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湖北五峰烟草:烟草、供销共谱曲 奏响“知音乡惠”助农音-湖北烟区:做实产业融合 做优助农增收

admin3周前3浏览0评论

湖北五峰烟草:烟草、供销共谱曲 奏响“知音乡惠”助农音

“知音乡惠”乡村生活综合服务社

在持续推进农网终端建设工作中,湖北省宜昌市烟草公司五峰营销部以建设具有“零售终端 ”功能的农网终端综合服务平台为抓手,与县供销社深度合作,围绕升级改造农村网络终端、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提升市场服务能力等重点,通过定调、谱曲、搭台,发挥“烟草 供销”叠加功能,助农网终端“一店多能”提供一站式增值服务,共同助农兴村、惠及民生。

定好乡村振兴“调”

供销、烟草都以服务百姓、便民利民为共同目标,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的原则,在农网终端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合作点,共同打造乡村终端服务平台,进一步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市场综合服务能力,主动融入并服务于乡村振兴大局。

“我们供销、烟草两家要建立相互沟通联系机制,以五峰为试点,共同探讨双方合作共建渠道与方式。”在市供销、烟草座谈交流会上,宜昌市烟草局、市供销合作社主要负责人表示。

目前,五峰县供销集采集配流通体系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县城为枢纽、乡镇为重点、村级为终端,已经形成县有1个集采集配中心、镇有7个综合超市、村有97个综合服务社的完整网络体系,烟草与供销打造农网终端网、建强终端功能区、服务乡村生活点已经有基础有条件。

谱好为农服务“曲”

为了探索有效合作方式,县烟草协同供销相关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对供销100多个网点实施农网终端经营现状专项调查;对附近老百姓开展幸福生活需求专项调查,为农网终端提质、开展惠民服务提供第一手素材。

“农网终端提质、便民服务项目,我们可以打造一站式服务。”“供销网点就是要一店多能,在提供商品销售同时,开展商品代购***、快递代收代发、金融服务、便民缴费等生活性便民服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讨论会上,双方围绕合作内容探讨。

“我们的综合服务社就叫‘知音乡惠’乡村生活综合服务社吧,‘知音’即烟草、供销为代表的相关部门要做老百姓的知音,尊重和理解村民需求,满足村民需要;‘乡惠’意为为乡村、村民提供民生实惠,也谐音‘相会’,即众多知音在农网终端相会合作、助农兴乡。”就这样,以仁和坪镇集采集配中心店为试点的仁和坪“知音乡惠”综合服务社正式成立。

为建成一个可供复制和推广的农网终端标杆,烟草、供销双方合力对该店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一是对店内布局进行分区设置;二是对烟酒区进行合资改造;三是利用空间建成活动阵地,包括惠民直播间、农技政策读书角、客户歇茶休息点、雨伞应急专用架等,可供近20人开展品牌培育、政策宣传、技能学习等活动。

搭好功能发挥“台”

“这个服务社功能厉害了,不仅有便民项目,更有劳务信息帮助找工作、艺人信息提供‘九佬十八匠’相关内容、农产品销售信息帮助销售土特产,这些对老百姓来说,太有用了!”社区工作人员对服务社夸赞不已。

为建好“知音乡惠”乡村生活综合服务社阵地,分“***员家”“政策窗”“金叶苑”“万绿园”“朋友圈”“艺人榜”六个功能版块,由烟草、供销、村委会***员牵头,定期联合邮政、农业、社区、电信、人社等部门开展驻店服务活动,发挥政策宣传平台、烟叶技术学习平台、农产品上行交流平台、综合信息查阅平台、劳务用工信息平台以及乡村艺人(能手)联络平台作用,为村民提供就近办事、能办事、办成事的综合***场所。

“今年的弥猴桃、八月瓜盛产,要不是你们协助我们线上、线上下宣传销售,我们也不可能赚钱,实在太感谢了!”“前几天连续阴雨,我怕烟叶受损,在这里的烟叶技术册上一查,就知道怎么处理了,有看不懂的还可以电话询问,我的烟叶今年可是大丰收!”仁和坪是宜昌市雪茄烟叶种植基地,服务社的建立,同时也为烟叶生产、市场监管发挥了应有作用。

仁和坪农网终端综合服务社的建设,在该县的一个先行试点,村村有不同、一店一特色,在其他乡镇、村农网终端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中。五峰烟草将以“知音乡惠”这一服务理念,结合各区域老百姓的生活需求、产业需求以及农产品***种类,因地制宜、因店制宜,助推烟草主责主业有利发展,打造更受老百姓欢迎的农网终端!

