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湖北省2016年烟草种植面积
- 2,2011年中国烟草种植面积是多少
- 3,黄鹤楼的烟是那个地方的
- 4,中国苎麻有几个种植区域
- 5,烟的产地主要分配在那些地方
- 6,中国烟区分布
1,湖北省2016年烟草种植面积
南方(云贵地区、川内凉山、甘孜、阿坝地区)和黄淮烟(湖南、湖北、浙江)区占94%左右,北方烟区占6%左右

2,2011年中国烟草种植面积是多少
不知道“低杂音”为什么需要2011年的数据,但是烟草种植面积是个相对稳定的数据,2011年不会跟2010年、甚至前几年差别很大我国是世界第一烟草生产大国,常年烟叶种植1500万亩,生产烟叶3500万担左右(1担约为50kg)。其中烤烟种植面积和产量占95%以上,白肋烟和香料烟有小面积种植,其他地方晾晒烟多为分散种植,占烟草种植面积和产量的1%以下.2009年,曲靖市烟草产量为364万担,目前据推断在420万-450万担之间。2012年,曲靖市种植烤烟面积146.7万亩,主要有:k326、云烟87、云烟97、云烟100、红花大金元、云烟105,占96.34%;其中:k326、云烟87和云烟97三个品种超过10%;增加了krk26、云烟105等品种;加大后续品种的筛选,五个试验示范品种,中烟104、云烟99、云烟109、nc71、h3种植面积达1225亩,为后续品种的筛选提供基础。

3,黄鹤楼的烟是那个地方的
是湖北的。极品是黄鹤楼1916档产品的需求日益、喉部基本无***、无杂气、余味舒适等特点,逐渐成为大部分高档烟,消费者的首选产品。幕弹 “黄鹤楼+1916”,看似牵强的组合,内蕴的却是文明的薪火传承。黄鹤楼,荆楚文化的千古象征之一;1916,中国民族工业百年梦想发轫的一个年号。今天的组合,更加光辉夺目,我们能体会:在历史的交融中,在文化与梦想的双重推动下,不经意间把时代文明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骄傲的荆楚人,骄傲的武烟人,孜孜以求的创造奇迹——终于兑现了,千古文人士大夫的承诺,千百年来沉淀的梦。 中国文人士族作诗为赋崇尚追求意境,人境相生、人境合一、忘我之境等等不一而足,这不仅是他们对艺术境界的追寻,更是对人生理想的追问,而境界的高下也往往决定了他们在文化创作领域的成就。对于一个品牌而言,境界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它的市场与前途,因此,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绝不能忽视消费者在消费体验你的产品过程中所感受到品牌境界,这种境界既是销售力,也是你的品牌生生不息的推动力。 黄鹤楼1916,凝练着荆楚文明的精粹,锻造着品牌至境的时代传说。云霄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处于闽粤交界地带和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国道324线贯穿全境。全县辖6镇3乡1场,现有人口39.2万.2007年云霄县烤烟集约化育苗移栽面积223万亩,占全国种烟总面积的11%;其中漂浮育苗移栽面积115万亩,商品化育苗移栽面积106万亩,分别占全国种烟总面积的09%和08%。烤房技术改造积极推进,已建密集型烤房1200余座,土壤改良、平衡施肥、防灾减害等技术到位率进一步提高,入户预检、编码收购在更大范围推广普及,烟农的收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4元的是武汉市烟厂出的,其余皆为小厂出的.软盒黄鹤楼(蓝):170元/条 软盒黄鹤楼(红版):240元/条 硬盒黄鹤楼(红带):200元/条 软盒黄鹤楼(特制珍品): 600元/条 硬盒黄鹤楼(特制珍品):400元/条 硬盒黄鹤楼(12mg):150元/条 软盒黄鹤楼(1916软):1000元/条 软盒黄鹤楼(满天星):350元/条 硬盒黄鹤楼(满天星):300元/条 硬盒黄鹤楼(红版青色):200元/条 正宗1916在汉口***路与武昌洪山有两家武烟的时尚店可以预定到(不会有现货的),预定至少需提前一周,这烟对湖北市场不怎么开放的。现在价格是1800/条(年前应该会有涨价)。而且不会有铁盒装的,正品全是纸盒包装,市面上的铁盒16支装全为假货,你抽的时候看烟雾的初期颜色就可以看出,发黑,而不是白灰色 湖北武汉

4,中国苎麻有几个种植区域
