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通过电子烟实现销售,并且在美国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了解,目前电子烟行业的渗透率仅为0.2%,远低于传统烟草行业的10%。因此,未未来电子烟行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不过,由于国内电子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对其安全性存在疑虑,因此,在国内电子烟市场上,仍有一些品品牌处于亏损状态。据统计,目前国内电子烟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20%左右,远低于传统烟草行业的30%-40%。
蓝洞新消费报道,8月19日消息,蓝洞获悉,近期又有多家电子烟品牌送审的电子烟产品通过了国标技术上审评,其实意味着这些品牌所属的企业也将获得电子烟生产许可证。
蓝洞从多个渠道获悉,继最近最新报道的千慕获得电子烟生产许可证外,铂岚、暴雪、鲸鱼、米我、冰壳、山岚等电子烟品牌也将正式获得生产许可证,以上几家品牌至少有一款烟具+烟弹产品通过了国标技术审评。
截至目前,已经有悦刻、雪加、YOOZ、魔笛、铂德、小野、VTV、MR迷睿、徕米、本雾、慕色、千慕和亿光年13家电子烟品牌明确官宣获得了电子烟生产许可证。
在最新过审的千慕、暴雪、米我、冰壳和山岚几家电子烟品牌生产规模方面,蓝洞获得的数据显示,以上五家公司一年的烟弹生产规模均未超过100万颗,其中,千慕生产规模大约100万颗,暴雪、米我与冰壳大约在50万颗左右,山岚目前过审产品为一次性产品LANKA。
预计铂岚生产规模烟弹在300万颗左右,鲸鱼预估在100万颗左右。
以上数据未获得几家品牌方证实,也非官方机构发布的数据,仅代表蓝洞从可靠渠道获得的第三方信息,仅供参考。

这样统计下来,就有19家电子烟品牌获得电子烟生产许可证,以及国标产品过审。
目前,电子烟监管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福建持证店主将从8月29日开始在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进行国标产品的预定试点,平台上将只提供过审的各家品牌国标烟草口味产品、烟具一次一次性电子烟产品,过渡期将在9月30日结束,10月1日将迎来国内电子烟的全面监管,所有非国标产品将全面下架,市场上只允许流通从交易平台上采购的国标烟草产品,水果味产品将从10月1日起全面下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