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你有没有遇到这么一种尴尬的情况,当你在给客人、朋友递烟时,发现烟盒里只剩一根烟,你会怎么办?
去屋子里再拿一盒?对不起,你只剩这一盒了;去小卖部买一盒?对不起,客人已经进屋了,可以帮你买烟的小孙子也上学去了;和客人共吸一根烟?现在都21世纪了,你觉得合适吗?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就已经给我们作出了示范,他仅用一个动作就轻松化解了尴尬,尽管伟人已离去这么多年,事后发现,他的做法确实高明!
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简单了解一下毛主席与烟的渊源吧!

毛主席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抽烟了,至于是从哪一年,多大年纪开始抽的,已不可考证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早在革命年代,毛主席就烟不离手了!
通过翻阅《纪念毛泽东》一书,我们会发现,从1936年到1965年间,毛主席留下的照片高达430幅,而其中就有40幅毛主席正在抽烟的照片。此外,还有很多集体照片中,毛主席也在抽烟,可见毛主席抽烟是十分厉害的!
对此,毛主席甚至公开自嘲道:“除了读书、游泳外,香烟是我的第三大爱好。”
不管是毛主席自己承认,还是别人口传的,对于毛主席喜欢抽烟这个话题,其实我是有着自己的看法的。
革命年代,时局动荡,为了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彻底走出那段泥泞,作为领路人的毛主席,其肩上的责任是重大的。
毛主席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习惯熬夜,尤其是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毛主席经常都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晚上头脑清晰,思路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敌方经常晚上偷袭,这时,毛主席一旦临时起来工作,等到后半夜再想入睡就难了,所以,他索性熬夜不睡。
说到底,毛主席的身体也不是铁打的,也有心力交瘁的时候,这时,点上一根烟,能起到提神醒脑的奇效,而这一抽,就是一支接一支了。
我们知道,对于抽烟的朋友来说,很多时候,抽烟并不代表你有多喜欢抽它,你之所以一根接一根地抽它,都是烟瘾在作祟。
所以,说毛主席喜欢抽烟,很多时候其实是烟瘾犯了,没办法。或许一开始觉得能提神醒脑,多抽一根少抽一根无所谓,一旦抽习惯了,再想戒烟也就难了。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毛主席曾为了广大人民的前途命运操碎了心,多少个日夜,多少个重大思想和决策,都是在一阵接一阵的烟雾缭绕中悄然诞生的。
今天,香烟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生活用品,但是在革命生涯中,它却是一种“奢侈品”。
在那个年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抽得起烟,普通人抽的都是“土烟”、“旱烟”,就是老百姓用一种供吸用的焙干的烟叶制作而成的烟,味重、口感粗糙。

旱烟袋
条件好一点的,诸如国民党高层抽的是纸烟,烟丝纸卷而成,相对高级许多,普通人是绝抽不起的。
那个时候,毛主席抽烟的来源主要有两个,要么是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要么是跟着当地老农一起吸晒的“旱烟”。而旱烟也是毛主席抽得最多、最频繁的一种烟,用毛主席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旱烟既能满足自己的抽烟需求,又能拉近他与农民的距离。
到了长征时期,毛主席想要抽老农晒的旱烟就很困难了,这时,他为了抽上一口,甚至直接拿树叶卷着抽,以此替代旱烟!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毛主席对烟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了一种“口不择烟”的地步。
据统计,毛主席每天都会抽烟,而每天的香烟消耗量在40~50支之间,可以说,他对于烟草的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
其实,毛主席也有克制的时候!
1945年,重庆谈判前夕,毛主席无意间知道蒋介石是不抽烟的,所以,在整个谈判期间他都强忍着烟瘾,当着老蒋的面没有抽一根!

后来,蒋介石知道此事后大发感慨:“毛泽东嗜烟如命,我是知道的,但他知道我不抽烟的情况后,居然能在整个谈判期间没抽一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轻视啊!”
从这件事上,我们也能看出,毛主席的伟大是有原因的,在重大事情上,他能分出轻重缓急,绝不会因为自己的习惯耽误国家大局的走向,这一点,真的很可贵!
在延安时,因为一方面要顾及国内大局,一方面又要做好群众工作,劳神费力。所以那段时间,毛主席抽烟的量比平日还要多,以至于有一次,有位老教授拜访,主席遇到了一件颇为尴尬的事情……
那天,毛主席正在筹划下一步的群众安抚工作,警卫员突然来报有客人来了。毛主席有个习惯,那就是只要是来宾,他是不分尊卑的,一定要亲自接待。
来人是个老教授,毛主席一见面就谦恭有礼地将人让进屋子,倒了茶便坐下开始攀谈。二人聊了一会儿后,毛主席就准备从口袋里掏出香烟让老教授抽,可当他拿出烟盒一看,发现里面就剩一根烟了,这可如何是好?
这种情况,两个人,一根烟,给谁不给谁呢?给客人抽吧,在主人家没烟的情况下,自己一个人抽显然不合适;不给客人抽,自己抽,这显然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
老教授似乎也看出了毛主席的尴尬境地,但不稍片刻,毛主席一个动作就轻松化解了这段小尴尬。
只见毛主席不慌不忙地拿出烟盒里仅剩的那支烟,随后用两根手指放在烟的中部只轻轻一夹,那根烟瞬间就断成了两截。接着,毛泽东将一截烟递给了老教授,另一截烟留下来自己抽。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顺畅自然,丝毫没有让人觉得呆板、做作之感。
对于毛主席此举,令老教授惊叹不已,因为在他的想象中,一个国家的领袖,居然这么平易近人,既不耍花架子,又不失待客之道,着实令人钦佩。
从这件小事上也能看出来,毛主席拥有超强的应变能力,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一点在毛主席身上也体现地非常全面。
之后,毛主席爱抽烟的特点越传越广,甚至传到了一些外国政要耳中!
1942年6月,苏联元首斯大林为了支援中国,曾派专机送医务人员到延安,并随专机给毛主席捎去了一些礼品和一封信,礼品中就包含了一箱纸烟。
