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烟盒,别乱丢。
有消费者反映在零售店购买的卷烟口感有问题,这是怎么回事?
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对存在争议的卷烟进行了鉴定,发现卷烟条盒为真,小盒及卷烟均为假。
零售户表示该卷烟是从烟草公司进的货,坚信自己销售的卷烟没有问题,才会在消费者反映问题后立即拨打投诉举报电话。
工作人员推测卷烟可能被调包了,通过查看店内监控,猜测被证实:不法分子购买卷烟后,利用零售户转身拿商品的时机调包卷烟,并找借口将假烟退回。
据该零售户介绍,他习惯将废旧卷烟条盒堆放在店门口当废纸卖掉。不法分子很可能是收购或者盗窃了零售户的真烟条盒,并将假冒卷烟装入其中重新塑封,调包零售户店里的真烟。因此消费者才会买到装在真条盒里的假烟。
在此提醒大家,在处理废弃烟盒时务必小心谨慎,不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烟头虽小 防火事大
近日,陕西西安一男子随手乱扔烟头竟点燃自家快递站。这名男子吸烟后随手将烟头扔在快递箱旁,转身就下班离开了,20分钟后烟头引燃纸箱并产生浓烟,火势迅速蔓延一发不可收拾,消防员及时赶赴将大火扑灭,但有大量快递被烧毁。事后,经调取店内监控才得知起火原因,随后民警对该男子处以行政处罚。
没想到吧!乱丢烟头烧掉自家快递驿站,也会受到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国消防法》第64条第2项的规定,过失引起火灾,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导致火灾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根据《中华人民***国刑法》第115条第2款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应追究失火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部分烟民不分场所随时都是烟不离手,也许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在这些场所抽烟的危害性,也许他们认为一个小小的烟头怎么可能引发火灾呢?
但是,下面这几种情况吸烟,很容易出事!一定要注意!
【卧床吸烟】家庭吸烟尽量避免在室内吸烟或卧床吸烟,更不要在身体疲倦时或饮酒后吸烟,特别是行动不便或下肢瘫痪的人更不能卧床吸烟。
【旅游景区】到旅游景区游玩时应遵守景区的防火规定,不在无烟区吸烟,不乱丢烟头,不将还未完全熄灭的烟头丢进垃圾桶,以免烟头引燃垃圾桶内的其它易燃物。
【人员密集场所】要严守吸烟管理规定,不要随意在严禁吸烟处吸烟,更不能躲在公众聚集场所的人群中和角落里点火吸烟,以防引燃各种可燃物发生火灾。
【大风天户外吸烟】大风天在外面吸烟,烟火在风力下,很可能飞落到户外的可燃物上而引燃起火,吸烟后所扔的烟头火熄灭后,在风力的吹促下也往往复燃,极易引发大风火灾。
【丢弃未熄灭的烟头】吸完烟时,要妥善处置烟头,应将烟头熄灭后方可离开,未熄烟头要放进烟灰缸或痰盂内,不可用纸卷、火柴盒、烟盒当烟灰缸,更不可把烟头直接扔进纸篓里。
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烟头虽小,但潜在的危险系数极高。香烟在燃烧时,中心部位温度高达500——800℃,在卷纸的燃烧边缘温度达200--300℃,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都会容易引起火灾。与蜡烛、焰火燃烧不同,香烟的燃烧并没有产生明火,这种状态的燃烧称为阴燃,一种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虽然不产生火焰,但是阴燃也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吸剩的烟头一般能持续燃着1~4分钟,在这段时间内,许多易燃性物品均能被点燃。有时烟头扔在棉被、木屑中,要阴燃几十分钟,不容易被人注意,危险性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此类事故呢?
要养成好习惯,烟头完全掐灭再扔。吸完烟后,一定要将烟头完全掐灭,确定熄灭后放到烟灰缸或金属、玻璃等不易燃器具内。要纠正不良的吸烟习惯,不能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磕烟灰,更不要将燃着的烟头随处乱放。也不可随意丢弃烟头,特别是在周围有易燃可燃物的场所。
提醒大家:烟头虽小,火患无穷,别让吸烟变“纵火”,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记得,一定要掐灭烟头!
