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烟公司的早期企业报刊——《北清烟报》
《北清烟报》的几期封面
在十多年前参与编撰《辽宁烟草志》时,初昭仑主任曾购得一册《北清烟报》,并视为珍宝。这个《北清烟报》是怎样一本册子呢?其实,《北清烟报》就是中国晚清时期,以英美烟公司名义创办发行的一份企业报刊,也是在中国近代创办最早的中文企业报刊之一。英美烟公司作为跨国托拉斯,晚清即进入中国,垄断中国旧烟草业达半个世纪,对中国近代经济史有很大影响。因此,《北清烟报》不仅对研究中国近代报刊史、了解中国早期企业办报情况具有典型意义,而且还会从中发现它承载了许多反映英美烟公司和那个时代的重要历史信息。不过,这其中或可产生疑问,为何英美烟商办的烟报,却取名《北清烟报》呢?这还要从当时的政治形势说起。
在《北清烟报》创刊前的1905年6月,发生了史称《华工禁约》的事件,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应,一时间国内***哗然,上海乃至南方各埠纷纷掀起反美华工禁约运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美货。有美资背景的英美烟公司及其美国香烟,首当其冲受到***。据载:上海“商务总会首先要求大家不要抽美国香烟及美商老晋隆洋行***的英国香烟”;“上海报关行工人为***美约召开特别大会,会上一致决议:‘暂不吸用美国所售之烟及用各物,各商所定之货,凡属六月十八日以后所定者,一概不代装运’”;广东“各行业签名盖章,实行***。有华号主人刘某,激于义愤,把店中所存的美国香烟,全部当众焚烧,以示决绝”。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英美烟公司在“南清”的销售业务:“抵约半月,效果已著,查香烟六月十八后,销路日微,影响已见”。
在这种情势下,“南清”暂时已无法施展。所以,逼迫英美烟公司的注意力,必然转向大清帝国疆域的北部,不得不改头换面,祭旗“北清”,另辟蹊径,再谋出路。有学者就指出,“这份企业报(指《北清烟报》)诞生于1905年上海乃至南方各埠掀起反美劳工禁约之后,美商利益受到打击之时,是起着力图挽回美商在华势力的作用的”。
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利益,爆发“日俄战争”,为英美烟挽救销售颓势,扩大“北清”业务提供了契机。此前的1902年,为了打破俄国对中国东北的垄断,阻止俄商南下并打人东北市场的目的,日本和英国签约《英日同盟》。日俄战争以日本战胜告终。作为日本后盾的英美两国,肯定也想借此分一杯羹,趁机扩大东北、华北的销售。
英美烟公司依时顺势,以“北清”这样属于日本语境的名词命名《烟报》,也就等于宣布其销售重心在“北清”。既明确指出销售地域,暂时规避了“南清”***美货的风头,也等于向日商下战书,表明进入“北清”市场的决心。在外国资本侵吞中国利益分赃的争斗中,他们往往“既勾结又斗争”。可以说,这是英美烟公司“借势发力”、“以毒攻毒”的一招高明策略。
1906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也促进了英美烟公司决意北上,这就是袁世凯创建的“北洋烟草公司”的倒闭。这对英美烟公司来说,不啻是一大喜讯,因为在“北清”少了一个有官方色彩的难缠对手,留下一块空白市场。因此,英美烟公司匆忙收拾行囊北上,还不忘以“北清”代“北洋”。
