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荆州哪里买电子烟?荆州电子烟实体店

admin9个月前4浏览0评论

荆州哪里买电子烟?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会回答“武汉”,毕竟武汉是中国电子烟第一大市场,也是全国最大的电子烟生产基地。但实际上,除了武汉,湖北其他地方也有不少电子烟生产企业,比如黄石、咸宁等地。”对此,黄石市烟草***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黄石市没有任何一家电子烟生生产企业,但是在湖北省内,黄石市有一家电子烟生产企业,名为黄石市劲牌电子烟有限公司。

一、沙市这个城市怎么样?

优质答案1:

沙市这城市是个轻纺城,就是国企****改的现在不咋的了,下岗工人太多了,遭叶啊

优质答案2:

对沙市有些熟悉,以前是全国的明星轻工业城市,也是湖北的***,现在只是湖北荆州市下面的一个区,而悲哀的是荆州市又是在湖北发展很落后的农业市,那就难免许多老沙市人胸中都有一股不平之气。

优质答案3:

我八几年在沙市百灵自行车厂干个,当时沙市确实很不错,称得上江汉明珠,全国闻名的卫生城市,后来落后宜昌等城市,实在是很遗憾!

二、用一句家乡的经典广告词来为家乡旅游事业做推广,你选哪一句?

优质答案1: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优质答案2:

谢谢,

山青水秀空气新,

天蓝花红景怡人。

大江南北尽仙景,

无限风光青岛天。

优质答案3:

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

三、世界战争史上有哪些令人窒息的弱智操作?

优质答案1:

我说一个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弱智操作,作为国民***中将和有名的大特务,1949年兵败如山倒时他既不跟着蒋介石去台湾,也不主动投诚交代问题,而是选择把头发剃了去当和尚。

当解放军找到他时,他还一脸不忿的批评解放军“老衲已是出家之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你们还抓我作甚?”

这人就是黄埔***,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的曾扩情。

曾扩情,现在知道他的人应该不多了,他是四川人,在黄埔***就都算老大哥,报考黄埔军校时不但已经结过婚了,而且都年过三十了。被人戏称是“黄埔三老”。

这个人怎么说呢,天然有呆萌属性,尽管为人还算忠厚,但是办事实在太糊涂,也很贪财,所以老是得意一段时间就被蒋介石一撸到底。

他先是兼任黄埔同学会主任秘书,实际主持了黄埔同学会,并且成为了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国民***中央委员。

当时黄埔同学会势力有多大呢?类似于后来的复兴社。用他后来自己的话说“无论毕业与未毕业的同学,均须在同学会的监督指挥下。……同学会不仅对同学有任命罢免之权,而且有生杀予夺之权。”

正当他仕途春风得意的时候,1927年他被蒋介石以特派员的身份派回四川与四川军阀打交道,结果他衣锦还乡后在四川却大肆受贿,仅川绣被面就有100多条,以致四川当地有报纸讥讽其为“被面特派员”。

蒋对他这个学生大为失望,认为其贪财不可重用,至此曾扩情开始在蒋面前失宠,1929年春,逼其辞去其在同学会的职务,调任国民***中央***部组织部秘书长,已经成了一个闲职。

1933年,蒋介石终究还是没有忘记他这个学生,再次把他从冷板凳上提拔起来,再次以特派员身份派回四川和刘湘打交道,按理说曾扩情这次应该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了,可他偏不。不但收受贿赂,更接受军阀赠送的***和鸦片。

刘湘派了一个师长陪着他在成都尽尝四川美味,一到晚上就到风月场所闲逛,曾扩情对此极为满意,还给同僚写信腆不知耻的说作为一名四川军阀的客人,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曾扩情在四川享尽了富贵,在给南京的电报中自然也大说刘湘的好,替刘湘要装备要军费,不但逾期不归,还让刘湘保举其在四川当师长,颇有乐不思宁的味道。当蒋介石收到刘湘的保举电报后,气的大骂曾扩情“ 腐化不堪、毫无斗志”,认为一个黄埔学生却让四川军阀来保荐,是对自己的背叛,当即下令其立即回南京,回来后对曾一顿臭骂,并撤了其一切职务。

之后曾扩情又多次上演类似的戏码,把蒋介石气得半死。

1949年时,曾扩情其实已经坐了很久冷板凳了,他之所以去当和尚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不过曾扩情的表演还没结束,更好玩的还在后面。

