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堪萨斯州众议院同意将法定吸烟年龄提高到21岁
近日,美国堪萨斯州众议院通过一项法案,同意将法定吸烟年龄从18岁提高到21岁。
堪萨斯州税务局预测,这项法案将使烟草销售额下降,该州每年税收收入将减少约760万美元。
桑瑞编译自nebraskaexaminer网站
研究称20岁前吸烟上瘾程度高
过早开始吸烟与较高的尼古丁依赖性有关,即使在青年时期也是如此。
8月25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Congress 2023)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称,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吸烟的成瘾性会降低,并且更容易戒烟。20岁之前开始吸烟的人对烟草的上瘾程度更高,且更难戒烟。
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1382名曾去过日本戒烟诊所的吸烟者,根据答案对其尼古丁依赖程度进行评分。其中30%的参与者是女性。
参与者中,首次到戒烟诊所就诊的平均年龄为58岁。
20岁是日本的法定吸烟年龄。参与者被分为两组——20岁之前开始吸烟的人和20岁之后开始吸烟的人,并通过测量呼气中的一氧化碳来表征其过去24小时内吸烟的数量。
556名吸烟者在20岁之前开始吸烟,在该研究中被称为“早期吸烟者”,其余的被称为“晚期吸烟者”。
在该研究中,戒烟的定义是过去7天内不吸烟,且呼出的一氧化碳水平低于7ppm(百万分比)。
调查数据显示,较晚开始吸烟的人每天吸22支烟,较早开始吸烟的人每天吸烟数量较多,达25支。他们呼出一氧化碳的水平分别为16.5ppm和19ppm。
此外,较早开始吸烟者成功戒烟的人数不到一半 ,仅46%。而较晚开始吸烟者成功戒烟的比例为56%。
根据开始吸烟的年龄,参与者被进一步分为四组——17岁或以下、18至19岁、20至21岁和22岁或以上。问卷评分显示,那些在22岁或之后开始吸烟的人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更低。
日本京都国立医院组织京都医疗中心的研究作者 Koji Hasekawa 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过早开始吸烟与较高的尼古丁依赖性有关,即使在青年时期也是如此。这项研究表明,将购买烟草的法定年龄提高到22岁或以上,可以减少尼古丁成瘾和面临不良健康后果风险的人数。”
各国政府敦促将吸烟年龄提高到22岁
研究人员敦促各国政府将法定吸烟年龄提高到22岁,此前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在20岁之前开始吸烟的人更难戒烟。
科学家们根据参与者开始吸烟的年龄分析了尼古丁依赖与成功戒烟之间的关系。他们在8月25日至28日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欧洲癌症学会大会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该研究包括1382名吸烟者,其中30%是女性。越早开始吸烟的人每天吸烟的数量(25支)比晚吸的人多,晚吸的人每天吸烟22支。与开始较晚的人相比,开始较早的人呼吸中的一氧化碳含量更高(分别为19 ppm和16.5 ppm),而且在费格斯特罗姆尼古丁依赖测试中得分更高(分别为7.4和6.3)。
不到一半的早开始者(46%)成功戒烟,而晚开始者(56%)成功戒烟,在调整性别、就诊年龄和戒烟辅助后,比值比为0.711,这表明早开始者成功戒烟的可能性比晚开始者低30%。
研究报告的作者、日本国立医院组织京都医疗中心的长谷川浩司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过早吸烟与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较高有关,即使是在青年时期。研究表明,将购买烟草的法定年龄提高到22岁或以上,可能会减少对尼古丁上瘾的人数,并面临不良健康后果的风险。”
拉脱维亚提高购买烟草法定年龄
拉脱维亚议会近日批准了一项修正案,将购买烟草产品的法定年龄提高到20岁。
根据该修正案,视觉上类似糖果、零食和玩具的电子烟装置的生产和销售也将受到限制。此外,议会大多数成员支持在议会大楼内禁止吸烟。
李敏编译自《烟业通讯》
没有减少烟草使用,任何卫生政策都无法成功
美国CDC(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前主任费和平(Tom Frieden)在10月30日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主办的2023上海医学论坛上,作题为“为健康世界和健康人民构建全球协作和伙伴关系”的主旨报告。
费和平在演讲中呼吁国际社会在卫生领域加强合作,他在演讲中重点阐述了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六个关键领域。首先,控烟是至关重要的,他指出,没有减少烟草使用,任何卫生政策都无法成功。
Tom Frieden曾于2009到2017年担任美国疾控中心主任,此前是纽约市卫生局局长,在担任纽约卫生局长期间,他大力推动控烟的各项政策,包括提高卷烟税率,室内公共场所、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开展有效的烟草使用危害的宣传,把允许售烟年龄提高到21岁等。纽约居民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大幅度下降。
为什么说控烟是至关重要呢?