湖北五峰烟草:雪茄“金叶”换“金票”

“二九天里,天气逐渐变冷,走进仁和坪镇仁和坪村烟叶发酵仓库,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20余村民正忙着把今年喜获丰收的雪茄烟叶进行堆垛发酵和二次分拣。”近日,走进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仁和坪村,看雪茄“金叶”换“金票”。

因地制宜挖潜“资源禀赋”

过去,仁和坪村仅种植玉米、红薯、土豆等传统粮食作物,且大多零星种植,村民缺乏技术指导,靠天吃饭,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近年来,国产雪茄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国家烟草***局启动实施国产雪茄烟发展规划、国产雪茄烟叶开发与应用重大专项,湖北宜昌抢抓雪茄发展机遇,五峰县局(营销部)积极探索,2019年,五峰试种雪茄烟成功,寻得雪茄烟叶种植沃土。

何以书茄话,关隘在于何以绘山野,雪茄烟叶对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五峰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1%,地势西高东低,仁和坪村位于城东边界,处平缓过渡地带,平均海拔800米,身处“天然氧吧”,光照充足而不炽烈,得益于适宜的气候和土壤资源条件,雪茄烟叶种植的资源禀赋得到充分挖潜。经过多年探索,雪茄烟逐步成为仁和坪村的支柱产业之一。

村企共建激活“一池春水”

五峰县局(营销部)积极探索企业地方双项联合,推动雪茄产业奏响致富和声,由村级领办,合作社主要出资200万元,五峰县局(营销部)技术帮扶筹建完成雪茄烟发酵工厂,占地面积达1500平方米,集分级收购、回潮发酵等多种功能,破除基础设施设备不足、分级收购场地受限、发酵运输困难等重重问题。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仁和坪村现已形成了集种植、晾制、发酵于一体的规模化生产格局。

随着雪茄烟叶发酵工厂的建立,雪茄烟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拓展,五峰县局(营销部)派驻专人为仁和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提供点对点的服务,在种植、打顶、采摘、发酵等重点环节时段进行专业指导;面对面到烟田开展种植培训,适时查看雪茄烟田间长势、烟叶采收晾制情况,为雪茄烟叶种植生产全过程保驾护航,为村民的“钱袋子”上好保险。同时,为夯实雪茄烟叶发展基础,近年来,持续补助帮扶,助力2个乡镇、4个村高标准建成800座雪茄烟晾房,其中茄衣标准晾房121间。累计投入1800余万元用于雪茄烟叶基础建设、烟叶收购等级补贴、物资补贴、商业保险等。

人人分红润泽“一方百姓”

为保障村集体与群众增收共富的可持续性,仁和坪村实行村集体与村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利用雪茄烟发酵仓库集资共建经营模式,让村民既可获得仓库承租租金收入,也主动加入雪茄烟叶种植、分级、发酵各项环节,获得劳务报酬,同时促进烟粮经协同发展,一田多收,获取作物生产收益,多方面拓展增收来源,丰富村民生活收入。以雪茄烟产业为支点不仅撬动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向好,更推动群众增收这一“大民生”逐步实现。

既让绿源增值,也让群众增收,仁和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雪茄烟叶“延链强链”的发展路径,将烟农群众直接嵌入产业发展链中,共享合作社收益分红,逐渐形成了“烟叶增效、烟农增收、生态增值”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仁和坪村种植雪茄烟叶200亩,增加村集体年经济收入20余万元,同时为周边50余户百姓提供就业岗位,总务工收入达50余万元。

浙江宁波北仑区局(分公司)扎实推进农村现代终端建设

现在,晚饭时间一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白峰街道峰城路上张三副食店的门头灯打开,邻居们喜欢来店里的休息区坐一坐,说说家长里短的事。“我家店铺重新装修后,门面更***了,大家都爱来坐坐。不像以前,店里货堆货,卷烟陈列区和副食区混在一起,挤挤巴巴的。”店主潘亚萍说。张三副食店是北仑区农村现代终端建设的一个缩影。按照“外树形象、内生活力、内外兼修、名副其实”的要求,北仑区烟草***局(分公司)努力打造面向农村消费者的现代营销“前沿阵地”。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农村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购买环境,注重消费选择的多样性,加强农村现代终端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基于这一认识,2020年,在浙江省烟草***局(公司)“四层七类终端”框架体系下,北仑区局(分公司)不断探索卷烟零售终端生态圈模式,逐渐建立起以香溢直营店为标杆、香溢合作店为主推、现代终端为支撑、普通终端为基础的农村终端发展体系。

