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车库里,藏着个五光十色的“烟标王国”-王洪莲:“五个精准”成就“新零售人”

admin5个月前5浏览0评论

车库里,藏着个五光十色的“烟标王国”

跟着顾老伯,穿过居民楼底层车库间的走廊,昏暗中很有点洞穴寻宝的感觉。停留在一间车库前,拿出钥匙,开锁,推门,顾老伯的脸上泛起了兴奋的红晕。

“啪”的一声,电灯亮起,眼前是两排玻璃橱窗,里面整齐地排放着一枚枚五光十色的烟标。真没想到,在这扇再平常不过的车库铁门背后,有着这么一间“烟标陈列室”。这些,便是苏州收藏爱好者顾老伯坚持了60多年累积起来的珍藏。

偶然捡起一个烟盒,引出了长达60多年的爱好

“最早开始收集烟标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大概1958年左右吧。那个时候,我喜欢画画,看到地上人家随手撇下的烟盒子上的图案精美,就捡起来对着临摹。慢慢地便开始收集各种各样不同的烟标。”顾老伯的回忆,从他遥远的孩童时光开始。

当时,街坊邻居抽烟的人不少,烟盒并不难找。可要得到此前没见的“新玩意”就得花点力气了。“找那些叔叔伯伯要来抽完的烟盒,我嘴巴就得甜一点。有时候,他们会让我跑跑腿,作为‘交换’吧。”

当时,喜欢上烟标收藏的小伙伴还不少。年岁渐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将这小孩子的“玩意”束之高阁了。可李老伯将收藏烟标变成了自己的毕生爱好,变成了他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在黑龙江当了五年兵。当时,部队里都知道我喜欢收藏这个。战友们抽完烟,总会把烟盒留给我;战友出差,我也要嘱咐几句,让他们别忘带点外地特有的烟回来。”

就这样,从捡拾地上的烟盒开始,顾老伯收集烟标的历史已经跨越了60个年头,无论是从军还是回地方工作,从未间断过。藏品的丰富,也让圈内的爱好者们艳羡不已——从***时期的老标到目前市面上刚推出的新款,从国内的稀罕品种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外烟”,无所不包。顾老伯粗略地估计了一下,自己已经收藏了接近三千种的烟标。

顾老伯今年已经71岁,头发虽已花白,身手却和年轻人一样灵活。大约十年前,他从苏州供电公司退休,自此他有更多的时间花在烟标收藏上了。

2010年春,顾老伯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内买下了一间车库,再从一些做烟酒、茶叶生意的朋友那里收来一些旧的陈列柜,重新订做玻璃移门,前前后后花了两万元,布置起了这个车库陈列室。接着,他便将自己收藏的所有烟标悉数从家里转移到了这里,上世纪70年代后的硬壳烟标按照类别排列在玻璃橱柜中,软壳的老烟标则夹进文件夹一一编纂成册。

“这样的烟标陈列室,在苏州是独一家。”顾老伯骄傲地说。

为个烟标被列车抛在了月台 痴迷者的尴尬与骄傲

烟标收藏不算大众,不过,还是有那么个圈子的。就在苏州,据顾老伯所知,藏品较有规模的藏家有十几个。周末,圈内人会带着自己的收藏在古玩市场聚会,交流、品评藏品,进行一些交换和交易。“有一次我把自己收藏的一套1987版南京牌‘金陵十二钗’拿去市场,当时他们呆掉了,都说只见过影像,从没见过这么全的一套实物。”这感觉,真能让顾老伯骄傲得飞起来。

同样让顾老伯骄傲的藏品,是一套12枚南京牌新版的“金陵十二钗”烟标。这种香烟在市面上不难买到,可真正的资深收藏者才知道,要收全这一套“十二钗”,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样的烟,不同的图案,会随机发到不同的地方。当时,我一次次打电话给烟草公司,追踪每一种货发到哪个地区了,然后‘跟踪追击’。”其中,为了收集到“十二钗”中的“秦可卿”,顾老伯特意跑了趟南京,向南京卷烟厂再三询问“秦可卿”的去处,这才在南京本地“抱得美人归”。“收齐这套新版十二钗,前后用了两年时间,下了不少功夫。”

