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上杭县烟草高标严要求做好烟苗移栽工作
近日,福建省上杭县烟草***局(分公司)抢抓时令,组织烟技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烟农做好烟苗移栽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把好烟苗移栽质量关。图为烟技员在蓝溪镇梅永村栽后烟田测量烟苗移栽株距和深度。
福建上杭县烟草严把烟畦质量关
近日,福建省上杭县烟草***局(分公司)积极开展烟田冬翻备耕工作,组织全县烟技员深入田间地头,做好烟田起垄和盖膜待栽的技术指导,为烟叶生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图为烟叶生产人员在稔田镇石牌村实地测量烟株行距和畦高。
干劲十足战春耕 万亩烟叶移栽忙
东石镇锡水村工人正在进行烟苗移栽。(吴辉燕 摄)
仁居镇邹坊村的千亩高标准基本烟田采用膜下移栽,利于烟株早生快发。(受访者供图)
人勤春来早,农事催人忙。近日,广东平远县东石、八尺、仁居、上举等镇的烟叶种植户抢抓农时,忙着领取、移栽烟苗,掀起了一年一度的烟苗移栽***。
为全力做好烟苗移栽工作,平远县烟草***局(分公司)从烟苗管理、烟田备耕、肥料施用、协调用工、统筹供苗、地膜覆盖等关键环节着手,严格落实技术标准和措施,全县烟农也铆足干劲,为烟苗移栽按下“快进键”,合力奏响移栽“进行曲”。
“这个需要注意一下植株之间的距离,像那株一样太小的苗就不要种下去了。”在东石镇锡水村,烟叶技术人员全程参与移栽管理工作,指导烟农规范移栽,提升移栽质效。在技术员的讲解与指导下,打孔、发苗、栽苗、埋土、浇定根水、覆膜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行行移栽整齐的幼苗,为广袤的田地点缀了无数“星绿”。
“株距密度要控制在50厘米左右,栽种距离会直接影响到烟株后期成长以及最终烟叶质量,为了保障合理密植措施落实到位,在移栽期间,我们的技术人员每天都会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广东烟草梅州市有限公司平远县分公司上举烟叶工作点烟叶技术员黄福荣介绍说,按照以往惯例,立春前后,气温回升,正是烟苗移栽的最佳时候,能有效避免寒潮对栽后烟苗的伤害。“因为种植烟叶的经济前景好,我们村集体通过流转、整理撂荒耕地种植烟叶,目前全村烟叶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10多亩。”东石镇锡水村村书记、主任曾祥甲介绍,种植烟叶解决了农村土地撂荒和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充分调动了农户种植积极性。
同样如火如荼进行烟叶移栽工作的还有仁居镇邹坊村。在该村千亩高标准基本烟田现场,只见层层梯土阡陌相连,条条烟垄线条分明。“由于仁居镇地处粤北,气温比较低,今年我们引导农户进行膜下栽,这样烟苗不容易受冻。”平远烟叶工作站副站长姚流天告诉记者,地膜具有保温、保湿的作用,采用膜下移栽有利于烟株早生快发。他说,仁居镇邹坊村联合平远县烟草***局(分公司)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奋力推进 2023年仁居镇邹坊村高标准基本烟田项目建设,使邹坊村这片土地成为“路相通、田成方、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基本烟田。项目建成后,能有效改善种烟条件,使大型机器更容易深耕、更容易操作,提高了农户机械化耕作水平,也提高了生产效率,让烟农实现减工降本、增产创收,进一步夯实烟叶可持续发展基础。
农时不等人,移栽正当时。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90%的烤烟移栽,大田移栽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预计2月上旬全面完成全县1.0714万亩烟叶移栽工作。平远县烟草***局(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做好跟踪指导服务,抓好大田管理和技术保障,做到技术指导到田、服务跟踪到户,为烟农增收致富护航,为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规范保障。
湖南宁乡烟草“把功夫花在移栽前” 烟叶备栽从“早”抓起
绿油油的烟苗大棚。
“抓晴天、抢阴天,毛毛细雨是好天,大屯营镇‘抢天气’盖膜待栽!”这是记者从“宁乡烟叶微信群”看到的信息,而近日记者在种烟乡镇现场看到,各地未雨绸缪,立足从“早”抓起,周密组织,科学安排,强化服务,正切实做好烟叶移栽前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烟肥有序发放到位,烟苗大棚里剪叶炼苗丝丝入扣,烟田盖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据了解,春节之后每天奋战在田间地头基层一线的从烟干部、技术人员和烟农多达上千人。
明确搞好“早、高、严”三字经
烟叶移栽是烟叶生长由苗床向大田环境转换的过程,对烟叶最终产量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早在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二),湖南宁乡烟草就召开烟叶工作务虚会暨2021年烟叶工作推进会,群策群力谋划2021年烟叶工作,紧紧围绕“把功夫花在移栽前”的工作要求,切实抓好烟叶移栽前的关键技术落实,明确搞好“早、高、严”三字经,要求备栽时间要“早”、起垄质量要“高”、技术标准要“严”,以确保移栽质量和大田烟株正常生长发育。