北上的英美烟公司为谋取特殊利益,勾结到清政府外交大臣庆亲王,同时通过外交途径向清政府施压,使其收获颇丰。每当英美烟公司遇到经营障碍,也都能拿到各级官府的“示谕”为其开路。现存的《北清烟报》,期期都有一个固定栏目——《示谕照登》,成了《北清烟报》的一个特色。作为其仗势压人工具的同时,也为历史留下一个官商勾结的典型案例。因此,有文章认为《北清烟报》是“在清政府的支持下”创办的。
据载:《北清烟报》由上海英美烟草公司出版,创刊于1906年7月,是上海最早出现的企业报。月出一编,栏目有代论、闻见录、谈丛、觞政、新小说、琐事杂志等,同时大量刊出该公司生产的各种香烟广告。但实际上,《北清烟报》是一份不定期的刊物,而并非如封面上标明的“月出一编”。“月出一编”只是发行人的初衷,由于稿件来源和通讯交通、编采力量、排印周期等条件限制,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月出一编”也许是发行人的“策略”,明知做不到,为办理注册登记或装点门面,而标示“月出一编”。尤其是第11期和第13期之间,在17个月里只发行了***即第12期。为何要停刊一年呢?因为这时期,正是英美烟公司经营上大展拳脚的阶段,但也适逢清政府正式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大清报律》(1908.1),其中对发行人和印刷者的资质提出要求,这很可能与《北清烟报》停刊有关系。因为第10期之前,《北清烟报》每期的封面和最后一页的文后,都明确标示:“上海北河南路口老耙子路后来安里群益印刷编译局承印”;而到第13期(1909年5月发行),则改为“上海商务印书馆代印”,这其中大抵就是因为《大清报律》***的缘故。
《北清烟报》在1909年第13期发行之后,发现其与传单印刷品、月份牌画、烟卡、路牌等室外广告和媒体广告等英美烟公司常用的宣传手段相比,效果不彰。因此,《北清烟报》完成了历史使命。在沉寂多年之后,1921年1月,一份从形式到内容都胜于《北清烟报》的《英美烟公司月报》问世了。而现存于各大图书馆的《北清烟报》,总计有第3、5、6、8、9、10、11期等共7期;民间藏有第3期和第13期,存世计有8期。
《北清烟报》版幅为大32开(230×137mm),连史纸折页,用当时四号“行字”竖排铅印,线装成册;包括封面、封底,各期在18页36个版面和21页40个版面之间。第10期之前的各期封面中央位置,均为一枚套印的金黄色烟叶;第13期则改为一株盛开红花的烟草植物图案。版面其他编排格式,基本固定不变。根据它的外观线装形式,有人就认为它“名曰报实为刊”。其实晚清时期报刊的形式大抵如此,名为“刊”而实为“报”之外观形式者,累见不鲜。这是“为了适应中国读者的思想习惯,尽量运用符合中国传统的形式、方法進行宣传,使这种从西方帶來的载体,穿上了中国的古裝。这些报刊的式样,全像中国的线装书……‘报’与‘刊’在晚清時期的畛域,常被混淆不清,指涉同一件事物”。有学者还指出,晚清以至后来***的很长时间,是“书刊混合”、“报刊混合时期”。因此,称《北清烟报》为“报”并不为过。
《北清烟报》目录
《北清烟报》栏目名称及主要内容
浏览晚清报刊,会发现其内容设置有规律可循,大抵“是由新闻(消息)、评论、文艺(副刊)和广告四大部分所组成”。《北清烟报》也未出其右。其承载这些内容的栏目,各期虽有增有减,栏目名称也时有变动,但所载内容性质却没有根本变化。只是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份量逐期增多。下面以第3期所设栏目内容为例,可窥全豹:
《代论》是言论性质的栏目,列各期开篇之首。本期刊《品海传》,实际是文艺作品。“品海”,是美国香烟进入中国的第一个品牌,取其英文名“PINHEAD”(中译:大头针)谐音,当时是英美烟公司的主打品牌。作者将“品海”拟人化,讲述了一个神话传说:品海出身美国名门,其母“梦吞针而受孕,状似辟针,故译英名曰品海”;而品海能治病除灾,被人誉为“金针”;人们亲近她,与她寝食相伴——“虽寝食而亦与俱云”。其构思之巧妙,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俨然是一篇为“品海牌”香烟做的软广告。
