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号称酒中牡丹的年份原浆,表现居然这样?-别不信,这瓶原浆酒都能把蜂蜜给气死!

admin4周前4浏览0评论

号称酒中牡丹的年份原浆,表现居然这样?

我也试试最近出镜率挺高的古井贡

品鉴人:刘伶没有醉

导读

古井贡酒,年份原浆。想必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古井贡版本繁多,年份也不同,今天这瓶是献礼版的年份原浆5年以下,作者喝这个酒的心情似乎也经历了一个波折的过程,到底味道如何,值得买来一试吗?继续看下去吧!

       天猫参考价:90元/瓶

       本次评测产品规格参数

       酒精度:50°

       净含量:500ml

       香型:浓香型

说到古井贡酒,那可是被誉为酒中牡丹,中国八大名酒之一。之前就知道有这么个系列,有5年,8年,16年,26年的,除了带数字的年份,还有献礼版,幸福版之类的。种类多,价格也不一。

走进古井

包装描述:前后一样的,这个颜色的盒子

                  看起来不那么喜庆,但不乏严肃

                  酒精度50度,净含量500毫升

                  献礼版三个字还算明显

                  盒子的两侧一边是原料表,香型等信息

                  另一边是贮藏方法,酒厂等相关信息

                  开启的地方也在这一面 

                  盒子的上面写着生产日期和批号

                  盒子下面没有信息

盒子为侧开式,上方还有个带二维码的封贴,不过既然可以侧开,那这个封贴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品味原浆

拿出酒瓶,映入眼帘的是绿瓶红字,说实话真不太好看,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想起来那时候用的军用水壶,看起来就蛮像那个的。

酒瓶除了颜色,还有一点比较不太给力的地方在于这条龙,立体感是有的,但是没有这种很威武的感觉。

闻:酒的味道还是挺醇的,有一股咸咸的味道,这个味道的来源实在是想不明白,既然说自己是原浆,那应该就不是勾兑酒或者是添加其他物质的酒了,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玉米,这些原料里面应该产生不了咸味。但偏偏就客观存在了。

看:这酒的很清澈,虽有文字描述它是清如水晶,但看着和其他酒并无太大差别。挂杯倒是没有那么重,虽是原浆,浓度却一般。

       

在杯子里闻味道,咸香味弱下来

酒香味道更醇,更似那种清幽之感

再就没有特别的让人拿得出来说的味道了

尝:第一口就发现甜味还是很明显的,酒的香味也很醇和,在口中的感觉很舒服,咽下去的时候咽喉的***感有点强烈,食道到胃这个过程也是有***的感觉。

       

这里有一个疑问:原因有二,一个是闻着咸,喝着甜。再一个是咽喉的感觉有点过激,是酒本身的问题还是自身的问题这点没弄明白。

带着疑问又喝一口,酒在口腔里味道的回馈没有第一口那么明显,但是***感却更加明显了。

尤其是喝完之后嗓子的感觉,真叫一个爽,加引号的那种,其实就是有点不太舒服。再一口也是如此。

不过这个酒的余味让我眼前一亮,时间长,味道还爽,自己闻肯定没那么明显的闻到,但是从打的酒嗝和口腔里那甜丝丝的感觉,就觉得很舒服和放松了。

这酒虽然说是不上头,不过喝快了也晕,还是要把握好节奏。

一个总结

这酒喝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逆袭,从一开始本来没什么期待,到后来闻着,喝着都不是特别“顺溜”的情况下,最后凭借着喝完酒的感受,来把这些不太好的印象扳回一城。

开始觉得有点好感了。而且觉得喝酒这事还真不能追求十全十美,要真是觉得这酒完美到不行,那不是酒有问题,就是人有问题了。

别不信,这瓶原浆酒都能把蜂蜜给气死!

醉香田原浆米酒品鉴报告

品鉴人:

刘伶没有醉,起名困难,乐乐@163.com

导读

米酒,传说东方最早的酒,已有千年的悠久历史。常见的米酒都是度数很低的清酒,今天介绍的这款醉香田原浆米酒,竟然把酒精度做到了10°,但在香甜的口感和酒精味之间能否找到平衡呢?

