在调查对无烟法规的指标时,采用了表7的指标,因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2013-2015年间,92%的吸烟者和93%的非吸烟者认为在餐厅和其它公共场所禁烟“好”或“非常好”。这些高度支持表明中国吸烟者已经准备好接受强有力的全国性无烟法律。” [3]

这类问卷设计就明显具有隐蔽的倾向性,选项中只有认为餐厅和其他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好不好,也就是预设了一个只有全部禁或全部不禁的二选一问题,那么即使是吸烟者其考虑到家庭也愿意选择全禁,这是其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做出的选择,是人性的善,但这样的善不应被利用。

如果餐厅可以分为全部禁烟餐厅和吸烟餐厅,并在入口明示,吸烟餐厅禁止青少年进入。问卷中有这样的选项,结论会完全相反。

可作为例证的就是报告中对酒吧禁烟的调查,因为酒吧天然不是家庭聚会的场所,吸烟者给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例如:对无烟酒吧的支持与I***其他国家的调查结果相符,公众对酒吧禁烟的支持度比对其他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度低。在第二至四轮之间,各个城市只有少于半数的吸烟者支持在酒吧内禁烟(图32)。但是,酒吧禁烟的支持度随着时间推移略有提高,其中增加最快的是北京(在第二轮时为24%,第五轮时达到56%)。[3]

即使是在北京,也只有勉强一半的支持率,这还也是全面禁烟的二选一问题。如果再加入设置酒吧吸烟区和非吸烟区,我相信这个一半的比率都没有。

三是应当尊重地方立法权

我国宪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决议,审查和决定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的计划。” 根据依法治理理念,在制度、体制、机制的建设和使用中,地方再严格依照国家和省域已有的法律和法规,同时依法,审慎、充分利用城市立法权(根据****2015年对《立法法》的修订情况,地方立法权会扩至所有设区的市),形成城市治理的法律方法。

在美国等联邦制国家,不同州关于经济发展、税制、持枪等关键因素的不同立法体现了所在州人民的倾向,凸显了各州完全不同的竞争力,形成了差异性的竞争优势和特色吸引力。

虽不同于其联邦制,但在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已经阐明了社会、城市“谁来治理”的问题。治理不同于作为一种单向度活动的统治,治理强调的是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协同。在城市治理中,政府、社会和公民是当然的治理主体。城市治理必须实现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普通公民的合作治理。近年来,我国依法确立政府在城市治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依法保障社会和公民在其中的参与权,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应用各种有利于多元主体协同的技术,形成了良性有序的政社协同和官民共治,实现了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4]陈院长提到的“即使是启动立法程序,也会遇到各方利益博弈,阻力困难”,是缺乏对立法与社会治理的理解,立法当然是考虑到社会各方利益,是涉及各方的通盘考虑,而不是统治式武断,那个过程不叫立法,而叫下通知。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也是个地貌丰富,民族众多的大国。各个城市有其特定的经济基础、思想形态、法治状况和地理条件,上海与石河子人口密度、人口组成、产业状况、发展优先都不同,广州与昆明思想形态、生活习惯也都不同。各个地方发展优先不同,开放程度也不同,完全可以在国家立法基数上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地区立法,或吸烟与非吸烟娱乐场所分设,或设立吸烟区,给出自己城市对控烟的答案。全国性立法是底线,不应将底线无限上升。

其实,我国在涉及控烟方面并非没有国家级的立法, 2020年6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减少吸烟对公民健康的危害。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强化监督执法。烟草制品包装应当印制带有说明吸烟危害的警示。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可以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方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具体办法。这就是已经授予地方因地制宜的进行控烟的立法。[5]

医者仁心,我们从陈院长连续多年不懈提出控烟提案,可以感受到作为医务工作者对大众健康的关心。但高质量控烟宜疏不宜堵。公共场所也不应无限扩大,应当将政府部门、学校、医院、交通枢纽等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与餐吧、酒吧、KTV等私人娱乐场所区分开来。控烟目的在于将烟草使用者与非吸烟者分离,而不是禁绝吸烟者吸烟。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普通大众都有使用合法瘾品的自主权,吸烟者没有所谓“原罪”。在全面禁与完全不禁两极中间,仍有无数的解决方案可供选择。在立法过程中,专业性强的方面确实应由专家提供建议,再综合各方面诉求,逐步形成立法。

