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类

1949香烟(红河硬66最新价格表)

admin2年前141浏览0评论
1949香烟

写在前面:好久没写烟标了 ,今天手痒推一篇 。为了避嫌,本文中所涉及烟标牌号大多为1985年以前出品,大部分早已停产 ,仅供赏鉴而已。除年代界定外 ,本文所载烟标以直式软标为主,未涉及卡标、横标等其他款式。

1949年5月16日,江城武汉解放 。地处武汉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和南洋汉口烟厂被军管会接管 ,两家业务合并到位于今天武汉硚口仁寿街128号的汉口烟厂主厂房共同办公 。1949年8月22日,烟厂恢复正常生产,除生产“茶花” 、“小长城 ”等老牌号外 ,还推出了两款新牌号。其中之一,取名为“大公鸡”。

大公鸡(1949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

“大公鸡”目前所见的最早烟标图案以白色为底,一只红色的雄鸡正引吭高歌 ,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冉冉升起,光芒四射,寓意“一唱雄鸡天下白 ” 。“大公鸡 ”自问世以来 ,除了某些特殊时期***停产以外,一直是武汉尤其是农村市场的畅销牌号,直到1993年才停止大公鸡平烟的生产。“大公鸡”历经多次换标 ,每次换标都与当时的国家形势息息相关 ,所以,今天我们讲武汉的老烟标,就选择“大公鸡”串联不同的各个时期了。

写在中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武汉各大烟厂经历了多次合并,最后才整合为武汉卷烟厂 。在合并过程中,有些老牌号消失 ,也有些老牌号被继承,本文所载烟标,尽量以使用该牌号时间早晚为第一考量 ,除“大公鸡 ”外,各牌号烟标仅出现一次。

双雄并生:英美烟公司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虽然早在明泰昌元年(1620年)就有江西移民把烟种从福建莆田带到了黄冈一带开始种植烟草,但武汉并不是中国土烟的传统种植地。到了清末 ,美国纸烟公司沿长江推销舶来卷烟,汉口开始成为舶来卷烟的主要倾销口岸 。到了1902年,汉口成为了长江中游一线最大的烟叶集散地 ,汉正街丝烟店吸引了湖南、河南、江西 、四川等地烟商纷纷来汉 ,其水路交易额几乎可以与上海相抗衡。

从1903年开始,英美烟公司的舶来卷烟从上海溯江而上,直达汉口。1906年 ,英美烟公司不再满足代理商模式,直接在汉口开设厂房,成了英美烟公司汉口制烟厂 ,简称英美六合路烟厂 。1908年,六合路烟厂正式开工投产,成为了武汉乃至整个华中地区最大的烟厂 ,主要生产“红锡包” 、“双刀”、“美伞 ”、“紫金山”等传统牌号。

美伞(英美烟公司出品)

1911年,英美烟公司正式组建汉口分公司,并在硚口邹家街组建了一座占地面积达44亩烟叶仓库 ,扩大在武汉三镇的卷烟行销力度。最兴旺的时期,英美烟公司的六合路烟厂以及后来由仓库扩建的汉水烟厂产量占了武汉地区卷烟年产量的四分之三,占据武汉烟草市场的统治地位 。

紫金山(英美烟公司)

就在英美烟公司在武汉开疆拓土的时候 ,一个本土烟草企业也将目光停在了武汉 。1914年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正式进入汉口市场。1921年,一座五层大楼在汉口后城马路拔地而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正式成立。1924年 ,简玉阶正式提出要在汉口设立分厂的设想,并于1925年8月20日正式动工兴建 。1926年,汉口烟厂落成竣工。汉口烟厂从建成的那天起 ,就受到英美烟公司的打压,直到1934年8月1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烟厂才正式开工投产。开工之初 ,汉口烟厂仅生产比较低级的“千秋” 、“金斧 ”两个品牌 。

金斧(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

1938年6月武汉沦陷之前,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烟厂将重要原材料、机器等迁往重庆。10月,汉口烟厂生产和营业完全停顿 ,工人遣散。武汉沦陷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烟厂和颐中(英美)烟草公司两家烟厂均***军征用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汉口烟厂又重新回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手中 ,并于1946年3月14日恢复生产。