因为烟草使用包括暴露于二手烟
是很多种疾病的原因
不仅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包括结核病等传染病
在我国居民的疾病谱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0% 。而慢病非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烟草使用,烟草使用导致的疾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2022年12月 《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了英国牛津大学陈铮鸣教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王辰院士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在2004-2008年期间追踪了51.2万名30到79岁的成年人,结果显示,在所分析的近85 种死亡原因和 470 种疾病中,吸烟显著增加22 种疾病的死亡风险 (男性 17 种,女性 9 种)和 56 种疾病的发生风险(男性 50 种,女性 24 种),与从不吸烟者相比,男性吸烟者各类疾病的发生风险整体增加约10%。不同疾病发生风险的增加程度有所不同,其中喉癌最高。其次,和农村烟民相比,城市男性烟民开始吸烟的年龄更小,吸烟量更大,而且绝大多数终生抽吸卷烟。因此,他们罹患或死于重大疾病的风险显著高于农村地区。在 18岁之前开始吸烟的城市男性吸烟者中,发生各类疾病的风险增加32% ,总死亡风险翻番,该类吸烟者中至少有半数因吸烟而过早死亡。此外,吸烟还会显著增加罹患各类非直接致死的疾病风险,例如哮喘、消化性溃疡、白内障、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疾病。
美国癌症协会2023年1月发布了《2023美国癌症最新统计报告》,报告显示,自1991年以来美国总体癌症死亡率下降了33%,成功挽救了380万人的生命。烟草控制、早期癌症筛查、疫苗应用、创新疗法、美国药品食品局迅速通过癌症治疗药物等五项措施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控烟。在所有癌症中,肺癌绝对是占比最大的一个。工业革命时期,烟草开始在美国人群中流行,尤其是20年代末经济大萧条导致烟草使用快速上升,二战进一步推动了烟草的流行,到40年代末50年代初,科学家们开始了烟草危害的研究,英国1950年开始对近4万名医生的跟踪调查,发现了烟草使用和肺癌以及其他疾病的关系。1964年美国《卫生总监报告》发布,明确说明了烟草使用危害健康,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控烟措施,随后人均烟草消费开始波动性下降。这些控烟措施包括:70年代在全国的广播和电视禁止了烟草广告、1983年****把烟草税率提高一倍、1986年发布了针对二手烟危害的《卫生总监报告》、在飞机上全面禁烟、在全国商店开始销售尼古丁类戒烟产品、1998年加州开始餐厅全面禁烟、2009年****再次把每盒卷烟税收从0.39美元提高到1.01美元。终于在1964年烟草消费下降拐点出现20余年后,美国肺癌死亡率出现了下降:从1990年到2020年,男性下降了58%,女性下降了36%。
上图(左)是美国烟草和男性肺癌流行曲线,由图可知烟草流行和肺癌流行存在着密切关系:对于烟草流行,肺癌发生有一定的滞后性。上图(右)是中国男性卷烟日均消费量和男性肺癌死亡流行的曲线,由于我国居民卷烟消费仍然在持续上升,因此很难推断男性肺癌死亡率的拐点。2020年中国人口占全球不到19%,但我们生产了全球44%的卷烟,肺癌新发病例占全球37%,死亡占39.8%。
吸烟还可导致2型糖尿病,吸烟者的吸烟量越大、起始吸烟年龄越小、吸烟年限越长,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越高。吸烟可以增加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多项研究表明,不吸烟者如果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会增加其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
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实施禁烟法律的地区减少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卒中和慢阻肺的住院人数,并降低吸烟相关疾病的死亡率。《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自2015年6月开始实施,5年后北京市吸烟人口减少了55万,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率均有所下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永华、常春团队利用北京市职工医保数据,分析了立法前后北京市心脏病、中风和慢阻肺住院数据,政策实施后,观察到急性心肌梗塞下降 5.4%,中风的长期增长趋势每年减缓15.3%,慢阻肺住院率即刻下降14.7%,长期趋势每年放缓3.0%。与未实施该政策的假想情况相比,在实施该政策后的25个月内避免了18137例中风患者和5581慢阻肺患者住院。
深圳的数据分析发现同样的趋势,特别是65岁以上老人。深圳市2014年3月生效了《深圳控制吸烟条例》,但在部分场所设置了三年缓冲期,也是要2017年3月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中国医学科学院对2012—2016年深圳市约1200万人口的发病率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无烟立法后,AMI减少 9%(95%CI:3%至15%)。在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每年分别下降 7%(95%CI:2% 至 11%)和 6%(95%CI:4% 至 8%) 。无烟立法在深圳执行良好,这将产生良好的其他城市制定和执行无烟法律的经验。
控烟能够保护民众的健康,香港特别行政区男性预期寿命83.4岁,女性87.7岁,连续七年成为全球最长寿地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研究结果显示:低吸烟率是香港人口长寿至关重要的原因。与18个高收入国家进行比较,香港特区男性和女性的寿命分别平均长1.86年和2.50 年,而与烟草使用有关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女性癌症死亡率均较低。进一步分析香港居民长寿原因,控烟在男性和女性分别贡献了50.0%和34.8%的原因。为此特区政府2023年***了14项更加严格的控烟措施,香港正向“零烟害、无烟世代”迈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