一刀切式管理看似易行,但实则简单粗暴,执法难度大、成本高、实行效果可能会出现反复。只有从国情与实际出发理性控烟,才能真正推行可以实行的措施,真正保障公众健康权益。

[1]https://www.who.int/fctc/text_download/zh/

[2]https://www.who.int/fctc/treaty_instruments/adopted/article_8/zh/

[3]https://itcproject****/findings/reports/itc-china-project-report-waves-1-to-5-2006-2015-october-2017-chinese/

[4]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院转自《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20175期 作者:夏志强 谭毅

[5]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12/6c2bb7817a774c5596aedd36e19b4442.s***l

提高控烟意识,拒绝二手烟!北京延庆多家单位被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

“您好,咱们禁止吸烟场所设置的禁烟标志需要进行更新,其中举报电话号码一项已由‘12320’更新为‘12345’,请您及时更新禁烟标志,下周我们还将进行复查。”北京市延庆区百泉街道综合执法队队长在对某包子铺进行控烟检查时这样对餐馆老板宣传。

为进一步推进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深入落实《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延庆区城管执法局牵头,统筹各街道乡镇,针对全区范围内室内外公共场所、办公场所,组织开展控烟专项执法行动。

6月15日,控烟专项执法行动正式开启。

百泉街道综合执法队

在百泉街道辖区某酒店,百泉街道综合执法队的执法队员现场检查了该酒店控烟管理制度、控烟检查记录、劝阻吸烟情况、宣传教育情况等,并对酒店内设置的吸烟标志和举报投诉电话号码进行了检查。发现该酒店控烟工作比较到位。执法队员结合《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对该酒店进行了一次普法宣传教育。

随后,执法队员又走进了某包子铺,在包子铺内,执法队员发现该包子铺内有人吸烟,对此该包子铺内员工没有进行劝阻制止。执法队员对该包子铺员工进行了宣传教育。同时,执法队员还发现该包子铺内设置的禁烟标志和举报投诉号码标识没有更新。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百泉街道综合执法队现场开具《谈话通知书》,将依法依规进行立案处理。接下来,百泉街道又重点检查了南菜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

康庄镇综合执法队

康庄镇综合执法队对镇域内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控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在中午用餐期间随机抽查了康庄镇商业街周边阿泰包子、金旺达烤肉店等多家餐馆。

在检查过程中,针对多家单位存在设置的禁止吸烟标志和举报投诉电话号码标识不全或者没有更新的这一问题,康庄镇综合执法队分别对几家单位现场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其在一周之内整改完成,下一步将针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结合此次控烟执法专项行动,执法队员充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对控烟执法进行了宣传告知,并发放了《公共场所禁烟告知书》,教育引导管理人员要切实履行管理责任,紧紧围绕五项重点任务开展好控烟执法检查工作。

加强控烟执法宣传 营造良好城市环境

延庆区城管执法局在对全区各乡镇进行专项部署后,又开展了以“加强控烟执法宣传 营造良好城市环境”为主题的宣传告知活动,对卫健委、国资委、商务局、文旅局、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等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了宣传教育,发放了《公共场所禁烟告知书》,并教育引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向主管的企业进一步深化宣传告知法律,增强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做好各项日常管理及劝阻工作,营造良好的控烟氛围。

下一步,延庆区城管执法局将按照“一月一重点”的形式,确立6月为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餐饮单位执法月、7月为宾馆饭店执法月、8月为旅游景区和网吧执法月、9月为商场超市执法月,持续做好对辖区内禁止吸烟场所的全面执法检查。

在专项检查后,将继续深入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进一步巩固集中专项执法行动成果,努力提高全民控烟意识,自觉***烟草,有效降低吸烟率,提升城市环境水平,全面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三年行动和健康延庆建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