灭烟柱是控烟效果的“风向标”
近日,在河北省会街头出现了很多灭烟柱,约一米高,顶部有4个灭烟区,柱身贴有“吸烟有害健康”和“烟头不落地、城市更美丽”的宣传语,款式新颖的灭烟柱吸引了不少过往市民的目光。
工作人员正在安装灭烟柱。图片来源:燕赵晚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河北省疾控中心、石家庄市疾控中心联合举办的2021健康河北·省会“百人百日”戒烟大赛启动。
一边是戒烟大赛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一边是街头灭烟柱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两项活动看似“不搭界”,实际上都是出于同一个目的——控烟行动不仅需要久久为功,而且离不开堵疏结合。
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理想中的“无烟环境”应包括两个方面:空中没有弥漫的烟雾,地上没有乱扔的烟头。作为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和受害国,国内有3亿以上吸烟者,虽然吸烟的危害尽人皆知,但要想全面控烟依然任重道远。如果说戒烟大赛旨在鼓励抽烟人群积极尝试远离香烟,街头灭烟柱的设置显然致力于传递一种观念:即使暂时无法摆脱香烟,最起码不要因为吸烟而破坏公共环境。
现实生活中,随地乱扔的烟头无疑是普遍存在的垃圾,在车站、商场、超市、***等人员聚集、人流量大、人员停留时间长的街道,烟头甚至是一种主要垃圾源。随手丢弃的烟头,不仅大大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劳动量,而且往往隐藏着火灾等潜在的威胁。虽然街道两边都设置有果皮箱,但由于不是专门为收集烟头所设置,因此普遍缺少掐灭烟头的装置,箱体材质也不具备防燃性,燃烧的烟头丢入其中,很容易点燃其他废弃物,从而造成污染和火灾。相比之下,灭烟柱内胆材质阻燃且耐高温,不仅收集、清洗方便,而且可以做到精准投放、专物专用。
2003年,中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至今已有18年时间。然而,吸烟人群数量仍居高不下。从2007年至今,中国人群吸烟率仅从28.1%下降至26.6%。对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吸烟率降低至20%”的目标,中国的控烟工作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中,引导市民自觉爱护公共卫生,做到烟头不落地,营造“洁净、秩序、文明”的环境氛围,也不失为对控烟工作的一种辅助——让抽烟者少一些“痛感”,更有助于让他们多一分戒烟的勇气,同时也多一分保护环境的责任。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乱丢烟头是可耻的;从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不抽烟才是最好的选择。作为控烟效果的“风向标”,希望有一天,灭烟柱能彻底淡出公共视线。
张骁:心有山海 “骁”勇前行
高高的个头,白净的脸庞,一副深色高度的近视眼镜,遮挡不住眼中的坚毅与自信。他就是刚刚在全省烟草商业系统“论剑2023—***专项技能”***武中获得“卷烟真伪鉴别能手”称号的灵宝市烟草***局第五市场监管稽查队队员张骁。
张骁(左)在市场上开展执法检查
蝶变:从“白面书生”到“业务骨干”
2017年7月,张骁进入行业工作。在第一次跟随同事到市场检查时,零售户们看着眼前这个白白净净、一脸书生气的小伙子,不由和他开起了玩笑:“***稽查这活儿恐怕你这个‘白面书生’干不来呀,哈哈哈!”