先定调,后谱曲,唱响一街一特色的农村终端建设主旋律

2020年,结合城网建设中香溢零售终端“靓形象、重质量、有特色”的建设方针,结合农村市场发展趋势、本地红色资源、农村生活环境、经营者分布特点等,北仑区局(分公司)探索适合农村网建发展的终端再升级之路,创新提出“5 5 80%”的农村终端发展布局。

第一个“5”代表5条特色示范街。2019年,北仑区相关部门加大农村示范街建设力度,2020年,北仑区局(分公司)与相关部门进一步发力,丰富农村示范街的内涵,并最终形成了5条农村终端示范街——美丽乡村一条街,宜居、宜游、宜业;红色旅游一条街,坚守初心,守正创新;脱贫致富一条街,选择远方,风雨兼程;海滨山村一条街,依山傍水,得天独厚;临港产业一条街,大众创业,青春活力。如今,5条特色示范街各具特色,活力正劲。

第二个“5”代表5家样板店。即在5条农村示范街上各选取一家主题样板店——励志逐梦样板店、***员先锋样板店、脱贫致富样板店、乡村旅游样板店、青年创业样板店。以样板店为引领和带动,农村零售客户的经营热情被进一步激发。

“80%”是指,在北仑区所有行政村中,80%的村庄有现代终端,使现代终端在各行政村分布更加合理,增强现代终端在农村市场的活跃度。

2019年,北仑区局(分公司)引导峰城路示范街上的店面进行整店改造,将美丽乡村建设元素与香溢终端建设融合,软硬件一体打造,提升了店堂整体视觉效果。2020年,为进一步完善店内细节,北仑区局(分公司)引导客户在香溢零售终端卷烟陈列窗添置稻草人玩偶、竹丝制品、迷你绿植等作为点缀,进一步营造店铺乡间小清新的格调。

先采集,后分析,奏响数据驱动农村终端建设合奏曲

随着“无纸化”经营、“数据化”分析、“智慧化”监管、“现代化”管理理念的推广,北仑区局(分公司)将提升数据生产力作为全年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营销人员坚持“边用边学、边学边训、以用代学”,通过“大讲堂 小课堂”“内训营销人员 外训零售客户”等形式,提高农村零售客户对店铺管理系统、移动应用平台的应用水平,助力实现零售客户移动应用平台从“能用”到“管用”。

“香溢通的销售流水和销售台账是数字账本,我把非烟商品导入系统,就能实现全店铺管理。‘香溢家’会员管理为我留住了很多顾客,顾客一看我了解他的习惯就愿意来我这买东西,弥补了农村商店地理位置不佳的先天不足。”北仑区小港华南食品店店主陈达仓对终端店铺管理系统深有感触。

多让数据“说话”,少让营销人员“跑腿”。北仑区局(分公司)注重培养客户经理的数据分析能力,注重学以致用。2019年至2020年,北仑区局(分公司)客户经理共组织12场终端数据分析会,在农村现代终端客户与数据之间“牵线搭桥”,通过现场实操让客户看得见、读得懂、用得上相关数据,真正为农村终端添“数”加“智”。

2020年,各行各业直播带货热潮兴起。北仑区局(分公司)组织青年***员先锋队与一线营销人员一起头脑风暴,为农村现代终端客户策划非烟商品直播营销方案。客户经理化身带货主播,积极探索农村土特产销售新路径,助力农村终端零售客户主副业增收,激发全体营销人员与农村终端客户共同干事创业的热情。

“农村终端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继续用心谋划、精心布局、全心建设,奏响农村现代终端建设合奏曲,持续提升农村现代终端建设水平。”北仑区局(分公司)局长、经理李慧敏说。

江苏启东烟草:电商助农拓销路 奏响大豆“致富曲”

新春将至,江苏省启东市第五届农产品***节热闹非凡,每个摊位上都摆满了特色农产品,其中江苏省启东市烟草***局(分公司)(以下简称启东烟草)组织帮扶的“江苏启东大板豆”格外吸引眼球。除了现场挤满了来置办***的消费者,在助农带货直播间里,也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大家来看这款大板青毛豆,颗颗饱满,豆大香糯,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咱们是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江苏启东大板豆!”

“我们惠萍镇永胜村有着优质的种植资源和气候环境,才有这物美价廉的‘江海第一豆’,健康美味,现在下单马上发货……”

在热闹的直播间里,启东烟草志愿者小沈正对着手机进行介绍,身旁的几位志愿者和村民在现场打包和展示,并与网友热情互动。

永胜村是四青作物种植专业村,种有紫玉米500多亩、蚕豆1000多亩、青毛豆2000多亩。白皮蚕豆、毛豆都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近年来,启东烟草积极与永胜村进行“村企结对”,在村内增设农副产品的直播点,抓住直播电商发展新机遇,大力推动“产业 直播基地 供应链”模式,提升数字化应用和销售转化水平。利用电商平台广开销路,帮助实现农户集体年增收60多万元。在农产品***销售现场,过来帮忙打包发货的村民小萍高兴地说:“启东烟草帮我们打开了销路,今年咱村的青毛豆卖到了全国各地,真的太感谢了!”