《闻见录》是一刊载中外见闻的栏目,每期都有。本期在《路政纪要》题下,刊载了16条消息,全部是国内各地兴建铁路的报道:“直隶、山东、江苏三省商绅要求收回津镇铁路自办”;“粤汉路开工,土方工程招标”;“筹议中的陕西铁路,因资金问题暂遇困难”;等等。
《谈丛》类似于现在的谈古论今的“杂谈”、“随笔”栏目。本期载有《哀而其谁》、《知人不易》、《寄托遥深》、《揶揄入妙》等四篇文章。该栏目后为《谈瀛》、《海外杂俎》等名代替。
《觞政》是游艺娱乐栏目。此类内容期期都有,但改为《谜语新编》、《谐趣集》等名刊出。本期载有《新酒令——选唐宋元明诗句》,是续上期的连载;从经典古诗词中选取句子,做应对不同场合的“酒令”。如,“主敬宾饮:喜得故人同招待”;“惧内者饮:三更抚枕忽大叫”;等几十例。所谓“烟酒不分家”,应当也是为推销香烟服务的。
《新小说》栏目,除第5期外,每期必设。本期刊《仙人岛》。
《琐事杂志》文内栏目名称又改为《杂录》。名为“琐事”或“杂录”,实则刊载内容都事关公司经营要害;是《北清烟报》最重要的栏目,因此,每期都固定刊出。以本期为例,首文为《请禁冒牌》:“英美烟公司,日前以山东华商济和烟草厂冒用本公司玫瑰花牌洋文,亦属相仿等情,呈请英国驻济领事乐君,函请商务局查禁,当由商务局札觞该厂邱天锦换牌禀复”。次文《示谕照登》文字较长,恕不赘述,大意是:英美烟公司禀请地方官查处江西九江商人冒牌生产该公司卷烟,获得“钦加同知衔署理德化县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濮,为出示查禁事案准”,发布的“示谕”全文***。类似的内容,《北清烟报》期期刊载。最后是《敬告阅报诸君》,也期期如是。
《北清烟报》的烟草广告,每期均刊出,每烟占一个版面。
《广告》是《北清烟报》的固定内容,每期都在《代论》之后,插在后续栏目中,连续刊载品海、孔雀、电车、强盗等7个品牌香烟广告,图配文,每烟占用一幅版面。除第13期的品牌和数量有变化外,其它各期品牌和数量均固定不变。第3期在接近文后的位置,还为老晋隆洋行做了一页花露水的广告,仅此一例,其他期都没有。
不难看出,《北清烟报》的内容,凸显两个特点:其一,不遗余力地为推销产品服务。主要通过固定刊出的《广告》和《示谕照登》两部分内容,来实现这一目的。前者占每期版幅的1/5,直接做产品推销;后者则是通过“借势压人”,来保护产品销售。一份企业报刊,竟然期期都刊登有利于己的“谕批”,在企业报刊史上,可能是孤例。其二,关注铁路建设,为英美两国在华利益服务。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修建铁路或贷放铁路借款,是帝国主义输出资本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了一个投资铁路的狂潮。它们通过直接在华投资建筑并直接经营或提供铁路贷款,将这些铁路财政同本国财政或殖民地政府财政联系在一起,侵略路权,控制中国铁路命脉。
《北清烟报》对本企业当时正在沈阳、汉口、上海等地大举兴建烟厂的消息讳莫如深,却十分关注铁路建设,显然是在利用这***台,为英美两国在华谋取更大利益服务。由此也证明,《北清烟报》虽由买办在前台操作,而幕后的谋划者,是外商甚至是有英美驻华官方背景的人。它不仅仅是一份单纯的推销香烟的企业报,而且还充当了英美利益在华代言人和吹鼓手的重要角色。

温州贵烟(金百合)香烟2024价格及参数表
温州地区单盒参考价 | 10元 |
