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东莞正扬电子烟,东莞做电子烟的厂在哪里

admin9个月前8浏览0评论

一:东莞正扬公司电子车间

如果是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每个公司应该差不多,镇阳电子主要做网络卡的,在苏州不算最好,也不算最差

二:东莞正扬电子机械好吗

未来10年东莞发展好,还是惠州发展好?

我个人倾向于东莞在未来一段时期发展得更好。

原因有二个:

1.自然环境和区域优势

2.现有经济底子和产业优势

一、自然环境和区域优势

东莞仅有2460多平方公里,辖32镇,不设区县。在区域位置上,位于珠江东岸且扼守珠江要道,北接广州,南邻深圳。是粤东、粤西、内地往返深圳及广深之间往来的必经之路。其虎门港也是省内仅次于深圳和广州的第三大港。

惠州则相当于5个东莞大小,辖四区(含两经开区)三县。西南片区毗邻深圳,东部、北部接壤粤东及河源等地。西北虽然接壤广州,但两地之间的联系显然不如东莞各镇和广州之间的紧密,各种道路、市政建设和建成区早已相互连绵成片。而博罗和增城之间仍是一片荒芜。所以惠州虽然同样接壤两大一线城市,但真正起作用的也就深圳,能够带动和促进地区发展。

从管辖大小来看,地盘小整体上是利于发展的。像惠州虽然空有大量土地,但真正起到发展和带动作用的也就惠城区和毗邻深圳的惠湾小部分地区。其余惠东、博罗和龙门的崇山峻岭基本无人问津。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产业和配套,没有完善的交通、城镇与基础设施建设,这样的面积再大十倍也形成不了价值,对于地区的发展助力基本为零。很简单,别人为什么要去毗邻河源、梅州的山区县龙门投资?有什么优势吗?有什么产业吗?除了建几栋别墅泡一下温泉还有什么?

而东莞则不同,惠州有的区域优势东莞都有,往往还更强大。全市城镇化率属于极高水平,东西南北几乎不留空白的对接广深甚至惠州。在承接产业转移,广深的人口方面显然更有便利。而且以镇级为单位的行政区划也利于全市一盘棋的发展和规划,不像惠州修条路都往往以县区界为止,各修各的。仅从执行效率上来看,前者都更有优势。

二、现有经济底子和产业优势

惠州发展得快吗?相比东莞是要快上那么一点,过去十年,惠州在省内的排序上升一位,广深佛莞无变化。但差距仍然极大,东莞经济规模仍是惠州的翻倍还要多。这种差距显然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追赶得上的。若惠州从今年开始,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10年后9017亿,勉强达到现时东莞的水平。难道这10年东莞不增长了?以如今这内外部环境,惠州焉能维持每年8%的增长?开什么玩笑!

说到产业优势,惠州和东莞一样都是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不同之处在于东莞对工业的依赖更重,去年第二产业占比高达56.5%。惠州由于旅游资源丰富,在服务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工业的依赖要小一些,占比51.9%。

虽然惠州同样是工业强市,但在产业规模和优势方面,仍和东莞有不小的差距。东莞目前在加速进行产业升级和调整,放弃对于五金、玻璃、化学品、钢铁企业的引进和承接。全市大大大小小的各类企业17万余家,规模以上的企业7700家,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进行部分企业的调整和迁移。

而惠州规模以上的企业仅有2300多家,无论是为了地方成绩,还是为了GDP、财税和就业,都急需扩大工业规模和实力,所以在政策配套和优惠力度方面肯定要比东莞大得多。属于各种企业来者不拒,急于扩大规模不注重质量的水平。如此一来,一些在深圳、东莞经营不善,急于收缩开支产业产能落后的企业转而迁移惠州,到处兴起某某产业园等等。

去年东莞的高新技术企业6228家,惠州1305家,新产业新技术才是王道啊,而不是靠着石化和房地产去带动。整体上,惠州的企业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为主,缺少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的升级方面走得太慢甚至偏航。由于惠湾毗邻深圳,以及深圳东进概念的热炒,惠湾形成热点地区。片区的房地产行业得到畸形的发展,甚至是野蛮生长。企业没进来几家,房地产倒是齐齐涌入,中国最大的楼盘惠州占两个。去年卖了15万套新房,1700万平米,全国地级市仅此一家。

与此同时,在现有工业规模和产值,私营企业的活跃程度方面,两地却不在一个层次。去年东莞的进出口总额高达1.38万亿,全国排名第4。而惠州仅有2709亿,全国排名第24。显示出两地在工业规模和产值方面的巨大差距。规模比你大增速还比你高,你怎么追?

所以,结合现有优势来看,在未来的一段较长时期内,仍是东莞发展得更好。惠州想要赶上东莞需要面临的问题太多,包括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产业规模等等。东莞光外来人口就超500万,相当惠州全市的常住人口,这种对于人口的吸引力就不是惠州可赶得上的。


三:东莞正扬电子官网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