张骁所负责的区域位于城乡结合部,路程远、商户分散。作为“外乡人”,他在走访检查市场时经常出现“断片”,要么是找不到位置,要么是记不住店主姓名,以致于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要做到对市场、对客户‘一口清’,就要多跑多记、下苦功夫。”张骁谨记前辈们的指点,决心要把“商户分布图”记在心中、印在脑中。接下来的日子里,不论刮风下雨,他都坚持每天跑市场。短短两个月,片区720家商户的店铺地址、营业规模、法人信息、守法情况等信息,他都了然于胸、如数家珍。在***条线岗位练兵中,他凭着对市场、客户“一口清”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除此之外,张骁还认真钻研证件、案件和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主动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学习,虚心接受大家的点拨和指导。今年2月,全省系统“利剑2023—新产品新平台新渠道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开展后,他精心制作了新型烟草制品监管政策PPT,在全局得到了借鉴和推广,并以“讲师”身份为职工和商户们授课。
“小张勤学习、爱钻研、能吃苦,好样的!”同事们的认可,更坚定了他当好一名“金叶卫士”的信心和决心。
成长:“尖刀连”里砺锋芒
因工作表现突出,2019年5月,张骁被借调至三门峡烟草***局打私打假机动队。在这个打击涉烟违法犯罪的“尖刀连”里,张骁磨砺出了更加耀眼的锋芒。
由于机动队刚刚成立,事务繁多。那段时间,他就像一个陀螺转个不停,白天,和队员们到市场收集线索、查案办案,晚上,在办公室制作报表、撰写材料,往往是忙到深夜才回到宿舍。“事情越多越能磨砺人、锻炼人,年轻人才能成长得更快!”张骁乐呵呵地说。
2019年8月13日晚8时许,张骁和同事到市场摸排线索,在经过郊区一家废弃民房时,他看到一辆外地牌照的面包车停在院子里,一名中年男子正往车上装货,门口不时有人拿着手电筒出来窥探。“这个院子好久没住人,不会是烟贩子的临时窝点吧?”职业敏感性让他立即意识到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和同事决定在门口的草丛里“守株待兔”。盛夏的夜晚,湿热难耐,蚊虫肆虐,汗水不一会就把衣服全部浸透,浑身上下被蚊虫叮咬出密密麻麻的小包,即便如此,他纹丝不动、一声未吭...然而,没想到的是,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很强,装完货后嫌疑人并没有立即行动。到了凌晨3点,当听到大门打开、车子发动的声音的那一刻,张骁顾不上个人安危第一个冲进院子与嫌疑人搏斗,最终在队员配合下将两名嫌疑人抓获。现场查获卷烟443.7条,总涉案金额200余万元。据统计,在机动队期间,他参与侦办各类涉烟违法案件77起,连续4年获得“优秀队员”称号。
2023年9月,张骁回到灵宝市烟草局工作,当时中队大要案查办一直处于瓶颈。他结合在机动队学习的办案经验,建立了以“线索收集、动态分析、协同查办、精准打击”为主的大要案侦办思维导图,短短半个月,中队就连续查获了3起5万元以上真烟案件,实现了大要案件侦办“零突破”。
绽放:“匠心”深耕展风采
“择一业终一生”的执著专注,“干一行精一技”的精益求精,在张骁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张骁的办公桌抽屉里,塞满了数百个不同类型、不同品规的烟盒,每天他总要把这些烟盒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真假烟识别是***稽查人员的必备基本功、是看家本领”,张骁说,为了提高真伪卷烟鉴定能力,他经常认真总结真伪卷烟异同,制作PPT,收集烟盒,从包装、印刷、防伪、卷制工艺、烟丝结构、嗅觉、味觉上的不同之处钻研鉴定技巧。2023年6月,他取得了国家局真伪卷烟鉴定职业技能证书,同年通过了河南省局的鉴定考核,成为了省局质监站三门峡派出小组成员之一。
2023年7月,全省系统“论剑2023-***专项技能”***武竞赛启动后,张骁在第一时间报了名。那段时间,他默默学习,积极准备,最终以优异成绩在层层筛选中加入到了此次“省赛”的三门峡市局代表队中。