外包装欣赏

这款酒有750ml,酒精度是10°。分量足,度数高,这我喜欢。

瓶身的形状还有整个瓶子的感觉显得酒也挺上档次,显得很沉稳。

酒的标签由正面和背面两个组成,正面标签有酒的商标和一些信息,金红色调为主。

颜色搭配上可圈可点可漂亮。就是风格上我个人来讲不太喜欢,既然是米酒,我个人认为传统一点会更好,这个太“现代”了。

RICE WINE这个词也是,米酒和黄酒的英文都是这个,但更多时候翻译成黄酒。看了背面酒标我们知道这是黄酒的一种,可毕竟人家的产品名还是米酒,所以有些不合适。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背面酒标介绍了一些产品更详尽的信息,例如上面说的属于黄酒的一种,配料,等级,营养成分,饮用方法等等。最让我看着揪心的是这个总糖,看这个数我就能隔着酒瓶感觉到腻得慌了,就是不知道喝了会怎么样。

亚光漆的瓶盖看起来质感很强,但好像有点容易留手印,就是喝个酒,不必在乎那么多。瓶底是平的,在论坛里看多了葡萄酒瓶的瓶底,我现在看这种瓶底和白酒的瓶底都有点不习惯了。

拧开瓶盖,闻了闻酒瓶,两种不同路数的香气从鼻孔里进入,一方面是跟酒有关的味道,我闻到了罗汉果,酒糟和糯米的味道。

另一方面是跟甜有关的味道,除了甜,就是特别甜,冲进鼻子以后都有点上脑子。

让我感到庆幸的一件事儿居然是,酒味没有被甜味盖住,好难得啊!

品饮感受

倒在杯子里再闻,这会甜味淡了不少,酒香味占了上风,虽然不太讨人喜欢,但勉强能接受了。

酒的颜色偏淡黄,摇几下酒杯,感觉挂杯明显,酒体比较重,这里存在的问题就是挂杯,酒体这块不确定是酒的挂杯还是“糖”的挂杯,酒体是不是“糖”黏度的一个假象呢?我只观其表,不好评述了。

开始喝酒,第一口的感受真的是特别难忘的,明显的罗汉果味伴着一股米香味,和很淡的梨酸味,也可能不是梨的酸,总之是那种近似的感觉。

打了个小小的酒咯,一股酸甜酸甜的醪糟味儿伴着酒气冲了上来,各种甜味呼拉拉地堆在了嘴巴里,枸杞味只有一点点,但绝对不是没有,从此可以看出这酒用料还是很良心的,最起码说到做到了!

喝到胃里的感觉发热还是很明显的,甚至比有的白酒来的都快,这点很意外,真想不到。回味层次感挺不错的,但只是那一瞬间还可以,取而代之的就是甜。

再来一口,和第一口的回味冲了,酒更甜了,酒味也更加明显一些,罗汉果,糯米这些原料的味道暂退二线,带来的就是这些许的变化,但没找到值得称赞的点,尽管变化了,但没朝着希望的方向改变着。

这一口的回味和上一口相同,但是感觉咽喉部位像是被齁住了,忍不住的想要去喝水。紧接着再来一口,因为我还没完成品鉴,这时候喝水前功尽弃了。第三口咽下去的时候已经有在喝蜂蜜的错觉了,这款酒甜腻的“杀伤力”真的有点厉害了。

一个总结

这款酒给我的感觉就是让我颠覆了对米酒的认识,抛开甜味来讲,我真的觉得这酒很不错,酒的香味,感觉,以及对着原料表去找味道都能对的上。

甜味真就成了甜蜜的负担了,男的喝肯定不适应,女的喝可能都觉得甜,再加上现在的人都三高,受众范围真的会小不少。再说顶着原浆米酒的名头,会不会有点名不副实?

本文系烟悦网友原创评测

记录当时品鉴感受,个人喜好不同,仅供大家参考!

春节回乡,卷烟消费面面观

热热闹闹的春节好像一场梦,倥***而过。今年春节,小编一如既往地回到老家过年。朴实又温馨的家乡之物融化了舌尖,平凡却美味的市井烟火温暖了人心。一年不见,许多老人似乎更加苍老,孩子们长得更高了。恍然间发现,在这个北方小村庄里面,关于卷烟消费也有了不少新变化。