长达60多年的坚持与痴迷,让顾老板赢得了这份骄傲。因为这份痴迷,顾老伯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指着一盒恒大牌烟标,他笑着回忆起当年的一段“尴尬”:“大概1973年的时候,我在苏州探亲结束,坐火车回东北,每到一个站我都下来买一些当地的香烟。到达天津的时候,为了买这盒恒大牌香烟,耽误了一会儿,都没有注意到火车已经开走了。”当时顾老伯的行李还在火车上,独留顾老伯一人揣着恒大牌香烟站在月台上干着急。好在,军人通行证还在身上,他不仅顺利地改签了票,也找回了自己的行李。

当然,能收集到这么多烟标,离不开朋友们的合力帮助。不仅战友,在顾老伯参加工作后,周围的朋友们也都了解到顾老伯的特殊爱好,也都乐意把抽完的烟盒留给顾老伯,尤其是出差的时候,大家都忘不了有项“重大使命”,就是给顾老伯带回当地特产的香烟。“每一次重***念日或者运动会,烟草厂都会推出纪念版香烟,我们叫作‘纪念标’。2002年日韩世界杯时期,有同事去韩国看球,我再三嘱咐一定要帮我带回来世界杯纪念版香烟。”

“烟标见证历史” 一枚“珍宝岛”烟标背后的特别记忆

60多年的收藏经历,已经让顾老伯练成了一副“火眼金睛”。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眼睛已经老花,烟标上的小字已经看不大清楚了。但是,拿出一枚烟标来,他只瞄一眼,就能大致判断出这个烟标所处的时代和生产的厂家。提到有关苏州的烟标,顾老伯立刻拿出了“姑苏”“虎丘”“沧浪亭”等以苏州元素命名的烟标,“其实苏州没有自己的烟厂,这些大都是和徐州、淮阴的烟厂联营推出的。上世纪80年代,有人会拿着虎丘香烟‘鲜嘎嘎’,说苏州也有自己的香烟了,其实不然。”

打开顾老伯编纂的收藏册,卷首印着的一句话:“烟标见证历史”。在收集烟标的过程中,顾老伯总会想法设方去了解和记录这烟标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当然,如今的顾老伯已能利用网络来补充自己的烟标知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诞生不同的烟标。”

说到这里,顾老伯从他的收藏册翻出一枚珍宝岛香烟的烟标。他回忆说,那是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后,他所在的部队在大兴安岭地区修筑工事,吉林香烟厂推出了这款“珍宝岛”香烟后,顾老伯便将它收藏下来并保留至今。每当看到这枚红色的烟标,顾老伯便会想起那段岁月留给他的特别记忆。

每一枚烟标都是一段历史的产物,或者说,就是历史本身。在顾老伯的收藏册的每一页上,都有打印出来的解说词和历史介绍,随着一页页的烟标翻过,观者仿佛置身于近代中国历史的画卷之中,跟随着烟标的变迁,经历了一次近百年的历史洗礼。顾老伯自己也已经戒烟两年有余,但是收藏烟标的步伐从未停止,不管是朋友赠送还是自己购得,这位七旬老人的“烟标王国”仍在不断扩张之中。

合上收藏册,顾老伯笑着说,自己引以为傲的烟标陈列室很少向外人展示,自己很享受一个下午在这个陈列室中独自整理、编纂收藏或是和圈内好友攀谈的时光。“我自己其他的爱好和事情也很多,要是大家都来参观我的陈列室,我可吃不消一个个接待和介绍啊!”顾老伯笑着说。

公厕、车库成“吸烟室” 商场人员劝阻难

春节刚过,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商场的地下车库、公厕,甚至电梯间都成了“吸烟室”。迎面扑来的烟味儿让不少顾客都感到不适。对此,相关商场的工作人员表示,每次遇到吸烟的人,他们只能劝阻。相关部门表示,将会联合商场继续加大宣传和检查力度。