(一)秦淮麻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江北麻区以北之间(33°~35°N),包括湖北、安徽、四川、江苏四省北部,河南、山西两省南部。该区年平均气温14~16℃,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为-16.9℃,日平均气温9℃以上的天数230~250d,≥10℃的积温3000~4500℃,5cm耕层最低土温2.9℃。年相对湿度为70%~75%,年降水量800~1000mm。土壤为黄土、砾质土和冲积土。由于该区温湿度条件较差,年收麻2~3次,单产低。在邻近35°N地区为我国种植苎麻的北界,冬季需采取防冻措施,才能使麻蔸越冬。1998年种植面积仅占全国1.2%,栽培品种主要有黑皮蔸、芦竹青和湘苎2号。(二)江北麻区位于北***带湿润区(30°~33°N),包括湖北、安徽两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江苏省的中南部,自然条件较秦淮麻区好。年平均气温16℃,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17℃,日均气温在9℃以上的天数250~260d,≥10℃积温4500~4800℃,5cm耕层最低土温3.2~4.5℃,年相对湿度74%~78%,年降水量1000~1200mm。土壤多为丘陵黄壤。苎麻年收3次,增产潜力很大。1998年苎麻种植面积占全国18.5%。栽培品种有芦竹青、黑皮蔸、湘苎2号、华苎2号、华苎1号等。(三)江南麻区位于北***带和中***带湿润区(23°~30°N),包括湖南、江西、浙江三省的大部分地区,四川省东部、湖北省东南部、贵州省东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安徽省南部和福建省北部等地。该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8℃,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为-12℃,日均气温在9℃以上的天数为260~300d,≥10℃的积温4800~5500℃,5cm耕层最低土温4.5℃,年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年降水量为1200~1500mm。土壤主要为沙壤、红壤、黄壤、冲积土、紫色土等。苎麻年收3~4次,为我国苎麻主产区。1998年苎麻种植面积占全国68.5%,原麻产1500~2250kg/hm2。栽培品种有黑皮蔸、芦竹青、细叶绿、黄壳早、湘苎2号、湘苎1号、湘苎3号、赣苎1号、赣苎2号、红皮小麻、川苎4号等。(四)华南麻区位于南***带和北***带湿润区(19°~23°N),包括广东、台湾两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分地区,福建、江西、湖南、云南等省的南部。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为-3℃,日平均气温在9℃以上的天数在300d以上,≥10℃的积温在5500℃以上,5cm耕层最低土温8℃,年均气温20℃,年相对湿度在70%~80%,年降水量为1400~2200mm。苎麻年收3~5次。本区气温条件虽优越,但常遭干旱和沿海地区台风袭击,故面积和产量反不如江南麻区。1998年苎麻种植面积占全国10.0%。栽培品种有黑皮蔸、白脚麻、青皮苎、黄皮子、赣苎1号、赣苎2号、芦竹青。(五)云贵高原麻区位于成都平原以西及云南省北部、贵州省西南部的南***带湿润区。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为-8.4℃,≥10℃的积温3000~4500℃,无霜期较长,年降水量仅800~1000mm。年相对湿度<75%。土壤多为坡地的瘠薄红、黄壤和紫色土。苎麻年收3次,产量较低。1998年苎麻种植面积占全国1.8%。栽培品种有大蔸麻、青麻、大关苎麻等。“九五”时期,我国在烟叶生产中提出了“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方针,烟叶种植面积得到有效控制,烟叶生产质量稳步上升。2000年全国烟叶种植面积1465万亩,烟农360万户左右,收购烟叶3200万担,上、中等烟叶所占比例达82.5%。 2008年现目前全国烟叶种植面积也保持在1600万亩左右的水平。 分布: 北方烟区以生产优质填充型烟叶为主,不断优化烟叶生产力布局,将烟叶种植向自然生态条件适宜、能够轮作、技术基础较好、种烟效益较高和具有一定规模且有稳定市场前景的地区转移,最大程度地提高烟叶生产的集中度。 