自吸消费:过年了,抽点儿好的

今年过年回家,不少人明显在吃喝穿用等日常消费上更舍得花钱了。小编发现爸妈居然把车厘子、榴莲等身价很高的水果摆上了桌。

很多吸烟的亲戚朋友也有了新变化:平时抽“利群新版”、“钻石金石”的,春节直接上了个档次,抽上了20多元的常规烟大单品,还偶尔抽上几包“硬荷花”“硬中华”。

一位邻居大哥跟小编说:“可能是因为疫情三年的影响,我现在就是及时行乐,在保证留有必要支出的基础上,尽可能抽点好的。不要这一辈子都没吃喝过好的,多冤。再说这不是过年呢嘛,你拿出来的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你这一年混的好不好,咱不争馒头争口气。”

有些长辈原来抽的是常规烟,今年也时髦地抽上了中支烟、细支烟。一方面是中细支烟相较于常规烟焦油含量更低,一方面是因为中支烟、细支烟在农村的上柜率更高,大家买起来更方便了。

好多原来不抽烟的年轻朋友,可能是受到节庆欢乐气氛的影响,也点上一支烟扎堆儿凑趣。小编好奇询问原因,得到的回答是:“我这属于轻量化吸烟,有应酬的时候抽一两支,有了烦心事抽一两支,过年高兴,来一支!”

社交消费:来尝尝我这个,新烟!

过年期间,小编几乎每日都在走亲访友,就着重观察了一下大家的卷烟消费。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新产品在县城、乡村的接受度、热度有着明显提高。

首先,品牌档次明显提高。家家户户欢庆春节,又有邻居、亲朋走访,邻里之间难免还有攀比心态,因此社交卷烟消费比平时档次要高些。这一点跟自吸消费是相同的。

其次,另外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卷烟消费的选择空间明显更大。以往大家消费的都是常规烟大单品,今年,热衷于追求新产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中支烟、细支烟成为了不少年轻朋友追捧的对象。有个朋友向小编安利“跨越”、“徽商新概念”,还有个朋友十分豪气的发了一圈中华(金中支)。

礼赠消费:还是“中华”保险!

礼赠消费方面,小编发现老家的乡里乡亲表现得比较“保守”——除了普一类大单品,在表达郑重、尊崇的时候,礼赠消费的选择依然局限于“中华”品牌——除了(“硬中华”、“软中华”依然是硬通货,中华“金中支”、“双中支”也成为了礼赠消费的热门选择。可见,“中华”在大家的礼赠选择上依然位居前列。

宴请消费:档次升级更明显

在小编老家,谁家有婚丧嫁娶、小孩满月、老人寿辰、乔迁新居、考上大学等大事,都要摆宴请客,自然也少不了宴席用烟和酒水。因为全年没有立春日,民间称这样的年份为“无春年”,并传言这样的年份不宜结婚,所以今年春节期间婚庆喜宴几乎没有。

不过小编参加了几场宴席,有宝宝满月宴、寿宴和葬礼。以往席面上大多数都用“紫云”,如今大多都已经升档至“软珍”“玉溪”等,还有一家用到了“硬中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一年春节,你那里的卷烟消费有什么新变化呢?

这酒男的喝了估计都得***

这回保证是真·***酒……

品鉴人:起名困难

导读

今儿喝的又是一款著名的***酒,号称一般人一罐倒,酒量好的两罐倒,酒神都没挑战一箱的资格。

参考价:12元/瓶

酒精度:16vol%

原麦汁浓度:24°P

容量:500ml

对于这个传言我是不信的,虽说个人酒量平平,喝酒一向比较节制。不过七八罐啤酒的量还是有的,区区一罐500ml的啤酒就能放倒我?这个不太可能吧?

外包装欣赏

这罐就是号称一罐就能放倒一般人的啤酒,名字很有意思,叫做“橙色炸弹”。

名字的由来很简单啦,橙色炸弹就是“oranje boom”的直译,至于为什么是j而不是g,因为这款酒是荷兰联合酿造的,oranje是荷兰语里面橙色的意思。

橙色之于荷兰就像红色之于中国,都是“国色”,这款酒能用荷兰的国色命名,看来确实是自信满满啊。

保质期印在下方,不知道为啥下面还有两个蓝色的小点,可能是储运过程中沾到了什么。

瓶身正面的下方有一个大大的16,这个数字是这款酒的酒精度,没错它高达十六度,已经属于不折不扣的烈性酒了。

橙色炸弹是欧洲顶级的出口牌子之一,这个牌子有个传统,不同颜色的度数不同,而且都写在这个位置。浅蓝色装5度,橙色装8.5度,深蓝色装12度,橙色装14度,绿色装16度。