现场 商场公共区域

地下车库走一圈 能扫出不少烟头

“你们先去找车,我抽一根儿。”昨天中午12点,通州区万达商场地下二层的电梯口处,一名男子让家人先离开后,随手从兜里掏出一根儿香烟抽了起来。看到电梯口有人抽烟,后续走出电梯的顾客纷纷躲避。

“您好,这里不能抽烟,请您熄灭。”地库的工作人员立刻上前劝阻。该男子随即将只抽了几口的烟扔在地上,转身离去,而香烟并未熄灭。工作人员无奈只能先将烟踩灭,再扫进簸箕内。

在停车场的角落里,一位父亲正在哄年幼的女儿上车,但是父亲的手中却夹着一根儿还没熄灭的香烟。他一边抽烟一边和女儿嬉笑,直到烟抽完掐灭了才上车离开。停车场内“禁止吸烟”的标识随处可见,然而保洁人员的簸箕里却经常出现烟头、烟盒等垃圾;部分车位周围的地面也能看到烟头和烟灰。一名保洁员说:“每次在地下车库走一圈,簸箕里至少能扫出十几个烟头。周末的时候更多,一天得有几十个。”

下午3点,记者又来到崇文门搜秀商场。在商场4层北侧的卫生间外,能明显闻到烟味。推开男卫生间的门,有两名男子正在里面吸烟,其中一位是商场餐馆的工作人员。这处卫生间面积不大,加上两个吸烟者就更加拥挤,狭小的空间内气味十分呛人。

(网络配图)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西单的两家商场。走进明珠商场的楼道,仅二楼到三楼的台阶上就发现了5个烟头,其他楼层也都能看到烟头和烟灰。一位保洁员说,“商场内部分餐饮店的工作人员和售货员经常在楼内吸烟。”说着这名保洁员拿起了簸箕,一会儿工夫就扫出了10个烟头和一个烟盒。此外,在君太商场的楼道内也有零星烟头出现。

现场 ***楼梯间

监控不到的区域成吸烟者“避风港”

记者发现,***内一些监控不到的公共区域也成了吸烟者的“避风港”。记者来到建外SOHO东区,随机走进一间***的楼道,墙壁上依然张贴着“禁止吸烟”的标识,但是地面上却有烟头和烟灰出现。

就在记者要转身离开时,一男一女嬉笑着走进楼道,男子坐在台阶上,从裤子后兜里掏出香烟点燃,而同行的女子则在他身后聊着天。其间有部分***的白领从此经过,因为楼道狭窄,大家纷纷捂住口鼻快步走过,然而这名吸烟的男子却很“坦然”,并没有掐灭的意思。

一名喜欢在***等电梯时抽烟的白领表示,下楼需要等电梯,高峰时一上一下就要10分钟,这个时间一根儿烟早就抽完了。

观点 劝烟并不容易

不少工作人员都遇到被吸烟者反呛的窘境

在商场公共区域的吸烟者认为,地下车库、楼道这些地方人流密度相对较小,而且有的楼道内还有窗户,便于空气流通,产生的二手烟很快就能飘到室外。

一位常在搜秀逛街的市民说:“很多人会跑到卫生间里吸烟,因为这里位置偏僻,加上旁边还有一个KTV。每天来这里吸烟的人很多,十几米外的走廊都能闻到烟味,每次都只能去其他楼层上厕所。这些吸烟者应该考虑一下其他顾客的感受。”

不少顾客认为,不管是商场的公厕还是车库都属于公共区域,应当严格禁烟。否则不仅危害他人健康,也有火灾隐患。“必须加大处罚力度,希望商场可以学习酒店的禁烟方法,对吸烟的顾客予以公示。”

“有的顾客确实会在车库内抽烟,我们只能劝阻,脾气好的当场就掐灭了,还有的态度不好,说话特别难听。”万达广场一位工作人员说,春节前他发现一位顾客在地下车库吸烟,便立刻上前劝阻。“抽根儿烟怎么了?跟你有关系吗?”顾客不满地回怼,“地下车库人不多,又通风,抽烟问题不大。”面对顾客的强硬回复,他只能等顾客抽完之后,再去清扫烟头。