南方(云贵地区、川内凉山、甘孜、阿坝地区)和黄淮烟(湖南、湖北、浙江)区占94%左右,北方烟区占6%左右 机械化: 目前是按照区域水资源状况、烟草需水规律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以建设小水窖、小水池、小水坝、机(水)井以及配套沟渠、管网为重点,加快基本烟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实现水利设施配套;以构建全国集约化烘烤体系为重点,逐步实现烟叶集约化烘烤设施配套;优化烟叶基层站、复烤企业布局,加强标准化烟叶基层站建设,完善烟叶收购、仓储、加工设施,逐步形成完整的烟叶物流系统;以减轻烟农劳动强度为重点,因地制宜地推行烟用小型农机具,逐步实现烟叶生产半机械化、机械化作业;以方便烟农机耕作业为重点,逐步完善烟田路网建设。
5,烟的产地主要分配在那些地方
我国主要产烟区简介 【东北产烟区】 东北产烟区西接大兴安岭,北接小兴安岭,东抵长白山,南达辽东半岛和渤海湾平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大部分。这个区的主要突出问题是热量不足,由于纬度偏高,冬季漫长寒冷,生长期短,北部生长期仅100~120天,南部可达140~180,多数地区大于10度积温不足3000度,北部仅2000度左右。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东部、北部较多,春季干旱多风沙天气。年日照时数2300~3000小时,日照百分率50~60%以上。在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土壤ph5.9~6.3,含盐量低,土地条件较适宜种植烤烟。 依据水热条件差异和发展方向的不同分为三个二级区: ● 松嫩三江平原晒烟区 该区主要包括松花江——嫩江平原和松花江下游的三江平原,即黑龙江、吉林的中部,晒烟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4%,占总产量的1.8%,近几年烤烟种植面积发展到12万亩。 ● 辽宁平原丘陵烤烟区 该区包括辽宁省中部平原、辽西走廊和辽东半岛。烤烟分部在西丰、开原、清源海城、兴城、锦西等县,面积约5万亩。 ● 长白山山地烤烟晒烟区 该区包括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及辽宁东部的长白山山地和它延伸的丘陵地带,是关东烟的主要产地,烟草传入已达300多年,有名晒烟较多。目前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风城、宽甸,吉林省的延吉、和龙、安固、汪清,黑龙江的牡丹地区。 东北部烟区晒烟品种多,分布广,统称“关东烟”,有晒红烟和晒黄烟之分。改烟区晒烟的特点劲头大,***性较重,有一定香气,素为北方农民所喜欢,但多数只能为斗烟吸食。某些地方品种,如吉林延边晒烟可作为高档混合型卷烟原料。烤烟叶片较薄,多为柠檬黄色,光泽较鲜明,烟叶含糖量偏高,含烟碱量偏低,有香气,也有杂气,劲头偏小,余味较好,适于作为填充型卷烟的原料。 【西南部烟区】 西南部烟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大部、贵州省全部、川南、削、鄂西南及桂西南。气候垂直差异比较明显,作物从一年一熟到一年三熟都有。大部分地区大于10度积温在4500度以上,其中云南高原3400~6000度,贵州高原4000~5000度,滇北、川西南故地4000~7000度,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东部多于西部,降水不匀,夏季多雨,年日照百分率西部多在50%左右,东部不少地区低于30%,地带性土壤为红壤、黄壤及黄棕壤,多呈酸性或微酸性。种植烤烟较早,常年烤烟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烤烟面积的20%。 依据水热条件及发展类型不同该烟区又分为四个二级区。 ● 滇西山地烤烟晒烟区 包括大理州大部、楚雄、德宏州北部及四川凉山州大部,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德烤烟新区,那时的烤烟种植面积就有17.6万亩,大部分地区都产晒烟,其中腾冲、保山晒红烟较为有名。 ● 川滇高原山地烤烟晒烟区 包括滇东北照通地区及黔西毕节地区,大部分主要以晒烟为主,因受气候条件的限制不宜发展烤烟。 ● 削丘陵贵州高原烤烟晒烟景烟区 包括贵州省大部分,削丘陵以及鄂西南,川南部各县。