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烟农田春香
7月15日,在福建省龙岩市烟草公司上杭分公司蓝溪烟草站收购大厅看到,一位脸颊黝黑、笑容憨厚的专业化分级女工,双手娴熟,认真分级。她就是远近闻名的上杭县蓝溪镇觉坊村积极乐观、自强不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烟农田春香。
自强不息坚守爱
田春香今年43岁,育有一子一女,家中有4口人,婆婆70岁。十多年前,花季少女的田春香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背起行囊外出打工,想在外面闯出一番事业。那个时候,她辗转福州、潮州等地进厂工作,这样一干就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
“2003年女儿出生,2008年儿子出生了。夫妻俩起早摸黑,一边种烟,丈夫一边还给当地村民建房打工赚钱,家里很快有了积蓄。2009年,家里动工建造新房,我老公是个泥水匠,房子都是自己建起来的。”田春香介绍说。
“2010年,我老公因患脑萎缩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他走的时候,我这栋房子内外墙都还没有装修好。”田春香追忆往事,一段属于她的幸福而又悲恸的回忆。
农村里年轻女人没了丈夫,一般都会被劝说“改嫁”。田春香生于1979年,2010年老公去世时她才32岁,她耳边常充斥着,“趁年轻,另找一个人过日子吧”。
但田春香不为所动,带着对丈夫的怀念,带着对儿女的责任和期望,坚守着这个家,把抚养子女、赡养婆婆的重担扛了起来。
“为了增加收入,我除了种烟种水稻,空闲时间还打零工。”田春香说。
“老公生病的时候为了给他治病,我家里欠下了很多钱,后来因孩子读书等生活需要也向亲戚借钱,但现在我已经把钱还完了。”田春香的坚守是艰难的,但一想到还完了欠债,她表情轻松,好像这些往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小孩读书、老公治病和建房欠债,面对困境,自己该做些什么?田春香客观分析当时的形势、家乡的情况,综合考虑之后觉得种烟是最好的选择。蓝溪这片有着悠久烟叶种植历史的土地,她的父辈也种了十几年的烟,挣了不少钱。她觉得希望就此而来,于是田春香与烟叶结下了不解之缘,种烟面积逐年增加,一门心思种烟挣钱养家。
科技种烟勤致富
“今年我种烟12亩,纯收入2.9万元不成问题,我每年种烟8-11亩,年年都能交出一份‘漂亮的效益单’”田春香高兴地告诉笔者。
“你要问我其他的,我可能说不来,问我这些年攒下来的种烟经验的话,那我要说的可不少。”在田春香看来,她之所以年年种烟效益好,种烟技术是关键,关键性的生产措施都是她格外的注重点,当然,并驾齐驱的是管理有道,助力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田春香种烟路上讲究“时令”。“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是我们靠种田吃饭最讲究的一点。我从来都按步子走不过季,有些做事拖拉的烟农,过了时令才做该做的事,烤烟怎么长得漂亮啊。”依时令而行是田春香首先讲到的,不让自己的烟输在起跑线就得按部就班,提前谋划,一环扣一环。
讲究“听烟技员的”。从种五六亩到十一二亩烤烟,田春香很深的体会就是,“听烟技员的不会错!”在她种烟的近20年里,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天或隔1天都有烟技员下村下田指导。哪些烟苗缺什么养分,哪块田要少下肥,哪些烟株有病虫害,田春香的烤烟生产进度等,包村烟技员廖杭兴都一清二楚。“按照烟技员说的做我心里有底,听烟技员指挥,努力把烟种好。”田春香坚定不移。
种上“黄金叶”,走上致富路,田春香的生活旧貌换新颜。“致富金叶”见证了她生命中很多难忘的时刻,如今她的大女儿幼师毕业,儿子就读初二。巾帼女子田春香自强不息坚守爱,种烟圆了女儿、儿子的就学“梦”。“我一个人种烟,可以让婆婆安度晚年,可以让女儿、儿子高兴上学,太值了!”田春香说到这,脸上洋溢出来的“幸福指数”满满。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别样庆“***” 巾帼志愿者田间助烟农
3月8日,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湾井镇朵山村的烟田里,活跃着一支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它由宁远县融媒体中心女干部职工组成。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在田间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来帮我的烟叶盖膜,非常感谢她们。我种了100亩烟,估计今年会有个大丰收。”种烟大户李万廷高兴地说道。阳春三月,正是烟苗种植的黄金时节。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早早地来到种烟大户李万廷的烟田里,她们深入田间移栽秧苗、下营养土,与烟农一道覆盖烤烟地膜,忙得不亦乐乎,为烟农种烟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迎来百年华诞的重要一年。县融媒体中心以此为契机,认真组织开展“***”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激励单位广大女干部职工积极主动作为,立足岗位建功新时代,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宁远贡献巾帼力量。
湖南郴州烟草肖艳松:潜心科研创新 彰显巾帼匠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郴州市烟草***局(公司)在推进福城金网、福城金叶、福城烟云、福烟家园“四福工程”建设过程中,强化创新驱动、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的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潜心科研攻关、勇于追梦筑梦的创新“工匠”,烟叶生产技术中心科研员肖艳松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杨祖丽:巾帼担重任 铿锵绽芳华
工作中的杨祖丽。
作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阳卷烟厂卷包车间乙班的一名质检员,同事眼中的杨祖丽是“凡经我手,必须一流”的代言人。
参加工作30年来,杨祖丽始终坚持“质量检验无小事”的理念,在工作中时刻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她通过一次次的巡检控稳控准工艺参数,扎实进行岗位风险分析,将质量风险防范意识融入工作细节。正是因为有着对质量近乎严苛的要求,杨祖丽和她的质检团队助力南阳卷烟厂刷新了一个又一个“零事故”质量记录,成为大家学习的目标。
为了在技术设备更新迭代的过程中不掉队,杨祖丽凭着一股拼劲和韧劲,埋头苦学、潜心钻研。她总会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对照书本进行分析总结,记录工作诀窍和学习心得。得益于在学习方面的执著付出,杨祖丽顺利通过了高级技能资格认定。
唯有学而不止,方能步履不停;唯有奋发不息,才可砥砺前行。杨祖丽以“使命在心、责任在肩、学习不止”的态度,在生产一线挥洒汗水、埋头苦干,在学习创新的路上锐意进取、不断探索,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广西首个永久基本烟稻轮作农田建设保护制度***
为切实加强基本烟田保护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做好永久基本烟稻轮作农田建设促进烟农增收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建立全区首个永久基本烟稻轮作农田建设保护制度。
《通知》提出,靖西市规划建设10万亩集中连片、稳产高产、生态友好永久基本烟稻轮作农田,通过烟稻轮作建设“烟稻轮作奔康产业园”,实现烟叶和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
《通知》要求,将烟叶产业规划与土地利用、农业发展等相关规划相融合,根据永久基本农田建设质量要求,按乡(镇)划定永久基本烟稻轮作农田保护区域,由乡(镇)人民政府设立标志、予以公告;市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负责永久基本烟稻轮作农田管理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永久基本烟稻轮作农田保护区的日常保护;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在保护区内严格执行禁止破坏、占用、闲置、缩减农田以及深化烟稻产业融合等管理措施,组织实施用养结合、机械化耕作、防治病虫害、避免污染等生态友好措施,并全面加强督查落实。
《通知》明确,全市共划分永久基本烟稻轮作农田保护区106个,总面积10万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