不少商场的工作人员都遇到过被吸烟者反呛的窘境。他们发现吸烟的顾客只能上前劝导,即便顾客不听劝,也不敢说更严厉的话,更没有处罚的权利。“如果话说重了,有的顾客还会投诉我们服务态度不好,到时候有理也变没理了。”

对于在公共区域吸烟的行为,万达商场和搜秀商场的工作人员均表示:“看到吸烟的人我们肯定会劝阻,但是也只能劝阻。如果碰到实在不配合的,我们会上报商场方,甚至会联系属地街道的执法队。”

禁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在发现吸烟现象后,有劝阻的权利

2015年6月1日《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施行,其中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室外排队等场合禁止吸烟,违者最高处以200元罚款。而禁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也有劝阻吸烟者的责任;若违规,将处以2000元到10000元不等的罚款。

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禁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在发现吸烟现象后,有劝阻的权利,而相应的处罚权则在属地街道的综合执法队。“如果发现吸烟者,作为经营者应该马上上前劝阻,让吸烟者停止吸烟,或是劝导他们移步到公共场所之外。同时在劝阻吸烟的过程中尽量保留视频,为之后的举报提供证据支持。发现吸烟者时,禁烟场所的经营者可以拨打12345热线进行举报。”

今年年初,北京市控烟协会公布了2020年公共场所内的吸烟投诉举报数量。相比之下,2020年的投诉数量为9721起,较前一年下降了40.8%。其中,公共场所的违法吸烟投诉下降了39.9%。张建枢认为,商场和***的楼道、公厕虽然隐蔽,但是这些地方的管理者,仍是控烟的第一监管方。“不管是保安、保洁还是驻场物业,都有权利制止吸烟现象。管理方应该安排每一层的保安、保洁等工作人员加强对于隐蔽角落的巡视。更多是在吸烟时甚至是吸烟前就做好劝导。”根据成功劝烟案例分析,当吸烟者掏出香烟时劝阻的成功率会高于正在吸烟时。“这就需要经营者及时发现,然后马上劝阻。或者马上递块糖,不仅吸烟者容易接受,还避免了***的发生。”

编后:网上这类新闻已经非常多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新闻报道方总是强调消费者在这些地方吸烟不对,也强调服务方在劝阻方面的困难,但总是有意无 意忽略了另一个方面——吸烟者的感受。难道吸烟的人不困难吗?现在随着控烟力度的加大,吸烟的人找一个合法合规的吸烟之处简直太难了,香烟对于烟民们来说,真的就是生活必需品,很多烟民就是不想戒烟,那么对一大部分烟民来说,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关于戒烟的帮助,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吸烟区或是吸烟室,总之就是一个能让他们抽两口烟过烟瘾的地方,对他们来讲,吸烟虽然有害健康,但没有一个安全的场所吸烟,更影响健康。

毕竟,中国有三亿多吸烟的人,这个人群的客观存在和真实需要,也是不应该被忽略的。

王洪莲:“五个精准”成就“新零售人”

3个月前,山东龙口市百好超市店主王洪莲位于南山南路与新和路交叉口的分店——新铭源超市开业了。从事零售行业31年来,王洪莲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她认为要成为一名“新零售人”,必须做到“五个精准”。

王洪莲新开张的新铭源超市

精准锁定顾客群体

新铭源超市的北边是新和小区,有3000多户居民。南边是南山通往外面的主路,位于道路两边的商铺有40家。王洪莲对店铺周边环境进行了仔细分析:新和小区的居民大多是南山集团的工人,消费水平虽然不是很高,但生活用品需求量较大;店铺紧靠主路,进店的大多是过路客,以过路司机为主。店铺东边是一排商铺,没有超市,所以每一个店家都有可能成为新铭源超市的客源。经过分析,王洪莲把目标客户群体锁定在小区居民、过路司机及周边商铺的店主。

精准划分商品区域

新铭源超市的后窗朝向新和小区,王洪莲把后窗改造成一个购物窗口,方便小区居民购买商品。王洪莲用两组烟酒柜把店铺一分为二,北半区摆放的主要是面向小区居民的生活用品,如儿童食品、玩具、日用百货等,锁定的消费群体是小区内的老人和儿童。超市南半区摆放的商品以卷烟、高端白酒以及礼品为主,主要面向过路司机和周边商圈的消费者。南北两个区域既相对***又相互贯通,各类商品摆放有序,大大节省了顾客的购物时间,受到顾客欢迎。