其中烤烟发展历史悠久,从上世纪30年***始就有种植。贵定、福泉烤烟尤为著名,晒晾烟资源十分丰富,贵州惠水、独山天柱、削的***,还有麻阳一带晒烟均为混合型卷烟的香味原料。 ● 云南高原烤烟晒烟区 包括云南中部、贵州的南北盘江流域、广西西部右汲及红水流域,玉溪、江川一带所产烟叶质量较好,是卷制高档烟不可缺少的原料,晒制资源也相当丰富,如罗平师宗和西林的八大河晒烟,贵州册亭打宾烟,兴仁巴玲烟,望漠、罗甸的晒烟等都有较高的工业利用价值。 【北部西部烟区】 该烟区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向西经大兴安岭,沿蒙古高原南缘,经青藏高原东缘,直至西南边陲横断山区的贡山独龙怒族自治县,包括黑龙江西、北部,吉林西部,内蒙古,甘肃大部,宁夏、新疆、青海、***全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该区黄花烟栽培历史悠久,大多数为自给性生产,仅兰州水烟河新疆黄合烟商品性较强,已形成较集中的产区。 烟区北部大小兴安岭地区海拔高,土壤冻结期达半年以上,大于10度积温1300~2200度,无霜期仅 80~120天,热量不足,限制了普通烟草的发展。内蒙古高原的北部、西部以及甘肃、新疆位于欧亚大陆中心,距海洋较远的一些地方,气候干燥,降水大多在 100毫米以下,蒸发量大,不少地区多大风,不适于发展包括黄花烟在内的各类烟草。而甘肃、宁夏、新疆等一部分地区,热量条件较好,大于10度积温 2600~4300度,但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小于10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000毫米,土壤普遍存在有不同程度盐渍化,不宜种植普通烟草,但较宜种植黄花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干旱,大于10度积温在2000度以下,无霜期短,不宜栽培烟草,仅有少数地区可栽培黄花烟。 【南部烟区】 包括福建东南部、台湾、广东南部、广西南部及云南南部,位于我国大陆南部向南倾斜面上,地区呈波状起伏。本区北界大体上是南***带合中***带的分界线,水热条件居全国首位,高温多雨,年均温约在20度以上,大于10度的积温6500~9500度,没有真正的冬季,年无霜期在300~3600天,最冷气温在12度以上,农作物可三熟到四熟。多数地区降水量1400~2000毫米,集中在5~10月,海南岛及滇南5~10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干湿季明显,雨日多,多数地区雨日在150天左右。 本区土壤以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赤红土)为主,砖红壤主要分布在海南岛、雷州半岛和西双版纳等地。砖红壤性红壤湿南***带的代表性土壤,一般分布在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黄壤多分布在500~800米以上的丘陵,黑色石灰土分布在平缓的岩溶谷底及坡地,质地粘重,结构良好,有机质和矿物养分丰富。红色石灰土分布在平缓的山麓和岩溶谷间,质地粘重,中性及微酸性反应,肥力略低。此外,在闽、粤、桂的低山丘陵区还有肥沃的水稻土,但不适宜种植烤烟。 该烟区种植烤烟约102万亩,占全国烤烟面积的12%,总产量占全国的 6%,烤烟质量以闽南较好,桂南、粤西较差。虽然是种植冬烤烟的地区,但由于大田旺长期易受寒潮影响,气温较低,气温较低,4月份以后降水增加,雨日多,光照不足,对收烤不利。由于后作的影响,烤烟不能充分成熟就得采收,而冬烟质量差,产量低而不稳,近年来不少地区改种春烟,烟叶质量有所提高。 本区烟草发展方向是调整布局,压缩粤西、桂南的冬烤烟,把闽南冬烟改为春烟;充分挖掘并发展晒烟生产,建立雪茄烟和优质混合型卷烟的原料基地。 【黄淮烟区】 该烟区北界北票-赤诚-固阳一线,南界秦岭淮河线,西以包头-毕池-宝鸡一线为界,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山西、山东全部,陕西、河南大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及京津两市。地域辽阔,各地热量差异较大。北部如内蒙古和长城沿线,水热条件较差,大于1度的积温仅2500~3200度,无霜期135~150天,年降水量350~400毫米。南部为暖温带,大于10度的积温在4000~4500度,无霜期175~220天,年降水量 500~800毫米,降雨季节分配不匀,集中夏季,多暴雨,常引起洪涝。 