诸厂争锋:西南各家烟厂挺近武汉

1944年12月18日,颐中(英美)烟草公司两家烟厂均被盟军飞机炸毁。战后,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重新接收汉口烟厂的时候 ,颐中烟草公司因厂房被毁等诸多原因一直未重返武汉 。但武汉的烟草市场却并没有因为颐中的放弃而变为南洋兄弟的一家独大,反而却呈现出一种群雄逐鹿的事态。

在抗战时期,为了解决大后方卷烟市场品种匮乏、供应不足等问题 ,大量烟厂选择在西南地区设厂生产卷烟。抗战胜利后,受限于西南地区基础设施薄弱 、本地烟叶不足、交通不便等诸多问题,很多大后方的烟厂选择在武汉重新开厂 。1946年8月 ,重庆华福卷烟厂股份有限公司创办的华福烟厂在汉口正式开工 。同年12月,贵州南明烟厂在汉口开设的汉口南明烟厂经过8个月的兴建,也正式登陆大武汉。

华福烟厂

犀牛王(南明烟厂出品)

华福烟厂虽然在武汉设厂 ,但其主要销售市场还是放在了重庆。开工两年后,因市场销路不畅、原材料价格上扬等诸多因素,1948年7月 ,华福烟厂结束生产 ,工人遣散 、机器运回重庆,烟厂正式关闭 。华福的关闭,使得大批卷烟工人失业 ,就在这个时候,一家从西安迁到武汉来得卷烟厂接收了他们。这家烟厂,名叫宇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纸烟厂。

注:关于宇宙纸烟厂的小故事 ,可以看看我以前的作品↓

老烟标:一组5060年代的老品牌 从未生产过宇宙牌香烟的宇宙烟厂

圆球(宇宙纸烟厂出品)

“圆球”是宇宙纸烟厂在武汉正式投产后推出的第一个牌号,据说创意来自其老板王凌源 。最初的时候,王凌源给这个牌号定名的是“地球” ,后来可能是考虑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已经有一款“地球 ”了,所以才退而求其次,改为“圆球”。从1948年问世以来 ,“圆球”一直深受中、低层消费者喜爱,42年来从未中断过生产销售。1960年,宇宙卷烟厂并入南洋汉口烟厂后 ,南洋兄弟汉口烟厂继承了 ”圆球“的牌号 ,直到1990年停产 。

除了这些大后方迁来的烟厂外,在武汉周边的黄陂长堰、陂安一带,还有一家由鄂豫边区开设的大达烟厂。大达烟厂开设于1942年冬 ,初时只是一个小型的烟丝烟纸厂。1943年3月,在大达丝纸厂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大达烟厂 。经过几年的生产扩充,大达烟厂发展成为了一个有五个***核算单位 、职工400余人的大型手工烟厂。1946年 ,因解放战争形势需要,大达烟厂职工疏散,工厂***停工。1949年12月 ,大达烟厂在武昌熊廷弼路正式复工 。

新中南(湖北省国营大达烟厂出品)

1950年3月至1952年9月期间,通过租赁、投资、购买等形式,先后收购 、合并多家烟厂 ,生产机制卷烟,称湖北省国营大达烟厂 。

从1946年到1949年5月,武汉地区的机制卷烟厂最高峰时达到了四十余家。1949年下半年后 ,武汉地区的卷烟厂数量开始大幅度缩减 ,到武汉解放时仅余24家,其中真正开工的仅有10家。武汉解放后,虽然烟厂数量出现过小幅上扬 ,但到1950年6月,正常开工生产的只有南洋 、宇宙、南明、兴汉 、美华、大达、美达 、大成等8家 。

从三足鼎立到一家独大

刚才说了,截止到武汉解放之时 ,武汉机制卷烟厂还有24家。到了1950年1月,这个数字到了26家。为了便于管理,充分发挥卷烟设备的利用率和技术潜能 ,合理使用劳动力,国家对于卷烟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关闭、合并和调整 。对于武汉地区来说,合并和调整 ,主要是围绕着南洋、宇宙 、大达和汉口四家烟厂来进行的。