精准安排营业时间

新铭源超市试营业的时候,王洪莲按照原先的习惯,早上7点半开门,晚上7点半打烊。一天早上,她因往店里搬东西,还不到5半就来了,结果刚打开门,一下子进来了好几位中年顾客,买了不少卷烟、方便面、火腿等商品。王洪莲有些不解,跟他们聊天后得知,原来他们是南山建筑队的工人,大约有20多人,早上在这个位置等车来接他们上班。到了6点半,又来了几位年轻顾客,他们是裕龙岛的工人,也是在这个位置等工厂的班车。经过询问得知,一共有14辆班车接工人,一车50人,每天6点半准时发车。工人们会提前在此等车,很多人就会进店购物,方便面、香肠、口香糖、饮料等商品需求量还挺大。晚上,周边小区的居民有出来散步的习惯,这个时间段店里也会比较热闹。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王洪莲果断把营业时间调整为早上5点到晚上9点。

精准拓展增值服务

如果不是周六周日,上午9点到11点和下午2点到4点这两个时间段顾客不多,怎样填补空当呢?王洪莲观察到,超市的后窗正对着小区一家住户的车库,这家住户利用车库做废品收购生意。有一次,一位居民提着废旧纸盒到车库卖废品,结果车库门关着。王洪莲灵机一动,立马有了主意。她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发信息,告知大家可以拿废旧物品来超市置换商品,而且废旧物品的折价比卖废品的价格要高一些。这样一来,居民既可以多卖一些钱,又不用担心收废品的站点没有人。而置换来的废旧物品,可以让对面的废品回收站直接拉走,不需要占用多少地方。这项增值服务受到小区居民的欢迎,就连周边小区的居民也拿着废旧物品来店里置换商品,大大提高了店内商品的销量。王洪莲还在店门口安装了长椅,供过往行人驻足歇脚,顺便喝一杯免费茶饮,有的行人喝完茶后会顺便进店购物。

精准强化宣传效果

在新铭源超市装修的时候,王洪莲就很注重宣传效果。她选用鲜艳醒目的红底白字作为店招,在店内安装了轨道镭射灯和线条灯,中间是一个造型美观的吊扇灯。行人从门外往里看,会觉得店铺很有档次。王洪莲策划了一项有奖答题活动,只要答对一道题就可以免费领到一只雪糕。这项活动吸引了很多人进店答题,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另外,王洪莲还推出会员制,只要成为超市会员,就可以每天免费领6枚鸡蛋,一直领一个月,宣传效果超出预期。

“五个精准”让王洪莲的新门店开业伊始便吸引了大量顾客,她也被大家誉为引领风尚的“新零售人”。

江西上饶信州烟草秦珊珊:青春奋斗者 时刻准备着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青春因奋斗而闪光。

她叫秦珊珊,来自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烟草***局的90后***员,曾任综合办办事员、出纳、直营店主任、综合办副主任,现任***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兼大队长。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她扎根基层、默默耕耘,用坚守诠释责任、用奉献书写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出五光十色的光芒。

2022年新年伊始,当大多数人在享受着元旦假期的美好时光时,为确保***卷烟市场管控不放松,她正和全体***战线的同事们穿梭在大街小巷里,行走在忙碌的人群中,走访检查客户、开展规范宣传,做到市场监管“无空档”、无死角。

认真履职,让服务“不间断”。她主动“充电”,常学习有关于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书籍,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完善知识结构,及时掌握新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注重加强沟通协调、数据分析和案件侦查能力培养。她坚决贯彻落实好市局、区局关于元春期间***管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加强工作调度,积极靠前服务,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履行好每一项职责,高质高效、不折不扣落实好后勤保障等服务工作。