值得一提的是,大屯营镇农办和郁金烟叶专业合作社在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七),即春节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就组织召开镇村专干技术员会,安排布置当前烟叶生产工作,力推膜上移栽,且确保100%营养土,强调“开好条施沟、搞好肥料深施”。
记者在现场看到,横市、大屯营、喻家坳、流沙河等乡镇的烟苗大棚,在移栽前推行揭膜、断水、断肥和剪叶等科学炼苗措施,确保苗齐、苗壮、苗匀、无病虫草害,保证培育无病壮苗,提升了壮苗比例。而烟田起垄质量和盖膜进度均早于和好于往年。
标准化烟叶家庭农场应运而生
“今年我自己带头种植烤烟200亩,全镇共培养标准化烟叶家庭农场10户,每户种烟110亩至240亩!”横市镇黄金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伏兵兴奋地告诉记者。据悉,该镇220户烟农2021年将种植烤烟9062亩,户均约41亩。而通过“家庭农场”模式积极发展烤烟产业,集中流转土地,有利于创造土地流转收益、增加务工收入,烟农和周边群众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市烟草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家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微观经济组织,集传统家庭经营和现代生产为一体,是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宁乡烟草今年大力支持发展烟叶家庭农场,各种烟乡镇有计划地申报标准化烟叶家庭农场,均由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种植技术和风险承担能力的家庭创建,通过土地的合理流转稳定种植规模,以家庭劳动力和雇工相结合,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管理和自负盈亏。相比于传统的零散烟叶种植户或小规模种植户,发展烟叶家庭农场有助于实现种植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有助于实现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标准化,有助于稳定烟叶产量、提升烟叶质量,有助于培育高素质的职业化烟农、稳定烟农队伍。
打响“烟区产业综合体”特色品牌
烟叶强、烟农富、烟区美,这是喻家坳乡的写照,也是各种烟乡镇的写照。今年,喻家坳乡金醇烟叶专业合作社正示范打响“烟区产业综合体”特色品牌,进一步提升带动效应。该乡今年将完成6000亩烟叶生产,明年计划完成8000亩,后年要突破1万亩;大屯营镇和横市镇也争先恐后计划明后年突破1万亩。届时,我市将同时涌现3个种烟1万亩以上的乡镇,这对宁乡形成稳定的烟叶产业布局意义重大。
记者从宁乡烟草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3.53万亩烟田即将择天气进行烟苗移栽,各乡镇均建立了自己的示范片区,并采取微信传播、专题讲座和现场讲解指导等多种形式,宣传烟叶移栽技术要求,切实提高烟农生产技术水平。因移栽期天气复杂多变,要求育苗户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烟叶炼苗,行业部门技术员必须综合苗情、天气与备耕情况,指导烟农适时组织移栽。
云南师宗县做好2021年烤烟移栽准备工作
为跟进烟叶生产时间节点,确保烟叶适时按期移栽,云南师宗县多举措做好烤烟移栽准备工作。
云南师宗县全面推行“专业化育苗、商品化育苗”的育苗管理模式,通过加强田间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确保育出“齐、壮、匀”的烟苗供烟农适时移栽。在所有烤烟育苗点,烟农正有条不紊地间苗、补苗,烤烟科技员正仔细查看各个批次烟苗的生长情况,及时给大棚散热,保持合适温度,防止烧苗。
为抓实烤烟预整地工作,师宗县强化大型机械预整地作业,实施大型机械机耕、机耙、机起垄。在高标准农田施工现场,工人利用晴好天气抢抓土地平整、排水沟、田间道路作业。在做好烤烟预整地的同时,师宗县积极抓实规划面积落实,抓好烟用生产物资储备。
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进村入户等方式,广泛宣传种植烤烟相关政策、收购价格等,动员群众积极种植烤烟,增加收入渠道。烤烟科技员深入实地针对土地整理、苗木管理、起垄、盖膜等问题积极开展培训,以此来提高烟农的管理技术。加强烟苗管理工作,组织烟叶站技术员深入育苗基地,指导工作人员梳理苗木、水量控制、化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育出“齐、健、壮、匀”烟苗供烟农适时移栽。把烤烟移栽任务落实到村,要求驻村领导、驻村干部在烤烟移栽期间必须深入地块,对烤烟移栽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以便按时完成移栽工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