大达烟厂

1949年12月复工以后,大达烟厂隶属于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从1950年3月到1951年10月,大达烟厂先后收购了大中兴(含新华和源达)和天益等烟厂的厂房、设备和员工 。1952年8月 ,美华烟厂宣布解散 ,机器设备并入大达烟厂。同年9月,大达、长江 、宝龙三家烟厂完成合并重组,撤销长江、宝龙两家烟厂 ,原大达烟厂更名为大达第一烟厂,长江烟厂(原美高美烟厂)并入宝龙(原私营宝龙烟厂)后更名为大达第二烟厂。

大双马(大达烟厂出品)

1955年12月,大达烟厂并入宇宙烟厂 ,正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并入宇宙烟厂后,大达烟厂部分牌号完成了转移,如伟大、城乡等。

汉口烟厂

国营汉口烟厂的前身是我们刚才提过的汉口南明烟厂 ,1951年11月,中南供销合作联社收购南明烟厂,将其更名为中南供销合作联社汉口烟厂。1954年 ,大行政区撤销,汉口烟厂的隶属关系转为武汉市生产合作联社,不久又转隶武汉市工业局 ,正式成为地方国营企业 。

持久(中南供销合作联社汉口烟厂出品)

1955年12月20日 ,公私合营兴汉烟厂并入国营汉口烟厂 。兴汉烟厂创建于1946年10月,自投产以来,一直没有停工歇业过 ,但产量却逐年递减。新中国成立后,兴汉烟厂再经历了解放初期的驻步不前之后,生产经营得到了迅速发展。1955年3月 ,兴汉烟厂申请公私合营,10月正式改组为公私合营企业,12月并入国营汉口烟厂 。

大飞船(兴汉烟厂出品)

1958年5月16日 ,国营汉口烟厂并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烟厂。汉口烟厂曾经出品过10余个牌号,并入南洋汉口烟厂后,大多数牌号均被保留了下来。

晨光

公路(1956年)

红双模(1954)

红云(1952)

新世界

宇宙烟厂

1950年4月 ,宇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纸烟厂被军管会接收 。军事接管后,宇宙纸烟厂95%的官股被接收,基本确立了其公营经济性质。在1951—1955年期间 ,宇宙烟厂陆续合并了永益 、久华(包括美华)等私营烟厂;1955年12月 ,大达烟厂整体并入宇宙烟厂。1960年4月,宇宙烟厂并入南洋汉口烟厂 。

城乡(继承自大达)

大地(1952)

华山(1946)

“华山 ”和“潼关”都是宇宙纸烟厂的前身西安泰丰的牌号,迁入武汉后保留了下来。

火箭

四季红

潼关(1946)

伟大(继承自大达)

鲜花(1950)

新华

“新华”这个牌号本来是美华烟厂的牌号 ,后面美华并入久华后继承了“新华 ”牌号。久华并入宇宙后,“新华”牌号保留了下来 。新华牌卷煳历经四厂生产,最终成为南洋汉口烟厂品牌体系中的重要一员。1988年 ,“新华”牌号停产。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烟厂

1951年2月,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厂改称公私合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厂 。从1958年至1960年,南洋汉口烟厂先后合并宇宙烟厂和国营汉口烟厂 ,成为武汉地区唯一一家机制卷烟企业 。1964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厂正式更名为公私合营南洋烟草公司汉口卷烟厂。

大公鸡(1955年版)

这款烟标是“大公鸡 ”的第一次改版,此时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 ,大公鸡的背景换成了工业厂区,象征着工业生产蒸蒸日上,一派繁荣景象。

珞珈山

开篇的时候我们说过 ,1949年8月南洋汉口烟厂复产后 ,推出了两个新牌号,一个是“大公鸡”,另一个就是“珞珈山” 。

红金龙

喜鹊

长江

“长江 ”是原来国营汉口烟厂的牌号 ,1958年5月16日,国营汉口烟厂并入南洋汉口烟厂后,“长江”牌号并入南洋汉口烟厂并一直传承到武汉卷烟厂。

爱国

白金龙(1951)

茶花

大桥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大桥”因此创牌。1995年 ,“大桥 ”牌号停产 。

长城

“长城”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928年4月18日创建的牌号,创牌初衷是为了抒发“五卅惨案”发生后***洋货 、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1946年起,“长城 ”牌号开始在汉口生产 ,除牌号外,开头添加“大 ”、“小”、“简”等字。1958年,正式直接以“长城 ”牌号面世 。

大公鸡(1964年版)