本区土壤北部为栗钙土,西部黄土丘陵多黄绵土和黑垆土,华北平原为黄潮土,淮北为砂姜黑土,山东丘陵为褐土和棕壤。烟口土壤ph5.8~8.1,除山东丘陵的棕壤和淋溶褐土及豫中的黄冈土外,土壤ph多超过7.0,不少地区土壤盐分和含氯量偏高。 本区是我国最大烤烟产区,种植历史悠久,分布于229个县,种植面积300多万亩,约占全国的40%,烤烟总产量在900万担以上,约占全国烤烟总产量的很大部分。尤其以山东“青州烟”、河南“许昌烟”以质量好而闻名,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烤烟质量不断下降,而豫西丘陵和鲁中丘陵山地却显示出生产优质烟的潜力,正在取而代之。 该烟区今后烤烟的发展方向是调整布局,压缩不适宜种植的产区,适当发展生态条件适宜的烟区,实行品种区域化和栽培技术规范化,提高烟叶质量。 【华中烟区】 包括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全部及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以南地区,以晒烟为主,近年来也发展了烤烟。尤其是湖南的烤烟发展较快,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省近90%的县都重烤烟,而以南部的丘陵地区较为集中,晒晾烟如江西广丰、浙江桐乡、湖北黄冈、恩施以及浙江的新昌等地都以品质优良而驰名全国。区内气候特点是,无霜期250~300天,年平均气温在15度以上,年降雨量一般超过1000毫米,5~10月份占全年雨量的70%以上,全年日照一般平均在 1500小时以上,烟草一般在丘陵山坡,旱地栽培烤烟为主。
6,中国烟区分布
我国主要产烟区:一、华中烟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全部及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以南地区,以晒烟为主,近年来也发展了烤烟。二、黄淮烟区本区是中国最大烤烟产区,种植历史悠久,分布于229个县,种植面积300多万亩,约占全国的40%,烤烟总产量在900万担以上,约占全国烤烟总产量的很大部分。三、西南部烟区西南部烟区包括云南省大部、贵州省全部、川南、削、鄂西南及桂西南。气候垂直差异比较明显,作物从一年一熟到一年三熟都有。西南部烟区种植烤烟较早,常年烤烟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烤烟面积的20%。四、东北产烟区东北产烟区西接大兴安岭,北接小兴安岭,东抵长白山,南达辽东半岛和渤海湾平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大部分。在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土壤ph5.9~6.3,含盐量低,土地条件较适宜种植烤烟。扩展资料:烟叶根据加工过程的不同,可分为晒烟、初烤烟和复烤烟三种。1、晒烟说明:晒烟是从烟株上摘下来的青叶,在太阳光下晒干,称为晒烟。晒烟分红晒烟、黄晒烟、青晒烟和一般土晒烟四种。2、初烤烟说明:初烤烟将摘下的青烟叶,经烤房使烟叶干燥成熟,称为初烤烟。初烤烟通常分为管道烤烟和明火烤烟两种。3、复烤烟说明:复烤烟是初烤烟再经加工复烤,经过化学发酵,并蒸发出多余的水分,称为复烤烟。复烤烟的品质较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烟草种植区划我国主要产烟区简介 【东北产烟区】 东北产烟区西接大兴安岭,北接小兴安岭,东抵长白山,南达辽东半岛和渤海湾平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大部分。这个区的主要突出问题是热量不足,由于纬度偏高,冬季漫长寒冷,生长期短,北部生长期仅100~120天,南部可达140~180,多数地区大于10度积温不足3000度,北部仅2000度左右。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东部、北部较多,春季干旱多风沙天气。年日照时数2300~3000小时,日照百分率50~60%以上。在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土壤ph5.9~6.3,含盐量低,土地条件较适宜种植烤烟。 