在参赛集训期间,他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有一次,他和几位学员到街上散步,在路边的草丛里看到了一个新品卷烟空盒,他就像捡到当做宝贝一样,用纸巾将上面的灰尘一点一点擦去,随后装进口袋。回到宿舍后,第一件事就是拿出烟盒研究分析,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上网查找资料...正是凭着精益求精、不断前行的精神,让他最终在全省系统180余名行家里手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八名的优异成绩,被授予“河南烟草商业系统卷烟真伪鉴别能手”称号。
心有山海,“骁”勇前行。张骁以始于初心、实干笃行、成于坚守、匠心逐梦的执着与努力,为美好的青春年华涂染了一抹***的色彩,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展现出了属于“后浪”的“骁”勇姿态。
督促和疏导并举 推动“烟头不落地”
日前,《苏州日报》“文明曝光台”携手市民“文明随手拍”,聚焦指尖的不文明——“游走的烟头”,对一些市民对吸烟区视而不见、随意“吞云吐雾”、乱丢烟头等行为进行曝光。如今这些“游走的烟头”是否能够安分下来?苏报记者对现场一一作了回访。
加强宣导定时巡查监督
此前,在苏州城市生活广场A座19楼,部分职员经常在公共卫生间、楼梯口吸烟,导致同楼层的其他职员深受“二手烟”困扰。
问题曝光后,城市生活广场A座19楼的烟味减轻了许多,记者在现场看到,公共场合不再有人吸烟,原本放在安全通道内的烟灰缸被拿走,楼梯间内安装了新的监控摄像头,安全通道有人定时巡查。
苏州东吴服务产业集团***主管沈利明表示,“文明曝光台”对督促大楼职员的行为规范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了解,该楼层职员在公共场所吸烟的现象已经持续挺长时间了,物业工作人员一直在劝阻,疏导职员到一楼吸烟区吸烟,但效果不大。在问题曝光后,物业公司再次与相关企业负责人沟通,情况有了好转。“相关企业负责人看到报纸报道以后,就给公司员工定下‘规矩’:如果再有员工楼内抽烟,就对该员工进行处罚。”沈利明说。
沈利明表示,接下来物业公司会加强禁止吸烟的宣导工作,制作小卡片发放到该楼层的企业,并加大巡查力度,“一旦在监控里或是巡查时发现有人在大楼里吸烟,我们会立即劝阻,并拍照记录,与相关企业员工一起维护好公共环境卫生。”
加强清理增加巡逻频次
此前,即便在苏州火车站北广场上设立有吸烟区和烟头垃圾桶,但很多人对此视而不见,烟头“随手丢”的现象屡见不鲜,还有吸烟者甚至将烟头塞进了雨水沟里。
问题曝光后,负责苏州火车站南北广场保洁的环卫部门立即行动,在延长广场保洁时间的同时,增加专用烟头垃圾桶。对角落里包括烟头在内的垃圾进行清理。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好几位环卫工人驾驶着环卫电动车,不停地用钳子夹起地上的烟头,在吸烟区和广场角落,也有环卫工人流动清扫,并提醒吸烟旅客不要随地乱丢烟头。
姑苏清服公司火车站区域业务主管刘女士表示,目前苏州站南北广场的保洁人员30余人,节假日期间会增加到40人左右,以人工清扫和机械化清扫相结合作业,对卫生死角进行大规模清理。面对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假期出行旅客高峰,工作人员将加大清扫和巡逻次数以及文明劝导力度。火车站北广场环卫工人刘阿姨同时呼吁:“‘烟头不落地’仅靠环卫工人来清扫是不够的,最关键的还是要广大烟民积极响应,自觉守护美好环境。”
成立巡查队加大管理力度
中翔商贸城内商户众多,人员流动大,在此前“文明曝光台”栏目记者走访时,发现商场内要求全场禁烟,主要经营区域虽未见吸烟现象,但不少楼道成了监管死角,不仅有人吸烟,还存在乱丢烟头现象。
问题曝光后,社区、消防等立即召开会议,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对中翔商贸城加大督促和管理力度。
如今在中翔商贸城内,入口处以及商场内均增加了“禁止吸烟”的语音提醒,且商场成立了禁烟巡查队,对经营区以及楼道等处进行巡查,对吸烟现象“发现一起,劝阻一起”。
相城区元和街道湖沁社区副主任周先生称,社区非常重视“文明曝光台”反映的问题,并会同相关部门对中翔商贸城的物业方进行了约谈,要求其立即清理烟头,并加大巡查力度。同时,物业方将对商场技防能力进行提升,在楼道等处加装监控设施,同时安排禁烟巡查队对各楼层、各楼道加大巡查力度,在宣传“无烟商场”的同时,纠正不文明行为;还将向相关部门报备,在商场停车场等外围区域设立公共吸烟区,疏导结合,杜绝商场禁烟区出现“游走的烟头”。
在此基础上,社区还举一反三,在整个社区开展宣导活动,持续推动“烟头不落地”,倡导健康文明行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