这是“大公鸡”牌号的第二次改版 ,这次改版发生在1957年以后。随着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 ,大公鸡的背景由工业厂区变成了旭日东升时耕种的农田。

50年代武汉烟厂合并图

从汉口卷烟总厂到武汉卷烟厂

1963年,中国烟草工业公司成立后,南阳烟草公司汉口烟厂划归郑州分公司管理 ,郑州分公司管辖中南 、西北地区8省20个烟厂 。1965年11月,中国烟草工业公司成立汉口卷烟总厂,统辖湖北、湖南两地区 ,下辖南洋汉口烟厂、襄樊烟厂 、长沙烟厂、常德烟厂、郴州烟厂等五家烟厂。

咏梅(1968)

江城

经济烟

游泳(1967)

“游泳“是1967年十年期间的产物。当时,原传统品牌白金龙被认为是具有封建色彩的商标,不准生产 ,需要重新寻找品牌替代 。而武汉是老人家多次畅游长江的地方,为表纪念之意,因此以游泳牌名取代白金龙名称 。其中有一种卷烟盒片上还印有诗词:“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1968年11月27日,中国烟草工业公司撤销后,汉口卷烟总厂相应撤销。汉口烟厂划归武汉市第一轻工业局管辖 ,正式定名为武汉卷烟厂 。

白象(1975)

大公鸡(1969年版)

登峰(1975)

东方(1974)

东湖

“东湖 ”创牌于1960年。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之一 ,武汉卷烟厂以此命名,并以此湖作商标图案,充分表达武汉人得天独厚的欣喜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图案画面为湖中亭台楼阁 ,岸边杨柳依依,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 。

风光

“风光”牌号创牌于1977年,是一款加入烟草薄片替代烟叶原料生产的卷烟品牌 ,体现那个年代“变废为宝”的精神,1984年停产。

红花

红菊

“红菊 ”是武汉卷烟厂于1971年设计生产的第一个外香型品牌,1987年停产。

红双喜

“红双喜”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老牌号 ,初创于1928年 。解放后,上海卷烟厂重新申请了该牌号的独家使用权。1986年11月13日,武汉卷烟厂与上海卷烟厂签署“商标使用许可协议” ,重新开始使用“红双喜 ”牌号。本文1985年以后的烟标,仅此一款 。

辉煌

辉煌牌卷烟系武汉卷烟厂第一个出国参展品牌,也是中国烟草工业公司指定生产品牌。该品牌由郑州烟草研究所开发设计于1959年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指定的厂家来进行生产。直到1964年 ,武汉卷烟厂才以“辉煌”牌号申报出国参展,并于1969年正式生产上市 。据说“辉煌”烟生产的时候需要使用专机专人操作,产量从来就没上去过 。

金松

“金松 ”是武汉卷烟厂为出口创汇而研制生产的第一个混合型卷烟品牌 ,1976年创牌。从1981年起,“金松 ”停止出口转为内销,1993年停产。

乒乓

“乒乓”是1972年武汉卷烟厂为我国开展“乒乓外交”而设计的品牌 ,1986年停产 。

武汉

星火

“星火 ”创牌于1971年4月,其商标设计及名称都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图案画面由窑洞 、宝塔、火炬组成 ,取“星火之火,可以燎原”之意。

永光

“永光”是武汉卷烟厂为与郑州黄金叶烟竞销而开发设计,创牌于1971年6月。

珍珠

最后 ,我们再看看“大公鸡 ” 。

大公鸡(1984年版)

可能很多人问了,说了这么半天,怎么没有黄鹤楼呢?黄鹤楼创牌于1928年 ,南洋汉口烟厂开工后 ,曾经生产过中、低档的黄鹤楼,但常年挤压卖不出去。1938年,黄鹤楼突然在襄河一带火了起来 ,可没多久,南洋汉口烟厂就关门停产了。抗战胜利后,南洋汉口烟厂复工 ,但未恢复黄鹤楼卷烟的生产,解放后也一直未加工生产该品牌卷烟 。直到1983年4月,武汉卷烟厂才决定再次生产黄鹤楼。不过 ,我今天给大家看得不是1985年以后的黄鹤楼,而是30年代的黄鹤楼。

黄鹤楼

好了,就写到这了 。

注:本文部分横版烟标选取自《中国老烟标图录》(2001年版) ,数据来源《武汉市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