温州地区条盒参考价 | 100元 |
温州地区条盒批发价 | 100元 |
温州地区价格及香烟参数表
温州地区单盒参考价 | 10元 |
温州地区条盒参考价 | 100元 |
温州地区条盒批发价 | 100元 |
隶属品牌: | 贵烟 |
类型: | 烤烟型 |
焦油含量: | 10mg |
烟气烟碱量: | 1.0mg |
烟长: | 84mm |
包装形式: | 条盒硬盒 |
贵烟(金百合)真假辨别/辨别方法
1. 看烟盒的印刷质量
真烟的烟盒印刷质量高,即使我们用很大的力气去摩擦也不会掉色,香烟上的图案和文字都比较清晰,即使在边缘处也不会出现毛边的香烟。假烟烟盒的印刷质量差,烟盒中的图案与文字比较模糊不清,如果我们将香烟的图案或文字放大,就会发现边缘处有毛刺的现象。
2. 看新旧程度
真香烟包装盒往往是精美的,看上去很新,烟盒光泽鲜艳。而假香烟往往看上去很旧,像是摆放了很久,或者烟盒看上去比较暗淡。
3. 闻香烟
好的香烟烟丝柔软嫩黄,放在鼻前仔细闻,可以感觉烟草味道比较柔和,而假烟在制作中加入大量香精,香味比较浓郁。
4. 摸香烟包装外的透明薄膜
香烟包装外都是有一层透明薄膜的,真假香烟也是可以通过透明薄膜来分辨的,在买香烟的时候,我们注意摸一摸香烟包装外的透明薄膜手感,一般真香烟包装外的透明薄膜摸起来是光滑的,并且透明度是比较好的,而假香烟的透明薄膜就不会摸起来很光滑,有些还会有点粗糙,透明度也不是很好。
5. 对折香烟
我们抽出一根香烟, 然后将它这样掰弯,对折 , 真烟这样对折之后它是不容易折断的, 而假烟一折就断,这是辨别真假烟最直接的一个方法了。
6. 看针眼
针眼是香烟机械包装所留下的,横包装盒底部两侧折角处的两条划破口,竖包装在揭开封口后一侧的划破口,为针眼。但假货手工包装,无针眼,剪刀痕迹明显。
7. 看接嘴
名烟烟支接嘴处饱满,不漏气,假烟一般无滤嘴内补纸,接嘴处较松,易漏气。
8. 听响声
香烟拿在手里轻轻一摇晃,真烟会有轻微响动,这是因为真的香烟里面的烟丝呈现松动引起的,而假的香烟丝毫没有任何响动,里面就像是凝固了似的。
9. 香烟薄膜
看真香烟的这层薄膜非常的透明,而假的香烟看起来会有淡淡的黄。
贵烟(金百合)网友打分
口感: | 62 |
销量: | 65 |
包装: | 48 |
价格: | 34 |
综合: | 70 |
贵烟(金百合)烟民真实评价
网友评价:越南代工香烟云南欧盟爆珠一手货源。这个烟可能本地消的不好但是在我们这都觉得稀罕卖的还行主要是回转的还算快不过肯定不比利群什么的买了两包,就冲着 喜临门.开盖有香气,可这烟!太难抽了.
网友评价:这是我抽过的最难抽的一款烟 抽两口就丢了 烟味太杂了 杂的头晕
网友评价:没见过啊
网友评价:这烟还是拉倒吧,抽起来费劲呀,呵,没烟气,不爽的说。算是淡到家了
网友评价:包装上档次,价位也挺高的。
网友评价:绝对的好烟,味道一流,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买的人不是很多。目前此烟和玉溪已是本人的长期口粮。
网友评价:精仿香烟一手货源。非常好,抽的时候就像在大草原一样,一股奔放的味道!
网友评价:peel烟哪里才有卖的。55555555555555555555~不好抽!
网友评价:烟味太淡,香味不够醇。。。比起云南的红塔山红云等差多 了几年前朋友从台湾回来的时候吸过,那时候拿了一条,价格是150元 人民 币
网友评价:5元香烟批发怎么联系。味道冲起来有点凉喉咙,跟喝了冻饮料叫薄荷味口香糖一样凉度对得起她这个名字,当口粮不错,中规中矩说的那么清楚没有管屁用?我就要买在微商那买过欧盟的,属实凉的一批,感觉不错,特别清爽我也想买这烟,不知道哪里有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