主动担当,让监管“不打烊”。她合理制定元春市场检查安排表,和中队稽查人员一同上岗,采取交叉检查、突击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及时掌握涉烟违法行为最新动态,做到“常态式”监管与“拉网式”摸排、“联动式”检查相结合,切实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同时,突出本地市场监管,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的监督检查力度,凸显“协”、全程“盯”、打击“准”,切实筑牢市场监管防线,维护好双节期间卷烟市场秩序。

值班值守,让工作“不掉线”。她坚守岗位,加强值守,严格落实节日值班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当好信息“传递员”、跑出执行“加速度”,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对接、信息报送等工作,确保信息畅通、措施到位,助力区局加固安全屏障,提升管理水平。

普法宣传,让交流“零距离”。她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按照“边执法边普法”工作要求,坚持送法进店、送法到户,积极加强烟草***法律法规宣传,提升零售客户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意识,自觉维护卷烟市场经营秩序;同时当好守“未”者,加大未成年人保***宣传力度,强调不得向未成年人售烟,彰显社会责任与担当。

借实干整饬自我,以笃行丰盈青春。每个岗位都是一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关键在于耕种它的人撒下怎样的种子。她从综合岗到***岗,从机关到一线,始终将工作使命融入热爱的事业中,将人生价值融入报效企业的实际行动中,用心经营,用汗水浇灌,让青春在岗位奉献中绽放最美芳华。

《八佰》里的这一镜头,藏着一段难忘的烟草历史

《八佰》作为电影复工以来备受大家期待的国产电影,自8月21日上映以来,票房突破20亿元大关,是票房最高的一部国产历史战争电影。

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奉师长孙元良之命率420余人,对外宣称有800人,进入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四天四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故事,从此激发了全国抗日热情,被誉为「八百壮士」。

小编也贡献了一张电影票,电影真的很***,当然,有几组镜头也让小编想起了一段中国民族烟草工业难忘的历史。

镜头一

举枪上战前,王千源演的羊拐递烟安抚欧豪演的端午。端午叼着烟看见老算盘想要逃跑,端午用枪指着他的头时,老算盘涕泗横流,磕头下跪,端午忍着泪把枪放下。

镜头二

片末,老铁和羊拐自愿报名敢死队队员,老铁上楼顶护旗前羊拐给他递上一包烟。在残酷的战争背景,那种悲凉从心底慢慢渗透出来。

镜头三

苏州河对岸租界内赌场富人叼着烟,打牌、唱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与河对岸形成了天堂地狱般的鲜明对比。

影片中每一个小细节都刻画出了战争的残酷和场面的悲壮。当中国国旗沾满无数战士的鲜血,在敌军飞机的扫射下屹立不倒,随风飘扬时,这段难忘的战争史终将被每一个中国人铭记。而在这段历史中,各行各业都历经磨难,民族卷烟工业同样饱含着辛酸。

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卷烟工业初具规模。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活跃的商品市场、充裕的劳动力等条件,上海吸引大量资本投资卷烟工业,逐渐成为民族卷烟工业的中心。

「***三」淞沪会战后,近30家民族卷烟企业先后遭到破坏,其中14家烟厂损失尤其惨重。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厂房和主要机器设备均***军焚毁;华成烟公司机器设备全部被毁,厂房部分毁损,约6000桶烟叶被焚烧。淞沪会战爆发后,只有福新、大东南、德隆以及江浙的几家烟厂未停工,其他工厂及万余名工人皆遭遇失业痛苦。

在日军侵略过程中,虽然许多中国卷烟工厂毁于硝烟中,但民族资本家并没有屈服。他们有的在租界内继续重建厂房,创建了不少爱国品牌卷烟,用多种形式支持抗日爱国运动;有的将工厂迁往重庆、贵州、云南等地,另辟市场,将烟草工业与烤烟种植技术引入当地,在战火中振兴当地烟草产业。

在那段苦难岁月里,全国烟草产业工人都挣扎在死亡线上。烟业工人为谋生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残酷剥削。即便在抗战胜利到来前的黎明时期,他们仍生存艰难。

本文为小编看过《八佰》影片后有感而发,此时的中国已不再是彼时的中国,吾辈当自强,每个烟草人也应当自强。虽然文章姗姗来迟,但每一个爱国时刻都值得铭记。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网娱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