依据水热条件差异和发展方向的不同分为三个二级区: ● 松嫩三江平原晒烟区 该区主要包括松花江——嫩江平原和松花江下游的三江平原,即黑龙江、吉林的中部,晒烟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4%,占总产量的1.8%,近几年烤烟种植面积发展到12万亩。 ● 辽宁平原丘陵烤烟区 该区包括辽宁省中部平原、辽西走廊和辽东半岛。烤烟分部在西丰、开原、清源海城、兴城、锦西等县,面积约5万亩。 ● 长白山山地烤烟晒烟区 该区包括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及辽宁东部的长白山山地和它延伸的丘陵地带,是关东烟的主要产地,烟草传入已达300多年,有名晒烟较多。目前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风城、宽甸,吉林省的延吉、和龙、安固、汪清,黑龙江的牡丹地区。 东北部烟区晒烟品种多,分布广,统称“关东烟”,有晒红烟和晒黄烟之分。改烟区晒烟的特点劲头大,***性较重,有一定香气,素为北方农民所喜欢,但多数只能为斗烟吸食。某些地方品种,如吉林延边晒烟可作为高档混合型卷烟原料。烤烟叶片较薄,多为柠檬黄色,光泽较鲜明,烟叶含糖量偏高,含烟碱量偏低,有香气,也有杂气,劲头偏小,余味较好,适于作为填充型卷烟的原料。 【西南部烟区】西南部烟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大部、贵州省全部、川南、削、鄂西南及桂西南。气候垂直差异比较明显,作物从一年一熟到一年三熟都有。大部分地区大于10度积温在4500度以上,其中云南高原3400~6000度,贵州高原4000~5000度,滇北、川西南故地4000~7000度,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东部多于西部,降水不匀,夏季多雨,年日照百分率西部多在50%左右,东部不少地区低于30%,地带性土壤为红壤、黄壤及黄棕壤,多呈酸性或微酸性。种植烤烟较早,常年烤烟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烤烟面积的20%。 依据水热条件及发展类型不同该烟区又分为四个二级区。 ● 滇西山地烤烟晒烟区 包括大理州大部、楚雄、德宏州北部及四川凉山州大部,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德烤烟新区,那时的烤烟种植面积就有17.6万亩,大部分地区都产晒烟,其中腾冲、保山晒红烟较为有名。 ● 川滇高原山地烤烟晒烟区 包括滇东北照通地区及黔西毕节地区,大部分主要以晒烟为主,因受气候条件的限制不宜发展烤烟。 ● 削丘陵贵州高原烤烟晒烟景烟区 包括贵州省大部分,削丘陵以及鄂西南,川南部各县。其中烤烟发展历史悠久,从上世纪30年***始就有种植。贵定、福泉烤烟尤为著名,晒晾烟资源十分丰富,贵州惠水、独山天柱、削的***,还有麻阳一带晒烟均为混合型卷烟的香味原料。 ● 云南高原烤烟晒烟区 包括云南中部、贵州的南北盘江流域、广西西部右汲及红水流域,玉溪、江川一带所产烟叶质量较好,是卷制高档烟不可缺少的原料,晒制资源也相当丰富,如罗平师宗和西林的八大河晒烟,贵州册亭打宾烟,兴仁巴玲烟,望漠、罗甸的晒烟等都有较高的工业利用价值。 【北部西部烟区】该烟区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向西经大兴安岭,沿蒙古高原南缘,经青藏高原东缘,直至西南边陲横断山区的贡山独龙怒族自治县,包括黑龙江西、北部,吉林西部,内蒙古,甘肃大部,宁夏、新疆、青海、***全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该区黄花烟栽培历史悠久,大多数为自给性生产,仅兰州水烟河新疆黄合烟商品性较强,已形成较集中的产区。 烟区北部大小兴安岭地区海拔高,土壤冻结期达半年以上,大于10度积温1300~2200度,无霜期仅 80~120天,热量不足,限制了普通烟草的发展。内蒙古高原的北部、西部以及甘肃、新疆位于欧亚大陆中心,距海洋较远的一些地方,气候干燥,降水大多在 100毫米以下,蒸发量大,不少地区多大风,不适于发展包括黄花烟在内的各类烟草。而甘肃、宁夏、新疆等一部分地区,热量条件较好,大于10度积温 2600~4300度,但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小于10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000毫米,土壤普遍存在有不同程度盐渍化,不宜种植普通烟草,但较宜种植黄花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干旱,大于10度积温在2000度以下,无霜期短,不宜栽培烟草,仅有少数地区可栽培黄花烟。 