他被逮捕后,一度和王陵基、宋希濂、沈醉等人一起关在白公馆楼上,这时候曾扩情开动了自己的小脑瓜,认为这些人都是大官、大特务,和他们在一起肯定没有好;反而楼下关押的都是一些校、尉级军官,肯定能活命;于是他坚决要求把自己关押到楼下去,不让去他还绝食。

只要他不跑,不要求换地方,只是楼上楼下,这点要求当然满足了。

只是有一条,当时规定少将以上的犯人吃中灶,少将以下不但吃大灶,而且还要参加劳动,当时曾扩情已经50多岁了,不但每天吃大灶,还要跟着这些校、尉级军官劳动,天天累得半死。

结果后来陈赓将军去看望他们这些黄埔同学,给他们吃了定心丸,曾扩情这个时候放了心,但是又开始不满自己吃大灶,天天劳动,又闹着要去楼上住。

看押人员遇到这么一个活宝也是哭笑不得,干脆满足了他的愿望,让曾扩情回到楼上。

回到楼上的曾扩情还一个劲的和宋希濂、沈醉抱怨,说自己在楼下住的这段时间不但吃的很差,每天还累得半死,白受了这些天的罪。

你说这么一个活宝竟然是蒋介石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真是太可乐了。

优质答案2:

列举两个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操作。

第一,辽沈战役中的辽西之战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铁路线,第一个拳头就砸向了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地——锦州。经过激战,解放军于10月15日攻克锦州,歼灭锦州国民***守军15万人。在攻打锦州期间,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命令东北剿总所属的廖耀湘第9兵团从沈阳出发西进,命令华北剿总出动11个师在海空军掩护下从葫芦岛登陆东进,企图将东北野战军主力合围消灭在锦州。为了确保此次军事行动能够有效实施,蒋介石亲自乘坐海军重庆号巡洋舰到葫芦岛海面督战。因为蒋介石坐镇,东进的11个师打得倒还比较卖力。但是西进的廖耀湘第9兵团是东北国民***军唯一的一支精锐部队,深怕被解放军在半路截杀,因此一直走走停停,行动迟缓。孤立无援的15万锦州守军在占绝对兵力火力优势的解放军打击下仅仅31个小时就全军覆没了。

解放军拿下锦州,极大地震动了蒋介石。蒋介石认为锦州之所以这么快陷落,完全是廖耀湘兵团行动迟缓所致,对此,他再次严令廖耀湘继续东进。理由是解放军攻打锦州伤亡惨重,需要十天半个月的休整,***完全可以凭借强大的火力优势一举将其打垮。为了监督廖耀湘,10月16日,蒋介石专门把正在徐州战场上的杜聿明召回来担任东北剿总副司令指挥作战。无论是廖耀湘还是杜聿明,都十分清楚锦州一带的解放军主力部队有六七十万,长春方向还有十来万,相信不久就会南下作战。自己的第九兵团总兵力也就10万上下,而且又是孤军作战,如何能打破锦州方向的解放军主力?现在唯一的出路是途径黑山、大虎山向营口转进,在葫芦岛部队和海军接应下撤出东北,保存实力。

俩人合计好,于18日向前来沈阳督战的蒋介石汇报。蒋介石一听要不战而放弃东北,顿时火了,仍然坚持要廖耀湘率部执行西进进攻锦州的战略意图。但无论是剿总司令卫立煌还是廖耀湘、杜聿明都不敢表态,双方就这么唇枪舌剑的争执了整整3天!直到20日杜聿明提出先按照西进锦州的策略执行,如果打不通就向营口撤退获得蒋介石同意后,廖耀湘这才开始行动。第9兵团的10万大军原地不动的干等了3天!算上从16日锦州失守后的第二天开始研究进军策略,白白耽搁了6天的宝贵时间!

