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时烟标的图案也十分丰富,很多烟标都富有生产商当地的地方特色,可谓是百花齐放,是收藏者们心中的不二佳品。
今天就来介绍一下那些具有独特意义和怀旧风情的烟标们,不知道你当时抽过的烟是否会在其中?
新中国成立前的烟标在19世纪以前,中国人抽烟一直抽的是土法烟丝,并没有卷烟出现。直到19世纪末期,各国的商人来华经营,将卷烟带到了中国,从此卷烟在中国土地上流行了开来。有了卷烟,很快就也出现了卷烟的包装纸和烟盒。1902年,天津出现了“龙球”牌卷烟,这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烟标。
早期卷烟都是由外国商人建厂生产的,很多品牌都是直接从外国引进的。比如日本的“孔雀”牌、“凤凰”牌;美国的“火鸡”、“品海”牌;英国的“三炮台”牌等等。

到了民国时期,中国自己的民族卷烟工业初步出现,卷烟厂主要是在上海。从1920到1940年,短短20年间,上海就出现了百家卷烟厂,共生产发售了一千多种品牌的卷烟。如“黄金龙”、“金鼠”、“爱国”、“黄包车”牌等等,极具民族特色和爱国情怀,受到了人民大众的喜爱。
这个时期的烟标现存很少,因此价格很高,收藏价值也极高。比如下面这款民国时期的烟标“少帅牌”,图案是张学良的画像,红字写着918,是当时的一款纪念标。价格很高,能卖到十五万元左右。

下面这款烟标生产于1934年,烟标上使用了英文。因为1934年之后就不允许烟标上使用英文了,所以收藏价值也非常大,基本上很难在市面上遇到。
建国后前期建国之后,外资烟草公司都被转化为国有,外资烟标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1952年正式完成私有制的转化之前,曾有一段时间国营、地方国营和公私合营卷烟厂并存的时期,当时生产的烟标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建国时期的烟标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往往以农民的形象为主,庆祝祖国的统一和和平的生活。当时的信息传播条件有限,所以烟标也被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当做宣传单来使用。

比如上图就是三穗牌香烟的烟标,可以从图案上看出,这款卷烟是公私合营标,图案是勤劳的劳动妇女,富有当时的时代特征。

丰收牌香烟的烟标也有着当时明显的时代特征,那就是使用繁体字。当时的烟标因为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文字往往繁简并存。图片上这款烟二十支装,图案是两个丰收的农民喜悦的笑容,很有感染力。

劳动牌香烟的烟标同样用繁体字写着品牌名称和生产公司的名称,富有时代特色。这款烟标是少见的粉色底色,同样二十支装。图案上出现了齿轮和稻穗,体现了新中国刚成立时的常用的图案特色,烟标绘画了两个农民在收割粮食的场景,十分欢乐。

胜利香烟生产于五十年代初期,烟标的主题配色是黄色和红色,目的是呼应国旗的配色。烟标上绘画着一位解放军战士,高举着五星红旗,骑着一匹骏马,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之情。

祖国派烟标同样诞生于五十年代初期,它的色彩十分鲜明,简直像一副装饰画。绘画着中国五十六个民族身穿民族服饰,快乐地聚在一起,欢庆新中国成立的情景,多姿多彩,富有当时的时代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