“在直播间买的江苏启东大板豆,价格便宜,和我以前在江苏当地买的一样,赞!”热心网友在直播平台留下了这样的购物评价。在惠萍镇永胜村的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内,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忙碌地为蚕豆裹上冰衣。这批蚕豆在经过精心处理后,将启程前往各地,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年来,启东烟草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展现出“顶梁柱”的责任担当,以直播新思维连通“大市场”,助力共同富裕“新引擎”。致力于帮扶困难群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帮扶当地搭建直播间售卖农产品,直播助农新模式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充满活力的直播助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美丽乡村的画卷增添了更加绚丽的色彩!

湖北烟区:做实产业融合 做优助农增收

全年实现多元产业产值5.8亿元,净收入3亿元;33个产业综合体实现总收入5.15亿元,其中多元产业收入2.33亿元,占据总收入的近乎“半壁江山”——2023年,湖北烟区以产业综合体建设为重点,聚焦烟叶基础设施综合利用、循环农业建设,深入推进烟叶与多元产业协调发展,做实产业融合、做优助农增收,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近年来,湖北省烟草***局(公司)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突出烟草农业现代化方向,全力推进稳基础、提质量、促转型、助振兴各项工作,烟叶产业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烟农增收路子越走越宽、增收步伐更加稳健,惠农成效愈发明显。

“物尽其用”助增收。育苗大棚冬春时节育烟苗,其他时间用来培育花卉;烤房采烤季节烤烟叶,空闲时间用来加工香菇;农机既在烟田驰骋,也服务粮食、蔬菜、药材等产业……湖北烟区强化基础设施综合利用,逐步构建形成“烟叶 主粮、蔬菜、药材、食用菌、花卉、养殖”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持续提升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益。2023年,湖北烟区综合利用育苗大棚78万平方米,实现产值1925万元;综合利用烤房13802座,实现产值1600万元;综合利用农机8118台,实现产值1200万元;综合利用基本烟田51万亩,实现产值3亿元。三类设施及基本烟田综合利用实现总产值3.5亿元,净收入1.5亿元。烟农户均增收1.93万元,亩均增收595.08元。

“补链”“延链”助增收。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和烟叶产业优势资源,湖北烟区持续“补链”,积极开展烟叶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拓展、建强产业链,建成5条生物质颗粒加工线、10条有机肥加工线和1条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加工线,年产值达1.1亿元;积极“延链”,推广烟用物资代购***,助力烟农节省物资投入成本1200万元,并开展红薯粉条、茶叶、袋装香菇等多元产业初加工和深加工,年产值达2102万元。

做实烟区产业综合体助增收。围绕“平台管理好、设施配套好、产业组合好、市场销售好、烟农收益好”五好目标,湖北烟区扎实推进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推动实现“优质烟田稳定经营、生产方式现代高效、产业体系互促共融、烟区农民就近就业”四大目标,最终形成以烟为主,多业发展农村、多业带动农民、多业支撑收入的烟区产业发展新格局。2023年,全省烟区产业综合体数量达到60个,其中行业级33个。在产业综合体内,专业合作社从事“烟叶 N”专业化服务,依托烟叶延伸产业和多元产业实现增收;大力发展黑毛猪、山鸡等传统特色养殖,开展以林下天麻为主的药材种植及初加工,开展湖北特色的中华小蜜蜂养殖,实现特色产业增收;助力打造清江源科技园区、兴山县榛子乡、房县项家河村等一批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样板,推动形成乡村休闲、特色农家乐等生态旅游业态,实现文旅融合助增收。

打造自主品牌助增收。湖北烟区挖掘产地区域特色、产品特色,通过农业子公司、混合所有制企业、联合社等注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子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恩施烟区注册了“清江源”“仙闼”等品牌,覆盖了有机肥、生物质颗粒、菜籽油等产品。十堰烟区注册了“望佛山”“堵河源”等绿色有机果蔬品牌,有机果蔬产品年产值超500万元。宜昌烟区注册了“叶秭”品牌,统一了以“土蜂蜜、土鸡蛋、贡柚、漆油、黄土豆”为主的12个系列烟农增收产品,运行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襄阳烟区注册了“荆丰”“二分顶”绿色土特产品牌,积极申报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湖北省局(公司)表示,将继续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促进烟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烟叶 多元产业”综合竞争力,为推动烟草农业现代化和湖北烟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