【南部烟区】包括福建东南部、台湾、广东南部、广西南部及云南南部,位于我国大陆南部向南倾斜面上,地区呈波状起伏。本区北界大体上是南***带合中***带的分界线,水热条件居全国首位,高温多雨,年均温约在20度以上,大于10度的积温6500~9500度,没有真正的冬季,年无霜期在300~3600天,最冷气温在12度以上,农作物可三熟到四熟。多数地区降水量1400~2000毫米,集中在5~10月,海南岛及滇南5~10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干湿季明显,雨日多,多数地区雨日在150天左右。 本区土壤以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赤红土)为主,砖红壤主要分布在海南岛、雷州半岛和西双版纳等地。砖红壤性红壤湿南***带的代表性土壤,一般分布在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黄壤多分布在500~800米以上的丘陵,黑色石灰土分布在平缓的岩溶谷底及坡地,质地粘重,结构良好,有机质和矿物养分丰富。红色石灰土分布在平缓的山麓和岩溶谷间,质地粘重,中性及微酸性反应,肥力略低。此外,在闽、粤、桂的低山丘陵区还有肥沃的水稻土,但不适宜种植烤烟。 该烟区种植烤烟约102万亩,占全国烤烟面积的12%,总产量占全国的 6%,烤烟质量以闽南较好,桂南、粤西较差。虽然是种植冬烤烟的地区,但由于大田旺长期易受寒潮影响,气温较低,气温较低,4月份以后降水增加,雨日多,光照不足,对收烤不利。由于后作的影响,烤烟不能充分成熟就得采收,而冬烟质量差,产量低而不稳,近年来不少地区改种春烟,烟叶质量有所提高。 本区烟草发展方向是调整布局,压缩粤西、桂南的冬烤烟,把闽南冬烟改为春烟;充分挖掘并发展晒烟生产,建立雪茄烟和优质混合型卷烟的原料基地。 【黄淮烟区】 该烟区北界北票-赤诚-固阳一线,南界秦岭淮河线,西以包头-毕池-宝鸡一线为界,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山西、山东全部,陕西、河南大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及京津两市。地域辽阔,各地热量差异较大。北部如内蒙古和长城沿线,水热条件较差,大于1度的积温仅2500~3200度,无霜期135~150天,年降水量350~400毫米。南部为暖温带,大于10度的积温在4000~4500度,无霜期175~220天,年降水量 500~800毫米,降雨季节分配不匀,集中夏季,多暴雨,常引起洪涝。 本区土壤北部为栗钙土,西部黄土丘陵多黄绵土和黑垆土,华北平原为黄潮土,淮北为砂姜黑土,山东丘陵为褐土和棕壤。烟口土壤ph5.8~8.1,除山东丘陵的棕壤和淋溶褐土及豫中的黄冈土外,土壤ph多超过7.0,不少地区土壤盐分和含氯量偏高。 本区是我国最大烤烟产区,种植历史悠久,分布于229个县,种植面积300多万亩,约占全国的40%,烤烟总产量在900万担以上,约占全国烤烟总产量的很大部分。尤其以山东“青州烟”、河南“许昌烟”以质量好而闻名,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烤烟质量不断下降,而豫西丘陵和鲁中丘陵山地却显示出生产优质烟的潜力,正在取而代之。 该烟区今后烤烟的发展方向是调整布局,压缩不适宜种植的产区,适当发展生态条件适宜的烟区,实行品种区域化和栽培技术规范化,提高烟叶质量。 【华中烟区】 包括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全部及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以南地区,以晒烟为主,近年来也发展了烤烟。尤其是湖南的烤烟发展较快,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省近90%的县都重烤烟,而以南部的丘陵地区较为集中,晒晾烟如江西广丰、浙江桐乡、湖北黄冈、恩施以及浙江的新昌等地都以品质优良而驰名全国。区内气候特点是,无霜期250~300天,年平均气温在15度以上,年降雨量一般超过1000毫米,5~10月份占全年雨量的70%以上,全年日照一般平均在 1500小时以上,烟草一般在丘陵山坡,旱地栽培烤烟为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