据说再上面还有高达18度的紫色装,不过店家说紫色的烧灼感太强,一般喝啤酒的人不太喜欢,卖不太动所以不怎么进货,这次我只买到了绿色装。

在度数的侧面用灰色的字体写着一些信息,从上到下大意是纯天然成分、大麦啤酒花和水、产地荷兰鹿特丹,历史可以追溯到1671云云。

最重要的信息照例在背后,这酒的名字直接就带着“强劲”二字,配料有大麦、葡萄糖、玉米和啤酒花,最后居然还有一点点维c。

这个就比较少见了,据说是为了避免啤酒被氧化,作为水溶性维生素被当做抗氧化剂使用,一升的用量也就三十毫克左右。

另外原产国虽然写得法国,不过正面写的鹿特丹暴露了它,这款酒其实应该是荷兰原产,可能因为需求和成本原因在其它国家增加了酿造地。

品鉴部分

闲话说完准备开喝,别看这款酒度数很高,但它其实也是拉格啤酒,只不过是“烈性拉格”。我之前喝过这个牌子的两款低度酒,表现都很不错。

倒酒!玉米的气味特别显著,这才是淀粉作物的正确用法,相比之下工业拉格那种只出现在配料表里的玉米真的很没意思。

玉米的气味只是开始,馥郁浓密的麦芽香气接踵而至,在泡沫溢出后还能嗅出类似果糖的甜甜香气,不过只是相对而言,毕竟烈性拉格也是拉格,并不怎么追求香气的浓烈,这个幅度是比不得同价位黑啤浓郁的,不过依旧可以让人精神一振。

一边嗅着酒香一边欣赏泡沫,大而粗疏的泡沫并不均匀,而且消散得极快,不是那种浓稠绵密的类型,喜欢品尝泡沫的人需要尽快下口。

举杯豪饮一大口,杀口强劲灼烧感清晰,不愧是16度的酒,入口存在感相当强,浓而丰盈的麦芽香气随着冰凉又烧灼的液体四处漂流,清晰的甜味在舌尖环绕,不是甘冽的甜,而是四处散逸的清晰甜味。

一同盈满口腔的还有类似黑啤的,一股微苦的焦香气息,酒精的存在感有,但居然并不是特别强烈。这就让人非常惊喜了,这个感觉完全不像是一款16度的酒,我不由得又灌了几口。

大概四百毫升左右的一大杯很快喝完,再倒第二杯的时候突然有种莫名的眩晕感……难道是有点儿醉了???明明喝着其实并不是特别烈啊?

不信邪得再喝一口,因为没开空调,放了一会儿的酒已经微温了。这次入口的酒精气极为浓郁,配上杀口的气泡感,居然有种雪碧兑威士忌的感觉,跑到卫生间照镜子居然晕生双颊了,这个感觉一般喝五罐左右才有啊???

一个总结

喝完了整罐酒之后,我算是对这款***酒的威力有了个概念,一罐更比六罐强绝对是不吹的,一罐喝完我居然进入微醺状态了。另外低温状态下是真的很不错,6度左右的时候甜美浓香又够劲儿,我甚至动过把它当口粮的心思。

但温度一上来可就完蛋了,酒味儿瞬间吊打一切,让人恨不得马上兑水加冰喝。如果不加冰稀释的话,夏天享用这酒需建议尽快,但喝快了搞不好真的会倒,低温状态的欺骗性真是太强了,以前那几种“***酒”和这货比起来真的只是小意思,两三罐这酒感觉真能顶大半斤白的,男的喝了没准都得***……

本文系烟悦网友原创评测

记录当时品鉴感受,个人喜好不同,仅供大家参考!

见识下“土豪金”的原浆是啥滋味?

醉香田原浆米酒

甜蜜风暴再次袭来

今天依旧是醉香田。

但是

今天我们将要尝试醉香田最强大!

最凶猛!

最****!

最令人发指的款式——醉香田原浆米酒!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前往购买页面↑↑↑

个人一直觉得醉香田原浆米酒应该换一个名字,直接叫“最香甜”原浆米酒,这个款式是醉香田旗下容量最大!看这包装,看这颜色就知道,这货不!便!宜!可谓米酒中的高焦中华!九五至尊!价格最贵!酒精度最高!杀伤力最强!甜蜜度最高的一款!

“大圣,此去欲何?”