而攻占锦州后的东北野战军,原本是要南下打击葫芦岛的敌军,在得知廖耀湘兵团窝在原地不动而且长春已经解放的消息后,随即将原定的作战计划和15天休整计划取消,命令在第6、第10纵队死守黑山、大虎山,阻断敌军西进锦州和回撤沈阳的道路,主力部队全力北上,争取将廖耀湘兵团消灭在辽西平原。原先围困长春的部队则迅速南下至营口,截断东北敌军从海上的退路。

同样3天时间,解放军就酝酿并开始具体实施全歼东北敌军德计划。期间没有任何争论,上至最高统帅、下至纵队司令、师长,各抒己见。这与国民***方面的争吵扯皮形成鲜明对比。

20日,解放军各部开始行动。21日,廖耀湘的第9兵团才开始挪窝。经过一周的激战,廖耀湘兵团在解放军阻击、分割、包围、打击之下于27日全军覆没在辽西平原,廖耀湘被人被俘。第9兵团全军覆没,标志着东北国民***军的精锐力量丧失殆尽,只剩下沈阳一座孤城和14万守军。没撑了几天,11月1日在解放军打击下也全部投降。

第二、淮海战役的陈官庄之战

辽沈战役结束仅仅四天,千里之外的华东大地上一场更为惊心动魄的战略决战——淮海战役便打响了。解放军集中华东、中原两个野战军约60余万人向国民***徐州剿总的80万大军发起全面攻击。蒋介石为了确保战役的顺利进行,调集属华中剿总麾下、驻守河南驻马店的精锐部队——第12兵团加入徐州战场。12兵团于11月8日开始行动,10万大军带着大量车辆、重武器一路向东渡过南汝河、洪河、颍河、西淝河、涡河、浍河等大大小小数十条河流,然后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艰难行进了10天于18日到达安徽蒙城,然后与阻击的解放军部队接火,边打边进,于25日到达双堆集,一头扎进了中原野战军布下的天罗地网中。而在此时,华东野战军将企图从海州、连云港西撤徐州的国民***军第7兵团10多万人围在徐州东面的碾庄消灭掉了。这样一来,徐州方向就只剩下刚刚从东北剿总副司令职位上平调到徐州剿总副司令的杜聿明率领的3个兵团约20多万人,处境十分孤立。在得到蒋介石同意后,于11月30日率大军撤出徐州向南转进到蒙城,依托淮河,伺机去救援被围困的第12兵团。

撤出徐州的不仅有***,还有徐州***政人员和裹胁的青年学生,总数达到30万人,沿着徐州到永城的公路向西南方向撤退,另有第6、第8兵团北上接应。

对于解放军来说,一旦杜聿明集团突围成功,那么整个淮海战役的计划将大受影响不说,中野、华野两大野战军很可能遭受杜聿明集团和其他三个兵团的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华东野战军不顾刚刚歼灭第7兵团疲劳之际,于杜聿明集团撤出徐州的第二天,也就是12月1日全面出击,分头围追***撤退的杜聿明集团。

按说杜聿明集团的行动比较迅速和隐蔽,而且有一定的机械化程度,如果不出意外全力撤退,解放军很难追的上。可偏偏就出意外了,这个意外就是蒋介石的一道手令!

12月2日傍晚,杜聿明部到达永城,在此停留一晚,准备次日再继续前进。结果就在3日上午准备出发时,蒋介石的手令空投到杜聿明这儿了。

原来,蒋介石改变了原定计划,他担心双堆集的第12兵团被围困太久而全军覆没,思来想去还是命令杜聿明马上改道向西去救援第12兵团。接到这个手令,杜聿明暗暗叫苦,在决定几十万部队生死存亡的关头,最高统帅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改变计划,如同儿戏一般。他不敢违抗命令,和三个兵团司令开会讨论。结果,司令们吵吵嚷嚷了一整天,谁也不敢做主继续南撤,最后还是奉命西进。

就是耽搁的这一天,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已经追上来了。12月4日,刚刚前进到陈官庄的杜聿明集团30万人马就被华东野战军追上围住了。

这样一来,徐州战场上的国民***军50余万人被围在双堆集10余万、围在陈官庄30万、另有20万还在蚌埠一线不敢乱动。

紧接着,解放军集中力量先解决掉了双堆集的12兵团,活捉司令黄维。陈官庄的杜聿明集团在被围后,很快断了粮,靠着每天几架运输机空投的物资,在极度的饥寒交迫中度过了1948年的最后一个月。1949年元旦刚过,解放军在发布了《敦促杜聿明投降书》劝降无果后,于1月6日发起总攻,干脆利索的将杜聿明集团30万人全部歼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