“去烟悦,喝醉香田。”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瓶身

在挑战这瓶极度甜蜜的米酒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敌情。翻过来看一下背面,这瓶醉香田原浆米酒的保质期足足有十年之久!市面上大多数米酒的保质期都在24个月以内。看来高达11%vol的酒精度带来的不只是非同凡响的高甜度,还带来了足够长久的贮存时间,这瓶“金光灿灿”的米酒相当禁得起存放。

仔细查看配料表,除了米酒必不可少的水和糯米之外,还有罗汉果和枸杞两种辅料,一个养血养肝,一个润肺利咽,再加上性味甘温的米酒,应该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只是不管有多少的保健作用,这瓶酒依旧不建议当做保健品来喝,因为它实在是——太!甜!了!

品鉴过程

刚刚把这瓶从外黄到里的米酒倒出来,一股罗汉果混杂着醪糟的甜香气就开始在屋内肆虐,掀起了一阵极为浓郁的甜味风暴!

甜!甜!甜!

不用喝下去,只凭倒酒时散出去的酒香就能感觉到这酒惊人的甜度。

这一杯黄澄澄的液体摆在桌上,看似貌不惊人,但一股夺人心魄的甜香已经震慑四座,在犹豫了一会儿后各位纷纷举杯。

金黄色微带粘稠的酒液入口,在席卷八荒的甜味炸开之前,醪糟的味道先一步填满了口腔,这股馥郁浓醇的糯米香让我等紧绷的神经松弛了片刻,接下来迎接我们的却是肆无忌惮的甜味风暴。

仿佛有一场甜蜜的金色海啸正在尽情地蹂躏着我的舌头,小山包似的枸杞和罗汉果随着滔天的蜜色浪潮带来一波又一波的疯狂洗礼。酒水入腹后,一股暖融融的感觉慢慢升了起来,感觉胃里热乎乎的。

常温状态下的醉香田有着统治级的甜度,这个甜味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甜食。这款米酒的用料实在是相当扎实,我甚至觉得完全可以稀释之后再饮用。既然准备稀释一下,干脆加温、冰镇、加冰稀释依次尝试一下好了。

加温

首先是热饮,这款甜度高到令人怀疑人生的米酒加热后依旧甜得惊人,但是口感变得更醇和,也更加绵柔顺滑,喝起来竟然有一种“温润”的感觉。

在这个愈来愈冷的天气里,一口暖暖的米酒下肚,整个身体都暖和起来了,无论口感还是风味都要比常温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冰镇

接下来就是冰镇了,口感上与常温差别不是太大,不过那堪称恐怖的甜味有一定程度上的收敛,大概是因为低温下味蕾敏感度没有那么高。也许因为甜味和缓了不少,这时候甚至可以稍稍品尝出米酒本身微微的酸度来,混杂着糯米香的米酒甜中带酸,口感非常不错。

加冰

最后就是加冰稀释了,投进去几粒冰块稍微等一小会儿,冰块已经融化了少许。举杯小酌一口,清凉的酒液入喉,稀释过的米酒虽然依旧甜意十足,但已经从热辣辣的柔情蜜意变成了温柔小意体贴入微,虽然天气已经转寒,但这一口酸甜澄净的米酒仍旧让人通体舒泰,感觉整个人都镇静了下来。

果然,对于这么“浓烈”的甜蜜就应该稍微稀释一下,加冰稀释后的米酒要比原来均衡得多,被甜度掩盖的风味也仿佛海水退潮后的礁石一般显露了出来,米酒下肚,留下了满口醇厚的糯米香,加冰稀释才是王道啊!

总结

喝过了醉香田旗下的不少米酒,相对于其它主打开怀畅饮或清新路线的米酒,这是最“酒”的一款,用料扎实不仅仅表现在甜度上,这款米酒的酒劲儿可真不小,看上去是一杯澄澈无害的“小甜水儿”,实际上确实精心酿出的“大杀器”,嗜甜之人必会爱之如狂!

另外,对高甜度抵抗能力有限的朋友也不用急着退避三舍,这款浓稠的米酒就像日本的梅子酒那样,加冰稀释后风味其实更胜一筹,没有什么问题是加冰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加一倍!多加冰少倒酒,一瓶感觉能喝一年啊,简直是太省钱了有木有?

本文系烟悦团队原创评测,品鉴编辑:杯中韵

记录当时品鉴感受,个人喜好不同,仅供大家参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